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24-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期,最简单的行为动机分析,归根究底,只有两个字:利益。

    “臣明白。”张国纪点头说道。

    ……

    当天的宴会虽是临时安排的,但是档次却是不低,李永贞出面包了下京师档次非常高的一个酒楼。参加招商会的商人近乎一半都认识张国纪,整个宴会的气氛显得并不拘谨。何况能参加招商会的商人,哪一个不是八面玲珑,就算不认识张国纪和李永贞,在这种场合里,每个人都会极力地靠近两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高档次的社交机会。

    大家喝得酒酣耳热之时,张国纪再次举杯说道:“祝各位水泥的生意大发!饮甚!”

    “谢太康伯,饮甚!”众人一起举杯说道。

    一杯下去,张国纪说道:“众位可知道将来十到二十年之内才是水泥最赚钱的时候。”

    “不知太康伯何出此言?”江演好奇问道。江演和张国纪算是老相识了,他是张国纪商队的重要成员。

    “陛下有意修筑从京师到广州,京师到西安等两条主驰道,当然这只是近几年的目标,未来还会修建更多的驰道。”张国纪说道。

    “嘶。”听到这个信息,在座的许多商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太康伯,不知消息是否属实?”江演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有点难以置信。

    “当然属实,我太康伯什么时候欺骗过各位?”太康伯信誓旦旦地说道。

    “这个消息咱家可以证实是真的。陛下已经在规划这个事情,只是现在还没有跟内阁商议,不过陛下说了,就算内阁不同意,陛下也会从内努拨出钱来,支持这两条路的修筑。”李永贞说道。

    “修一条从京师到广州的水泥路算上人工开支的话,大概需要三百万到四百万两银元。”江演在脑中很快就大概算出了需要的金额。

    “陛下说了这次拍卖所得,以及以后的水泥利润都将投入到驰道的修建中来。如果不是朝廷有人非议,陛下又让我放弃水泥,将远洋商队做好,我还真舍不得将水泥交给你们来生产。”张国纪惋惜地说道。

    “太康伯高义,我等定不会忘记的。”众人一起说道。

    “来,大家敬太康伯一杯。”江演说道。

    “水泥我是知道的,我也见过从木邦到云南修路,的确好用,比用糯米汁要省钱许多。我相信未来建房,修桥等等都会大量使用水泥。太康伯此等义举,我等会铭记在心,如果太康伯日后有何差遣,尽管吩咐。”刘柒站起来说道。

    “太康伯日后有何差遣,我等必定随叫随到。”众人也跟着一起说道。

    ……

    对于朱由校要大量修建驰道一事,这些商人也是半信半疑,这样的事情,不是谁说说,就能让他们马上相信的。但对于商人来说,既然有了这样传闻,他们肯定就要开始做准备,绝不会等待事情已经开始了才做准备的。

    这个消息无论是真是假,也使得第二天的招商会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第二天,专营权证书的颁发人已经从李永贞变成了王礼乾,在大明的这个时候,王礼乾的地位是要比李永贞高一点的,他算是朱由校亲信中的亲信,他的到来更是让这些商人心里有了底。

    (本章完)

第159章 拍卖进入白热化() 
今天广东省的水泥专营权第一个被拍卖。明朝时的广东由于禁海等原因,经济远不如后世。虽然在去年新安被列为对外开放的港口,发展速度极快,但是现在的广东依然并不富裕。根据明朝官方统计,整个广东的人口大概在一百一十万左右,但这个数据是有很大问题,后世根据人口增长规律的推测,大致猜测广东省人口大概在六百六十万左右。

    明朝人口的具体数据一直都是个谜,那怕现在的朱由校突然之间也无法统计出来。在广东,黎族是少数民族人数第二多的民族,而黎族又分为“熟黎”和“生黎”,熟黎指的隶于州县,耕地纳粮,听从调遣的黎族,反之则是生黎,生黎藏于大山之中,人口无法统计,还有就是百姓流亡,富户隐匿户口等等原因造成人口数据不真实。

    但自朱由校加大开关力度以来,上海和新安两个港口已经隐隐要超越老牌的对外港口——月港了。而且朱由校要修建京广驰道的终点站就在广州府。这些都令在座的商人都感到广东省未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广东省的水泥专营权从一开始竞争就非常激烈,虽然其程度不如京师,但是却比其他几个省都要激烈,这使得水泥专营权最后拍出了十一万的价格。

    第一个省的专营权竞拍就拍出了高价,让整个现场的气氛都变得更加热烈起来,张国纪也跟着现场的气氛开始兴奋起来。

    “今天第二个拍卖的是福建省的水泥专营权,底价两万两银元,每次加价不低于两千两银元。”张国纪大声说道。

    福建省在大明时期经济还是很不错的,当时广东还未完全发展起来,福建省是海外贸易的重省,福建省的海商是很多的。根据官方统计,明末时,福建省人口大约在一百七十万以上,但根据后世的猜测,福建省的人口应该是过千万的。

    福建省的水泥专营权的拍卖也是非常激烈的,最后的成交价格略高于广东省,达到了一十二万四千两银元的价格。

    第三个拍卖的是湖广省。“湖广熟,天下足”这种说法就是在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可见到明朝,湖广已经成为了大明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湖广不一定是最富庶,但却是大明的一个粮仓。而且湖广在明朝时期几乎没有受过很严重的天灾,根据后世的预测,湖广一地人口应该已经达到了一千六百万。

    而且根据张国纪的消息来看,未来的京广驰道是会穿过湖广的,这就让湖广省水泥专营权的竞争更加激烈,湖广省的水泥专营权的价格突破了十五万的,达到了十五万五千两。

    第四个拍卖的是江西省。江西在明朝的可真的是一个大省,其地位是后世的江西根本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说,江西省是大明的一个支点。

    湖广在明朝时期的崛起,跟“江西填湖广”有直接的关系。洪武年间湖北地区一百七十多万人口中,其中移民就接近了一百万,而在这一百万移民中,江西的移民达到了七十万,正是大量的移民才让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成为了大明的粮仓。

    而且在大明两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先后设立了五十三位首辅,其中九人就来自江西,与浙江并列第一。从永乐年到崇祯年间,先后共有阁臣一百六十四位,除了浙江有二十七人外,江西与江苏并列第二,都是二十二人。在明朝所有状元中,江西是十九人,与浙江并列第一。可见江西在大明的地位。

    尤其是在明初,江西的地位更高,钱谦益曾说:“国初馆阁,莫盛于江右,故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语。”

    到明中晚期,根据官方统计,江西省人口数量超过六百万,而根据后世猜测,江西省的人口数量应该在两千万以上,要知道到2015年,根据官方数据,江西省的人口数量也才四千五百多万。

    江西的竞拍虽然不如今天其他的省份激烈,但是价格却是涨得非常的快,最后江西的水泥专营权拍卖价格也达到了十五万七千两。

    第五个拍卖的是河北省。河北省是朱由校新设立的一个承宣布政使司,而且这个时候的河北省还是边境省份,宣府镇乃至整个河北省又刚刚完成军队的整编,人心浮动。这一切使得河北省的水泥专营权的价格,仅仅只拍出了八万二千两的价格,是今天最低的价格。

    第六个拍卖的是河南省。河南省从万历年间起,就接连遭受旱灾和瘟疫的打击。根据当时的河南各地的县志记载,曾经发生了三起“人相食”,尤其是新乡县最为严重,“万历十六年荒,人相食,大疫,死者枕藉,至不能敛,填弃沟壑”。

    在大明时期的河南可不是人口大省,根据后世猜测,到天启年间,河南人口应该在一千万以上。京广驰道必定是穿过河南的,这也让河南水泥专营权的拍出了一个非常理想的价格,最后河南水泥专营权的价格达到了十四万三千两。

    第七个拍卖的是浙江省。在明朝时期,浙江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不但是经济大省,而且其官员数量是唯一能与江西抗衡的省份。根据后世猜测,浙江省的人口两千五百万左右,而且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浙江省的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二百多人,比人口第一大省南直的人口密度要高出一百人以上。

    浙江省的水泥专营权的拍卖是今天重头戏,底价从五万起,和南直并列,是今天最高的底价。在大明时期,浙江省可以说是富甲天下,商人众多,有钱人也是最多的。

    底价五万,第一个开口就飙到十万,然后从十万起才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加的,几十息之间就突破了二十万。突破二十万之后,价格的上涨速度才开始缓慢下来,一直到了二十五万,才使得竞争的人缩减到了三个。

    (本章完)

第160章 拍卖结束() 
PS:感谢书友170113230337905的打赏

    ……

    江演就是其中之一,他此次来,南直和浙江两者之间他是要必得一个,而北直对他来说,并不是他最想要的,能拿下北直倒是出乎了他意料之外。

    “二十六万!”江演再次报价。

    “二十七万!”江演的话音刚落,又有人接着报价了,这次报价的也是盐商,名叫汪新。在徽州盐商中,黄、汪、吴是老牌的盐商,而江演则属于新进的大盐商。

    但到二十七万之后,另外一名竞争者也果断地放弃了竞争,现在竞争的人就只剩下江演和汪新了。

    “二十八万!”江演看了一眼汪新,汪新此时也看了一眼江演,接着江演做了一个外人看不懂的动作。两人都是徽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