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他!怪不得她觉得眼熟!
她猝不及防之下没能管理好自己的表情,一直盯着姚白栀看的严昭见她惊愕又恍然,表情十分鲜活,忍不住一笑,终于从快要将他淹没的百感交集里挣扎出来,说道:“吓着你了?对不住,我一时出神,等听见你们过来时,已经晚了……”
声音出奇的温柔,姚白栀也回过神,弯腰屈膝行了个福礼,低声道:“不敢当,拜见太子殿下。”
“免礼。”严昭强自按捺着自己,站在原地没再往姚白栀跟前走,“是姚相家的小姐吧?”
咦?他怎么还不走?这是还想跟她闲聊?可是为啥呀?太子这时候不是应该见过姚宁馨,对她有好感了吗?怎么还跟姚丞相的女儿搭话,这是想脚踩两只船呀?!
哦,不一定,毕竟剧情早就如脱缰野马一般狂奔起来,谁知道太子那边是不是也有变故?姚白栀心里嘀咕着,应了一声:“是。”
她始终低着头,严昭看不到她的眼睛,心里有点失落,忍不住往前走了一步,说道:“听说你前些日子犯了旧疾,现下是都好了?”为什么看着还是这么瘦?这样热的天气,她仍旧套着披风……回去得再问问曹毓那边儿的消息了。
“谢殿下关怀,已都好了。”还真要聊呀?别吧,她还想转去树后看看风景呢,虽然太子长得挺帅的,可是再帅的人也架不住尬聊呀?再说了,小安又不在,她也没什么攻略的心思……等等!
太子对她是这么个态度,难道根本不是好感度检测模块出了问题,而是……他真的对“姚白栀”好感度满了?!会不会是小安带她穿错世界了呀?
“好了就好。”本来到这里,严昭就该离开了,但他实在舍不得,便接着说,“安国寺内有不少好景致,如今正是好时节,既然来了,不如多走走看看。”
姚白栀正满腹狐疑,严昭就说了这么一句不太符合他人设的话,她更疑『惑』了,忍不住抬头瞟了太子一眼,没想到他见她看过来,居然一笑道:“我已在此住了两日,若蒙不弃,愿为向导。”
谁敢嫌弃太子?但就这么答应,好像也有哪里不对,姚白栀不由求助的看向于碧珊,哪想到于碧珊面不改『色』的说:“太子盛情,姚小姐自是不敢推却,不过,下官陪伴姚小姐出来游览时,姚夫人曾经提醒,不要走得太远,早些回去,免得累着小姐……”
她说着越过姚白栀,看向松风,建议道:“大小姐,不如让松风先回去回禀夫人一声,也免得夫人担心。”
姚白栀:“……”
原来你是太子严昭的人!!!原来你是故意引我来这里的!!!什么『摸』『摸』千年古树祈求健康长寿呀、什么古树后就是个山坡可以居高临下赏蔷薇呀……全都是借口!借口!!!
“也好,烦你回去回禀姚夫人,就说孤与你家大小姐一见如故,一同在寺内游览,晚点会亲自送她回去。”严昭不等姚白栀开口,抢先对松风说道。
谁跟你一见如故了?!
严昭数日煎熬,昨夜更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眼睁睁看着天一点点亮起来,心中急切渴盼的可不是这个消息!
伴读曹毓从没见过太子殿下这么怒形于『色』,不由警惕的往四下看了几眼。
他们虽然借故远离人群说话,但太子上午刚充分展示了一国储君的才华气度,在场满朝文武连带女眷,眼下都关注着太子的一举一动,这时候可千万不能被人看出异样来。他赶紧低声劝谏道:“殿下息怒,丞相府能人众多,定会查到苗逸飞的踪迹,相信很快就能找到他们。”
“那又怎样?消息已经传了出来,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严昭紧攥拳头,恨声道。
“那倒也没有,姚相怎会容许此事外传?只是出城前,大伙都堵在城门里,我恰巧见到苗逸飞骑着马在丞相府车队前后兜了一圈,还跟我打了个招呼。但出城后他就不见了踪影,姚夫人的马车又刚过南桥就在路边停下,护卫们围成一圈,看着像是出了什么事——您叫我去打听一下姚家大小姐为何没来游春踏青,我想起此事,出去找苗家随从问了几句,听说苗夫人突发疾病,才有此大胆猜测,也许不是真的。”
曹毓不知道严昭为何如此生气,但身为太子伴读,他还是想尽力熄灭太子的怒火,不让他因此事影响大局。
“哼!他还故意跟你打了招呼,可见是蓄谋已久。你也不用唬我,你这『性』情能有如此‘大胆猜测’,肯定还打听到了别的确凿消息,早上跟你一起排队等着出城的熟面孔不少吧?你能打听到的,难保别人打听不到,你别跟着我了,去见令堂,请她提醒一下姚夫人,知道怎么说吧?”
曹毓见太子很快就冷静下来,松了口气,点头道:“殿下放心,我就说,外面有人在传姚家大小姐被歹人劫走了,所以才没来游春踏青。姚相肯定一听就明白。”
第70章 大婚()
看到防盗章的小伙伴是购买比例不够,等12小时再看最新章吧 挂好了长命缕; 正院就来人传话; 说相爷请了宫里的太医,马上就要来给大小姐看病; 请大小姐更衣后; 去正院等。
姚白栀不知前情,有点诧异; 刚说要给她治好病根; 这就请太医来了?但是原主以前也是太医给看病呀!怎么这次还郑重其事的?
大概是看出她的疑『惑』; 边上陪着的于碧珊就问正院来传话的石榴:“不知这次请的是哪位太医?”
“说是一位刘太医; 最擅长治大小姐这样先天体弱的。”
“刘太医……”于碧珊想了想; 忽然『露』出点惊容,“莫不是给三……殿下看病那位?”
她这话说了,几个丫鬟都不明所以、没啥反应; 姚白栀脑子里转一圈后; 却跟着吃了一惊; 给三皇子看病的刘太医……不就是原剧情里首告吴皇后行巫蛊之术、致使皇后彻底倒台的那位吗?他他他; 他怎么会出宫来给姚白栀看病?剧、剧情怎么又崩了?
姚白栀陷入沉思; 呆呆的任由丫鬟服侍着换了衣裳; 然后在于碧珊和松风的陪伴下去了正院。她在王氏房里等了一小会儿; 姚汝清就亲自陪着一个身穿绿『色』官袍的中年人走了进来。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姚白栀这具身体又是自小就有咳症; 肯定得叫大夫看面『色』、问病史; 所以就没拉帘帷、讲什么回避; 姚白栀也借此将这位剧情中的关键人物打量了个清清楚楚。
刘太医一走进来,身上就带着一阵『药』香,显然是常与中『药』打交道,他样貌端正,留了三缕短须,一双眼睛很有礼貌的垂着,直到姚汝清请他看诊,才看向姚白栀。
看着还挺正派的,问诊的时候也很温柔很有耐心,颇有些医者父母心的样子,但他早年却真的没少帮吴皇后干缺德事儿,不然吴皇后怎么会放心把那个自己深深忌讳的儿子交给刘太医呢?
只是没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太医照顾了三皇子十几年,照顾出了感情,当亲儿子一般看待,吴皇后却中了丽妃的计,狠下心要虎毒食子,刘太医无法可想,干脆向嘉泰帝举报了吴皇后,嘉泰帝气到中风,吴皇后从此倒台,刘太医自己虽没能活命,却保下了三皇子不死。
所以为什么刘太医会被丞相爹请回来给她看病?满怀疑『惑』的姚白栀,在刘太医被带出去开方子以后,直接开口向姚汝清发问:“爹,三殿下是谁呀?”
“就是三皇子殿下,他因为早产,一直深居简出养病,外面都不大提起,所以你不知道。”
“那这位太医是专门给三殿下看病的吗?爹是怎么把他请来的呀?”
她现在比以前话多,姚汝清却欣慰于女儿有话就问,便也有问必答,“是上次在安国寺,太子殿下推荐的。今日面圣时,爹趁便提起来,陛下隆恩,当场就准了,我看这刘太医似乎有几分把握,你先吃着『药』,好好将养身体。”
姚白栀应了,心中却狐疑不定,太子推荐的刘太医?他为什么这么做?不可能只是为了给自己看病吧?以他现在的处境,不应该贸然惊动皇后的人呀?
这个三皇子的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他在帝后面前的不可说程度,仅次于先皇后——不对,是在嘉泰帝那里仅次于先皇后,在吴皇后那里,是绝对的不可说!
那个舞伎血溅当场给了吴皇后非常大的刺激,她不愿意相信自己生的孩子是厉鬼转世,但又非常害怕会是这样,再加上生这个孩子的时候,她确实非常痛苦,便根本不愿意见三皇子,只当没生过,反正她已经有一个钟爱无比的儿子了。
嘉泰帝受到的刺激其实没有吴皇后大,但吴皇后很有心计的,在之后给他灌输了一种想法,那就是三皇子之所以会早产、还克父母,是因为嘉泰帝当年误伤了先皇后,致先皇后一尸两命,才报应到了吴皇后母子身上。嘉泰帝信了。
自那之后,宫里再没养住孩子,嘉泰帝在吴皇后洗脑之下,很奇葩的把别人流产难产、孩子夭折都归咎于死去的孙皇后和赵庶人姐妹作祟,对这些受害者不闻不问,却觉着亏欠了吴皇后,以致于他后来虽然有了无数新宠,倒还一直对吴皇后不错,也很宠爱他们的儿子严煦,并且越加憎恶会让他想起那些旧事的严昭和三皇子。
姚白栀搞不懂他的逻辑,如同她搞不懂太子的『操』作一样。他建议姚汝清把刘太医请出宫来给自己看病,皇后不可能听不到消息,她听到之后,难道不会怀疑这事有阴谋吗?
她没想到太子要的就是皇后怀疑。王丽妃姓王,姚夫人也姓王,而且就在一天之前,王丽妃一大早就往娘家赏赐东西,之后王丽妃的亲大嫂还跟姚夫人在同样姓王的尚书府单独交谈许久,这一切联系起来,心中有鬼的吴皇后会不紧张吗?
更不用说,姚相在求刘太医过府看病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