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那人咂咂嘴,目光游离,一脸悠然神往。
“嘁!有什么可惜的!”当地一豪富不屑的看他一眼,又看着谢问,傲然道,“左右不过一座山,翻遍了还怕找不到那些猴子窝吗?告诉我那山在何处,再多的藏酒也能取来!”
“是啊是啊,最好是将那会酿酒的猴儿捉将回来,稍加训练,此等美酒便取之不尽了。。。。。。”
谢问面上含笑,但眼神已是不悦:“在下不劳而获,窃取猿猴果腹所藏,已非君子所为。此酒本就意外所得,尝过后理应知足,若是为一己私欲,再去毁其家园,令其失却自由,扼杀其野性,此行此举,又与禽兽有何异?”
那人一哼,却也不再说什么。
白叶横山接到酒闻了闻,眉头一展,喝了一口,目露惊喜,随口道:“‘泛芳樽以琥珀,沁兰香而幽藏’,真是好酒。”信手拈来即是佳句,不过他声音压得很低,近似自言自语,只有身边的孤竹陨听到。
她的称赞方法就直接多了,就是一杯接一杯地喝掉它。
主人翁既然出现,自有大批仰慕者围上去攀谈,谢问一一应付,温文尔雅中保持着适度的疏离,让人觉得他气质高不可攀行为又平易近人,完全不会招致反感。众人都等着看他最近又得了什么珍藏,但他似是忘了一般,只是与人谈笑,讲述旅途中的见闻。他言语生动,将那些有意思的事讲得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你眼前,人们听得也是津津有味。直到日薄西山,他才像想起了什么,与一名侍人耳语几句,侍人领命去了。
“诸位请入座,佳宴岂能无美食,我已略备薄酒,并准备了几道新颖的菜式,请诸君品尝。”
人们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已到了该用晡食的时候了。
少顷侍人们抬着食案鱼贯而来,第一道菜很快呈到宾客面前。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居然用一只只四四方方的大铁盆盛装。
“这是什么?”孤竹陨好奇的揭开眼前的盖子,盆中瞬间升起一团白雾,扑到脸上却是冰冰冷的一股寒气。白雾散尽后,只见半盆水一样的清汤,中央用肉类堆砌出山一样的形状,一半冒出水中。以水面为界,下一半是鲜红的肉丝,上一半则是雪白的生鱼片,其薄如纸,近乎透明,每一片都分别冻在冰块中,那股寒气就来源于此。
她对饮食一道极为讲究,最爱吃肉,尤其喜欢咸辣,这道菜看起来却清汤寡水,不合她口味。
“古人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问翻遍古籍中制脍名篇,发现脍食当以新鲜、本味为美。这一道菜所用九岩龙、飞鱼肉分别取自山间与海中,不经其他材料佐味,而高汤取数种山珍熬成,因此取名‘山海脍’。”谢问稍作讲解,拿起象牙箸道,“诸位请。”
九岩龙是一种小鸟,凶猛敏捷,筑巢在绝壁山崖间,肉质极为鲜美,但每只能食用的肉不到一两,又极难捕捉,因此一般人家宴上并不常见。
那冰块冻得不是很牢,轻轻一夹就碎了,孤竹陨挟了一片鱼生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只觉冰爽脆嫩,口中尽是生鱼鲜甜而尝不出丝毫腥味。
筷子又伸进汤里,捞了几缕鸟肉,但见脍丝切得极细,且皆是一样长短。她赞了一句庖厨刀工,便忙不迭将脍丝送入口中,不防竟险些被烫了个满嘴泡。
原来那汤面上覆着一层油,隔绝了热度,下面居然是滚烫的,九岩龙肉就用这汤侵熟。菌菇一类煮汤本就香浓味美,而九岩龙鲜美细嫩,此时精华相融,肉里充满了浓郁的异香,直从口舌散入四肢百骸。
“果然是天成至美,好一道山海脍!”不知是谁大声赞扬。
谢问一笑,吩咐人上第二道菜,并搬来几坛美酒。这些却不是猴儿酒,但人工与自然各有各的妙处,这酒又自有另一种风味。
这次是一道热腾腾的肉羹,颜色鲜绿嫩白兼有之,清新惹人喜爱。嫩绿的是江南常见的莼菜,人人都认得。那肉则极为嫩滑,极度美味,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奇香,丝丝缕缕钻入鼻腔,让人觉得浑身舒畅,欲罢不能。谢问道:“河豚为‘江河三鲜’之首,虽有剧毒,但其味之珍美实在令我难以割舍。秋冬之交,眼下是长江河豚最鲜美的时节,这道莼菜豚鱼羹正是最应时的佳肴。诸位请放心,这河豚已经放尽血液,剔除毒腺,再无余毒,可安然食之。”
座中不少人迟疑,畏惧河豚剧毒,孤竹陨却等不及他说完就下箸如飞,径自大快朵颐。
最后端上来的却是一盆昙花瘦肉汤。
口感虽好,却似乎是最平平无奇的一道菜了,但昙花只在夏秋开放,汤里的昙花却是新鲜的。汤里还加了野生的芦笋,比之竹笋更嫩。
“这昙花是我让人在夏天收集的,半开时连茎剪下,趁新鲜封进冰里,随时可以取用。”听到有人问起,谢问解释道。
什么叫优质生活?这就是。众食客只怕回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家的饮食都提不起兴趣了。
晡食结束后天色已有些暗了,侍女掌上灯,幕天席地,凉风潇洒,又有种不同于白日的宁谧旷远。
这时七八个壮汉抬着一只巨大的浅底水缸,吃力地走进来,在客人们惊讶的目光中,“哐当”一声放到草地上。大缸径长足有一丈,像个小水池,蓄了两尺深的水,里面居然养着一只硕大无比的河蚌。那河蚌黑黢黢的,表面粗粝不平,纹路缝隙里密密麻麻长满了水藻和寄生虫,两片壳微微张开,边缘生刺,仿佛一张长着利齿的大嘴。
“这。。。。。。这蚌如此巨大,怕是已经成精了吧?”
“什么怪物,长得好生怕人!”
“谢问,这也能算宝物?你可别逗我们。。。。。。”
谢问也不解释,只让他们安静等待。缸里的水逐渐恢复平静,堪堪将那蚌淹了大半个,它长时间不受惊扰,伸出肉足来试探一番,然后缓慢地、小心地张开了壳。守在一边的谢问见差不多了,迅速抽出剑插在两壳之间,那蚌受惊立刻收回肉足,却是无法再合拢。他走上前去,不惧那股刺鼻的腥臭,小心翼翼地拨开蚌壳内的膜层,露出里面的东西。
“啪嗒”,不知是谁的酒盏落到了案上。人们纷纷望着那蚌壳,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有人喉咙里发出“咿咿呀呀”的音节,自己都无知无觉。
蚌壳里那物体在肉足的拨弄下四处滚动,竟然是一颗大如婴儿头颅的珍珠,圆润光滑、浑然天成,那熠熠的光华好像将烛火都衬得更亮了。蚌肉里还嵌着无数颗小珍珠,有的如龙眼般大,珠光点点,宛如众星拱月。
这世上天然形成的至宝中,只怕难以找出能与之媲美的了。
谢问悠悠道:“这只珠蚌,是我从彭蠡泽打捞上来的。那日一名船工下水采摘荇菜时突然失踪,我们找遍了附近水域,最后在湖底发现了这只蚌。将它强行撬开,便看见了这些珍珠。。。。。。和那船工的残骸。”
如此大的一粒珍珠,实在是天地孕育的无上瑰宝,问不忍让它从此停止凝聚,便留了这东西一条性命,使宝珠得以继续成长。这畜生长得这样大,也不知道活了多少年,说不定还吞吃过不少人呢。”
讲到珠贝食人时,烛光明灭不定,打在他脸上,连那温润的笑容仿佛都有些晦暗,加上他的叙述无形中为这珠蚌染上一层血腥恐怖的阴影,许多人都觉得汗毛立起。
第二十四章()
。
谢家那场奇珍宴结束后;因为欲与他们结交的人太多;白叶横山几人无暇与主人家打交道;也没有久留;次日便取水道离开了无定城;顺江而下;很快接近了紫金峰。
紫金峰在一面大泽中;原先只是一座无名孤山,后来桑朽木祖先游历江湖时见峰顶紫气萦绕,遂定居于此;取名紫金峰。过了许多年,桑氏医药圣手名声打响,紫金峰这个地名也跟着传播开去;与巴蜀长生谷成为江湖上并列的杏林名门。
他们放舟入湖;往深处划了大半个时辰,烟波浩渺间才渐渐现出一座孤零零的山峰轮廓。这山高不过二百余丈;绕山一周也用不了几个时辰;胜在风景奇秀;远望过去林木葳蕤;水雾蒸腾;隐隐约约可见岩泉瀑流、碧瓦飞甍。
桑朽木一早就接到白叶横山要来的消息;把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们一到山下,两个十岁左右的药僮立刻蹦蹦跳跳迎上来带路。
山脚渡口旁就是一条宽阔的步道;越往上越是崎岖。好在山上景致不错;众人慢慢攀登,权当观赏风景。这时节还开着不少山花,蝴蝶蜜蜂穿梭其间,虽然不比人工培植的娇艳繁盛,但胜在自然野趣。树林草丛中不时跑过野兔、狐狸等小兽,有的看见人也不怕,还要停下来瞧上一瞧,似乎十分好奇的样子。
紫金峰上亦开辟出大量药田,桑家的宅子就在药田中间,周围小径四通八达。
一行人到达的时候,桑朽木正亲自弓腰在田间除草,见他们来了,远远站起身招手,孤竹陨恍惚间好像又看到了自己的师父。这两人一辈子不对盘,但某些方面还是有点相似的,譬如对医道同样怀着最高的热忱。
“师父!”
朱鹮雀跃着跑了过去,撒娇一般地挽住他的手臂。桑朽木历来严肃的脸上难得的带上了点笑意,显然对她是很喜欢的。朱鹮虽然只是白叶横山的婢女,学医的天分却极高,若不是她执意要留在白叶横山身边,他将一身本事倾囊相授,她未来必成大器。只可惜人各有志,这些事也强求不来。
“桑前辈,别来无恙。”朱鹮挽着他走拢过来,孤竹陨讪讪笑着向他一揖,桑朽木摆摆手,让药僮先带他们进去,他有话和白叶横山说。
童子引诸人入内,外庭洒扫过,纤尘不染,他们领着众人各自来到安排好的住处。
孤竹陨的屋子在一片修竹间,颇为清新雅致。屋里早有人备好热水,她沐浴完毕,未臾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