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管柱的周围建造大桥的桥墩,现在他们设计的图上就有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在世界上也是流行的。

    其它国家的设计中也有人提出了这种方法,三个人在一起经过比较最后定下来用管柱法固定大桥的桥墩,李振华当时就提出了,集中全世界的技术,集中全国的力量进行施工。一定要保证大桥的质量,此时李振华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要求,因此这一句话就成为了以后各种施工单位的一个座右铭。

    对于选择在武昌的蛇山和汉阳的龟山上这也没有什么,这是一个常识问题,一是此处江面比较狭窄,可以节省一点主桥面,再有就是两处比较高,可以省掉许多提升桥面的工作。而且在现在的铁路设计上,詹天佑早已经预先留出了通往龟山上的线路,可见他对于大桥的早已经有所准备了,

    听到詹天佑说铁磊一着急。他就连饭也不吃了于是李振华就说道:“我们在一起简单的吃一点吧。我们把冯总理也请过来。还有盛宣怀,这两天他说有事要找我,咱们都是老人了,就在一起聊一下。”

    于是李振华就给冯国璋和盛宣怀分别打了电话,请两位过来在一起谈一下。很快两个人就过来了,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几个人就坐在了院子里的大树下的阴凉处,几个人在一起聊了起来。

    对于修建长江大桥,两人也早已经有了想法,现在铁路方面的两位提出来了,那就开始修建吧,这是一件大好事,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他们都是同意的,现在国家的财力也是可以的,以后还要在其它的地方继续修建长江大桥,其它地方的大桥就要比这里长一些了,也可以为以后的建设积累经验,和培养技术人才。于是冯国璋建议在现在的基础上,新建立一个专门的修建大桥的工程单位,于是盛宣怀就建议新建一个大桥建设局,同时也要有相应的一些桥梁工厂出现,那就全部归到大桥局的下面,这样一来以后也便于他们自己的管理。

    盛宣怀此时向李振华和冯国璋提出了他要辞去政务院职务的请求:“皇上、总理,现在我的年事已高,我考虑了一段时间了,我想要辞去政务院的职务,给年轻人让出地方来。”

    李振华说道:“你现在并没有影响工作啊,你有其他的什么想法吗?”

    “也没有什么其它的想法,我就是想以后多作一些慈善事业,终老一生也就可以了。”

    冯国璋想了一下说道:“要不这样吧,你就给咱们专门负责以后的红十字会的工作,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作一些慈善事业了。”

    盛宣怀很高兴地说道:“如此最好,我也正有此意,那我们就这样不行吗?皇上您也表个态吧。”

    “那就依你们吧,不过这政务院少一个人,要尽快地补充上来,要不能老冯那里也是太累了。这样吧,你们就先提出几个候选人来,然后我们再定一下。”

    李振华现在对这个帝制一直是有着自己的看法的,这不能显示出民主的意愿,这种制度是不会长久的,现在要慢慢地让他们有一个民主的风气出现,那就要从现在开始下手了。

    反正是不能和以前历朝历代一样,还有东面的那个小国家,搞什么世袭制度,谁也别说就是自己家的孩子强,那是老百姓们之间说的话,“地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但是这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可就不行,在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只能是要选择最有能力的人来担任这个国家领导人,要是像那个棒子一样,只能是罐子里头养王八——越养越抽搐了。

    李振华知道虽然自己现在能够保证,可以任命最合适的人员来担任国家的领导人,但是以后会怎样?那就不好说了,自己行,那儿子行吗?孙子呢,以后呢?这时间长了以后,肯定全出现像原来的清朝时一样的后果了,不光是清,以前的朝代不都是这样吗?开国之君是可以励精图治的,但是以后就没准了。

    所以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世袭制度是最不可取的,尽管有些人还是在坚持,但是他们早晚要吃到这种制度的苦果的,所以为了整个的中华帝国、为了整个的中华民族,李振华一定要采取一个合适的方法,保证自己的国家能够长久地领先于世界各国,那就一定要有一个民主的制度出来,那最高领导人一定要是一个最有能力的人来担任。

    看到李振华有些走神了,几个人迅速地吃了饭,一起回去各自去忙自己的工作去了。李振华一看人们都走了,他也不再想事儿了,他要到后面去看一下自己的夫人去了。

    来到阿芙娜?艾比尔的屋子里,阿芙娜?艾比尔听从了李振华的建议,她没有跟自己的代表团回去,留了下来,她早已经说了就是国家丢了也不要紧,李振华会给她再夺回来的,再说了那两位文武大臣,一定会给她有看好家的,一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的。

    阿芙娜?艾比尔也快要临产了,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预产期就到了,李振华每天工作之余都要来陪一下她,这让阿芙娜?艾比尔感觉真的很幸福,自从他们成为夫妻以来,他们还真没有怎么在一起过,现在能这样每天都看到李振华,她的心里感觉很好,看到阿芙娜?艾比尔能高兴地在自己的家中,所有的人都非常的高兴,几位夫人天天想着法的在为阿芙娜?艾比尔想,怎么能让她补的强壮一些,这样一来对她和孩子都有好处的。

    苏珊的两个孩子也很好,尤其是哥哥向东,和自己的爸爸就是有缘分,不管他有多么哭闹,只要是李振华一出现,他马上就不再闹了,他好像对这个皇上很是敬畏,弄的夫人们都有些吃醋了,她们一起对李振华说道:“以后还是由你来看孩子吧,这么小的人就知道喜欢他的爸爸了。”

    李振华只好是笑笑说道:“我不行还是夫人们行啊,你们就多费费心吧。”

    “首长,有两位德**人前来拜访,他们当中的一位叫提尔皮茨,德国的海军大臣,他说和您是老朋友了。另一位是施里芬伯爵,德意志的参谋总长,好像是将军的军衔。”

    李振华马上笑了起来,这位提尔皮茨还真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请他们进来吧”。

    李振华的脑子快速地转起来,施里芬伯爵,将军军衔,那一定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计划”的制作者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陆军将军。另一位则是在青岛驻防过的原德国远东舰队司令,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将军了,他曾经到沈阳去找过自己一次,给自己送了一把自己早已经完成了剽窃的,而让他们的面子有些不好看。

    一阵皮鞋声响起,两位德国的高级军官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和提尔皮茨将军一起向李振华敬礼。李振华向来对军人是尊重的马上向他们回礼,把他们让进了自己的会客室。

    宾主落座,服务员礼貌地问了一句:“两位要茶,还是咖啡?”

    两位都是要的咖啡,他们俩都是德国的贵族,姓名中都有一个“冯”字,而且他们的姓都是阿尔弗雷德,李振华觉得他们之间,是不是和中国人一样他们是一家子。

    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将军对李振华说道:“尊敬的中华帝国皇帝陛下,我受我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陛下的委托,给您送来了他的亲笔信。”说完他从自己身边的皮包里把一封信拿了出来,双手举着送到了李振华的面前,

第765章 昂首进来,低头出去() 
第765章昂首进来,低头出去

    信封中的信件,一封是威廉二世的亲笔原文,另外为了能让中华帝国的皇帝陛下能够看的懂,已经由翻译进行了翻译,所以另外还有一份翻译的信件。

    李振华看了一下,无非就是保持对中华帝国与德国方面的友好关系,双方要继续合作等。李振华把信放到了一边,对两位阿尔弗雷德将军说道:“听说两位是到我们这里来参观一下?”

    李振华用的是中文,提尔皮斯将军在远东的几年里,他认真地学习了汉语,而施里芬将军则是博览群书,一个十分好学的人,再加上现在的世界上对于学习汉语已经成了一种风气,因此他们对于汉语,都有一些了解,就和现代人都英语有一些了解一样。

    “我们是到远东舰队有事情,因此顺便看一下贵国的商品博览会,也想要采购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吗?”

    “不好意思,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对我们有用的武器。”德国人倒是非常的直爽,心里话一点儿也没有隐瞒就说出来了,不过李振华非常喜欢他们的直来直去。对他们的直爽心里很佩服,要是中华帝国的人那就要隐晦多了。

    他们为什么看不上,李振华在心里是非常的清楚的,于是他有意识地说道:“欧洲的情况可是不太好啊,尤其是德国的地理位置,更是不容乐观。”

    “陛下的话是什么意思?”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将军马上就开始发问了。而前参谋总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将军也提起了精神。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你们的位置处于欧洲的中部地区,你们的西面有着一个强大的法兰西,他们与你们因为三十多年前的普法战争。你们割占了他们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他们一直在想办法把那里再重新夺回去。”

    两位德国将军点着头。是的,中华帝国的皇帝陛下看问题非常的准确,法国人一直在为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在耿耿于怀。

    “而你们的东面,就是那一直在我们的手中吃亏的俄罗斯,他们的几百万军队不是用于对付我们的,他们的目标是对准了谁,这你们比我要清楚。”

    是的俄罗斯在西部边境上有将近二百万军队,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刚刚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作为一个退下来的参谋总长和海军大臣,两位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