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晚清的炮兵战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纷投降。

    白吉原上有坚固的堡垒群,如果回军不降,飞雷大炮就会源源不断地砸上去的。

    初四日中午,三千名罗阳军进攻董志原,这儿是残余的陕西回军的最后据点,全部的陕西回军,加上驻地附近的甘肃武装,好不容易凑集了四千余兵,两万余民,在这一带构筑了数个村庄城寨,互相联接,还有深沟长墙遮掩,防御工事修得相当费精神。

    陕西回军的最后据点,自然拼命保卫,抬枪洋枪火铳乱射,然后步兵骑兵集群冲锋,陕西回军在白彦虎的率领下,殊死搏斗。

    完全是两个不同档次级别军队之间的对抗,其结果如同三年前的北京城外通州八里桥的清军僧格林沁部对英法联军之战。

    回军的洋枪极少,恐怕只有十来杆,弹药也极少,主要是抬枪等,射程不超过一百米,而冲锋的回军,全部使用军刀,长矛,甚至,有的用菜刀,有的用竹杆儿绑扎的武器,或者干脆将竹节斜削为刃。

    二百余步兵率先逼近了回军的长壕,引诱回军射击,又引出了回军的冲锋肉搏战。

    步兵不慌不忙,先是略略撤退五十米,然后,用*将回军轰得七零八落。

    华夏军的缴获的洋炮,瞄准回军据点儿进行定点清除,在罗阳的严格训练下的炮兵,很有点儿数十年前越南猴子的技术味道了,打得奇准!

    一炮就端掉数名回军的最先进的枪群战士,再一炮又端掉了几名军官,炸倒了旗帜,或者直接瞄准了回军冲锋的人群中,中心开花。

    回军到底是民兵,缺乏必要的训练,尤其是针对大炮的防御常识,依然是以勇取胜,群起而攻之,结果,遭到了大炮的准确杀伤。

    以洋炮压制,十余具飞雷炮推进到了合适的位置,立刻,就使回军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回军非常勇敢,却徒劳无益地增加着伤亡,增加着敌军的战果数目。

    华夏军人数不多,但是,武器装备远远超越了回军,因此,综合战斗指数,数据上是非常悬殊的。

    几乎是轻而易举地轰击,然后推进再推进,回军顽抗中,死伤极多,二十分钟以后,协调作战的华夏军就占领了三个回军营垒,击毙回军数百人,俘获数十人,其余回军节节杯退。

    占领了几个堡垒以后,罗阳军将飞雷炮轻易地翻滚到了堡垒的高处,监视回军的动向,结果,几乎是看着扫描,将回军大量地轰杀。

    又过二十分钟,回军崩溃,从几个残余的堡垒中钻出来,携带家口,没命地逃窜了。

    纷纷扬扬的回军,在路上逃跑着,刚跑出没多远,就听后面马蹄得得,罗阳军的骑兵狂潮席卷而来。

    遭遇抵抗就用*,遇见逃兵就恐吓,或者击毙,罗阳骑兵部队如入无人之境。

    两万余的回军和百姓,被罗阳骑兵两千余人,追得叫苦不迭,此时,罗阳军大声疾呼,又让归顺回军的数十名向导向回军解释,劝告,使绝大多数回军百姓,都理智地投降了。

    董志原,陕西回军残余最后的据点儿,轻松落入罗阳军的掌握之中。

    董志原之战,罗阳军积极主动进攻,牺牲三人,伤四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代价,痛击陕西残余回军白彦虎的部队,结果,击毙回军六百余人,击伤并俘获其军队七百余人,战场上追逐胁迫,并招降了一万四千余人。

    这些回军的家属百姓,是很可怜的,有的一直跟随着,从陕西逃到了这儿,完全是难民身份。在华夏军的大炮面前,他们没有了一点儿胜利的信心,担忧着自己的亲人,以泪洗面。

    不少人因为自相践踏,损伤残废,甚至有人以为必遭敌军羞辱,到河边和井中跳入自杀了。

    混乱和战斗之中,引起的惊恐,有很大破坏性,是难以避免的。

    董志原一战而破,陕西回军的残余的残余,只有数百回军,逃向了宁夏金积堡。还有不少的回军,百姓,侥幸逃脱以后,四散活命,再也不敢聚集起来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招降枭雄() 
罗阳知道甘肃的回军,肯定是要顽抗的,因为历史上,左宗棠平定西北,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大血战,围攻宁夏回军金积堡,围攻甘肃西部的河州,肃州,都使用了一年以上的时间才攻破,清军调集十数万精锐,在打灭了太平天国和捻军以后,专心西征,用了数年时间,期间,还曾经遭遇许多挫折,名将刘松山阵亡,提督付宗宪,徐文秀等四十营大军的惨灭等等事情。罗阳的历史知识不多,也知道,没有雷霆万钧之力,回军的顽强,肯定不会屈服。

    武力讨灭是必然的,可是,政治手腕用上一用,也没有什么不可,经过多次商议,骆秉章就建议,先礼而后兵,缓攻而麻痹之。

    占领了董志原以后,罗阳迅速将军队撤了回来,因为态势过于突出,容易被回军袭击。

    写了亲笔信,详细讲述将来对回军的政策,特别是回族区域自治的制度,讲得格外认真,以民族大义为宗,罗阳号召甘肃回军各部,迅速投顺。

    “诸位回军首领,陕西甘肃青海变乱,原因不再追究,但是,若你们为反清起义,则应该与我军联合,华夏天国志在灭清,且有雄厚武力,将来必统一全国,你我友军;如果要保证回族权益,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保证回人最大权利;如果诸位想要乱世崛起,则本王保证,就以目前形态确认各位职权,安排官位。但是,无论如何,诸位必须团结在中华民族旗帜之下,否则,我军必灭之。”

    罗阳还将回军在陕西的惨败为例子,向各回军头目阐述了对抗华夏天军的可悲性。

    罗阳派遣回族投降的官兵,挑选能说会道的一些,分别赶赴宁夏回军,甘肃回军所在的核心,因为当时尚无宁夏省区,实际属于甘肃境内,这两处,是罗阳目前解决的主要问题。肃州,也就是酒泉,距离尚远,至于青海的西宁,也不是紧急问题。

    宁夏府的回军统帅是马化龙,聪明能干,德高望重,祖孙三代都是新教门宦,在陕西回军起义的鼓舞下,以宁夏吴忠堡附近的金积堡为核心,建立起了一大片回军根据地,振臂一呼,群起响应,很快就攻占了灵州,吴忠,广建堡垒,拥有强大的兵力和坚固的堡垒群,况且,那一带是黄河青铜峡口这边的崇山峻岭,道路险要,易守难攻,回军大破灵武等城,收集了清军遗弃的大炮等武器,洋枪等,还从各种渠道,购买了上千杆的洋枪,武器等绝不落后,近20万的回兵,使其拥有了割据一方的优势。

    这是甘肃北部的问题,南部,主要是河州的马占鳌,老马是以后西北地区马家军的祖宗,马步芳马步青等等的爷字辈儿,也拥有十数万的精锐,河州,即今天的临夏,在军事素养上,马占鳌更胜一筹。

    历史上,马化龙曾经反复,先投降,改名马朝清,表示永远不再反清,接着,很快就反了,最终,是被左宗棠刘锦棠军死围投降,连同家族亲戚1800余人,被处死的。而马占鳌很狡诈,死战胜利以后,主动投降,结果,成为清军帮凶,反戈一击,将各处的回军镇压,从而取得了甘肃等地的军事政治地位,成为最终的既得利益者。

    不管怎样,不要指望这些回军上层的政治道义,所以,罗阳的劝降,自然也是权宜之计。

    华夏军一面招降,一面积极筹备兵力,特别是临机制造飞雷炮,*,迅速将各部队中,都建立了至少一个炮兵团的强大火力,还将其他部队和将领,纷纷西调。

    原来担任过西安提督的孔广顺,被任命为师长,以团练为基础,组建八千人的独立师,调集到前线,使甘肃原清军有施展经验的将领,增加到五员,接着,原太平军将领,启王梁成富和祜王蓝成春,也以自己的基干部队各三千人为核心,补充民兵,各凑成一个师的规模,参加西征序列。为了保证前线的兵力,还将凤翔的原清军和团练,全部征调,补充各师旅,这样,使西征甘肃的华夏天国军,迅速拥有了强大的火力,雄厚的兵力,总数在十万以上。

    各个部队,在罗阳派遣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纷纷铸造飞雷炮,**,制造点燃型号的*,这些土法制造的东西,威力却十分巨大,工艺十分简单,所以,各军兴高采烈,加紧制造。

    回军迟迟不见回信,估计是在犹豫和思考,所以,罗阳以各军驻守分别针对回军的甘肃南北二中心,自己则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

    董福祥军。

    董是汉族人,喜武力恨读书,行侠仗义,在家乡一带迅速积累的人脉,陕西回军一起,他就在庆阳老家组成了自卫武装,势力发展很快,这引起了当地官府的嫉恨忧虑,居然无礼地诬陷逮捕,然后施以“沸水灌顶”的酷刑,要将他处死,幸好监狱看守同情他,将他释放,于是,他回家,率领自卫武装反清,接着,又反对回军的滥杀汉族无辜,左右开弓,横行于乱世,也曾经和捻军回军联合,大败清军,清军第一次调集重兵围攻金积堡,其南线决战,就是被董福祥军参与的联合部队彻底击败的。

    董福祥后来,投降了左宗棠,倍受关注,一直西征,建立了功勋,再此后,还进入北京,参加义和团,指令部下还击八国联军的挑衅,干掉日本使馆秘书,击毙德国公使克林德,以后率军和联军苦战,保护西太后西逃西安,最终,八国联军追究责任,要处死他,西太后死死保护,终于革职终老。

    因为太平军和他曾经有联合,沟通消息,所以,罗阳和太平军启王梁成富一起,率军四千,奔赴陕北,在乱战之中,董军流落到了陕北,经过一周的跋涉和找寻,终于找到了董福祥本人。

    董福祥军有四千人,全系汉民武装,装备还可以,因为击败过清军,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要我投降?”董福祥不屑一顾。

    梁成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