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每个人练习的时间几乎都是一样——每周大约2~3个小时。但是到8岁左右,差别开始显现出来。一个班级最为出色的学生练习的时间开始多于其他学生:9岁的时候每周6小时,12岁的时候每周8小时,14岁的时候每周16小时,这样一步一步增加练习时间,一直到20岁的时候,他们还在不断练习——他们的练习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个人的思想,从而表演得更为出色——这样的练习每周超过30个小时。实际上,到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在他的生命中练习了10 000个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 000个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练习时间只有4 000个小时。
 随后,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又在钢琴业余演奏者和专业演奏家之间做了比较,得到的情形一模一样。钢琴业余演奏者在童年时期,每周练习的时间从来没有超出过3个小时,到20岁左右,他们练习的全部时间大约是2 000个小时;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专业演奏家,他们每年都会有计划地逐步增加自己每周的练习时间,在他们20岁左右,练习钢琴的全部时间达到了10 000个小时。
埃里克森和他同事的研究,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在卓越者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如果和其他人一样仅练习很少的时间,任何一位音乐工作者都不可能成为佼佼者。他们也发现很少有“劳而不获者”,一个比他人更勤勉工作的人,不会仅停留在一个较高的水准,而会寻求更大的突破。埃里克森和他同事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拥有进入顶级音乐学校的实力,那么,看他是否比其他人更勤勉,就能断定他是否能从学生中脱颖而出。那些最为卓越的人,不仅比他人勤勉,而且,他们非常非常地勤奋刻苦,这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也就是说,一定程度的紧张练习对那些能够肩负重要使命的卓越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一遍一遍研习专业技能。事实上,研究者们都认为,卓有成效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0 000个小时,这真是不可思议!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 000个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Daniel Levitin)写道,“无论是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演奏家、棋手,还是作案屡屡得手的惯犯,对他们的练习时间进行统计的结果,一次次毫不例外地都得到10 000这同一个数字。10 000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一周练习20个小时,或者是10年的练习时间。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的练习时间远远超过其他人。然而,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练习,一个人的技能就达到世界水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案例。可以看出,长时间的练习能让人脑吸取各种技能信息,保证一个人成为专家。”
即使我们眼中的天才,他们的成功也是如此。莫扎特,例如,这位著名的音乐家6岁就开始作曲。但是,心理学家迈克尔·豪(Michael Howe)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Genius Explained)里面却说道:
在成长为作曲家之前,早期莫扎特并不让人觉得超凡脱俗。他早期的作品都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在父亲的指导下取得进步。沃尔夫冈1小时候的许多作品,例如钢琴和管弦第七协奏曲,几乎都是在其他作曲家帮助下完成的。当然这些协奏曲只是莫扎特音乐生涯的起点,直到21岁之前,莫扎特才创作了被世人公认为杰作(莫扎特第9、17号钢琴协奏曲)的作品:从这时开始,莫扎特开始了十来年的协奏曲作曲家生涯。
另一位音乐评论家哈诺德·勋博格甚至认为,莫扎特①(①莫扎特的全名是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 A。Wolfgang Amadeus Mozart)。——编者注)的音乐生涯实际上“发展迟缓”,在经过了20多年的作曲锻炼之后,才创作了他最伟大的作品。
象棋大师的成长也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只有国际象棋的传奇大师鲍比·菲舍尔例外,他只用了9年时间,就进入了顶尖棋手的行列)。10年意味着什么?它是10 000个小时的艰苦训练。对那些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来说,10 000个小时是个魔幻般的数字。
捷克和加拿大这些国家的球队队员名单中显现出来的令人迷惑的现象,也可以用上面的观点来解释。在这些名单中,几乎没有人出生在9月1日之后,这看起来或许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也许会认为,在捷克曲棍球和足球运动员中,那些能力超凡的运动员凭借自己的努力,即便在下半年出生,即便他们出生较晚,他们依旧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进入顶尖行列。
但是对埃里克森和其他反对把天赋放在首位的人来说,是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意外惊喜的。那些虽然满了8岁,但出生较晚的天才,之所以没能选进明星球队,是因为他们年龄偏小了。由于年龄偏小,他们失去了一些额外的练习时间。结果便是,在曲棍球职业联赛考察球员的时候,他们没有机会冲击10 000小时的练习纪录——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由于练习时间低于10 000个小时,他们的技能便无法达到顶尖竞技水平的要求。即便是莫扎特——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也不能跨过10 000小时这项练习纪录。练习不是让你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是帮助你做得越来越好。
有意思的是,10 000个小时会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如果不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如果你不坚持,就不可能达到10 000个小时的训练标准。你需要有好的父母,他们能鼓励你支持你;你不能太贫穷,因为如果你为了达到目标,不得不分出一部分时间去做兼职,那么一天之中剩下的时间就会很少。事实上,大部分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人,他们都需要一些特别的安排——例如进入曲棍球联赛的全明星球队——或者是有某种特别的机遇,使得他们能达到10 000个小时的训练标准。

3.
我们还是回到比尔·乔伊这里。那是1971年,他高高的身材,略显笨拙,年龄是16岁。他是数学天才,是麻省理工、加利福尼亚理工、沃特卢大学等高校青睐的那种学生。“当比尔还很小的时候,他就非常强烈地想了解他不知道的任何事情的任何方面”,他的父亲威廉说,“我们尽自己所能地回答他。当我们也不知道时,我们就让他自己看书。”在参加美国大学本科标准入学考试(SAT)那一年,乔伊的数学测试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并不是很难”,他平淡地说,“时间很充裕,我检查了两遍。”
他多才多艺,但这不是唯一值得我们考虑的要素。事实上不用考虑。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他完全被比利大道那幢毫不起眼的建筑迷住了。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台计算机差不多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那时候的乔伊还在学习编程。当时一台计算机的价值超过100万美元——那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元——但在当时,计算机的功率和内存远不如你现在用的微处理器。那时的计算机非常少有,即使你知道哪里有电脑,你也很难有使用它的机会;一旦你有机会使用电脑,你几乎就得把全部时间用在电脑上面。
并且,编程本身就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何况当时的计算机编程是通过在纸板上“打孔”的卡片来完成,每一条命令都是通过打孔机上的键盘在纸板上打下印记来识别。每一项复杂的程序都需要上百张——即便不是上千张——那样的卡片,累积起来的卡片堆得高高的。一旦输入一项程序,你就必须在堆积如山的卡片和计算机主机之间不停穿梭,把编好程序的卡片送到电脑操作员那里。由于电脑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处理一项命令,因此,电脑操作员会给你的程序编号,编程的结果何时出来需要看你前面有多少程序在运行,也许你几个小时都等不到编程的卡片回到你手里,甚至一整天都等不到。要是你的程序犯了一个细小的错误——即便只是印刷上的错误——那么你就必须带回自己的卡片,清除这个错误,整个程序又得重新开始。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成为编程专家并非易事。的确,想在20出头便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几乎不大可能。如果你在计算机房,每个小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编程”,那么,你又怎么能够拥有10 000小时的编程训练?“用纸板编程,”一位电脑专家回忆那个时代说,“并不能真正教会你怎样编程,只能教你如何校对,教你如何培养自己的耐心。”
直到20世纪60年代,编程的难题才得到解决。计算机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使得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多项指令。计算机专家认识到,如果重新编写计算机操作系统,改进后的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数百个任务。这意味着,程序设计者再也不需要把一摞摞的计算机卡片送到计算机操作员那里。你可以构建多个计算机终端,用一根电话线把所有的终端连在主机上,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编写程序——在线上,并且是同时编写。
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历史文献是如何描绘分时系统的优势:

这不仅仅是一项革命,并且是新的起点。忘掉操作员,忘掉卡片,忘掉漫长的等待,在分时系统下,你可以坐在你的电传打字机前面,轻敲出程序命令,很快,结果就能传回到你这里。分时系统是交互式的:你很快就能得到程序的回应,让你继续输入命令;在你输入命令的时候,计算机就能处理前面的命令,告诉你处理的结果,从而真正做到“实时操作”。

这种情况下,密歇根大学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密歇根大学是全美最先使用分时系统的大学之一,分时系统在当时被称为MTS(密歇根分时系统)。1967年,出现了分时系统的最初版本并开始运作。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密歇根大学建立了强大的计算机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