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乡、镇一级的领导们说了一下以后,大家分散下去进行工作,现在地上还没有开化,地还冻着呢,那就先作一些基础的工作,让各家各户先把自己猪圈的肥起出来,准备上到地里去,然后让人们作好统计,了解大家的种植想法,怎么种才能更适应当地的情况。

    县城里面的工作也不少,苏珊的工作是最省事的了,她只是在县城里租借了一处房子,把一块合作银行的牌子挂上去,安排好了一个经理,然后就是招收了一些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们很快就可以开张了。

    那些农业方面的教授和一些的技术人员,他们开始对土壤进行调查,你的这一片地适合种什么,这就是要心中有数了,地里的土质如何?缺少什么样的肥料?以后重点需要补充什么样的肥料,这都要有一个数据的。另外他们还带来 了一些优良的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的品种,这些品种现在是赊销给农民的,以后收获了再还给农业的科研所。

    这些技术人员还要负责把农民给教会了,告诉他们如何种植、如何管理,收获的时机等。一开始农民们对于这些新的东西并不感兴趣,来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农民,看他们的长相,都像是个学生,他们怎么会各地呢?别让他们耽误了自己的正事。

    但是这些农业技术人员反复地对他们讲这些品种的好处,首先是要动员一些能够接受新鲜事务的人进行学习,先让他们能够掌握了,再进行推广。他们的这一路人马可是费了不少的劲,不过终究是有人先实行了,那就好说了,只要是一看到了效益,那人们马上就会跟上来的。

    王欣的工作可是非常的复杂的,首先是选择地址,要靠近公路,交通要方便,,有地,有水源,以后还要有电。土地的事情也好说,在河间县城的西北面距离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地是一个清朝时的大官僚的,地已经收回了,现在是一些农户在耕种,周彬就在这里作为一个试点了。

    大型的农机作业这里最好的地方了,周彬亲自下去,和当地的农民在一起共同协商,这地如何的进行分配,种多少小麦?多少玉米?还要考虑到农民的生活问题,也要种一些其它的东西,如棉花、芝麻、菜类等。

    按农民的说法一过“九九“就可以下地了,这时候的土地已经全部的化开了,地上已经没有冰冻的了,周彬在东、中、西三部分各找了一处地方,他要让这些大型的拖拉机上阵了。周边的村民们来了很多,他们要看一下这农机进行耕作是什么样子的?

    各乡镇的头头们也都来了,那些拖拉机早已经工作上了,那些地果然要比用畜力来拉深的多,相差足有一倍,而那拖拉机后面巨大的园盘把翻出来的土都给打碎了,那工作效率自然也不是畜力能够比的,这才一个多小时就已经把地耕作了几十亩了。

    还没有等人们问出这剩余的劳动力以后怎么办的时候,需要准备建设的工厂就下来招工了,新的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第一次的招工就有几千人,新建设的工厂有化肥厂、农机厂、淀粉厂、制药厂和一个电子厂,另外一支运输队也成立了,从现在开始这个古老的地方就要和外地联系在一起了,每天有大量的物资运进来 以后会有大量的农产品会运出去的。。

    这第一批人将会是这些企业的主力军,现在他们就要开始进行培训了,不经过培训是不能进入工作岗位的,这招工也是要进行考虑的,先是在一些劳动力多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基本上没有地的家庭,另外还要考虑到这本人的文化水平,太低了也是不能受到工厂里的欢迎的。

    人们常说:“清明的高粱,谷雨的谷”,这是说是当地种植各种农作物的时间,高粱这种作物是低产的,人们也不喜欢吃它,人们主要是用它来作酒、和作饲料,但是农业科研所却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品种,俗话叫“多穗高粱”,顾名思义,它是会高产的。

    一些农民选择了来种它,不用看它的后期如何,光是看苗期,就可以看出它一定是会高产的,因为它的苗一出土,就可以看出它长的比原来的又粗又壮,人们对于农业技术人员的看法很快就改变了,马上他们就成了农民的种植顾问,人们有什么问题都要去问他们了。

    原来他们可是没有这么吃香的,在村子里一起好多的人都躲着他们走,光是怕他们会把自己的孩子们给带坏了,弄的不会种庄稼了,现在他们每天晚上开办的农业学校人也多了起来。

    那些人们先是对他们进行普及农业知识,给他们讲解有关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方面的知识,土;则是主要了解土质情况,什么样的地种什么样的作物。肥;则是看你的地缺少什么肥料,就要给它补充什么肥料。或者说是种什么补什么肥料。水;就是要在合适的时候给它补充适量的水,不能光是靠天吃饭,应该浇地的时候就一定要浇水。种;就是种子问题,一定要选择最好的种子,选择合适的地来种,不能凑合。

    密;则是合理进行密植,传统的方法是不能高产的。保;就是要对农作物进行保护,应该打药了就要打药,比如蝗虫、玉米的粘虫等,一定要用药,不能等它自己死亡。管;就是要对作物进行田间管理,除草,防止杂草过多地吸收农作物的养料,锄地,是为了保墒和除掉杂草。工;是工具,干什么就要用什么工具,比如深耕,就不能用原来的畜力拉的犁。

第858章 初现收获() 
第858章 初现收获

    这一个冬天和开春的业余学校,让很多的农民们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些人不光是讲农业技术,他们同时也把一些世界上先进的农业技术也讲给大家听,还要讲一些国际上的新闻,有时还要讲一些文化方面的知识,这让大家的知识提高了很多,后来在进行总结的时候,夜校这一学习方式被长期的保留了下来,成为了农民的一项固定的业余活动。('拉牛牛' )”

    周彬马上就赶到了那里,和大家在一起进行协商。让农民们把自己的土地连起来,形成更大的规模,现在的农民们已经得到了实惠,这从皇上、从县长再到下面的这些技术人员,他们为了谁?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吗,那我们不能不听他们的,那也就太不识时务了。

    于是更多的地连到了一起。用拖拉机进行深耕细作,大量的铺上了底肥,新的优良品种。又赶上了一场适时的雨水,这玉米就像是吹了气的气球,快速地长了起来。一转眼就到了秋天,这玉米长的和往年的大不一样,一亩地株数就比原来多了一倍,新品种抗倒伏、长出的玉米个大粒饱满,这些农民的心里就像是喝蜜一样的甘甜。

    周彬又不失时机地在这里再一次的召开了一个现场会,他要让更多的人们看一下,这科学种田就是不一样,和旁边那些不听话的人的庄稼就是不一样,那些农业技术人员马上就又借机会对大家进行了宣传和鼓动,让大家以后一定要科学种田。才能让同样的土地打出更多的粮食来。

    他们的讲解,让前来参加会议的人们是大受启发,明年我们也要这样办,于是很多的的人就和他们商议,请他们明年到他们那里去帮助人们进行科学种田。这一下原来的那些人们马上就不高兴了,我们这才刚刚有了起色,你们就来挖墙角啊,这也太不地道了吧?

    这一下让他们差点干了起来,周彬一见他马上就说话了:“乡亲们,我们明年将会有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到村里去。而且我们在冬天还在办一所农业学校,给大家讲课,有愿意学习的我们可以提前报名了。”

    周县长的话马上让人们高兴起来,我们明年也有师傅和我们一起种地了,我们明年也可以高产了。

    周彬知道,这生产环节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下一步就是关键的销售问题了,现在县里已经修建了一座淀粉厂,可以用去很多的玉米和山芋,但是这还不够,其它的产品,还是需要去进一步地去开发的市场的。

    于是周彬又马不停蹄地跑到了县城里,他要看一下各工厂的情况了,正在建设中的几个工厂是化肥厂、农机厂、淀粉厂、制药厂和一个电子厂,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几个厂正在日夜不停地在进行着建设,有的已经开工了,像是化肥厂已经在生产碳铵化肥了,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化肥,这种小化肥厂对于来说产能来说是很少的。

    现在这是第一步的形式,以后还要进一步地进行扩大,生产化肥也不能是它了,以后要生产尿素,这是一种优质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板结和硬化,效果也是最好的。不过它的建设周期要长一些了。以后如果要是正常开工的话,会对周边的农业有很大的帮助的。

    农机厂的情况也差不多,现在只能是先生产一些组装的小型拖拉机,以后可以生产一些大型的拖拉机,如果可能的话还要进一步地扩大,形成北方比较大的一个农机生产基地。

    淀粉厂的规模要小一些了,生产高档的淀粉,利润也要高一些的,以后可以供一些制糖厂,制药厂使用,也可以直接生产粉丝出售。按现在来说,这用红署淀粉生产的粉条是最好的。

    粉条的生产工艺水平也非常的简单,原来的一些生产队就可以自己生产,先把红署打碎,然后充分地用水去洗衣出它里面的淀粉,然后用细布进行过滤,再把淀粉收集到一起晒干,干了以后就是红署的淀粉了,制作粉条很容易,把淀粉用水化开,与和面一样,不过它的粘度很大,把一只大锅用火烧开了水,这里淀粉的面也成了,一个人弄一块面放到一个瓢里,不过这个瓢的下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孔,当中有两根铁丝,也就是让它变成三个小孔。

    这时候,一个人站在了锅台的边上用手摇动瓢,里面的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