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绝代武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修和保护,除常年拨给专门维修经费外,1988年国*院决定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并于次年10月隆重开工,在藏汉族工程技术人员的团结协作下,工程历经5年,胜利地竣工,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以新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国内外来客。多年来,国家拨巨款进行日常维护,自1989年至1994年又集中进行了五年的维修,现在布达拉宫以更加金碧辉煌的面貌屹立在巍峨宏伟的红山之上。1959年以后,每年都拨给专款维修。1988年国*院决定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工程历经5年,于1994年竣工。

    布达拉宫是我国首批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它集中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可以说,布达拉宫是“西藏历史的博物馆”。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长期作为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布达拉宫是历世达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喇嘛灵塔的地方。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如释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余卷经书;特别是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以及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关于西藏的各种封敕达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赐为挑选达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还有布达拉宫内设置的八座灵塔,最大的是为五世达喇嘛修建的,耗黄金3721公斤,上万颗宝石。这些灵塔包以金皮、镶嵌大量珠宝,塔内安放着历世达喇嘛的肉身。还有藏族匠师制作的各种金银器物,镶嵌珠宝的法器、供器和民族工艺品,琳琅满目,价值连城;布达拉宫还珍藏着大量书籍,从佛教经典到医学、天文历算,十明十类学问学科无所不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在布达拉宫建筑艺术中,绘画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表现在壁画、唐卡卷轴画和其它装饰彩绘方面。

    在布达拉宫的大小殿堂、门厅、回廊等墙面无不绘有壁画,仅西大殿二楼就有壁画698幅,取材涉及历史人物、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等,还有民俗、体育、建筑等方面,有的以单幅表现,有的以横卷形式将画面相连缀。

    “唐卡”是藏语音译,是最富有藏族特征的一个画种,用彩缎装裱,画在绢、布或纸上的卷铀画。主要以宗教人物、宗教历史事件、教义为内容,也涉及到西藏天文历算、藏医藏药等题材。布达拉宫保存有近万幅唐卡,最大的可达几十米。

    布达拉宫的雕塑艺术融合了汉、印度和尼泊尔等佛教艺术技法,宫内集中了大量珍品。有泥塑重彩、木雕、石刻,而金、银、铜、铁等金属塑像数量最多,作品造型精美,高大者可达十余米,小的仅几厘米。

    宫内还保存着大量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品,如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和幔帐等刺绣贴缎织物。

    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经典等文物,这一民族文化艺术瑰宝,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的建筑恢宏博大,气度非凡,布达拉宫的壁画、彩画、雕塑独树一帜,显示了古代藏族人民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布达拉宫所有宫殿、佛堂和走廊的墙壁上,都绘满了壁画,周围还有各种浮雕。壁画和雕塑大都绚丽多彩,题材主要有高原风景、历史传说、佛教故事和布达拉宫建造场面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布达拉宫内部建筑无不着色,殿堂、宫室等重要建筑一般都有壁画。居室也要画出墙裙和幔帐。木作部分更是精雕细刻,彩绘艳丽。壁画题材广泛,有表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画图;也有表现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的题材;还有表现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富于生活气息的内容。丰富多彩,犹如观看一部西藏历史、风情的画卷。吐蕃三法王、达来、班藏、文成公主、赤尊公主、桑结嘉措等人的肖像和文成公主进藏图、五世达来朝觐顺治皇帝、十三世达来觐见图在布达拉宫壁画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把这些西藏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画进佛堂宫室中,是西藏壁画的一大特点。

    表现宗教神话和佛经故事的壁画,多采用横卷形式,将每组画面连缀起来,横向展开。每组画又往往安排一尊大型佛像或菩萨作为画面的中心,四周穿插佛传故事,构图严谨。从建筑题材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当年修建da昭寺、桑耶寺、布达拉宫等寺庙宫殿的劳动场面,还能欣赏到西藏各地寺庙的壮观景象。布达拉宫的主要殿堂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图案内容有云纹、卷草、缠枝卷叶、宝相花、西番莲、石榴花、法*宝珠、梵文六字真言,八宝图及佛像、狮、象等各种植物花纹。有雕刻,也有彩画。雕刻形式有”压地隐起”和”剔地起突”两种,即浮雕和半圆雕。也有雕刻花纹是采取预先刻好花纹,再贴到梁、柱、雀替、斗拱之上的作法。色彩以朱红、深红、金黄、橘黄等暖色为底色,衬以青、绿为主的冷色。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布达拉宫,是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研究藏传佛教和藏文化的宝库,也是我国和世界认同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宫内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宝,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轴画)近万幅,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数以万计。此外还有历代达喇嘛的灵塔,明清皇帝的赦书、印玺,各界赠送的印鉴、礼品、匾额和经卷,宫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两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经》)、贝叶经《时轮注疏》、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等都堪称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在丰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历代达喇嘛遗体的灵塔。从五世到十三世,除了被革除教职的六世外,其余八位都建造了奢华的灵塔。这些灵塔大小有别,但形式相同,均由塔顶、塔瓶和塔座组成。塔顶一般十三阶,顶端镶以日月和火焰轮。塔瓶存放遗体,分成内外两间。外间设佛龛,供千手千眼观音像,内间一床一桌,床上安放达尸棺,书桌上放置达生前用过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所有灵塔都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显得金碧辉煌。其中五世赖的灵塔高达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十三世达来的灵塔也高达14米,用去了1。9万两黄金。还有五世达喇的灵塔里有一颗大象脑里生成的比大指拇还大的珍珠。

    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的大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文物有佛塔、塑像、壁画、唐卡、经文典籍,还有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以及金银器、玉器、瓷器、珐琅和工艺珍玩等。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集;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玉器、锦缎品及工艺品,这些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

    金印、金册:历史上清朝中央政府对历世达喇嘛都有册封,并分赐金印、金册。公元1652年,清朝政府册封5世达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天下释都普通瓦赤怛喇达喇嘛之印',印文为满、汉、藏、蒙四种文字。

    敕封十一世达喇嘛的金册:清道光皇帝赐给十一世达喇嘛的金册,长2。3厘米,宽9。9厘米,厚0。2厘米,可以翻阅,中间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刻'敕封十一世达喇嘛的金册'。

    贝叶经:目前西藏只有少数几个寺院有少量的贝叶经,这是布达拉宫一部分。威德金刚雕塑:铜质鎏金的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雕塑。

    大藏经:这本用金汁书写的'大藏经',其中的'大般若经'是18世纪清乾隆皇帝赐给七世达喇嘛的,首页有四大天王等彩绘图案。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藏族的祖先吐蕃人,很早就在青藏高原过着游牧和农耕生活。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政权。松赞干布开拓了疆土,设置了政治军事的统治机构,制定了法律,统一度量衡,创造了藏文,为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要求与唐联姻。次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下嫁,经过2年多的长途跋涉,643年文成公主才抵藏,吐蕃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量医药,生产技术,佛教方面的书,还有谷物、蔬菜的种子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她向吐蕃推行历法,和侍女一起把汉族的纺织、刺绣技术传给当地妇女。唐朝还给吐蕃送去水磨、蚕种,派去各类工匠,改变了吐蕃落后的生产方式。文成公主受到了吐蕃人民的无比爱戴。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此后文成公主一直住在公藏。680年,文成公主去世,吐蕃为公主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与松赞干布合葬于琼结的藏王墓中。

    五世达喇嘛罗桑嘉措,是西藏历史上一位功勋卓着、业绩辉煌的人物。五世达喇嘛时期,是公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发展繁荣时期。公元1652年,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被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恒喇达喇嘛”,并赐满汉蒙藏四体合壁的金册和金印,达喇嘛这一活佛转世系统的地位,从此因受到清朝中央正式册封和大力扶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