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再增加人,不需要提高俸禄的话,那明年应该也是一百二十两。如果需要有衙役出公差,这笔费用也可以预算在内,但要以今年费用做比较。”朱由校简单说了一下。现在不可能用后世的标准去要求,只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要求。

    “臣明白了,但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应该如何处理?”沈演问道。

    (本章完)

第90章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向上一级申请临时增加预算,比如发生了灾害,或者遭遇到了外族入侵,你们都可以向朝廷申请增加预算拨款。”朱由校解释道。

    “臣大概明白这预算应该如何做了。”沈演点头说道。

    “你可以让顺天府先尝试去做,积累经验,到时候再做明年全年的预算的时候也不会手忙脚乱,总之做得越详细越好,如果能得到朕认可,明年就算国库拨不出钱来,朕也会从内努拨钱出来支持顺天府的预算。”朱由校说道。

    “第二个要试点朕要求顺天府税课司所收的赋税全部先交给帝国银行,然后按照四六分成的原则,四成留给地方,六成归属中央也就是国库,同时朕会在中央成立税课部,专门管理赋税之事。地方上的税课司和税课局以后除了归地方管辖之外,同时也归税课部管辖。”

    “以前税收之事都归户部统一管辖,现在单列税课部,户部这边该如何处置?”韩爌问道。

    “以后有关赋税的征收等事务全部都归税课部管理,税课部征收的回来赋税再统一交给户部。”朱由校说道。

    “臣以为不妥,将赋税交与帝国银行,势必引起公私不分,帝国银行乃陛下的私产,处理不当恐会影响陛下的名声。”王绍徽站出来反对道。王绍徽的话说得很委婉,他就怕赋税交到帝国银行之后,就变成了朱由校的内努了。

    “王阁老所言极是,朕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朕决定将帝国银行的三成股份转交给内阁,也就是说内阁控制了帝国银行三成的话语权。地方上缴到帝国银行的赋税,则由完全内阁来掌控,皇帝无权干涉,这句话可以写入《大明律》。”朱由校说道。

    在这个家天下的时代,这句话可以说是内阁对皇权进行分权以及限制皇权从法律上开了先河。

    “这……这恐怕不妥吧。”韩爌首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他又想起了叶向高对他说的一番话。至于那三成的帝国银行股份被众人选择性地忽视了。

    “《大明律》是帝国的基础之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以为无论是朕这个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遵守,当然不合时宜该修改还是应该修改。”朱由校一本正经地说道。只是朱由校没有意识到他这步走得有点大,虽然现在距离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自古先贤一直所追求的,现在陛下亲口提出,无愧于一代明君。”韩爌高兴地说道。

    “明君不敢当,朕只希望百年之后,不要说朕是个昏君就好。”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臣相信百年之后,后人一定会说陛下是一代明君的。”魏广微马上站出来说道。

    “有点跑题了,朕提议的将顺天府的赋税存入帝国银行之事可还有异议?”朱由校问道。

    “臣无异议。”韩爌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朱由校。

    “臣也无异议。”魏广微也支持道。

    ……

    除了王绍徽没有表态之外,其余的人都表示支持朱由校。

    “既然除了王阁老没有表态之外,其他人都支持将顺天府的赋税存入帝国银行,那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从明年起,顺天府的赋税就全部存入帝国银行。”朱由校高兴地说道。他的计划又向前走了一步。

    ……

    朱由校感到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所有的事情似乎正在朝他所希望的方向开始运转。而现在的后宫在张嫣的管理之下,最少表面上已经是一团和气。

    王赛儿依然整天都是一副死人脸,尤其是看到朱由校的时候更是如此,好像朱由校欠了她几十上百万两银子样子。不过朱由校答应了她的事情倒是全部都兑现了。她的弟弟王谦已经被朱由校送入了最好的私塾读书,两姐弟也见过两次了。

    王赛儿虽然整天不苟言笑,但朱由校吩咐的事情,她总能很出色地完成。

    而小小在后宫总是小心翼翼地,她的出身让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些自卑感。而她在后宫,她现在依然还没有身份,她既不是宫女,也没有封号,当然后宫的宫女没一个将她当普通人来看待,她毕竟是皇上带进宫的。

    小小也是最没有架子的一个,她和后宫妃嫔们关系倒是一般,但和宫女们的关系都还不错,尤其是荷兰人送来的两名西洋美女的关系最好,三人似乎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小小每天最开心的时刻,就是看到朱由校的时候。

    而小小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缝制衣服,她来到后宫之后,就听说朱由校喜欢设计衣服,现在后宫妃嫔们穿的连衣裙就是出自他的手。

    小小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两名西洋美女在后宫设计衣服,两名西洋美女带来西方的一些观念,让朱由校设计的连衣裙的款式开始变得多种多样起来,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就连朱由校看起来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变化,后宫的女人们看起来就更加不同了。

    小小的女红这段时间更是突飞猛进,在整个后宫已经是排的上号了。

    朱由校中兴大明,拯救自己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他实行这么多新政中,只有太医院的卫生局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果,内阁主动要求将朱由校的卫生局推向全国,而卫生局的费用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

    卫生局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朝廷的机要大员年龄大多在五十岁以上,环境的改善他们感觉最明显的,以前的一些小毛病在环境改善之后,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样利己利国的事情,都不需要朱由校主动提出来,内阁已经将这样的事情办妥了。

    在这个极大依赖天然肥料的时代,公用厕所建立的费用,全部来自于粪便的出售,京师的公用厕所没有花费朝廷一分钱。

    而这么多新政中,朱由校最关心的两件事,一是钱,二是新军。在钱的方面,除了帝国银行暂时还无法盈利之外,朱由校旁氏骗局已经给朱由校提供了几千万两银子了。而在新军方面,朱由校最关心的是木邦战役的进行,木邦是新军的第一块试金石。

    (本章完)

第91章 试金石()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龙腾军终于抵达了陇川宣抚司。而秦良玉的军队早在十天之前已经抵达陇川宣抚司,但两只军队并没有汇合。朱由校的要求是龙腾军只负责主攻,秦良玉只负责策应。

    魏大中此时也抵达了云南,在魏大中的主持下,秦良玉和熊廷弼在汉龙关见面商议对木邦用兵一事。

    “本官抵达云南之后,才发现木邦已经再次归顺朝廷,不知陛下为何要再次对其用兵?”魏大中说道。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木邦罕氏一族,先降后判,再降再判,陛下已经失去了耐心,再者木邦实力弱小,与缅甸也不和,正是我龙腾军的试刀石。”熊廷弼解释道。

    “魏抚台,末将以为出兵木邦有利于抚台即将推行的改土归流。”秦良玉赞成道。

    “在云南改土归流肯定是会流血的,在木邦的战役,完全可以做到杀鸡骇猴,对魏抚台以后的改土归流的推行有极大的帮助。秦都督本是土司出身,对这一切更有话语权。”熊廷弼微笑着说道。

    “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木邦?”魏大中问道。魏大中只知道朱由校要他准备移民的事情,但并没有告诉他如何处置木邦。

    “在木邦修建棱堡防御体系,此防御体系建成之后,可以大大缩减在当地驻军。另外修通从木邦到陇川的驰道,确保木邦和陇川连成一体。最后便是陛下令魏抚台做的事情——移民。”熊廷弼说道。

    “木邦的百姓如何处置?”魏大中接着问道。

    “修路修建棱堡都需要人力,陛下的意思除了年轻女丁之外,剩下木邦的丁口全部用来修路和修棱堡。不计代价,两年之内务必将两者修建完毕。而年轻女性全部赐予帝国内无婚配的男性,本将的意思是赐予愿意移民之人。”熊廷弼说道。

    “此地多山多瘴恶,屯田尚且困难,如果要在两年之内完成驰道的修建,几乎是不可能的,两年下来,修路的人可也所剩无几了,这实在是有伤天和。”魏大中听了熊廷弼的话,倒吸了一口冷气。

    “如果人力和资金足够的话,两年之内完全是可以完成,这次修路和修棱堡会大量使用水泥。”熊廷弼说道。

    “水泥?”魏大中疑惑地问道。

    “对,其用途与糯米汁类似,但比糯米汁要好。太康伯早在年初就在四川建有水泥作坊,此时大量的水泥已经运抵陇川,魏抚台倒是可以去看看。为了加快修建棱堡和驰道,太康伯已经准备在陇川修建水泥作坊了。”熊廷弼解释道。

    “此物本官还是第一次听说,待明日本官亲自去看看这水泥到底是何物?”魏大中说道。

    “还有,木邦的驻军不会参与屯田,粮饷等问题会由朝廷和当地官府共同解决。”熊廷弼提醒道。

    “前云南巡抚陈用宾曾说过此地瘴恶,屯者不能耕。然驻军的粮食问题才是最关键的。”魏大中说道。

    “军队无法屯田,但并不代表百姓无法种田,魏抚台只需向陛下奏请木邦免税三年,末将相信木邦一定能够自给自足。当然魏抚台委任的流官和土官也十分重要,改土归流一直无法成功,跟吏治有莫大的关系。”秦良玉肯定地说道。

    中国人的厉害之处就是连石头缝里都能种出吃的来,这可能也是汉人历经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