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绝代武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妹们摇了摇头,谁也不知道!聂欢笑道:“还是让我来跟你们讲一讲吧!”

    传说古时候,这里压根儿没有什么洞窟,只有一条大泉河在悬崖峭壁下流淌着。一天,来了个和尚,名叫乐僔。他是上西方去求经拜佛,路过敦煌的。他听说,只有喝了三危山里的泉水,才能走过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于是,乐僔派了手下三个弟子去取水。当时正值盛夏,大弟子、二弟子忍受不了戈壁滩的干渴和饥饿,便借故返回来了,只有三弟子智勤一人,赶着毛驴向三危山走去。

    智勤顶着烈日,耐着饥渴走了几天,才来到大泉河谷。他想不到在这寸草不生的戈壁滩上,能见到翠绿的树木,能听到哗哗的水响,顿觉心中十分清爽。他找到清美甘甜的河水,趴下就喝。

    智勤喝足吃饱后,抬头一看,快要下山的太阳光映照在三危山上,群峰变得金碧辉煌;山上闪着五光十色的灿烂光芒,闪着闪着,又变成了万道金光,只见金光中坐着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又显出千千万尊菩萨像。他们千姿百态,在紫烟萦绕的层楼叠阁中谈笑自如。倏地一晃,又见金光中拥出无数婀娜多姿的仙女,她们有的弹奏乐器,有的散下五彩缤纷的花朵……

    智勤聚精会神地看着,渐渐地啥都看不清了。他回想刚才的奇景,如梦初醒:我们师徒历尽艰辛去寻求的西天极乐世界,不就在这三危山上,还要到哪里去找呢?想到这里,他有了主意,就在山对面的石壁上开凿洞窟,把看到的佛祖菩萨塑上,把看到的群仙奇景画上,在此修行拜佛。

    智勤是个从小好学的人,凿石、雕塑、绘画,样样手艺都精通。第一天,他选好地方,就拿起随身带来的钢凿、铁锤,干起活来,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得老远,这一下可把这里的鸟兽都惊动了,它们乐于助人,这样,一天工夫,就凿开了石洞。

    第二天,智勤和泥巴抹墙、塑佛像,来了一群野猪和一群燕子,帮他运泥,智勤有了这许多帮手,把墙抹得又光又平,把佛像塑得栩栩如生。

    第三天,智勤便在壁上做画。他虽然随身带着画笔,可没有颜料,到哪儿去找呢?正在为难,突然,好多鸟儿纷纷飞落在他面前,衔着各种颜色的石头,这不,五颜六色都全了,智勤高兴得忙醮水细磨,调好颜色,作起画来。

    智勤精心地把那天看到的仙山楼阁、菩萨佛祖都画好后,一看画面的角角空白,这可咋办呢?他一想,这一次全靠了飞禽走兽帮了大忙,就把它们画上去吧。就这样,智勤把它们全画上了!看,三只耳朵的三只兔子乐颠颠地在跑着,三只黄羊在急急飞奔着,运来五颜六色的各种鸟儿,都在壁上欢乐地飞翔着,画得那么逼真!

    再说乐僔等了几天,还不见智勤回来,心中非常焦急,便带着大弟子、二弟子也来到了大泉河内,找到了三弟子。智勤便把见到三危山金光佛祖的事讲了一遍。乐僔又看了智勤开的石洞,塑的佛像,画的壁画,心中万分高兴。他用责备的目光看着大弟子、二弟子说:“不修苦行,难取真经!我一生收留了你们三人,看来,只有智勤能够修行成才呀!”当即决定不再西走了,就在此地开洞修行拜佛。这就是智勤开第一个洞窟的故事。

    可是有篇碑文,却为啥写的是乐僔开第一洞呢?原来智勤开洞有功,受到了师交的重用,他的二师兄非常嫉妒。他在写碑文时,就写成了乐僔先看到金光。这样既巴结了师父,又诋毁了师弟。那智勤是个心地豁达的人,他根本不计较这些小事。所以,乐僔的大名后来流传下来了,智勤反而不为人所知。至于智勤当时看到三危山上的闪闪金光,不过是一种幻景。就是现在,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有时还可以看到呢。

    人皮鼓,据文字记载带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皮鼓,解放前确曾在安西县桥湾镇存在过,不止一面而是两面,鼓面大的如汤碗口,小的如饭碗口,颜色褐黄,还显现皮肤的神经纤维。一遇刮风,鼓便会发出沉闷的自鸣声。这两面人皮鼓,是清圣祖惩办父子两个贪官在承建桥湾行宫中弄虚作假、巧取豪夺被处死后剥皮而制成的,架在街口,以警戒官吏。

    鼓,远古以来,都是以兽皮做鼓面,这是天以地义的。可是五台山铁瓦寺却有一面人皮鼓,不能不说是稀见之物。

    关于这面人皮鼓有两种传说。位于东庄村的铁瓦寺,共分两院,前院叫法祥寺,后院叫台佛庵。相传,昔有夫妇二人,由于独子夭亡,来此寺修行,男的在法祥寺,女的在台佛庵,其妇临终时,誓愿将其皮做鼓面,让人们千敲万击,替那些孤儿寡妇消灾。另一种传说是,唐朝时在北台之阴有座黑山寺,黑山寺有个僧人,法名法爱。他在这黑山寺当了二十年监寺,他用寺庙的钱买下许多地,占为已有,欠了孽债,需要为牛三世才能还清。因此,当他死后托梦其徒明诲,愿剥其皮作鼓,书名于鼓,让人们千敲万击,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赎回他的罪过,以脱其苦,其徒依言行之。这就是人皮鼓的由来。由于年久,鼓面早已破烂。“文*”前,人们所见到的鼓面直径尚不足一尺半。鼓的一面,用油笔色画出女人胸前的两个**,鼓的另一面,一条脊椎骨隐约可见。不知内幕的人,还信这是一面人皮鼓,其实早已换了,此鼓,目前在显通寺后殿保存。

    关于这面人皮鼓有两种传说,位于东庄村的铁瓦寺,共分两院,前院叫法祥寺,后院叫台佛庵。相传昔有夫妇二人,由于独子夭亡,来此寺修行,男的在法祥寺,女的在台佛庵,其妇临终时,誓愿将其皮做鼓面,让人们千敲万击,替那些孤儿寡妇消灾。

    唐朝时在北台之阴有座黑山寺,黑山寺有个僧人,法名法爱。他在这黑山寺当了二十年监寺,他用寺庙的钱买下许多地,占为已有,欠了孽债,需要为牛三世才能还清。因此,当他死后托梦其徒明诲,愿剥其皮作鼓,书名于鼓,让人们千敲万击,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赎回他的罪过,以脱其苦,其徒依言行之。这就是人皮鼓的由来。由于年久,鼓面早已破烂。“文*”前,人们所见到的鼓面直径尚不足一尺半。鼓的一面,用油笔色画出女人胸前的两个**,鼓的另一面,一条脊椎骨隐约可见。不知内幕的人,还信这是一面人皮鼓,其实早已换了,此鼓目前在显通寺后殿保存。

    相传当年康熙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到西北巡游,在荒无人烟的沙碛中,忽然出现了一片绿洲,碧水西流,河旁有两棵参天大树,树上挂着金光耀眼的皇冠、玉带,旁边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城池,真似仙境。遂命人绘图查访,后在茫茫戈壁的桥湾一带见碧水西流,河旁有两棵高大胡杨林,上挂着草帽,草腰带,与康熙梦中之景吻合,惟一不足的是少那座金碧辉煌的城池。于是康熙拨巨款派程金山父子到此督修一座军事防御城,用于加强西部军事、屯军,团结少数民族。不想程氏父子领命到此后,见这里荒凉偏远,想康熙日里万机哪能来此巡游,便贪污建城银款,草草修了一座小土城交差。5年后,一钦差大臣西巡,想亲眼看一下这座耗巨资修建的城池。可是眼前只有一个小土城。于是他上奏圣上,康熙一查到底,降旨将程金山父子处死,并用他两个儿子的头盖骨反扣在一起,中间用白银雕刻成二龙戏珠镶成鼓架,上下鼓面用他们脊背上的皮蒙制而成一个人皮鼓,再用程金山本人的后脑勺做成一个人头碗。为警示后人,康熙皇帝又在离桥湾城西北200多米处修了一座皇家寺院………永宁寺。在寺院里供着康熙皇帝的龙袍马褂,并把人皮鼓、人头碗悬挂寺院上,每日击人皮鼓以警示后人:“做人要心正,做官要清正”,这两句话在当地百姓间广为流传。为歌颂康熙大帝的英明,老百姓提写了“泽被无疆”四个大字献给圣上,意思是“康熙帝的恩泽遍布祖国大疆南北”。这两件文物被视为清代传家宝,先后存于民教馆、文管会,直到1992年在离桥湾200米处设立了桥湾博物馆,该物一直陈列于此。陈列窗里的人头鼓、人头碗真品虽历经数百年,依旧保存完好。一旁的柜窗里还列出了清代贪官的名录及其下场一览表。其中包括军机大臣和坤,云贵总督李侍尧等。这些人最终无一例外被处以死刑,有的还株连九族。而一块更大的展板上,则上书“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哲理”,及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象牙佛本是唐朝高僧玄奘从印度西行归来的时候,印度国王赠送个他的礼物,后来把它留在了瓜州寺院。

    大约是在清朝雍正四年前后,榆林窟住持道士吴根栋在清理一个洞窟的积沙时,在角落里发现了象牙佛。一座名不见经传的石窟,供奉着来自佛国的传世珍宝。一时间,慕名前来参拜象牙佛的信徒香客络绎不绝。榆林窟的住持道士将象牙佛精心守护,代代相传。清朝末年,象牙佛传到了杨元道长的手上。此时的大清王朝风雨飘零,西北边陲土匪横行。声名远扬的传世国宝象牙佛自然不会逃过匪兵的眼皮。土匪很快来到了榆林窟,逼迫杨元道长交出象牙佛,被道长拒绝。杨元是第一个为象牙佛献出生命的道长。他惨死后,弟子严教荣继任住持,但象牙佛却下落不明。1904年,严教荣终于打听到,土匪到来之前,师兄李教宽早已带着象牙佛逃出榆林窟,去老家金塔避难。后来李教宽在金塔县去世,这个象牙佛就被金塔县塔院寺收藏。严教荣前往金塔请佛,1905年,象牙佛流落他乡40多年后再次回到了榆林窟。80多年后,敦煌学者胡开儒在榆林窟的废木料堆里找到了这块残匾。匾上的文字详细记录了象牙佛的来历以及失而复得的过程。这张幸存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