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韭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秧苗定植后及时浇水,以利于缓苗发根。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涝,防止淹苗。在12月中旬(寒冷区会提早)土壤结冻前浇1次封冻水。

    定植后一般当年不收割,主要让叶片制造的养分冬季回流到根茎部,增强植株抗寒性,以利于安全越冬和翌年春早返青获高产。但是有些韭菜田由于定植早、地力壮、肥力供应及时,再加上栽植密度大,当年就有出现韭菜铺满畦面的趋向,出现这种情况的可以收割一茬,但不能过晚,保证收割后在当地仍有30~40天的生长期,让其有一定的养分储蓄,有利于回秧。第二年产量开始增加,到第三年有的可持续到第四年,因分蘖量的增多产量可达到最高。以后因田间群体过大、跳根、衰老等产量下降,此时就应该进行重栽,或剔根培土,延长收获期。

    2。 辣椒栽培管理

    (1)前期准备 对预留空带两侧的韭菜进行培土,以便于空带的整地做畦,同时也为辣椒移栽后到缓苗期间的田间灌溉做好准备。畦埂做好拍平后,用乙草胺均匀喷洒,然后用地膜覆盖。如此处理,在辣椒整个生育期内垄背上不会再有除莎草之外的其他杂草生长,而且地膜还可保墒,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分的有效利用。

    (2)培育壮苗 辣椒以冷床育苗为多(阳畦育苗或平畦育苗)。一般3月中上旬育苗,5月中上旬定植。播种量为每667米2

    200~250克。定植前1周通过控水、通大风等进行低温炼苗。

    (3)定植及管理 定植前将秧苗按大小分类,并用药剂处理,防止病虫随苗进入大田。定植后连浇2次水,辣椒完全缓苗后,再中耕培土。切勿过早中耕,触动苗坨,使新根折断造成伤苗。辣椒发棵后及时打杈。当辣椒进入盛果期,可随水追肥。每次每667米2

    追三元复合肥15千克。

    (4)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疫病、疮痂病、病毒病等。辣椒疫病零星发生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处理病株周围的土壤。亦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喷洒发病中心的植株下部或用以上药液灌根及其周围地表,形成药膜,阻止和杀死随病苗出土的病菌。7天后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全田喷洒保护未发病植株。

    辣椒疮痂病发生初期可选用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

    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由于蚜虫为害传播,发病前应先防治蚜虫。防治蚜虫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病毒病发生初期可喷洒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0。05%的尿素,或1。5%烷醇·硫酸铜乳剂10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适量的叶面肥。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3~4次即可。

    skbshge

(五)组合的经济效益分析() 
完全以露地鲜韭生产为主的韭菜生产,春至初夏(3月份至7月上旬)收割3~4茬,每667米2

    产量3000~4000千克,秋至初冬(8月份至11月中旬)收割3~4茬,每667米2

    产量3000~3500千克,全年露地韭菜总产值7000~8000元。

    如果采用春露地+秋延后生产1茬小拱棚韭菜,春露地生产2茬,每667米2

    产量3000千克左右,产值4500元;秋延后小拱棚韭菜,鲜韭产量可达1500千克以上,总产值达8000元以上。如果采用春露地鲜韭生产+制种+秋延后小拱棚生产鲜韭,春露地韭菜生产3茬,每667米2

    产量3000~4000千克,之后作韭菜制种田,可收获韭菜种子50~80千克,种子收获后再延后收获1茬韭菜,产量约1500千克。全年韭菜及韭菜种子生产产值8000~10000元。间作辣椒每667米2

    可产干椒50千克左右,产值1000~1500元。

    skbshge

(一)间作组合的特性与优越性() 
韭菜是浅根系作物,主要吸收土壤浅层的营养物质,地豆(无支架豆)是锥状直根系作物,吸取土壤较深层的营养物质,这对平衡土壤营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地豆属于豆科作物,根部具有较多的根瘤菌,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可有效地平衡用地与养地的关系。

    间作地豆有利于充分利用露地韭菜生产的冬、春季光热资源。间作栽培的地豆,2/3的生长期在韭菜的养根护秧期。因此,间作地豆对韭菜露地生产影响不大。另外,地蛆(成虫)、潜叶蝇等喜欢吸食花蜜,加上地豆植株较韭菜植株高,大量地蛆成虫和潜叶蝇首先被地豆株吸引,并产卵于地豆株体上,利于集中有效地消灭地蛆成虫和潜叶蝇,是韭菜无公害栽培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营养需求方面,地豆和韭菜虽然都是全营养型作物,但由于韭菜露地栽培时,黄淮流域一般从3~10月份,光、温条件适宜,均能正常生产,可以连续多茬收获,因此对肥水需求量比较大。相比而言,地豆的肥水需求比韭菜低得多,只要按照韭菜的需肥水规律进行管理,就能满足地豆正常的生长需要。

    该组合能够合理地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地豆为高光效作物,需要强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与韭菜间作时,由于韭菜较矮占用的面积较大,给地豆留下很大的空间,使地豆生长发育接受更多的光照,处于良好地通风环境,与单种地豆相比,地豆结荚更多,产量、产值更高。

    skbshge

(二)间作的配比与结构() 
为了田间管理、韭菜采收以及实施机械化操作的方便,韭菜、地豆间作配比结构以双行配比比较适宜。即290厘米为一种植带,平畦200厘米,栽植韭菜8行,畦埂为扣小拱棚预留畦,宽90厘米间作地豆2行。两行地豆行距25厘米,地豆与韭菜行距32。5厘米,田间设计如图3…2所示。地豆于早春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直播于预留畦上,也可2月上中旬保护地育苗,于清明前后定植在预留畦上。

    图3…2 露地韭菜与地豆间作田间设计(单位:厘米)

    skbshge

(三)品种选择() 
地豆品种适宜选择株形和叶片都比较直立,抗倒伏性强,丰产潜力大,熟期较早的高产优质品种,如美国无支架豆等,如果以繁育原种为主的,则由育种单位提供种子。韭菜品种适宜选择适合露地高产栽培,叶色较深,生长势强、辛辣味浓,产量高、品质好的韭菜品种。目前,适宜露地生产韭菜品种主要有:嘉兴白根、汉中冬韭、平韭4号、平丰6号、平丰8号、平丰9号、赛松等。如果结合小拱棚生产,秋延后茬的要求选择抗寒性强,不休眠或浅休眠类型的品种,如平丰8号、平韭4号等,春提前茬要求选择春季返青早,冬季休眠类型的品种,如豫韭菜1号、豫韭菜2号等。

    skbshge

(四)间作的密度() 
春季以露地鲜韭生产为主,秋季制种,结合小拱棚生产鲜韭,种植密度以每667米2

    保持基本苗20万~25万株为宜;如果只生产鲜韭,种植密度则以每667米2

    保持基本苗40万株为宜。

    间作地豆以穗行原种繁育为主,为了减少间作地豆对春季韭菜生产的影响,间作地豆适宜采用双行,即8:2间作行数比,并采用30~33厘米的稀植穴播,为提早收获地豆,缩短地豆春季与主茬韭菜的共生期,地豆一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skbshge

(五)间作的特殊栽培管理() 
韭菜与地豆间作组合,共生期比较长,韭菜生产为主茬,地豆为副茬。在田间管理方面,应首先抓好韭菜的高产高效栽培管理。

    1。 韭菜栽培管理

    (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韭菜育苗时间可以根据栽植期适当调整,播种后加强管理培育健壮的韭根。

    (2)施足基肥,科学定植 定植前结合耕地施足基肥,每667米2

    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000千克以上、三元复合肥50~75千克,深耕30厘米,耙实整平,搂地做畦。一般采用南北畦向为宜。移栽时,挖苗要细心并随挖随栽,保护好韭秧根叶,以利于成活缓苗。韭菜定植可以采用行栽,也可采用穴栽,但以行栽为主。穴栽行距25~33厘米,穴距15~20厘米,每穴栽植8~10株。行栽行距25~33厘米,株距0。7厘米。栽培深度以不掩埋“五股杈”(韭菜最外叶的叶鞘与条形叶片结合部)为度,覆土后轻轻踩实,然后浇定根水。第一次浇水宜小水轻浇,主要是防止大水冲走秧苗或泥土掩埋秧苗,10天后再浇水1次,以促进缓苗。

    (3)加强管理,适时收割 春、秋季2个生长高峰期注意加强肥水管理,提高产量与效益。夏季注意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韭菜植株淹死。韭菜坚持“刀刀追肥”的原则,即每次收割后2~3天追肥并浇水1次,及时补充养分,提高下茬产量。黄淮流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降低至10℃以下时,采用一拱一膜进行秋延后鲜韭生产。棚膜最好采用0。06~0。08毫米无滴膜,有利于防治病害。扣棚前,应彻底清洁田园,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细致喷洒地面和棚架消毒灭菌。

    扣棚后,前期外界温度较高,应注意棚内温度达到25℃以上时要及时通风降温排湿。扣棚7~10天时,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韭菜灰霉病,也可用20%百菌清烟剂350克,于傍晚时分在棚内点暗火熏蒸消毒,密闭1昼夜,第二天及时通风换气。元旦左右韭菜收割上市,收割后及时撤棚,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韭菜更新复壮,进入正常的露地管理。

    2。 地豆栽培管理注意事项

    由于韭菜生产的高肥水条件,间作的地豆基本上不需要特殊管理,即可满足其生长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