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让他们知道母亲断了自己每天点心的来源,不知道该怎么抱怨了。
只听夫子在里面大声的为大家领诵《孟子》(战国篇,且和颜悦色的让那个小姑娘以后再不要来了。
小姑娘茫然的被请出了教室,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李小红放心的吐了口气,这样就好,既不伤害小姑娘的自尊心,又能把事情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现阶段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的一切尚早。
第245章 店大欺客()
解决了小姑娘风波,李小红心情愉快地走在街上。
她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有能力解决好一些问题,从陈兴事件到现在的小姑娘事件,包括家里问题的处理上,自己越来越有能力、有底气、有自信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自信是由每个人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具备的能力决定的,是一天天的积累,一天天的沉淀建造起来的对自己的肯定。
最近的一系列成功,让李小红有些放飞自我,风很轻,云很淡,李小红的心儿飘呀飘。
她决定今天给自己放一天假,去找好友云十三娘,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两个女人在一起最好的娱乐是什么?逛街购物呀!
双11快到了,大家快要剁手了吧,我也准备剁手呢,家有宝宝,那就是个碎钞机。
京城的东市总是那样繁华热闹,一年365天天天人挤着人,人挨着人。
具有如此强大购买力的京城,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到这里来拓展事业,获得资源,繁衍生息。
云十三娘本就住在朱雀大街上,原本就是最繁华,最热闹的集市所在。
两人没带小厮未带车就出来,边走边逛,手里还捧着一把零食,简直就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年轻时代。
可惜这不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你在街上撸串没人管,商场、出租车有各种规定约束,实在不行了,还可以投诉,这是几千年前的大唐朝,凡事要靠自觉自律。
李小红习惯性的穿着朴素,云十三娘也是一个寡居人家,一身都素得可以,让人看起来就是两个生活困难的妇人在穷逛。
任何时候寡妇的穿戴,总是能和作风问题联系到一起,云十三娘年轻时也是爱穿红衣绿袄的人。
自打守了寡,这些颜色鲜亮的衣服就再没有上过身。
在甘肃还好些,到了京城之后更是连首饰都不敢戴了,生怕被周围的人挑刺,让天天护着自己老祖宗脸上蒙羞。
每个人都在生活之中不断的变化,云十三娘也是一样,相比较年轻时能为李小红倾囊相助。
现在的云十三娘,更多的是处处如履薄冰,千思万虑,小心翼翼。
现在两个朋友之间地位身份发生了反差,李小红从当年的那个什么都没有,处处需要她接济,甚至连妹妹都要卖给她的农妇,变成了富贵人家的女主人,是家里的掌家人,说出来的话,无人不敢听从。
而云十三娘自己,这几年被关在内院中蹉磨,胆量信心日渐消失,做每件事,说每句话,先要思量思量。
走在大街上,看李小红神色飞扬,自信开朗,不停的说着、看着,喜欢哪件东西,毫不犹豫的就买下来。
旁边的云十三娘始终含蓄的笑着,看见一件喜欢的东西,先衡量它的价格是不是自己能付得起的,再想一想这件东西是不是必要的,最终她什么都没买。
云十三娘心里不是没有失落,曾经的她也曾辉煌过,灿烂过,豪气万丈。
现在只是一个守寡多年中年妇女,更多的想要抓住李小红这个唯一的朋友。
平日的她,哪有什么朋友可言,是大家避而不及的人。
李小红能在百忙之中来找她玩,就已经提高了她在云家的人气,起码让云家人觉得养着这个姑母能发挥点作用,拉拢点人气。
做生意的人天生就有一双火眼金睛,看着李小红和云十三娘两人穿戴毫不起眼,头上未着金,耳上未戴银,狗眼看人低的就出现了。
做小本生意的,还能耐着性子,热情招呼。
到了金楼银楼这样的地方,有些人就流露出不耐烦了,随随便便普通的一根钗,就顶着两人身上全部穿戴价值了。
云十三娘这些年被冷眼惯了,所以她通常不出门,商户人家的寡妇,受着娘家的供养,哪有人能看得起。
李小红就不一样了,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被人这样歪着眼睛冷言冷语,哪能受得了。
你不让我看,我偏要看。这种不服气的逆反心理,李小红偏要让小二给她拿店里最贵的那个簪子。
那簪子做成了一个孔雀开屏的样子,孔雀尾巴正好满满把头上的发髻包住。孔雀后面的羽翅上还镶满了五颜六色的小宝石,璀璨夺目。
店小二不乐意了,你说你穿成这样,连个车都没有,这么大个东市还要腿着逛,眼瞅着就买不起。何必呢,万一有损坏难道要让自己赔?
李小红不乐意了,抬高嗓门嚷嚷:“你开门做生意,还有挑客人的,哪能做出公道的生意来。”
李小红也是生意人,最反感店里的掌柜和小二,以衣品取人,损坏自己家企业声誉。
做为老板,她知道商家其实最害怕这样吵闹的人,因为会影响到周围其他的买家对这个商户的印象。
果然旁边顾客都抬起头来,凑到跟前旁观,中国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可惜店里的掌柜和小二不这样认为,在京城有一定规模的商户背后都有靠山,和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不然怎么能在各种竞争中屹立不倒。
简单一句话这店不怕闹事的人,店大欺客,今儿就欺定了。
李小红不开心了,这么长时间没遇到过这样的挫折,而且她觉得自己占理呀,自己是真的想买,你凭啥冷眼歪着我?
今天就扛着了,看谁能扛过谁。
掌柜的见李小红一点要撤退的意思都没有,也不开心了,大家都在看热闹,还做不做生意了?
李小红转过头去,对云十三娘说了几句话,云十三娘扭头便走,毫不犹豫。
两个女人势单力孤,必须找帮手。上次赴京城,为刘文星成亲凑彩礼的时候吃的亏,她一直记得。
为什么吃亏啊?首先没有摸清人家的底,其次自己没有背景,没有实力。
现在不一样了,既然打算扎根在京城,该做的功课,李小红可一样没少做。
但凡东街西市上关系背景特别硬的商家名号全都背记下来了,这家金店不属于那种触碰不得的。
否则云十三娘也不会任由她和人吵。
李小红打算用此做磨刀石,来检验一下自己最近取得的进步。
掌柜的冷笑了,前倨后恭,现在知道要撤退了,他就知道这些穷人们最多能嚷嚷两句,还能干什么?
第246章 误打误撞()
李小红也不着急,不慌不忙,款款坐在给客人提供的免费椅子上,端起免费的茶水喝一口,味道不太好,茶叶太普通了,不舍得投资的商人。
小二打算上去把她撵开,掌柜的拦住了,穷寇莫追。
若是惹急了,农村的妇人们生气时撒泼打滚的多的是,要是真的躺在店里要死要活,那耽误的生意可比几个茶水钱要多得多。
掌柜的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心想这妇人真是没皮没脸,又没钱买,穷成这样,还到金楼里来做什么,轰都轰不走,硬赖在这里。
当京兆府的衙役进来审询时,掌柜的一头雾水,这是谁报的案,难道是上个月卖的那个假金钗事发了,一时腿也颤了,心也慌了,脸上的肉都在抖。
犯过事的人都怕警察,连警笛都听不得,就觉得那是冲着自己来的。
京兆府的衙役一身制服,精干有力,进了门之后东张西望,明显在找什么。
掌柜的心更慌了,这是在找什么呢?
衙役一见掌柜的,明显眼睛一亮,急步冲着掌柜的走过来。
掌柜的心跳随着衙役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咕咚”,他倒了下去,竟然被吓晕了过去。
把衙役惊着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还没说话就把人吓晕了?是心怀鬼胎还是这人本身就有病?
李小红在旁边咳嗽了一声,既然衙役不知道她是事主,那她只能挺身而出了,山不就我我来就山,多大的事儿。
“官爷,是我报的案,这家店不肯卖我东西,太奇怪了,所以我报案。”
衙役也觉得奇怪啊,怎么还有不愿卖东西的店。
小二不愿意了,怎么倒打一耙呢?谁不愿意卖东西了,明明你穷得衣服都快穿不起了。
“官爷,不是小店不肯卖,是明明这妇人就没钱啊,你看她身上穿的棉衫,全身上下加起来值不值100大钱啊。”
小二不说话不行了,掌柜的躺在地上不知死活,他再不说话才被人委屈到家了。
李小红也委屈了,穿工装怎么了,平时田间地头,仓库货仓,脚不离地的忙活。
让她穿个金丝银缎的长裙,怕绊倒,不利索,这一身短打正适合,这不能说明她出来捣乱的呀。
她从袖子中取出自己的小钱袋,拿出一叠银票,说:“今天出来的急,就带了一点儿零用钱”。
小二眼睛都直了,你早点拿出来不就没事了吗?谁能想到两个捧着零食逛街的穷妇,身上居然会藏着银票,这是在逗他玩吗?还是现在流行低调。
小二愣住了,有点不知该如何反应,掌柜的躺在地上没做出任何指示,自己该怎么办呢?
长久以来,做生意的本能觉醒了,他迅速的取出李小红当时要看的那个孔雀宝石簪子,低眉顺眼地的放到李小红手上,说:“夫人,您慢慢看,仔细看,不要也没关系,我们这里还有下一季各种新品的图册,你还可以订做打造。”
旁边周围的客人看到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