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341章 第七条新政() 
    “第一,明年在帝国进行一次黄册大造,此次黄册大造只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等情况,至于其他的情况一概不再登记;第二,非户籍所在地的百姓,一律根据户籍情况发放暂住证,暂住证每年需办理一次;第三,凡非户籍所在地的百姓,在当地购有房产者一律允许加入当地的户籍,而原户籍一律注销;”

    “第四,户籍所在地的百姓成丁之后,一律可以去官府领取身份凭证,以后如果需要离开户籍所在地的人员,官府只需要查验其身份凭证即可,而以往的制度全部废除;第五,男女以后都只分成丁,不成丁,女子的大口,小口的称呼一律废除;第六,因战乱或者灾荒使得户籍遗失者,只需有当地里长甲长提供担保,或者三名以上拥有当地户籍者提供担保,情况属实者,便可补办。”朱由校说道。

    “陛下,新的黄册制度实行之后,是否要废除民籍、军籍、匠籍的划分?”毕自严问道。

    “正是,朕要彻底废除贱籍制度,废除以前不合理黄册的制度。”朱由校点头道。

    “陛下,新的户籍制度将会造成帝国人员大范围的流动,实在不利于帝国的稳定。”黄士俊说道。

    “所以在第二点朕加入了暂住证制度,这个制度还需要内阁进一步的完善。这次一定要将帝国的人口数字统计精确,现在帝国已经取消人头税了,朕要知道帝国到底有多少人口。”朱由校说道。

    “臣以为第三点可以暂缓执行,可以先统一发放暂住证,待黄册大造完成之后,再统一执行第三点,这样可以减轻黄册大造的负担,缩短黄册大造的时间,以便获得更为精确的数字。”胡应台建议道。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朱由校问道。

    “臣附议,如果帝国需要得到精准的人口数字,这次黄册大造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臣认为此次户籍改革前期的主要精力一定要放在人口统计上,其余的事情应该放在黄册大造完成之后。”黄士俊也赞成道。

    “臣附议,许多百姓为了逃税,使得朝廷统计的帝国人口数量与实际的数量相差很大,帝国现在已经取消了人头税,的确应该统计出一个比较精准的数字,这才是这次黄册大造的重点。”温体仁也赞成道。

    “既然众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就按胡阁老的意见来办。”朱由校说道。

    “诺。”

    “皇太极在盛京也就是阿勒楚喀要塞称帝之事众位爱卿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吧。”朱由校说道。

    “是的,当初陛下仁慈才放了皇太极这个贼子,没想到此人居然如此执迷不悟,真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黄士俊气愤地说道。

    “朕听闻皇太极现在兵精粮足,有意再次南下,朕决定不给皇太极机会,朕要在明年北伐后金,具体的北伐战略布置会由大都督府及沈阳都督府共同制定,待北伐战略制定完毕之后,朕希望内阁能全力配合,满足帝国此次北化后金的所需的一切军需物资。”朱由校说道。

    “这次南征东吁,虽然所获甚多,但是也仅仅只是填补了帝国这几年来的亏空,现在东吁的土地还有超过三千多万亩土地没有出售完毕,而国库需要等到今年税收上来之后,才有钱钞支持此次北伐建虏。”侯恂说道。

    “从今年起,缅中和仰光两省待出售的土地价格再涨三成。”朱由校说道。

    “陛下,缅中和仰光两藩司的土地还有三千多万亩没有出售完毕。”侯恂再次强调道。

    “朕知道,朕说土地价格再涨三成。”朱由校也再次申明道。

    “那陛下为何还要涨价?”侯恂问道。

    “当然要涨,明年土地的价格会再涨三成,如果在三年之内再卖不出去一律收归皇庄,朕统一来安排。”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对于朱由校的处置,众人都一脸茫然,甚至有人认为是朱由校不想再出售这些土地了,故意涨价让土地卖不出去。

    “内阁这边会全力支持此次的北伐,内阁也一定会在正式北伐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孙承宗保证道。孙承宗在辽东的时间待得最久,他深刻地知道后金坐大后的危害。

    ……

    在内阁的主导下,帝国在五月份正式开始了黄册大造,实际上也就是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为了圆满地完成这次黄册大造,国库特意拨出了一笔专款。

    而在户籍制度改革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各地的房价以火箭般的速度开始飙升,尤其是京师的房价,可以说是一天一个价,而且还是有价无市,需求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供应量。

    九月底,刑惠房地产在城西住宅区正式开盘。这次刑惠定的价格已经比上次涨了一倍。但是在开盘前一天晚上,刑惠房地产的销售部前已经排出了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甚至都惊动了顺天府,顺天府的衙役也不得不连夜出动维持秩序。

    可想而知,刑惠商品房的销售是多么的火爆,就好像刑惠的商品房不要钱似的,整个成交过程极短,根本就不存在着要去看房,也没有人会陪同去看房。来买房的人也根本就不会去考虑价格的问题,而是只考虑自己的手上的钱能买几套。这个时候房价还在上涨,有些人已经在考虑做转手买卖了。

    还好朱由校没有引入房贷制度,否则的话,在这个监管不完善,科技不发达的时代,朱由校相信十到二十年之内就必定会爆发极其严重的信贷危机。

    五百多套房子依然只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刑惠在京师囤积在手中的土地已经不多了,最多还能够建造一千到一千五百套房子。而现在京师的百姓也都精明了,刑惠再想用以前的价格收购土地已经不可能了。

    朱由校也趁机给刑惠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而且还通过内阁和贵族院制定了相应的严苛的法律。

    (本章完)

第342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缅中和仰光两省的田地价格提高三成,意味着两省田地的均价要提高到九两,这也意味着以前购买了田地的人,手中田地的价格到现在已经涨了三成。当朱由校将这个提价消息放出去之后,缅中和仰光两省的田地再次热销了起来。

    提价了反而卖得更好了,这让帝国上下许多人都大跌眼睛,就连深受朱由校教育的小小和顾媚也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如此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个妖是怎么回事?小小和顾媚两人都特别好奇,两人特意找了个时间一起来询问朱由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其实刚执行这个政策之时,朕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朱由校坦白地说道。

    “皇上,您的意思是您也没有料到会出现今天的情况吗?”顾媚问道。

    “朕料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没料到情况会这么好。你们也想想为什么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这里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朱由校反问道。

    “妾认为商人们害怕田地继续涨价,因为皇上放言,明年缅中和仰光田地价格还要涨三成。”小小想了想说道。

    “嗯,有道理。”朱由校点头道,“横波,你认为呢?”

    “妾认为害怕涨价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最主要是皇上要将剩余的田地全部划为皇庄,这样就使得这两省以后不会再有土地出售了。”顾媚想了想说道。

    “横波说得更加深刻一点。”朱由校赞许道。

    “还请皇上赐教!”顾媚微笑着说道。

    “朕想了一下,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缅中和仰光两省的田地的确非常肥沃,这个谁种过谁就知道,而价格却远比帝国其他地方要便宜;这就使得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原本值二十两的田地现在却是在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在销售,这就使得这两省的田地有很大的涨价空间,这点明白吗?”朱由校解释道。

    “妾能理解,妾听小小姐说过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顾媚点头道。

    “皇上,那第二点呢?”小小迫不及待地问道。

    “第二点,便是要考虑到供求关系,虽然两省土地是被贱卖的,但实际上却是供大于求导致的,这两省有四千多万亩待出售的田地,而民间需求量不可能有如此之大,还记得朕跟你们说过,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下跌,而供小于求时,价格就会上涨,这就是为什么凤求凰一直要控制产出的原因?你们还记得吗?”朱由校接续解释道。

    “妾身记得。”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第三点,便是要考虑到人性,想购买田地的商人们都认为这两省待出售的田地太多,卖了一年了也才卖掉两成多,这就使得原本想购买田地的人都认为,朝廷为了将田地卖掉一定会降价,所以很多想买地的人都持观望的态度,他们都在等朝廷降价。

    但朕却反其道行之,反而要涨价,朕要告诉所有想买地的人朝廷是不会降价的,如果现在不买,将来还要涨价,而且朕决定将剩余的田地全部划为皇庄,这种兜底的行为,更是释放出一种绝不降价的信息,让所有买地的人更加放心,使得他们都认为今年买地是不会亏的,反而一定是一桩赚钱的买卖,买到就是赚到。你们听明白了吗?”

    “妾听明白了。”小小和顾媚点头道。

    “听完了有什么想法?”朱由校微笑着问道。

    “妾认为皇上的这招非常适合房地产的买卖。”顾媚微笑着说道。

    “横波,朕觉得你可以出任刑惠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朱由校感叹道。

    “如果刑惠愿意请妾,妾倒是愿意试一试。”顾媚说道。

    “现在不行,你必须先把毛纺做起来,这一份事业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朱由校说道。

    “妾明白,妾已经有了一些头绪了,现在妾正在准备明年的成衣展。”顾媚说道。

    “明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