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几何时,她潜谋革命,下令召集李唐宗室齐聚明堂,吓得这群惊弓之鸟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叛乱,任她名正言顺地斩尽杀绝,以鲜血铺就登位之阶……
    拜洛图,御明堂,训群臣,发政令……这庄严华丽的殿宇就是大周朝的象征,那傲立于明堂之巅振翅欲飞的金凤就是她的自我写真。
    御座上的女皇必须用尽全身力气才能控制住自己气得发抖的身子:
    ——这疯和尚是否知道他干了什么?他毁掉了她毕生为之奋斗的心血结晶。
    (本节未完待续)
    可是她不能公开惩办薛怀义,因面首争风吃醋火烧明堂泄愤实可算得上丑闻,万万不可张扬出去为天下笑,但也不能说是天火,那会被认作上天不佑大周降灾示警,事实上已有臣子以此为由要求武皇立即终止一切欢宴,谢罪于天。心虚的武皇本已准备应承,却有马屁高手出面反驳:“明堂是布政之所,又不是社稷宗庙,发生大火是福是灾还不一定呢,干什么要圣上自贬呀?”
    “对呀对呀,昔日武王伐纣,军队过河时便有天降大火,如今火流王屋,正是弥显大周之祥。这是祥瑞,不是天谴!”
    “所言甚是。臣闻弥勒初成佛道时便有天魔烧宫,七宝台须臾散坏,这是大吉大利啊!”
    ………………
    可见养几个博学多才的马屁精还是很有用处,总能在适当的时候用舒服的言辞抚慰你伤痕累累的心灵,随手拈来一个妙到毫巅的典故化解一切尴尬。
    武皇于是顺理成章地继续欢宴,把明堂火灾推到值宿工匠的身上,说他们烤火不慎以致失火烧毁明堂,又派薛怀义上阵监督重造明堂,表明这事真的与他无关,一切不过是谣言是捕风捉影是子虚乌有。
    上苍仍然眷顾着大周,而薛师也仍然是武皇的亲密战友,他又奉旨督造铸铜为九州之鼎和十二生肖的神像,各依方位镇守四方,象征着武周帝国江山永固。九鼎铸成之日,女皇亲临题字: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元降鉴,方建隆基。
    此铭文镌刻于九鼎之中最为高大的蔡州鼎,末尾有“隆基”二字,后来被视为她孙子玄宗皇帝李隆基启运的吉兆,但在当时当然没人这么附会。
    一切都很正常,仿佛那场蹊跷的大火不曾发生过。武皇行若无事地处理着政务,容色镇定沉静如古井无波。可是她心中明白,一切都已经不同了。她能骗得了天下人,唯独骗不过她自己。
    那个特殊的元宵节必将让她永世难忘,那无云自雷的异象,那被浓烟熏得发黑的金凤,必将一遍又一遍地在武皇的脑海中重现。天命真的要离她而去了么?神明真的已经开始厌恶她的狂妄了么?
    她仿佛自一场迷梦中苏醒过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哪些福分是她不该得的,哪些天机是她不应晓的。
    自称能预言吉凶祸福的净光老尼首当其冲,成为武皇炮轰的对象:“你不是常说你知晓过去未来事么?为什么不告诉我明堂会失火!”老尼惶遽不安,当下便与弟子四下逃散,武皇遣人一一捕获,尽数没为官婢。南下岭南为武皇采制长生药的韦什方听闻此事,即自缢身亡免受一番苦楚。
    虽接受臣下的谏言未曾下制自责,但武皇已变得低调而务实。她悄然除去了“慈氏越古”的尊号,“慈氏”指弥勒,“越古”指超越古今,大约是觉得这些说法僭越太过,又下制求天下直言。用法宽平的徐有功,能干博学的魏元忠,沉稳厚重的狄仁杰,现在都召回朝堂,受到重用。武皇一向有分辨贤愚不肖的能力,如果她愿意,完全可以做到让能者在职,贤者在位。至于那个不三不四却自以为了得的薛怀义,自然也有他该去的地方。
    小男生有志气是好事,可是玩个性玩到武皇面前未免找错了对象,只为顾及人言不便立刻动手。眼下民众都已淡忘了此事,这贼秃驴的死期也该到了。事情自然要做得精密周详,不能留有后患。武皇找来爱女太平公主,母女俩一番计较,依计安排停当。
    洛阳皇宫,隋时称作紫微城,自武皇称帝以来几经修缮,无论在建筑的气魄上,还是在防卫的严谨上都超越前隋。宫城内有九州池,其池屈曲,象征着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平素鸟鱼翔泳,轻舟摇曳,风景绝佳。池中有岛,岛上有瑶光殿,亦为前隋所建,遍植花木,掩映轩陛,四面荫茂,静谧清幽。武皇便在这瑶光殿内设宴款待薛怀义。
    当日武皇尚未发动革命之时,常以此地与薛怀义幽期密约,因地处隐秘,一泓碧水阻隔,不虞外人撞见,现在倒正好用作薛怀义的毙命之所。待薛怀义刚刚出现在瑶光殿,武皇事先安排好的百余个健壮妇人立刻一拥而上,将他扑倒。薛怀义虽说也练过几天拳脚功夫,却哪里敌得过这许多凶恶妇人!被结结实实地捆成一坨,拖拽到瑶光殿前的林木之下,嘴里塞布,一阵乱棍劈头盖脸地打下去,只有出的气,没了进的气。伸手一探,没了鼻息,果是死了。
    风摇树影,如魔如幻,一代男宠就这么香消玉殒。武皇并不停手,以辇车载尸飞驰白马寺,趁势将薛怀义平日豢养在寺里的一干侍者恶僧尽数拿下,该处死的处死,该流放的流放,免得污言秽语流传于外。至于薛怀义的尸体,则焚化了造佛塔,算是毁尸灭迹外加废物利用,此时离他传奇式的发迹正好十年。可怜薛怀义尚未年长色衰,便消失得连渣也不剩,帝王果然都不是好东西,不管是男皇帝还是女皇帝^_^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来不过是洛阳城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吹点小牛,赚点小钱,过他的小日子,和这宏大的时代风云扯不上丝毫联系。却不幸被千金公主的侍女看中,带进了公主府,更不幸事后被千金公主发掘出他的“天赋异禀”,当礼物转送给太后,就此开始了他光怪陆离的一生。一夜之间他有了高门士族才能拥有的高贵姓氏,成为天下第一名刹白马寺的主持,当今驸马称他为季父,诸武朝贵尊他为薛师,昨天他做梦都高攀不上的大人物,现在都要反过来向他献媚谄笑。他只是个小人物,没读过多少书,一下子处在这种上下倒错的巨变中难免忘乎所以,看不清楚自己其实也就是那个高贵妇人的手中玩物而已。可若换了其他人,突然如冯小宝一般一步登天,又能表现得有多好呢?不管如何,从垂拱年间到证圣元年(公元685…695年),由临朝称制的太后变为君临天下的帝王,武皇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岁月就是和这个男人一同度过,现在他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骨灰掺杂在黄土里修建成佛塔,仿佛世间从来就没有这个人存在。事后回想,恐怕武皇心中也多少有些唏嘘慨叹吧。
    十年光阴,弹指即逝,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十年?回望白马寺的佛塔,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依然风华万千;然晚来风急,拂动檐角的塔铃,其声泠泠,与苍凉的风声相应和,却又不免带上几分凄楚了。
    (本节未完待续)
    自从参与除掉薛怀义的密谋之后,太平公主已成为武皇的心腹,见母亲闷闷不乐,便慷慨地将闺中爱物张昌宗送给母亲。张昌宗是故宰相张行成的族孙,贵介公子,俊雅温文,决不同于薛怀义那种粗人。他有兄长张易之,兄弟俩一同得幸于武皇。张易之也是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精善音律,姿容绝世,眉宇间一段不羁意态,银狐般的邪魅动人。张昌宗则更为精致秀美,传说他肤白如雪,眉目如画,更难得谈吐风雅,善解人意。曾有人赞他“美如莲花”,即刻遭到反驳:“怎么能说六郎美如莲花,应该是莲花美如六郎。六郎解语,莲花岂能解语?”这一著名的马屁出自绰号“两脚狐”的宰相杨再思之口(此人一辈子大概也就这件事被人记住),张昌宗也由此多了一个“莲花六郎”的雅号。张易之自然就是五郎了。这对兄弟俩今日该算作是花样美男了,真个春兰秋菊各擅胜场,看得人口水一地,只觉少看谁一眼都是天大的憾事,武皇当然不必为此头疼,她两个都要。
    张氏兄弟现在已经完全取代了薛怀义的位置,满朝文武自然又是趋之若鹜地逢迎拍马,争着为他们牵马执鞭。不过二张毕竟是公卿子弟,不似薛怀义般惹是生非,安分守己地专心侍奉皇帝。史载这二人颇为敬业,整日锦衣敷粉,口含鸡舌香,千娇百媚,吐气如兰,出入但闻得香风阵阵,便知是皇帝宠妾来临。武皇见状越发怜爱,爱屋及乌地拜二张之母韦氏、臧氏为太夫人,百般赏赐自不必说,还敕令臧氏看中的凤阁侍郎李迥秀做臧氏的兼职情夫,可谓奉旨通奸。当年轻俊秀风流自赏的李迥秀看见鸡皮鹤发的臧氏盛装华服地向他走来时,脸色真是精彩之极,引得女皇一阵大笑。其后李迥秀日日借酒浇愁的悲惨生活也成了武皇和她的小情人常常调笑的对象。和这些青春美貌的少年郎在一起真是养眼养心啊,日子总是过得特别轻松惬意。她常和二张欢聚宴饮,间或奏以丝竹,或赌博助兴,在少年轻颦浅笑如有魔力的眼眸里,在觥筹交错嬉闹戏谑的笑语中,颓然醉倒,浑不知东方之既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可是她为何仍然感觉空虚,心如同叹息的风一般彷徨不安?
    她已经七十多岁了,就算将天下的美少年都齐聚宫中,又能享受得了多久?铜镜里映出来的那个人影,早已不复昔日容颜。曾经光润如玉的肌肤,被高宗皇帝称赞过无数次的前额,如今已在岁月指尖的轻抚下钝暗枯锈。二张纵然美貌绝世又如何?他们灿烂的青春,就像这满园的春花,霎一霎眼便会消逝。但这九重宫阙,万里河山,仍将以巍峨壮丽的形态存在下去,沉默而庄严,等待着它们新的主人。
    是的,这就是事情的真相:世间原本没有任何一个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