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就可以了。”

    李振华还想到谢缵泰那里去看一下,但是有人来报告说,去天津的船回来了,北洋派人过来了,请李振华到那边去看一下。

    李振华只好打消了去谢缵泰那里的念头,和黄建新交待一下,一定关心和照顾好这些技术人员,就和来人去见北洋方面的人。

    到了外面,只见几个人早已等在那里,几个眼生的人明显不是自己这儿的人,他们一见到李振华出来了,马上单腿下跪向李振华行礼:“标下给李大人请安了。”

    李振华一见急忙说道:“免了,不要下跪,我们这里的人是从来不用下跪的。”

    李振华看向了他们站在当中的那个人,这个人个子不高,但是眼中却是非常的精神,只见他向前一步,用广东口音向李振华报告说道:“标下邓世昌,原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李中堂和丁军门派我来这里,听从李大人的调遣。这位是制造水下机器的匠人,名叫罗世军,这位是我北洋天津机器局的总办杨玉苓杨大人。”

    听到邓世昌的介绍,李振华眼前一亮,这个人可是我们海军的军魂啊,他也是我国海军的精神支柱,李振华马上伸出手拉住了他,另外一只手把其它二人一搂对他说道:“邓大人,你可来了,让兄弟我是望眼欲穿啊。”

    他急忙领着他们三人向自己的办公室而去。这让新来的几个人对他可是非常在不理解,这人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啊,一听我们的名字就如此的高兴。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楞是打败了法军,智取了海防,轻取了河内,给中**人大大地长了威风。这让远在北方的北洋水师众官兵对他也是十分地佩服的,都恨不能见他一面。

    说起他们到防城来,那还的从小山子回京说起,原来小山子轻闲自在的乘座海上的商船回京,一路上没有什么风浪他倒也是自由自在,这次的差事一来时皇上早就知道李振华会是这个态度,但是虽说是李振华没有接旨,但是李振华却是收了礼物和银子,这差事就算是完成了一半,再说了人家不是有事吗,不能不出广西,皇上再给他安排一个可以出广西的差事,他不就接旨了吗?这样一想,事情也算是办的不错,再加上从李振华那里得到的一些照片,相信皇上和老佛爷是不会为难自己的。

    想到这里,小山子又高兴起来,哼着一段“二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吸的城外乱纷纷……”坐在船头上看着海上的风景。但是他总是觉得李振华他们船上什么都好,就是那面旗子有些不伦不类,大清的旗上的龙都不是这样的,皇上穿的那龙袍上的龙是团龙,而他们旗上的龙却是张牙舞爪已经腾飞而起的龙。

    小山子在海上还看到了日本的兵船,那个大炮可是非常的大,那兵船跑起来可就更是快多了,光是那涌过来的大浪,就让小山子难受了半天,差点没吐出来,那些当兵的都在骂那些日本人,一个年轻的水手请小山子告诉皇上,让皇上好好地治一下这些日本人,这些日本人太坏了,光是欺负我们沿海的渔民,小山子心里话,皇上不是我这样的人随便见的,他没有说出来,但是他却和那些水手们说,一定转告皇上,对于水手们对日本人的恨,小山子可以理解一点,难怪李鸿章李中堂一心要对付他们呢。

    经过威海时,有北洋水师的船上来检查,北洋水师没有见过这样的旗帜,没个不来检查,水兵们刚要上船,小山子的随从马上喊道:

    “钦差大人在此,那个敢无礼。”

    这时小山子说话了:“你们要记住了,这也是我们大清的船,看不到那上面的龙吗?以后他们从此路过,不要为难他们。要知道他们打起洋人来,可比你们强多了。”

    那些士兵自然不敢和他说什么,小山子又问道:“你家中堂大人可在威海?”

    水兵们自然是不知道中堂大人的行踪的,但是却有一个水师军官说道:“中堂大人最近是不在威海的。”

    “为什么?”小山子问道。

    “这个时间,中堂大人应该是在天津的。因为我北洋水师采用半年在旅顺半年在威海的驻防规定,所以现在没有上官在威海。”

    “谢谢你了,那我就不去威海了,我直接去天津吧。”

    船队又开始向天津进发了,进入渤海那就是如同进入了自己的后院,小山子,也精神多了,但是尽管这样,还是跑了一天多才到了天津。

    天津海河边上的北洋水师衙门后堂,一位老人正站在那里,他已经七十岁了,但是人却是很精神,只是眉宇间却是一股愁肠百结的样子,他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略显单薄的身体,似乎难以支撑着他了。

    老人是大清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协办大臣、海军衙门协办大臣、总督直隶军政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大清国的支柱李鸿章,字少荃。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刚刚来的电报,要求给水师增加预算,购买军舰、改换快速炮、增加炮弹和训练等项预算的银子,共计二百万两,李鸿章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舰队的实力,长期以来,北洋水师基本上就没有添加过军舰,北洋的八大远,也早已经年久失修,关键是东面的那个邻居,近年来他们疯狂地进行着海军的扩军备战,他们大量地进口军舰,同时他们自己也在抓紧建造军舰,他们的第一假想敌就是自己的大清北洋水师。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他们的军费开支逐年上涨,现在已经达到了全部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了。

    日本海军的总吨位现在已经和北洋水师的总吨位持平,他们现在继续在购买新的军舰,他们的军舰航速快、炮火射速快,军舰新,就连火炮的装药也是先进的“下??”炸药,爆炸以后可以引起大火,爆炸后没有什么烟,和北洋水师的黑色炸药不同,黑色炸药爆炸后大量的黑烟久久不散,要等到黑烟散去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瞄准射击,再加上北洋水师的火炮射速慢,像是“镇远”的三零五毫米大炮,需要三分钟才能发射一次,而日本的却可以在一分钟内发射两到三发炮弹。

    面对丁汝昌的报告,李鸿章只能是摇摇头,一声长叹而已,对于中日两国的情况,他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日本近年来以中国为假想敌,他早就知道了,可现在的朝庭就连正常的训练资金都不能保证,怎么会有资金用于军舰的更新呢,尤其是那位与李振华有旧怨的翁师傅,一个要命折在那里,那就更是要了北洋水师的命了。

第41章 试验新式炮弹() 
第41章试验新式炮弹

    (过节了,今天还有一章,不过要晚一些了)

    三十年前,因为翁同和的先人曾有过失,落于曾国藩之手,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幕僚,给朝**了一道《参翁同书》的夹片,使翁师傅的胞兄死在了宁夏,作为翁师傅来讲,他不去追究自己胞兄战败失城的责任,但是他把气撒在李鸿章的身上,然而此时的李鸿章却是代表着整个大清的利益的,翁师傅却只是想为李鸿章处处掣肘,不使他能够建功立业就算是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李鸿章给太后上了折子,述说历害向皇上和太后要银子,但是太后只是一句“交部议处”,就算是把李鸿章给打发了,李鸿章这里只好是东借西挪帮助丁汝昌解决一下军晌了事。

    这会他下丰想的却是听说南方的一支山寨民兵队伍,居然打败了武器先进的法军,他可是大吃一惊,要是老百姓都可以打败法军,那还要我们这些正规军干什么呀,他以为这无非就是边境上的清军又要玩什么新花样呢,他根本就不信,因为他对于清军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实力是太清楚了。

    可是不久,唐炯的第二次上奏,说那个年轻人轻取海防、智取河内,他也从德国人的情报那里知道,法国人在安南可是吃了亏的,于是他就开始关注起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振华了,一个十几岁的娃娃,居然可以连胜法军,而且用兵如神,智取海防,逼退了法军,不费一枪一弹,拿下了河内,他自叹自己用兵多年,也达不到这个水平,那就是自己绝对不敢轻易出关去和法军作战,那么同样也不会取得海防的大捷,也不能逼退法军,也不能使法军让出河内的。

    于是他心生感慨,给李振华捐献了十万两银子,并想着以后如果有机会要见一下这位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他这十万两银子竟然把那个青年人给引来了,而且改变了他甲午一战之后的命运。

    中堂大人正在独自忧愁,一个下人进来,小声对他说道:“大人,外面有一位前往云南的钦差,从云南回来要见大人。”

    李鸿章马上就是一楞,出使云南,应该走旱路回京,怎么会从天津回来?他一想莫不是……。

    他急忙对下人说道:“马上出迎。”

    北洋水师衙门的大门开了,李鸿章亲自出来迎接,这让小山子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平常自己也来过这里,只能是走偏门进去见中堂大人,现在中堂大人迎了出来,看来自己还真的是沾了那位李大人的光了。

    进了二堂,李鸿章和小山子坐下,李鸿章对小山子说道:“公公到云南公干,鞍马劳顿,可是辛苦啊。”

    “不瞒中堂大人,一去之时倒是鞍马劳顿,可是回来咱家可就是享福了。”

    “怎么讲?”

    “一去时走的是旱路,回来时却是走的海路,这不就免了鞍马劳顿了吗?”

    “正是。”李鸿章轻轻地捋了一下胡子,又说道:“从云南怎么会跑到海上去了呢?”

    “大人有所不知。”于是小山子把自己这一次的外出的经过向李鸿章述说了一遍。李鸿章心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小山子把李振华给李鸿章的信拿了出来,双手递给了李鸿章,李鸿章接了过来,迫不及待地看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