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物理研究所的无线通讯设备,现在可以进行通讯的距离是多少?”李振华问负责情报的参谋杨帆。

    杨帆马上说道:“前一阶段他们已经进行了十公里的测试了。”

    “好,我们马上去看一下吧。”

    李振华一行,乘座汽车赶到了东部的物理研究所。几个月没见尼科拉?特斯拉,他的精神大有好转,他一见到李振华就高兴地扑了上来,李振华虽说不喜欢他们的那种拥抱方式,但是也是高兴地和他寒喧着。

    他们走进了他的实验室。尼科拉?特斯拉高兴地对李振华说道:“亲爱的李,现在我们的通讯距离已经超过了十公里。”

    “那可太好了,现在你可以为我装配出几台来?”

    “如果材料没问题,我们马上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了。”

    “不,现在的距离还是近了一点,我要让它们再远一些,再小一些,再精致一些,现在你只是给我十五台就可以了。”

    “那没问题,三天的时间就可以了,我就可以给你了。”

    “好,我给你三天的时间,你给我装配出十五台。”

    “李,你派来的人太棒了,他们真是善于学习,他们现在什么都会了,他们很快就会给你装配出十五台的。”

    三天后的晚上,一艘防城海军的军舰,悄悄地进入了上海造船厂的码头,他们没有进入公共的码头,他们的军舰上也没有自己的龙旗,反而是挂的南美的智利国海军旗,李振华知道他们这是为了不让其它国家的情报人员发现,采取的保密措施,本来这就是智利的军舰,没有什么人会怀疑的。一行人上了军舰,同时那些负责安装和使用通讯器材的人也上了军舰,军舰没有多作停留,很快就又开出了上海造船厂的码头。

    来到了外海,军舰又把那些潜艇拖上,继续向威海开去。现在这一片海域是没有日本人的军舰的,他们都跑到朝鲜那边去了,他们一心要对付的是北洋水师,他们已经放开了东海这边,现在的日本人还没有考虑制海权问题,他们只是一心要对付北洋水师就行了。

    军舰快速地行驶着,二十多个小时后他们就到了东营,早已经通知了北洋水师要他们作好对日本的战斗准备,丁汝昌早已经同意了,这让丁汝昌的心里放松了不少,有他们来帮助自己,那小日本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

    军舰上第一台通讯设备已经安装好了,把其它的都卸下来,分配到其它的军舰上去,其余的全部装到了汽车上。

    到天亮时,几艘军舰上的电台都已经安装好了,李振华让他们进行一下现场的测试,于是“嵩山号”军舰开了出去,李振华上了邓世昌的旗舰“华山号”,通讯器中不断地传来“泰山号”的声音,最后听不到了的时候,李振华和邓世昌对望了一眼,八海里大约是十五公里,这水面上的传播要比陆地上远一些,再加上军舰上的天线都有十几米高,也没有其它的信号干扰,那肯定要好多了。

    ps:

    各位朋友,上一周每天三更,让我累坏了,我不愿意发上去的东西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每次我都要修改三遍以上,就是这样也难免有错,下周我要恢复每日两更了,对不起大家,我先向大家表示一下道歉。谢谢大家的一惯支持。原来只是说一下,今天着重作曲大家说一下,请用月票支持一下好吗?

第210章 日本不宣而战() 
第210章 日本不宣而战

    那要是潜艇就差一些了,如果是在陆地上那也就是十公里左右。李振华知道了这些数据,他马上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安排,军舰上每艘军舰上都安装一台电台,潜艇每个分队安装一台,飞艇部队按需要装配,陆军部队只能是一个师,或者是独立的分队才能安装的,不过都需要用汽车来装载它们。

    现在的这个东西太大了,光是天线就有十来米高,总重将近一吨了,最少要装在汽车上才行的。参谋们合计了一下,把陆地上用的电台全部安装到了汽车上这样一来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移动了,但是步兵师的有线电话还是要继续使用的。

    李振华这里正在紧张地准备着与日本人开战了,但是北京城里的那些人却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他们为太后准备的六十庆典,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那些大臣们有个不着急吗?李振华虽然是大为恼火,但是此时的他却是分身乏术,正事都忙不过来,谁还有闲心去顾那些破事啊。

    甲午年,正值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清政府打算拨出3千万两银子的专款,为慈禧太后举办盛大的庆寿典礼;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像发了疯似的,想尽法子去捞钱,以便给慈禧太后送上一份厚礼,博取这位“女皇”的欢心。

    在北京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座曲尺形的两层转角楼,现在的西北角楼是新华书店,东北角楼是工商银行。此二楼始建于1892年,是慈禧太后为庆贺60岁大寿而兴建的庆寿工程,也就是现在的政绩工程。

    慈禧太后的60岁生日。是1894年11月7日,阴历甲午年十月初十。为了举办隆重的庆典,两年前就已着手筹备。慈禧晚年的行事作派。处处刻意模仿乾隆。乾隆晚年营建了宁寿宫,以备将皇位传给儿子嘉庆之后。做太上皇时养老居住。慈禧也于1889年55岁时,宣布撤帘归政给已经大婚亲政的光绪皇帝之后,搬入宁寿宫居住。乾隆过生日时,要去圆明园庆贺,并在沿途大摆排场,慈禧也计划去颐和园风光一把。

    慈禧的具体计划是,到了60岁生日那天。早上先在皇宫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然后大排銮驾,浩浩荡荡,出皇宫西华门。走北长街,折向西安门大街,经西四路口,往北沿西四北大街,经新街口。出西直门,直奔颐和园。

    然后在颐和园内听大戏,开大宴。为此,慈禧命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担任庆典总办,按照当年乾隆的气派。除将皇宫、颐和园妥为筹办外,还要在西华门至颐和园的几十里大道旁,沿途点缀景观,搭建经坛、戏台、彩殿、牌楼,组织僧道念经,戏班演戏,夹道欢迎,供她途中观览,这就是庆寿的“景点”工程。西四路口的两座转角楼,就是在这次“景点”工程中营建的。

    建此楼的作用,一是可以遮掩后面不够美观的民居,二是增添喜庆气氛,三是可以在楼上制高点设置警戒,要知道慈禧太后可是非常的怕死的。

    朝鲜那里的形势现在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日军开始向清军主动进攻了,他们先是把原来清军守卫的牙山,收到了自己的手下,直隶提督叶志超此时已经是第一次逃跑,他扔下了牙山,绕过汉城自己跑到了平壤,可是清政府却在此时委他以重任,命令他固守平壤,让他指挥朝鲜全部清军的战事。太原总兵聂士成只是一个总兵,官职没有叶志超高,只能是受他的节制,此时李振华对李鸿章的提醒已经没有用了,朝庭已经越过李鸿章直接插手军事指挥了,这就和当年的老蒋一样对下面进行直接的指挥。

    当中日两国同时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已接受东学党起义军提出的要求,双方签订休战和约,起义军退出全州。朝鲜内战实际上已经停止,清军并未与东学党起义军交战。朝鲜政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请求中国撤兵。叶志超部准备从牙山订期内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兵。日本虽已失去出兵朝鲜的借口,但仍决心扩大事端,促成中日关系破裂,它不仅拒绝撤兵,反而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并提出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以达到即使日军赖在朝鲜不走,又能拖住中**队的双重目的。

    7月12日,外交大臣陆奥电令日本驻朝鲜公使大岛:“目前有采取断然处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开始实际行动。”大鸟接训令后,于19日和20日连续提出强硬要求,胁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请日本军队帮助朝鲜驱逐中**队出境。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驻朝鲜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

    同一天,1894年7月25日,日本军舰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事情是这样的,李鸿章派出四艘商船运送部队和军用物资前往朝鲜,前面两艘运送军队的船顺利到达朝鲜,这时“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率领“济远”和“广乙”二舰负责护航,方伯谦看到两船上的步兵已经开始登陆,他命令“济远”和“广乙”二舰返航,但是当他们的军舰在回来的途中,这才发现运送大批军晌的“操江”号,和运送两千名步兵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刚刚赶到,方伯谦害怕自己和日本军舰遭遇,他急于要返航,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他让两船自己去朝鲜港口,而他却命令“济远”舰和“广乙”舰返航。

    “济远”和“广乙”来到了丰岛海面时,了望员向他报告,远处发现了日本军舰三艘正在向他们冲过来,来的是日本速度最快的三艘军舰,“吉野”号、“秋津洲”号和“浪速”号。日本分舰队司令坪井航三,命令三舰同时向“济远”开火,“济远”号开始还击,“广乙”也开始向日舰射击,但是坪进航三命令日舰分出“秋津洲”向“广乙”开火,很快“广乙”就起火,然后很快就沉没了。

第211章 丰岛海战() 
第211章 丰岛海战

    “济远”舰舰长舰长方伯谦一看他急忙撤出战斗,开始向刘公岛方向撤退,坪井航三命令“秋津洲”和“浪速”去追击,并开始攻击“操江”号和“高升”号,日舰“吉野”号独自追击方伯谦的“济远”舰,方伯谦一看“吉野”追上来了,他急忙命令部下挂起了白旗,但是他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