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论平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赏的行动之后,这位救世主成为战胜死神的胜利者。”虽然基督教徒跟犹太人完全敌对地隔绝开来,和埃塞尼人也截然不同,但是在他们把耶稣比作太阳或阳光的同时,不还仍然受到埃塞尼信仰的启发,受到面向神圣太阳进行祈祷的启示吗?    
  ①用来表示静思和安息日休息的这种姿态并不是泰拉巴特人特有的。费龙在他的论著《梦幻是上帝赐予人们的》(第二部分)中,谈到一位异教徒用下面的言词讥讽犹太人在星期六这一天的严肃庄重神色:“究竟怎么啦!假如这一天有紧迫的危险来临,假如敌人、一场火灾、一种瘟疫突然出现,你们还呆在房间里不动声色,稳如泰山!或者,假如你们走出来,却依然保持固有的仪态,右手藏在衣袍内,左手贴在腰间,只能违心地束手待毙而不去拯救自己!”    
  ②稍后我们还可看到妇女们同样参加盛大的五十年节时的圣宴。    
  ③鼓代,法国古长度单位,指从肘部到中指端之间的距离,约合半米左右。——译者    
  ①蒙化宫认为把男人和女人分开的这种做法标志着泰拉巴特人信奉基督教。他化了很大的力气(见原著144页及其本人专著),通过援引教皇谕旨,以及奥里吉纳、欧芮勃、圣安勃鲁瓦兹、圣克里若斯托姆等人的各种章节,来证明早在古代东方的基督教堂里,妇女们或至少是隐修的童贞女,被一堵墙或一块隔板同男人们隔开。但在这方面,基督教徒只是以犹太人为榜样。蒙化宫忘记了类似的隔离法在耶路撒冷的寺院内同样存在。(参见约瑟夫《犹太战争》第六卷)甚至这种做法迄今还在犹太人的教堂里沿用。    
  ②十分明显,费龙这里想到了阿纳克莱翁的优美颂歌。这位希腊诗人所歌颂的蝉儿事实上好象是费龙在此处为我们描绘的静修生活的象征。阿纳克莱翁唱道:“喔,蝉儿,我看你多么幸福!你爬上树梢,你吮吸露水,你如同王后般地歌唱!你在田野上见到的一切全属于你,一年四季的收获全属于你。你的庄稼汉的朋友,你丝毫不会给他们带来不幸;喔,夏日里温柔的预言家,你深受世上众人的欢迎。女神们爱你,腓比斯太阳神庇护你;他给了你以响亮的歌喉。你没有老年的忧患。有谁能与你相比?你确实聪明伶俐。你的祖先是大地,你爱悦耳的声音,你与痛苦无缘,你既无肉体亦无鲜血:啊!你几乎和天神一个模样!”(《颂歌》)    
  ①希腊文为:IηHCEδGμηH    
  ②希腊文为:PαBιCρGBFαιπαBCGρDGH。    
  ①这就是说,正如他刚才所做的那样,在指出了他们的饮食制度以后,他还要说明他们在这些盛餐中的举动,同时选择他们最大的欢庆活动、他们最隆重的盛餐日作为例子。事实上不应相信费龙后来描述的五旬节上的圣餐,它基本上不同于安息日圣餐,也不同于每天的家常便饭。但没有任何真正本质上的差别;其本质总是一样的:上帝的统一意志,上帝的三位一体,因而博爱和共同体精神从家常便饭,或安息日圣餐,或五旬节圣餐中都得到明确的表达和象征性的体现,同时也得到很好的实践。反映在各方面的社会观念和宗教观念,以及这种观念的体现也同样存在于各种便餐和会餐之中。因而,家常便饭其本身和节日盛餐一样具有神圣意义。只是在节日里,泰拉巴特人要增加某种神修:对于神和人的社会的神圣奥秘的理解被更加小心地揭示出来;总之需要增加在一般进餐中缺少的某些准备工作和附加仪式。这就使星期六的领受圣体,不仅神圣,而且比其他时间内的领受圣体更加庄严,更加令人敬重,也使五旬节的领受圣体由于其特性而超乎一切。只要我们重读一下约瑟夫关于埃塞尼人的每日用餐的叙述(参见181—182页),并把他的叙述和费龙将要进行的叙述加以比较,我们就会更加信服这个事实。再则,基督教徒也完全如此。他们每星期日举行的圣体圣事的盛餐其神圣程度不亚于盛大的节日,如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但就其本质来说,却不比基督蒙难后建立教会时弟子们每天的聚餐更神圣。    
  (费龙在这里描绘了贝扬人通常就餐时狼吞虎咽,酩酊大醉的情景。他叙述的这些盛大酒席上的狂欢习俗,是由罗马人引进的,当时的希腊人和蛮夷人竭力加以模仿。费龙甚至没有省略对柏拉图和色诺芬早已描绘过的苏格拉底式宴会的叙述。他发现酒席的周围充满着轻浮、放荡的年青人、乐器演奏者、舞蹈演员、杂耍艺人、小丑和各种类型的奴隶,这些游戏和无聊的对话,只是用来谈情说爱,甚至追求下流的感官享受,这样的环境显然跟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毫不相称。然后,费龙继续写道:)    
  “……大家看到,直到苏格拉底主持的著名盛餐为止,所有的盛餐不仅使人感到无聊乏味,而且当人们敢于动摇原先给予它们以虚假的,所谓圣洁的美名的时候,这些盛餐的举行对其自身就是一种谴责。因而我要用另一些人的盛餐与其进行对比,这些人遵循预言家摩西最神圣的传统,通过对生命现象进行观察和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制度和他们自身①。首先,我将叙述泰拉巴特人的庄严聚会是在七次安息日之后举行,由于他们不仅对简单的数值七表示尊敬,而且对其平方值①也表示尊敬:因为他们懂得这是一个纯洁的,永远不受玷污的数字。这是在极其盛大的节日的前夕,这节日适逢第五十天,即另一个最神圣、最有繁殖力的数字,因为直线三角形的平方原则是产生一切事物的本质①。所以,他们首先聚集在一起,所有的人一律穿着洁白的服装,然后由一个圣务主持人①(这个名称是人们对执行圣务人的称呼)率领,在十分庄严的仪式中走向光明,他们在上床之前,秩序井然地站立着,举目望天空,双手也伸向天空,他们的眼睛似乎习惯于观察值得观察的东西,他们的双手似乎是纯洁的,从来不会攫取任何利益,也从来不被利欲所玷污①,然后他们祈祷,其目的是使他们将要举行的圣餐能让上帝高兴,并合乎他的意志②。祈祷以后,年资长的人按照他们被接纳入教的先后次序③相继入席。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年资长的人就是年老的人或年龄最大的人;假如老年人信奉教规的时间很迟,根据他们的观念,他们还只是孩子。所谓年资长,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从年纪很轻的时候起就已经走进这个最完美、最神圣的哲学的静修之国,并且变得十分成熟。在这种盛餐上也有妇女,她们大多数上了年纪,并保持贞操。她们热爱贞洁并非出于强迫,象人们在希腊人那里看到的许多女司祭一样,她们都出于自觉自愿的决心,这种决心来源于对贞洁的虔诚和热爱,或者由于她们很早以前就急于投身到共同体生活之中①,她们鄙视肉体的快乐,不希望生育尘世间的孩子,但是热切地渴望孕育永恒的果实,也就是唯有爱上帝的灵魂能够自身产生的果实,因为它受到圣父散布于人间的强烈而又明亮的光芒的照耀,通过这光芒,人们将发现贞洁的教理。②    
  ①(这一段话的希腊文参见原著232页注①)费龙在此称泰拉巴特人是摩西弟子,同时明确断定,他们的学说通过最神圣的传统同这位预言家和学说联系在一起(就是说它是高于法利西学说和萨多塞学说的摩西法典的第二学说;这和约瑟夫关于埃塞尼教的论述是完全一致的,他称它为最虔诚、最严肃、最庄严、最神圣的摩西法典),这些论断肯定使蒙化宫的假设十分棘手,但这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种假设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站不住脚的。我宁愿提醒读者注意关于泰拉巴特人的这个定义,即费龙说的“通过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他们改变了自身的制度和他们的生命本身”,因为应该这样来理解“他们的生命本身”这种提法。事实上,问题不在于身体方面的情况和自然现象,这不是泰拉巴特人主要进行研究并加以理解的方面,虽然生命的理论使他们感到为难。“生存”就其一般意义来说,就是生命(根本)。再后,在这一段结尾时,费龙以同样的意思称泰拉巴特人为生命的静修者。    
  ①(这段希腊文参见原著233页注①)泰拉巴特人对安息日的关注,以及他们由此而产生严肃、深刻的摩西学说,在这里不是以一种确实而不容置疑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吗?蒙化宫还企图曲解这段话的意思。他这样译道:“他们主要在连续七周内集中,他们不仅对单纯地受到人们重视的数字七怀有敬意,而且对这个数字的效能也非常崇拜,他们懂得这是一个未曾被玷污的,永远纯洁的数字。”在这段解释中有两点明显的曲解。费龙并没有说泰拉巴特人从逾越节到五旬节连续七周集中在一起;实际上,他们生活在共同体之中;因此他们总是集中的,不单只是在一年的这段时期内。但是,费龙说他们隆重地庆祝逾越节后的第七个安息日,适逢圣灵降临节的第五十天的前夕;逾越节后他们决定于该周庆祝五旬节(根据杰拉尼于斯的古拉丁语译文)。因此,蒙化宫为了推翻摩西学说的这个明显证据而引证教会神父们的许多文章,以便证实基督教徒们欢天喜地欢庆逾越节到圣灵降临节之间的五十天是非常错误的。可以肯定,耶稣是紧接着逾越节之后死的,这时十二使徒已经心醉神迷,或者如人们所说,已经受到圣灵照耀。两大犹太节日之间的这段时间在基督教徒看来自然是应该纪念的,并应该以某种崭新的特征在他们的宗教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尽管这些节日实际上只是犹太教的改头换面而已。但是这跟费龙的文章又有什么关系呢?费龙说,泰拉巴特人庆祝逾越节后的第七个安息日,这正证实了他们就是这样庆祝数字七的平方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