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人一看这样就巴结上了庆阳侯,连连上前,“侯爷,我这里还有一诗。”“侯爷,我这里还有……”
庆阳侯索然无味,失去了风骨的文人,没意思。
辞别了父母,新嫁娘蒙着红盖头,由叔伯家的兄长背着送上了花轿。
魏家精心准备的嫁妆已经于前一天送到刘家,刘文星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十里红妆。刘家小院离庆阳侯府不远,为了能秀一秀女家的嫁妆,送嫁妆的队伍特地绕城而行,即使如此,这头已经进了刘家的门,那头嫁妆还没完全出门。
这场婚礼被称为让庆阳侯倾家荡产的婚礼,庆阳侯自己还津津乐道,上朝时向同僚显摆自己,把所有的家产都陪嫁给女儿了,被同僚们誉为“最傻爹”。
第187章 拜堂()
花轿一到刘家小院门口,没等刘文星跳下马去去踢轿门,就有小厮冲上前去,附耳低语:“您的母亲大人到了。”
刘文星大惊失色,赶紧与刘三牛和杀神说了一声,哎哟,这家里人也太不得力了,怎么没把老娘看好呢,她来了,可不得搅和吗?
刘三牛看杀神傻愣愣的,显然不太明白自己这个老娘的威力,只能把刘白氏的光辉伟业,给他简单说了下,特别交待,“千万不要暴露,吕家娶的是刘家三姐,你是她三女婿,若是暴露了,又是一堆的麻烦事儿。”
刘三牛其实担心刘白氏从不把女孩当人看,这一点与京城风俗大不相同,京城人都爱娇养女孩子。
杀神听了,一言不发,刘家的事情,要云亦丝来决定,他这做丈夫的,绝对尊重妻子对娘家人的任何态度。
刘文星顾不得想母亲来了会怎样,按着旁边司仪的提点,认认真真按着流程走,踢了轿门儿,领着新娘子一步一步的进入花厅。
他担心新娘子蒙着盖头看不见路,走的很慢,把手中的红绸,捏得紧紧的,为妻子指引方向。
魏雪林似乎感知了他的紧张,轻轻的晃了晃手中的红绸,想要安慰这位紧张的新郎。
花厅里人群熙熙,高朋满座,正中间原本摆的两张椅子,让李小红和刘大牛两人坐的,长兄长嫂代行父母之责,原本设计的跪拜礼是向李小红和刘大牛跪拜,刘文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感谢兄嫂多年的养育和照顾。
现在刘白氏一人高高坐在上面,华服锦衣,一看就是新买来的衣服,头上全是金簪玉扣,这一套头面原是云十三娘送李小红的,李小红一直没舍得戴,打算在婚礼上用,刘文星见过。
刘文星对刘白氏不告而来,本来没多大反感,只觉得麻烦,看到这样的母亲,忽然觉得对不起大嫂,那都是大嫂心爱之物。
刘文星眼前闪现一幕幕情景,到了京城之后,聘礼不够的困顿愁苦,失火时的狼狈,被人追杀时的恐惧,还有京城上下各个方面关系的打理,所有的责任全是大嫂在承担,可是母亲一来,坐享其成,理所应当的坐在那里,不用说一句话就夺走了大嫂的位置和最珍贵的首饰。
他想他是爱母亲的,母亲为了他做了很多错事,那都是为了他,可是这样的母亲和这样的大嫂放在一起对比,他的心向大嫂倾斜了。
“一拜高堂”随着司仪的高唱,两位新人向前面端坐的刘白氏跪拜了下去,刘白氏按照嬷嬷的指引,一直端着架子,一言不发,在新人起身后小声说了一声“好。”
刘文星突然大声道:“等一下。”他把刘大牛和李小红拉到前面来,对着满堂宾客大声说:“诸位亲朋好友,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这是我的大哥大嫂,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这么多年来,兄嫂赡养父母,养育弟妹,他们不仅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而且教育我们懂道理,明是非,做清明正直的人,今天,在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里,我想和要与我共度一生的妻子共同跪拜兄嫂,感谢他们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
他的手松开了红绸,握紧了魏雪林的手,这样两颗心贴得更近些,用力地跪了下去。
“还有我,还有我。”刘三牛冲上来,跪在两人之后,“我也感谢兄嫂为我置业,帮我参军,助我娶妻。”
激动的李小红眼泪一下出来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么多年的付出,刚开始时的不情愿,到后来的自愿,多少困难,多少逆境,原来是有人知道的,是有人体会的,是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的。
刘大牛看妻子哽咽得无法说话,向前半步扶起新人和刘三牛,朗声道:“身为长兄长嫂,自然就我们的责任,只要你们做好自己的本份,做一个无愧于民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这么多年,李小红天天教训大宝小宝和小妞的话,刘大牛都听得耳朵出茧子了,信手拈来啊。
满堂宾客赞叹不已,议论纷纷,刘家虽然出身贫苦,可是全家上下满身正气,做兄嫂的有责任,有担当,做弟妹的知感恩明事理,这样的人家才能兴旺发达,看来庆阳侯找了个好亲家啊。
刘白氏冷哼了一声,站了起来,刘三牛一看不好,这母亲要是一张嘴,这场婚礼可就成了笑话。急急向着母亲冲去,还没到母亲身前,就见杀神伸手扶着母亲,母亲竟然软了下去,杀神冷冷地道:“老夫人太激动了,晕了。”
救星啊,李小红看着杀神,越看越喜欢,这样的杀伐果断、干脆利索,让刘家避免成为京城的一大笑话,实在是个人才。
刘大妈赶紧把刘白氏接了过去,送到内院休息,把刘白氏放到床上后,刘大妈才感觉自己一身都湿透了,太紧张了!
刘白氏就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啊,真怕在婚礼上爆炸。
没了刘白氏在花厅,后面的程序正常顺利进行,知道内情的人都松了口气。
有那好事想体现关心的人趁着敬酒问:“老夫人怎样了?”
刘家人热情温暖地回答:“多谢您的关心了,老夫人是太欢喜了,大夫看过没事了,多喝一杯啊,尽兴尽兴。”
新妇魏雪林坐在婚床上,有些紧张的绞着手绢,低低的声音问旁边的丫鬟:“快去看看,姑爷是不是喝多了?花厅里肯定好多武将,他一个文人跟一群武夫拼酒,哪里有个好。”
丫鬟含笑应声而去,旁边的陪嫁妈妈不愿意说:“小姐,你这才刚嫁进来,就这么贤惠,以后还不被别人捏在手心上,以前的强势哪里去了?”
魏雪林羞红了脸,温柔地道:“他是个文人嘛,这么文弱的人,怎么能对他挥鞭子呢?再说了,他也没惹我生气啊,对我可好呢!”
陪嫁妈妈怅然地笑道:“这小子命可真好!”
可不嘛,找了个这么温柔的小娘子,最重要的这可是京城最有钱的小娘子了!
第188章 拐姑爷()
花厅里的人酒兴正浓,庆阳侯府武将出身,结交的多年好友都是武将居多,个性爽直,与杀神刘三牛和一帮子亲兵,真是干柴烈火,喝得正是酣畅。
刘文星本来不擅长饮酒,早就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他趴在刘三牛的桌上一动不动,脸儿红红的刘三牛还在忙着与人划酒拳,推杯过盏。
杀神早就趴桌上不动了,喝了多少没人知道。
这时候亲兵的作用发挥出来了,甘肃是个穷地方,当兵的只有打了胜仗才能有口酒喝,当时听说是帮刘三牛的兄弟成亲,多少人争着上啊。
现在的这些人可是通过了比武才赢得了上京的名额,比武就是成亲可能用的能力。
一是本领高;万一与人争斗,必须武艺高强,不能丢了甘肃兵的人;二是力气大;万一抢亲,抢不过女方,那还能好好成亲嘛;三是酒量好;成亲时要替男方喝酒,不管是过三碗,还是九碗三行子,都必须拿下。
待宾客稍散,刘三牛还记得弟弟要入洞房,跌跌撞撞地扶着刘文星向后院走去,杀神看着大局已定,宴席将散,睁开了眼睛,目光清明,哪有一点点喝醉的样子,站起身来,还是清风俊朗的如玉公子,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回家去陪娘子了。
后院门口站着一个丫鬟,很有眼色的过来搀扶刘文星,刘三牛就势把弟弟交给了丫鬟,这有老婆就是好,还有人等门。
刘三牛扭头走了几步,想一想,忘了叮嘱,应该给弟弟喝点醒酒汤,这小身板子和这么多壮汉喝酒,以后还是得好好练练,他老丈人不也是个武夫吗?以后跟老丈人喝酒,难道次次钻桌子底下去?
刘三牛迷迷瞪瞪地走进后院,看着丫鬟扶着刘文星向西厢走去,他用力的闭了闭眼,再睁开,自己眼没花,的确是向西厢走去,可是新房不是在正屋吗?嫂嫂特地把正屋腾出来做新房的。
为这个刘文星和李小红还争了半天,按理正屋是长辈所居,长辈不在,就应由刘大牛夫妻居住,可是李小红说自己过几天就走了,何必让刘文星夫妻搬来搬去。
拗不过大嫂,新房就定在正屋了。
醉得迷迷糊糊的刘三牛,凭着最本能的直觉反应,上前一个手刀砍晕了小丫鬟,扶着弟弟含含糊糊的说:“哥哥还是送你回新房啊。”
推开新房的门,果然除了新娘子,还有一屋子的妈妈丫鬟,人可真多啊,晃花了刘三牛的眼,他大笑一声:“弟妹,我把弟弟送过来了,你们好好洞房。”
把刘文星往正屋里床上一丢,刘三牛就晃出来了,想想转过头去大喊一声:“别忘了给他喝醒酒汤,他没喝多少,酒量不好,以后多练练他的酒量。”唱着不知道什么调的歌走了。
魏雪林被刘三牛“洞房”二字,羞得红了脸,可是不能不管丈夫,让丫鬟帮忙把刘文星身上的大衣服除了下来,用湿帕子抹了抹脸,喂他喝点醒酒汤。
刘文星恍恍惚惚地醒了过来,看着眼前的魏雪林,终于意识到自己这是小登科,怎能辜负如此的良宵美景呢?
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