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清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赵虹燕多接触一下,了解防城的城市运作方式,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现在他在上海不是以政府的面目出现,只是负责自己一些大企业的工作。

    现在需要盛宣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一套标准制度,以前的中国最典型的是枪支和汽车,那都是“万国牌”的,那就是什么样的也有,以枪支为例:中国到抗战时期的枪支达到了几十种,出于十几个国家,口径、射程也是各不一样,这就给以后的战争后勤保障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困难。

    这一项工作的困难是很大的,现在防城的武器系统那是自己的,枪支以德国毛瑟为蓝本,口径缩小为七点六二,重机枪是法国的哈乞开斯;大炮以法国的三七速射炮、德国的一零五、一五零为主,为什么这样,因为李振华是选择的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那么自己的兵工厂的配套产品也是以这些为标准的。

第144章 制定标准化() 
第144章 制定标准化

    但是作为当时清军的武器,他们受到了当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他们的武器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英制的、有的是德制的、有的是法制的,还有一些美国货,什么比利时货、还有捷克产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那就使他们的武器不能统一,口径有十一毫米,九毫米、七毫米,七点六二毫米等等。要是还像原来一样,作为现代人的李振华那是绝对不允许的,那就是以后的武器就是要专业化、统一化、标准化,不能再像原来一样了。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江南大部分地区都有了自己生产的武器,那标准也就统一了,以后的生产,也不会再多样化的了,肯定是要有一个标准了,自己不生产复杂的东西,别人要进口也要看自己的脸色才行的,那就都好说了。

    现在虽说要想统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现在自己只是照顾一下北洋水师的武器,那还问题不大,像军舰上的那些大口径火炮的炮弹是由天津和江宁生产的,自己需要解决的是以后北洋水师的快速炮和炮弹,一部分一零五和一五零口径的副炮炮弹倒是好说,但是那些大口径的主炮炮弹却是很困难,但是经过和北洋水师还有天津机器局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相对来说,盛宣怀只要是解决了这些问题,其它的也就都好说了,但是以后生产的武器,那就要以新的标准来执行了。

    盛宣怀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他专门组织了一个班子,称为标准化小组,抽调的各路人材,很快把防城的一系列数据搞好。然后又让东营和上海方面各搞了一个标准的文件,以后大家就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就可以了。以后再有新的东西出现,那就要看一下是新的东西是否实用。如果实用,那就可以让新的标准出现。再加入进去就可以了。

    看到盛宣怀的工作效率很高,李振华很是高兴,他知道这位中国商父,一生为这个大清作了很多的贡献,以实业救国为目的,以自己一人之力作出了许多的第一,于是他就对盛宣怀说道:“以你的能力。你可以作许多的事情,现在你以兴华集团副总裁的面目出现,你可以自己处理任何事情,不用事事都和我请示商议。因为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咱们同心协力地把事情作大作好,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盛宣怀感慨地说道:“到了这里我已经看到了,你的管理方法就是放权给你的下属们,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才干。你对我们这些下属可是信任有加呀,就凭这一手我们这些人就会拼死团结在你的周围,用尽全力来作好工作的。”

    “你们这些人全是我中华的翘楚,像咱们的铁路总经理詹天佑,一条南昆线。他差一点就把自己的命给贴进去了,我认为这样不行,一定要注意好休息,要是再不注意身体,我就让他去教书去,不让他再上第一线了,他这才好了一些,不过你要是不注意,他就又会跑到第一线去了。这样不行的,我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这些人材,不能让他们积劳成疾,每年都要给他们检查身体,一但发现身体有病,马上就停止他们的工作,让他们专门去进行休养。等他们身体好了以后,就又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工作了。”

    年关已近,李振华让赵虹燕以市政府和总公司的名义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各单位作好今年的年终总结工作,同时对于明年的工作要有一个设想。市政府的一个统计组也给下面发了一些表格,让各单位认真地进行填报,以后要有一个系统的数字,什么说明问题,最主要的还是数字,一对比问题就出来了。

    一个企业的好与坏,效益如何全在数字上表现出来,比如一个矿山,去年费用支出十万,销售十二万,利润两万,今年还是老样子,那就要让这位说一下理由了,没有理由就说明了这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个守旧的人,不能善于立新,那他只是一个平庸的人,那就应该换掉了,要是费用大了收入没有增加,那里面就有问题,应该进行关注了,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要是其它的数字没有动,而利润增长了那这个领导人就是作了一番努力的,动了脑子下了功夫。无论怎么说像原来的江南机器局的情况是不能出现的,年年亏损年年赔那是绝对不行的。

    把那些表格发下去,各单位积极地进行填写,他们很快就报上来了,那些数字都是装在了各位领导们的脑子里的,自己干了多少事,那是不用别人说的,全在自己的脑子中,明年的工作也是有一定的规划的,这些全中国挑选出来的精英们,是不会墨守成规的,他们都是在为增加产值在努力。

    无论是军工还是民用,他们都有自己的计划,像汽车厂,他们今年的产量是三千辆,明年的计划是五千辆,到下一年那就要突破一万辆了。造船企业今年生产是两万吨,明年就是三万吨或者是三万多吨了。

    防城的几大巨头李振华、盛宣怀、唐炯、赵虹燕、朱保三、王欣和雅琦等人他们在仔细地研究那些统计报表,生产上的是企业报表,那么像江宁机器制造分公司和上海机器制造分公司是财产清理登记表,最后面的就是一个利润汇总表了,今年的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三个亿的银元,利润部分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万银元,此时防城的利润收入已经达到清朝的年收入近三分之一了,清政府的年收入也就是七千多万两。

    明年的产值将要超过四亿银元,因为我们明年又增加了一个黄金行业那就是内河航运,还有一些像水电的开发,江宁和上海的那两个机器厂等。

    他们几个人尤其是盛宣怀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防城利润收入,会达到一个世界上最大国家的三分之一,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国家要是没有那些贪官污吏们在当中贪污,上面没有那些人的极度挥霍,再加上那些满清子弟们的吃白食,那整个大清的收入何止是几千万啊,而这些银子又能生产出多少产值和利润啊。

第145章 一片新景象() 
第145章 一片新景象

    兴华集团的银行总裁,金城明明白白地告诉李振华,现在自己的帐户上就有这些银子存在着,由于我们的信誉好,已经吸收了大量的存款,大量的私人和企业的到我们的银行来存款,我们必须要进行新的投资,要不就光是那些客户的存款利息,就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的。哈哈,原来这钱多了也要上愁啊。

    这些核心人物很快就决定了明年的投资方向:京广铁路、长江航运、东营的投入、上海的投入,汽车厂明年扩大二期工程,准备两艘巡洋舰的部件,在上海和北京同时建两所大学,在东营、上海、北京、天津、昆明、广州、防城建七家中、西医结合的大型医院。

    提高工人工资,普通工人每人增加两元,高级工人增加四元,特殊工人增加六元。军队官兵们的津贴也相应的提升。

    李振华知道这一次投入有长期也有短期的,像内河航运的长江航运方面的投资,估计当年就可收回成本,当然了自己是不可能和美国人一样把价格定那样高的,但是估计当年收回成本还是可以的,有可能还会出现利润;汽车厂的投入明年(1892)年不会收回,但是到1893年是可以收回的。但上海在明年就会有收入的,东营在1894年底以前就可以不用再投资了,他们那里就可以自己养自己了。其它的公益事业那就是纯粹的投资了,那些学校的投资是不用考虑收回的,但是医院是要有一些回报的。

    禹瑞祥是接替王欣的一个专管财政的人,他把需要投资的项目整理好以后交给了王欣,再由李振华、王欣、盛宣怀等人在一起商议,最后拍板决定。而吕文平则是专门负责研究税务问题的专家,他曾多年研究泰西各国的税收政策问题。现在李振华把自己的有关税务方面的问题,以及海关方面的问题交由吕文平负责处理,同时还让他对清政府的总税务司。也要加强关注,必须要全面了解他们的动作情况。

    防城这里采取的是包税制。你只要向清政府的县一级衙门交了钱以后的就什么也不用考虑了,你就一心搞自己的生产就可以了,像是东营那里是自己的封地,任你在那里怎样进行生产,朝庭是不会管你的。但是要是出口那就要涉及到海关问题了,对于这些税务问题,李振华他自己则不能不考虑。因为这还有以后的问题呢。

    中国执行了两千六百多年的税收,主要还是以农业税为主,历朝历代有些时候是以丁为主,有些时候是以地为主。但是都是在围绕着土地进行征收,现在李振华的企业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他如果说要是交纳税款,那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了。但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是包税制,所以他们也并没有给当地政府交纳多少税款。再说了上交给他们。那还不是扔进了狗洞子里了,由那些贪官污吏们去肥自己而瘦了天下的。

    上海,李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