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鸣金收兵。”皇太极面无表情地说道。

    “明军的火炮数量太多,我军根本无法靠近。”硕讬说道。

    “我们需要变阵,两排盾车,一排重骑兵,两排轻骑兵,这样穿插起来进攻。这次从东面进攻。”皇太极下令道。

    “喳!”

    ……

    对于皇太极此次变阵,赵率教并知道效果到底如何,但为了预防万一,他再次将两百神射手集中起来使用。

    这次满清的盾车刚进入五百步的距离,明军的炮火就开火了,仅仅冲了不到五十步的距离,两排盾车就所剩无几。此时满清的重骑兵发起了冲锋,在这个距离发起冲锋就算能到明军的阵中也无法威胁明军。

    重骑兵的冲锋距离最多只有五十米,绝对超过不了一百米,在这个距离之后,马力就坚持不了,根本就跑不起来了,这个时候马匹需要休息,为下一次冲刺积蓄力量,如果不换马的话,那下次的冲刺距离会更短。

    所以养重骑兵简直就是在烧钱,历史上无数王朝养过重骑兵,但数量都不多,而且财政一出问题,首先养不起的兵种就是重骑兵。所以朱由校也不敢养重骑兵,他也只敢养翼骑兵,而且还只能分到每个都督府去养,还只有顺天、沈阳、兰州三个都督府养了翼骑兵,总数量还只有二万骑,而且翼骑兵虽然是身批四分之三甲,但成本却不到重骑兵的一半。

    很显然这批重骑兵就用来牺牲的,为后面的军队赢得更近的距离。皇太极这次是下了血本的,他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吃掉明军这支先锋部队。

    重骑兵和轻骑兵的搭配硬生生地将整个队伍带进来三百步的距离。

    (本章完)

第351章 合围盛京() 
    “双号位的虎蹲炮换散弹。”邓明见满清士兵的距离在拉近,他大声吆喝道。

    “神射手自由射击。”赵率教同时下令道。

    说话间,满清的大军又突进到了两百步的距离。此刻明军的散弹开始发射,一门虎蹲炮定装一百散铁子,一炮打出去真的是就是弹雨,上十门虎蹲炮一齐发射那就真的就是密不透风的弹雨。就算重骑兵有厚重的铠甲,但面对这种无死角的弹雨也被轰得晕头转向。轻骑兵就不用说了,一轮炮击之后,冲在最前面的轻骑兵没有一个能站起来的,就连马都站不起来了。

    残存下来的重骑兵,此刻成了神射手重点照顾的目标。天启枪的威力不足以击穿重骑兵的盔甲,所以神射手的目标都只能放在重骑兵的头部。

    满清的士兵被挡在了一百五十步到两百步距离,这个距离对于满清士兵来说就是一条死亡线,就算偶尔有极少数满清士兵突破防线冲到五十步的距离,最后的结果也都是惨死。

    满清的大军使尽全力始终都无法冲破明军的防线,明军看来已经是胜券在握了,就连硕讬此刻也是身受重伤。

    “陛下,明军的炮火太过猛烈,除非我军也能拥有如此多数量的火炮。”费扬果说道。

    “汗阿玛,撤吧。撤到盛京依托留在盛京的火炮方可与之一战。”豪格也建议道。

    “撤。阿巴泰率五千骑兵断后。”皇太极果断地说道。

    “喳!”

    ……

    阿巴泰得知自己被留下断后,真是气得要吐血了,自从沈阳一战之后,皇太极就处处针对阿巴泰,现在又留他断后,明显就是置他于死地。

    “阿玛,陛下这是要您死啊!”博和托气愤地说道。

    “阿玛,我们干脆撤到长白山去,陛下与明军谁胜谁负我们都不管了。”博洛说道。

    “如何走?家人都在盛京。”阿巴泰无奈地说道,“我看皇太极气数已尽,我可以为满清尽忠,但你们还年轻,你们先回盛京,找个机会带着家里人走,绝不能让他们落到明军的手里。”

    “阿玛……”博和说道。

    “走,快走!明军的龙骑兵上来了。”阿巴泰催促道。

    看到满清大军撤退,赵率教立刻传令龙骑兵展开追击,但龙骑兵又不敢追得太狠,这是皇太极是主动撤退,明军也怕皇太极突然杀个回马枪,将这一万龙骑兵陷入被动的局面。

    这时龙骑兵采用了骑射的战术,也就是在拿破仑时代胸甲骑兵使用的一种战法,这种战法在拿破仑时代专门用来对付步兵方阵的。这种战术无论是龙骑兵还是翼骑兵都学习过,但还是第一次使用。

    龙骑兵列队冲入马枪的射程之内之后,立刻用马枪射击,待射击完成之后,立刻散开策马飞奔到阵型的最后方重新列阵。

    阿巴泰也是完全懵逼了,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战法。当看到明军气势汹汹地冲了上来的时候,阿巴泰刚准备冲锋的时候,没想到明军冲上来打了一轮枪之后,就撤了。待明军射击了两轮之后,阿巴泰明白了,这是龙骑兵的三段射击方式。

    阿巴泰立刻下令骑兵冲锋,此时龙骑兵也不冲锋,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种战法,第一排射击完成之后,立刻卧倒在马上,紧接着第二排开始射击,第二排射击完成立刻卧倒,换成第三排射击,依次类推,待后面的射击完成之后,第一排已经装弹完毕,马上第一排又开始射击。

    阿巴泰的五千骑兵面对的是明军的一万龙骑兵,明军很好地利用了人数上的优势,使得他的冲锋根本就无法靠近明军,反而是依靠弓箭给龙骑兵造成了一些伤害。阿巴泰在明军阵前丢下一地尸体之后,立刻选择了撤退。

    但此时龙骑兵看到阿巴泰要撤退,立刻就展开了追击,以骑兵追击骑兵,龙骑兵紧紧地咬住阿巴泰追了上来。阿巴泰也不敢真的撤,毕竟此刻皇太极才刚刚撤,他见明军追了上来他立刻调转马头又冲了上来。

    明军是顺势往上冲,而阿巴泰则是调转马头冲,两军在冲锋上,龙骑兵完全占据了优势,而阿巴泰甚至连阵型都来不及稳固就要冲。

    阿巴泰此刻的确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了,那怕他现在处于劣势,他也毫不犹豫地冲向了明军。明军利用自己的优势迅速地将阿巴泰的军队切成了两部分。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结果就已经注定了,阿巴泰战死,他的五千骑兵不是被俘虏就是战死。

    此战明军一下扭转以前的颓势,赵率教也一雪前耻,皇太极的五千重骑兵一战折损了三成。

    七月十日中午,赵率教率领的三万大军抵达了盛京,他在距离盛京二十里的地方扎营。傍晚时分,明军中军在袁崇焕的率领之后也与赵率教汇合。

    而明军的后军主要负责弹药,粮草等物质的运输,为了防备满清偷袭粮道,从吉林乌拉开始,袁崇焕就采用的是水运的方式。虽然采用水运的方式需要转运,但是袁崇焕依然坚持使用水运,因为水运袁崇焕能想到的最安全的方式。

    皇太极也不是没想过偷袭明军的粮道,但对于明军的水运,他真的有点束手无策,他也想过偷袭明军的转运点,但这些转运点,明军都有重兵把守,依靠少量的部队根本达不到效果。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节日,也就在这天,明军完成了对盛京三面包围。明军将盛京的东、西、南三面都围住了。

    之所以放弃北面,是因在北面三里地的地方驻扎了多尔衮的一支两万人的大军。此时,明军的重炮射程能达到五里,袁崇焕推测盛京城上的重炮的射程应该也在这个射程,这也是明军主动放弃了北面的一个原因,而且朱由校也给袁崇焕下了圣旨,隐晦地说道要给满清留一条生活,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围三阙一。

    (本章完)

第352章 炮战() 
    在朱由校的推动下,火炮在明军中被大范围的使用,使得攻城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次北伐满清,火炮的使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火炮这尊“战争之神”露出了自己狰狞的面目。

    盛京之战中,明军使用的重炮是帝国最大的火炮,其中有十门重炮重达两吨,这样的重炮是第一次出现在帝国的战场之上,在南征东吁时,最重的重炮不过一吨左右,也就相当于这个时代的十八磅到二十磅炮左右。而在纳邻河之战中,最重的重炮也不过一点五吨左右,而且还只是使用了两门,其余的重炮也都是在一吨左右。

    两顿的重炮不但运输极其困难,而且架设起来也费时费力。这也是明军在北伐满清时,需要如此庞大的开支的原因,十万的北伐军队,其中负责后勤的军队就多达三万人,而民夫更是多达二十万。

    王徵为这样的重炮在运输和架设上设计了许多的工具,的确也可以节省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这个机械化极其落后的年代,运输和架设这样的重炮依然一个极其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

    七月十六日,明军为了架设大炮,首先在盛京东面发起了攻势。这场进攻虽只是一场佯攻,但在这场攻势中,明军真正领会到满清火炮的威力,尤其是满清的重炮,每一炮轰起来都有地动山摇,糜烂数米。以前都是明军轰别人,这次明军终于被别人轰了一次,也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次火炮的威力。

    “汗阿玛,根据探子回报,此次明军出征携带了上千门火炮,为何不见明军的火炮?”豪格也看出了不对劲。

    “明军的火炮射程不如我军,明军自然不敢使用火炮。”费扬果说道。

    “不对,明军攻势明显是佯攻,再说就算明军的射程不如我军,但明军的火炮数量多。”皇太极冷静地说道,“立刻派人去查探明军的炮兵在哪里?”

    果然,一会儿的功夫,就得到明军在南面架设炮兵阵地的消息。但满清只探查到了两里之外的炮兵阵地,并没有注意到远在四里之外的炮兵阵地。

    满清的火炮在射程上与明军几乎已经旗鼓相当了,但火炮发射依赖的是炮手的经验,而在火炮的使用理论上,两者的差距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