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往深处想,管它那么多干啥,只要烧香拜佛灵就行,说到灵,玛门麾下也不是什么都灵。因为玛门是贪婪的原罪,所以只有求财运的特别灵,巧的是来这古刹的人大多数也正是求财的,少数求姻缘的,都被恶魔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给打发了。
(此处菩萨又反复再说了达色性是空,真空即是色的道理。空性并不是兀突突的空,它是要落实在色的相对性中间的。色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荒谬的世间事物,它们自身就包含了作为世界本质的真性,也即是空性。没有空,也就没有安立色的去处。诸佛菩萨,在时说空,有时说色说有,这是因为在一切诸法当中,色与空是相互通达的圆融而同一的。就空性至极言,世间无一色不空;就空性也要发用流行言,无有一色不显真性。空与色是两极,但又是包含着对方的两极。世间无一物不空,世间也无一物不有。修佛的人,关键是不要执迷于任何一工侧面,不要偏于任何一极,既不执于空相,也不执于色相。
由此可以引出“受想行识亦步亦趋复如是“的进一步推论。五蕴当中,色蕴为首,色蕴如果能够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待假,而因缘有的立场上,则其它的四者,即“受“、“想“、“行“、“识“也就不难理解其一方面因缘而有,因空性而生;另一方面,也就因缘而无,也就是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从而归为空的道理。总而言之,一切形色之有,无不是假,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又无不是真,因为它们无不包含着那绝对的相待性,无不包含着空性。所以我们才有充分的理由说“色即是空“。华藏是虚空的华藏。)
周小易不敢开口,反倒是茹莱宗师化作的巴掌大的舍利先开了口。
“诸位小友,老衲有礼了。”说着,舍利金光闪动了一下,“我徒弟李乐承蒙各位照顾多时,如果他有什么做得不恰当的地方,还希望各位多多指点。”
“哪里,哪里,您实在是太客气了,一路上都是他在照顾我。”周小易这话说得不假。王阳燚行了个礼,马塞亚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父,你怎么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李乐很是关切地问道。
茹莱宗师呵呵一笑,给大家讲起道理来了。佛道本是一家,“道”字一个首,一个走字底,意思就是首先走的人。首先走的人,到底是走到哪去呢?答案很明显,王无极去了天堂,那么佛字一个人字旁,一个弗,弗就是“不”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不是人,也就是修佛最后修成了神通,舍弃了肉体凡胎,不再是人了。
“原来如此。”周小易好像恍然大悟一般。王阳燚长吁一口气,还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好在自己修的道,看来还能和父亲在天堂再会,自己可得努力了。马塞亚没有说话,默不作声。李乐开心得笑了,为师父境界更进一步而高兴,可他没想到,他师父快要与他离别了。
“既然话都说清楚了,那么我也要走了,为了等你在人间界耽误了这么久,佛界那边催得可急呢!”茹莱宗师一副要离开的样子,金光不断闪烁。
“师父”李乐双眼饱含着泪光,有些哽咽的说道。
“保重,你遵守了我的教诲,‘单勿复还’,今后的路,只要你们四人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说完,金光一闪,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17章 佛宗 天降巨款()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法“,指世间一切法,亦即天地间的一切事事物物。此处指五蕴诸法,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空相“,指“真空实相“。人的真心本来是常住不动的,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才会有种种执著,才会妄执外境为有,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才会以五蕴为实有。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只有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才能把握“空相“。
“不生不灭“,五蕴真空,便无法可生,若法不生,自无可灭。一旦明了般若妙法,无妄想心,就不会有生有灭,也就无需乎求离苦,也就没有度脱苦厄一说了。“不垢不净“,污垢与清净本来是两相对立而存在的。凡夫未破烦恼,未除贪嗔,生出了我执与法执的偏见,这就是垢秽;二乘修习者已断烦恼,无离贪嗔,能证人空,名为清净;凡夫染于有漏的恶缘,名为垢;圣人熏修无漏的善缘,名为净。然而他们的垢净只有其名,究其本体言,根本无所谓垢与净,所存在的只是空而已。空是既不可谓净,也不可谓垢的。凡夫若一念头不觉,生出妄心便是垢;圣人了达空性实相,不受拘于五蕴,不受诸法色相影响,则是净。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垢也没有,净也没有,这叫“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世人的本来心量,如大海一样宽广博大,含容万物,蕴育万机。但只有圣人才能把本来的心显示出来,不为事事物物所遮掩。从极的角度看,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显,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另加一分,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凡夫似乎心量狭小,但那只是因为五蕴蔽障,六尘牵缠束缚,不能修行观照,所以才会有真心隐没不显。无论凡夫,无论圣人,佛性本有,真心俱在,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生灭垢净增减,都是从生的情见妄分别所致,这也就是苦厄,所以佛在此教诫,只有了达心性本来是空,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体性原本寂然,没有任何分别想量的必要。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不可以用生灭垢净的心去追求。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连因缘本身也视为空,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心法。只有勘破般若甚深法,才能无幽不洞,无暗不除。佛祖告诫说,修般若慧的人要时时观照,不可迷于色心二者。从根本的究极的角度来看,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是相对,是依赖,它并非磐石不可动摇,所以才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色心二法都因为空性而丧失一切实在。)
不得不说,玛门还有些商业头脑,占据古刹之后,日进斗金。白天他们敞开寺门赚钱,晚上关上寺门开始享乐。玛门非常奢侈,他建造了“酒池肉林”。酒池肉林,按照玛门的意思就是一个不用水反而用酒填充的池子,还有一个不用树反而用肉堆叠的林子,恶魔们沐浴在酒池之中,泡着酒喝着酒,那酸爽,饿了,就躺在肉林之中,随手拿起一块肉大快朵颐,好不自在!
另一边,李乐四人正在商讨对敌之策。玛门身为贪婪之罪,地狱七魔王之一,虽然实力是因为赚钱有功被破格提拔上来的,但是能力依旧不可小觑,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数千恶魔作为随从。今日能成功地将一名三角恶魔斩杀之后能全身而退,实乃侥幸,是玛门反应不及时,没想到他们四人一行会突然拜访所致。再加上那三角恶魔的角全断了,发挥不出自己原本的实力,所以才能轻松斩杀。今日之后,玛门肯定吩咐手下加以提防,下次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果不其然,玛门换了一位四角恶魔守门,这在地狱界可是拥有魔君级别的力量,虽然实力还赶不上魔君,但光论力量和体力,恐怕有些魔君还不如四角恶魔。这位四角恶魔也是玛门属下仅存的最高级别的恶魔。派他出来坐镇,足以显示出玛门对他们四人的重视程度。当然,那四角恶魔还是化作高大僧人的模样。玛门也化为了人形,肥头大耳,通体浑圆,像极了一个腆着肚子的肉球,以至于来往的香客都不由得感叹:“现在真是世风日下,和尚都开始吃酒喝肉了,一个个高大无比,其住持还肥胖臃肿,就差能结婚了!”可他们转念一想,到此求财运还是蛮灵的,随即叹了一口气,也不再抱怨了。
他们想让最没有存在感的周小易去打探敌方的虚实,但又怕周小易只身犯险,一去不复还。但是派其他人去又太显眼,一身神力无处可藏,再加上之前三人联手斩杀了一位断角的三角恶魔,说不定他们的面庞已经被记下来了。
没办法,周小易在如此紧要关头只能挺身而出。其他三人还是比较担心他的安全,虽然他刚刚未出手,但是与他们仨一起同行,如果被恶魔们认出来了一定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他们仨在古刹门口不远处潜伏着,只要稍有不对,立刻冲进去救周小易。
周小易是第二天上午去的古刹。古刹大门前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龙,周小易无奈,只好跟着排起了队。他没想到这一排队,就排了一上午。午餐时分,他肚子饿得咕咕叫。令他没想到的是,古刹还卖盒饭,十元一份。他咬着牙,下定决心,拿出自己皱巴巴的2张百元大钞,用了其中一张买了一份盒饭,居然味道还不错。他没想到这些恶魔们做生意还是挺讲良心的,但是他没料到的是,这些菜其实都是“肉林”中的一些边角料罢了。
终于在下午时分,周小易排到了。古刹内恶魔变成的僧人和蔼地问他是否上香,只要188元,保他财运亨通。周小易本来是不打算上香的,但是他怕引起恶魔们的怀疑,只好搜刮全身,交出了自己仅剩的190元现金,买了一炷香。香烧完后,周小易见太阳快落山了,不打算久留,转身就跑。
周小易此刻攒着自己仅剩的2元钱,飞快地奔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