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我觉得可以派兵偷袭幕府的粮道,甚至可以派兵偷袭江户。”郑芝龙的结拜兄弟甘辉建议道。

    “你准备如何偷袭?”郑芝龙问道。

    “此次幕府的精锐尽出,就连御三家的精锐大部分都已经派出,幕府腹地必定空虚,而本州四面环海,我军可以从本州任何地点登陆,对幕府腹地展开偷袭。”甘辉解释道。

    “德川家光为了防备我军偷袭,他在江户依然还保留了两万大军,尤其是江户湾,德川家光更是重点防御,我军要偷袭江户难度太大,但是偷袭幕府的粮道倒是可行。”郑芝龙说道。

    “王爷,那就偷袭幕府的粮道,只要切断幕府的粮道,德川家光必定不战而退。”甘辉说道。

    “你需要多少兵马?”郑芝龙问道。

    “三千,三千轻骑便可。”甘辉想了想说道。

    郑芝龙一共只有三千骑兵,这三千骑兵都是从明军退役的骑兵中招募来的,而且还是依照大明军制组建的龙骑兵。为了这三千骑兵,郑芝龙可是花了血本的,这三千骑兵可以说是他的命根子,平日他都舍不得让他们出征,现在一次全部要调走执行偷袭粮道的任务,他还真有点舍不得。

    “王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甘辉劝说道。

    “可以,这三千骑兵我都给你。”郑芝龙犹豫了一下说道。

    “有这三千骑兵,此事必成。”甘辉高兴地说道。

    “王爷,此次击退了幕府的大军之后,如果我军要继续讨伐幕府的话,还是需要找陛下借钱,我以为借钱之事宜早不宜迟。”钱谦益说道。

    “牧斋先生所言极是,之事你认为此次需要借多少合适?”郑芝龙问道。

    “考虑的民生建设以及接下来讨伐幕府的战争,我们需要借款五百万两银元。”钱谦益说道。

    “嗯,此事我派人去陛下协商。”郑芝龙点头道。

    ……

    甘辉率领三千骑兵搭乘九州的海军悄悄在幕府大军的后方登陆了。在东瀛,骑兵的数量极其稀少,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像这样在战役中一次投入三千骑兵集中作战几乎都没有。

    甘辉为了成功偷袭幕府的粮道,甘辉首先精心挑选适合骑兵作战的场地,然后根据地形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战术。为了确保骑兵的战力,郑芝龙甚至调集一批补给船给这三千骑兵使用,以确保骑兵保持旺盛的战力。

    (本章完)

第427章 国债() 
    东瀛的地形并不适应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这也是东瀛骑兵发展滞后的原因。根据历史记载,织田信长的母衣众数量都只有二十人,还分别组成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这次九州军大规模的使用骑兵,不但幕府不太适应,而且九州军自己也非常的不适应。

    虽然九州军的龙骑兵和大明的龙骑兵在装备、马匹、战法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甘辉鉴于东瀛的地形,在战时,他将骑兵分成十到二十人一队,不停的发起冲锋。

    甘辉的战法在实践中不停的改进,三千骑兵利用其机动性如同梦魇一般紧紧地缠绕着幕府军,使得幕府军的后勤补给遭受到了重大打击,使得德川家光不得不派出大量的部队维持后勤补给,这使得月山富田城的前线的九州和幕府两支大军一直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三月二十三日,甘辉率领的龙骑兵突然出现在江户附近,在这里有一个幕府重要的军事物资仓库。

    “出击!”甘辉一声令下,第一队二十名骑兵跑了起来。

    骑兵火器的射程虽不如步兵,但九州军的骑兵突然出现,让防守的守军措手不及。守军缺乏有效的阵型,在骑兵面前根本占不到便宜。骑兵依仗的棉甲和火器和守军展开了对射,待靠近以后,骑兵纷纷丢出套马索,套住拦马栅。

    拦马栅被骑兵迅速地拖走,第二队冲锋的骑兵瞬间就杀了进来,紧接着第三队,第四队……

    九州骑兵的每次战斗都是速战速决,从来不以杀死敌军为目标,他们冲进仓库之后,立刻驱散敌军,四处纵火,焚烧军需物资。

    待幕府的援军赶到的时候,九州骑兵早已经撤退。虽然德川家光也试过用陷阱引诱甘辉,但是在来去如风的骑兵面前,甘辉从不将自己置于绝地,所以那怕甘辉中了幕府的圈套,他都总是能逃出德川家光的陷阱。

    这一次甘辉的出击,使得德川家光决定撤兵。疲于应付的后勤补给,已经让德川家光不堪重负,尤其是这次九州骑兵突然出现在江户附近,让他觉得他的老巢都受到了九州军的威胁。

    四月初二,德川家光开始撤退。而九州军在这场大战中也消耗极大,无力追击德川家光。此战过后,德川家光再也无力讨伐九州,而九州也暂时无力讨伐幕府,整个东瀛陷入了短暂的平静之中。

    但这场战役却为九州军赢得极大的声望,冈山藩主池田光政宣布加入九州军。池田光政的这一决定,使得整个东瀛都震动了,这也预示着幕府从内部开始瓦解,更是预示着九州王开始获得东瀛贵族的认可。

    池田光政加入九州之后,被郑芝龙委以重任,出任内大臣一职。

    ……

    朱由校也同意了再借五百万两银元给郑芝龙,这次借款一半以军事物资的方式支付,一半以宝钞支付。在九州,现在帝国的金属货币已经通行无阻,而且在九州岛,帝国银行都已经设立了分行,但是宝钞却还没有打开局面,朱由校想借这次机会,让宝钞在东瀛也打开局面。在还款的方式,朱由校同意九州可以使用实物来抵账。

    随着《帝国报》上十年来不间断的宣传,民间的存钱观念已经在发生改变,这使得帝国银行现在已经是朱由校和朝廷最赚钱的项目之一,而且帝国银行的网点遍布整个大明以及周边国家,帝国银行成为朱由校手中最重要的金融利器。

    五月初,京师都督府的五万大军誓师西征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这次大军由黑云龙统领,在京师完成誓师之后,便会开赴兰州都督府,与兰州都督府五万大军汇合,一起西征卫拉特蒙古。这次十万大军西征和硕特部,调动了超过三十万的民夫。这是近几年来消耗最大的一场战役。

    连年的征战以及帝国大规模的驰道修建等基础建设,使得国库的财政再次出现了赤字。在朝会上,内阁请求停修部分驰道。

    “今年国库赤字预计会达到多少?”朱由校问道。

    “预计会达到八百万到一千万两银元左右。”孙元化说道。

    在今年的内阁选拨中,孙元化再次出任内阁首铺,在这一届内阁中,只有温体仁因连续出任内阁阁臣而退出内阁之后,新加入了一人之外,其他的并无太大的变化。

    “不会影响此次西征吧?”朱由校问道。

    “不会,西征所需钱钞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做好预算了,而且国库会优先保证西征所需,只是在驰道的修建上该朝廷支付的款项恐怕暂时无法支付。”孙元化说道。

    “能不能先欠着?就当是朝廷借的。”朱由校脱口而去道。

    “商人的款项倒是可以先欠着,而民夫的款项,臣认为最好还是不要欠,驰道修建牵扯到数十万民夫,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臣害怕会生变。”孙元化说道。

    “民夫的钱的确不能欠,是朕欠考虑了。”朱由校轻声说道。

    这时朱由校灵光一闪,说道:“其实朝廷也可以借钱的。”

    朱由校早就考虑过发行国债的事情,但是时机一直都不成熟,现在帝国银行的网点已经遍及周边国家了,朱由校可以通过帝国银行来发行国债,采用全额包销的方式。这样做的话,首先国债的销售对象扩大了,其次卖不出去的国债可以由帝国银行包下来。

    “借钱,朝廷可以跟谁借钱?”孙元化好奇地问道。

    “跟民间借钱,当然这跟民间借的钱,朝廷也是要承担利息的。”朱由校说道。

    “陛下,准备如何跟民间借钱?”孙元化继续问道。

    “朝廷可以发行一年期限的国债,由帝国银行来销售,利息比帝国银行利息略高一点,到期之后,本息一起支付……”朱由校将心中的想法仔细地解释了一遍。

    “陛下所说的国债如果由帝国银行全额包销的话,的确值得一试。”孙元化大致听懂朱由校的意思了

    (本章完)

第428章 发行国债() 
    朝廷要发行国债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帝国,刚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但很快这个消息就得到了《帝国报》的证实。

    帝国上下对此都议论纷纷,发行国债,放这在大明可绝对是一件新鲜事。但放在这个时代,国债却不是什么新鲜玩意,西洋人在这方面已经玩得非常好了。

    但朝廷跟民间借款这样的事情,在东周时期,周赦王曾经做过,他为了发动对秦国的战争,跟洛阳城的百姓大肆举债,最后的结果却是仗没打起来,钱却用完了,这便有了以后的一个成语——债台高筑。

    朝廷发行国债,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缺乏公信力。有借不还,不但在大明出现过,而且在西方国家也时常发生,法国国王为了逃避偿还债务的义务甚至将债权人都杀了。

    为了让大明第一次国债发行成功,朱由校决定亲自出面说服商人以及藩属国购买大明的国债。

    “朝廷要发行国债一事,众位爱卿可曾听说?”朱由校微笑着问道。

    听到朱由校的这句话,众人就已经能确认朱由校邀请他们来的目的,众人一起回答道:“臣听说了。”

    “你们认为发行国债一事是否可行?”朱由校故意问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众人都默不作声。朱由校也不介意,他扫视一圈了之后,继续说道:“太康伯,你先来说说看。”

    “陛下,臣认为可行,臣决定购买五千两银元的国债。”张国纪恭敬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