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了法国不可能安于现状,也不可能忘记复仇。

    尽管阿尔萨斯-洛林的居民绝大多数讲德语,其并入法国版图是波旁王朝对德扩张政策的产物,但高卢人清楚地记得30年前的故事,却不记得300年前的教训。于是“阿尔萨斯-洛林”的绳索,同时捆住了法、德两国,使得两国在外交上失去了弹性。法国为了对德国复仇,与宿敌英国协调了殖民地冲突,与俄国成为盟友,花大价钱争取到了意大利的中立,与传统盟国土耳其和奥地利反目成仇,却根本不愿也不能与德国达成和解。

    其实要是真正地说起一战的根源来那关键还是法德两国间的茅盾,而其它的国家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了,因为那一纸纸的条约,和他们幕后的利益,而纷纷地卷入了进来,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却是这一场大战,让整个的欧洲遭遇了一个近乎是灭项之灾的浩劫。

    作为一个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李振华是说什么也不会让自己的国家,和整个的民族卷入其中的,但是还像原来一样无所作为那也不行,明明是战胜国却没有能力把自己的青岛收回来。那也太滑稽了吧。

    不过按现在的情况那可就好多了,什么也不动光是作生意就可以赚个盆满钵满了,李振华现在真想大喊一声:一战,我已经准备好了,你就快一点来吧,有人会说你这个家伙也太坏了吧,看别人打仗。你会如此的高兴啊?

    李振华却不是这样看的,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华帝国人,可是被保护了起来。免于战火的荼毒,想让我再多保护一些我也没那么大的能力了。让自己的民族强大起来,这也没有别的问题。死道友不死贫道,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现在整个的帝国在快速地发展工业和农业,其目的就是在为几年后的一战在作准备,工业的总产值在飞快地上升着,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发展,一个个的空白点得到了补充,许多的地方早已经是世界的领先地位,汽车工业我们是一直走在前面的,美国虽然他们的汽车行业不错,但是他们要不断地从我们这里购买专利。造船业我们已经走在了前面,和英国已经有的一拼了,军工方面那更是别人所不能比的。

    农业方面也开始了这艰难的开端,这个古老的农业大国,现在要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发展了。一进入冬天,李振华就让下面的各省开始向自己进行专门的汇报,他不让省一级的领导们来汇报,因为他知道那只能是一些的数字,没有什么真正的说服力,让他们安排自己下面的县长们前来进行汇报。每个省也就量两三个县就可以了,从县长们的身上是可以看出省里的领导干部作了什么工作的。所以前来进行汇报的县长,那就都是由省长们推荐过来的了。

    河北省前来汇报的当仁不让就是河间县的周彬县长,和明星县长冯三胜两位了,就是上面不安排,那这两位也是要来的因为他们在皇上和政务院的全力支持下,他们今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另外他们在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向皇上和总理进行请教的。

    周彬这一来他的队伍可不小,整整的是三辆汽车啊,而车上拉的全是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先是食品类的就是一汽车,他们自己认为他们的产品绝对是在国内是一流的,他们要多送给皇上一些,让皇上去分给别人,那些酥糖、了活、绿豆糕、芝麻糖、花生沾等等。

    还有就是一些蔬菜类的东西、韭菜、西红柿、芹菜还有几头肥猪,和一些羊,另外周彬还特地请了几位他认定的劳动模范,要让他们近距离的见一下皇上,原来他们那一次都说没有看清楚皇上,还想再见一下皇上,周彬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领着他们一起到了北海的皇宫里。

    李振华听说河间县的周彬县长领着许多的农民兄弟来了,他没有二话马上就亲自迎接了出来,那些人一见到皇上亲自出来迎接他们,那些人一起就给皇上跪下了,李振华的眉头一皱,但是他知道人们这是出于真心的爱戴自己,急忙对大家说道:“都快起来 吧,不要跪,我们已经取消下跪十几年了,外面冷,大家快请屋子里去坐。”

    一帮农民坐进了皇上的客厅里,服务人员赶紧给他们上了茶,但是人们却是不敢坐下,最后还是皇上先坐下了他们才一个个地坐下了,李振华就和人们一起拉起了家常话,他先是问了芹菜的生产大户张二虎,张老汉今年收成如何?张老汉一听皇上关心地问候他,他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他急忙对皇上说道:“托皇上的福,我今年光是卖芹菜就收入了三千块钱呀,这可是我从来不敢想的啊。”

    要知道这三千块钱在当时的购买力可是相当的高啊,就是盖一处砖瓦房,也不过才一千多块钱啊。李振华一听急忙对他说道:“祝贺你啊,以后你就不会再过苦日子了。明年有什么打算吗?”

    “皇上,我明年不光要自己富起来我还要让我的亲戚朋友邻居们都富裕起来,我还要扩大种植,也要给国家作一些贡献。”

    “好啊,谢谢你了。”李振华又看向了另外的一个人,问道:“你是作什么的?”那是一个年轻人,他马上站了起来 对皇上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且他就是一个退伍军人。

    他对皇上说道:“报告总司令,我今年组织我的乡亲们种了一千亩地的玉米,我们虽然不如张大叔收入的多,但是我们却是有一百多人一起过上了好日子,大家让我来谢谢皇上。”他把自己脚下口袋中的几支玉米拿了出来,送到了李振华的手中。

    李振华看了一下说道:“比原来多收了多少?”

    “皇上,我们比去年多收了二百多斤,产量翻了一番。大家的生活明显地富裕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861章 座谈会() 
第861章 座谈会

    一亩地多收二百斤,那就是二十万斤啊,要是全国都能多收上一百斤,那也是天文数字了,李振华今天听到的好消息是一个连一个啊,有了大批的粮食,以粮食为原料的企业就会活起来,粮食的深入加工,又可以让农民多收入一些,农民们富裕了,那国家就稳定了。

    李振华高兴地对大家说道:“乡亲们,今天你们给了我最好的消息,我感谢你们啊,明年就像你们所说的,带动更多的人和你们一起富裕起来,这就是我们农民的希望。”

    大家在一起高兴地谈着,李振华把总理冯国璋也请了过来,冯国璋一看到这么多的乡亲,他对大家高兴地说道:“各位乡亲,我也是咱们河间人啊,你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我的心里高兴啊,以后我也就不用老是惦记你们了。”

    李振华和冯国璋商量了一下,留下了一些老乡们送来的东西,其余的让警卫战士们把那些东西全给送到商场里去了。

    中午到了,李振华留下河间县的乡亲们在一起吃饭,李振华举起了酒杯对大家说道:“乡亲们感谢你们一年来的辛苦劳动,有了这么好的收获,我非常地高兴,在这里我敬大家一杯。”

    人们一起把酒杯举了起来,一起和皇上干了一杯,随后冯国璋也和乡亲们一起喝了一杯,看到乡亲们吃的高兴,李振华和冯国璋也高兴地笑了。

    河间的人们回去了。他们不知道商场里的经理,一听说是皇上亲自送来的东西,他们马上就在商场的门前挂上了一条红色的条幅,上面写上了“皇上亲自送的礼品”,旁边还有一张大红纸上写着,这些商品都是河间的老百姓们送给皇上的礼品,现在皇上没有收。而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要品尝一下,很快地那些送来的商品都被抢购一空了。

    经理们把收入的钱送到了市政府,这钱他们可不能收啊。这是皇上的钱,林志明一看这事不好处理了,他就和皇上联系了一下。说商场里把钱送到我这里来了,我怎么办哪?

    李振华想了一下说道:“那钱你就给了河间吧,反正东西是他们的,不行就送给些东西也行。”

    于是那钱就回到了商场里,经理们选购了一批日用品送到了河间,然后与河间定了一个采购合同,以后他们的农产品,多长的时间送一次,建立了一个产地与销售的渠道。

    很快地其它的县也先后到北京来进行了汇报,冯三胜来了。人是自己来的,他也给皇上和总理带来了一汽车的东西,他们是半山区,生产的特色和平原地区不一样,他们在山区动员老百姓们种上了果树。许多的地方特产很快就开始长满了山上,板栗、山楂,蘑菇、药材等。

    各地前前后后来了大约有一百多位县级的领导,有东南沿海的有内地的,还有那些新区的,各人都有自己的出手的地方。四川酉阳的刘小山也来了,对于皇上的指示那是一个服从,对于皇上的号召,他是坚决执行的,上面的孙敬轩自然也是高看刘小山一眼的,把皇上的意思仔细地和刘小山说了一下以后,刘小山马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这里是山区,那就要在山上想办法了。

    几年下来刘小山在这里也是人都熟悉了,对这里的情况也清楚,他又找了一些当地的老农,和当地的能人们,同时也在全县的范围内进行了走访,和他们在一起进行研究,对于山区的建设有了一些想法,既然自己已经有了一个药厂,他就和药厂的那些技术人员在一起进行了沟通,让他们也提出一些建议,他要在山区大量地种植药材。

    相对来说,这药材的收入要高于粮食的,特别是一些山上的少数民族,他们根本就没有种地的经验,可是要是让他们种植药材,那就可以省些事了,另外在乌江边上的一些盆地也可以种庄稼,刘小山知道无论是种什么那得要让它们能换成钱才行的,守着药厂就种药材这是一个财路,能种地的地方也要考虑种地,让老百姓们有饭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