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差别了,那些颇具民族特色的土锦、哭嫁等特产习俗,也许以后就会泯然于历史长河之中。小小想到这里,未免有些黯然。
不过战事结束,作为领军之人的周伟等人终于又可以返回家中,实在是一件大喜事。
大周皇帝亲率太子、百官往黄河岸边迎接南征大军,周伟当场交释兵权,皇帝再三挽留不得,当场封了周伟为昌武公,封周明为兴武候,周艾授金吾卫副指挥,这就是天子亲军了。
消息传回安都,阖府欢庆,小小也松了口气。如今天下一统,父亲这样的骁勇战将难免面临良弓藏,走狗烹的局面,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交释了兵权,自然就打消了皇帝的疑心,皇帝自然也会做出一副大度宽容的样子,许给周家富贵前程。
唯一不高兴的还是只有韦氏,大伯二伯都成了公侯,唯有周英一介白身,这叫她怎么能欢喜得起来。可是当着外人的面儿又要做出一副欢喜的模样,背地里不晓得流了多少泪水,暗恨父母怎么把自己嫁给了这么一个不长进的家伙,因此同妯娌们单独相处的时候,难免脸上就不好看起来。
周明封了候,自然是要分府别居,黄氏这些日子也高兴地等待皇帝的后续安排。照惯例,周英都封了候,皇帝会赐下宅子的,她正欢喜地操心这宅子该如何陈设等等。跟大伯、三叔住了这么多年,开头是上面有婆婆,后来丈夫出征在外,家里都是大嫂主持中馈,如今终于能自己当家做主了,叫她如何不开心,如何不高兴?
林氏看着两个妯娌的反应,又是为难又是好笑。为难的是周英虽然做了许多事情,可都是无法明言的,皇帝会不会另有安排不知道,可就如今这状况看起来,暂时是不会有新的旨意下来了。
那么三房该怎么办?
二房一时新贵,黄氏倒是得意得紧,可一不留神,她那份小家子气就表露无疑,就几天功夫,不过是答谢上门恭贺的客人,便闹了不少笑话。如今都还在一个府里住着,难免带累大房声誉。
还有自家的艾哥儿、蕙姐儿,都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却都还没有定下来,小小明年就要及笄,一时间林氏竟然有种不知从何忙起的感觉,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只盼能早些将这一团乱的家事理个清楚。
正文 二百二十八章 惊慌()
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小一辈的孩子却要悠闲多了。
芹哥儿一年多前就搬到了外院,林氏将他送到了京城有名的书院就读,另请了师傅教导他的武艺。一年多下来,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这家伙就是周家的种,读书是调皮得要死,成绩也是书院里头垫底的那种,骑射武艺倒是触类旁通,一点就透。
自从芹哥儿搬了出去,节哥儿也成天磨着黄氏不放。黄氏有些小家子气不假,可在儿女的教育上头倒也不含糊,立刻问了林氏的同意,请林氏在芹哥儿旁边拨了个院子,把节哥儿也搬了出去。小兄弟俩有了伴儿,越发要好起来。
女孩子之中却分作两帮,蕙姐儿一个人是一帮,荷姐儿跟小小要好,莎姐儿是荷姐儿的跟班儿,三个人自称了一派。若不是好些方面蕙姐儿比小小强得多,只怕蕙姐儿早就要呕死了。
没错,小小就是女孩儿里头垫底的那个。除了书法能拿得出手一些,礼仪、骑射只比莎姐儿好些,其余下棋、弹琴、女红是永远在垫底的那个。按小小自己算的“平均成绩”和“总成绩”,她就是几个女孩儿里头最差的。
不过现在咱又不是应试教育,也不用靠这个考试啥的,稍微差点也无所谓。反正小小看林氏并不是很在乎的样子,也就放心地摸起鱼来。
对于小小的安排,林氏早就想得通透。如今周家已经是鼎盛到了一个顶峰,以军功起家一步迈入了勋贵的行列。这样一来,女儿的选择就更加宽广些,说句不知羞的,正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她才不会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迷了心窍。自家娇养的女儿,就算是嫁人也要选一家对自己女儿的好的。那些书法弹琴啥的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玩意儿,没有又不是过了日子。至于针线女红,周家的女儿怎么会嫁到小门小户还需要自己动手裁衣?
所以小小只需要快快乐乐地玩就好了·其余的自有当娘的操心。
不过小小还好,目前最让林氏头疼的就是艾哥儿和蕙姐儿。蕙姐儿的事情林氏发脾气的时候倒是说得轻巧,可从来就没有女孩儿家的亲事让父亲去操心的规矩,还不是得让做嫡母的相看。这真是上不得也下不得·虽说如今周家在大周风头无俩,可是蕙姐儿的亲事当真不好办。门不当户不对的,自然不能考虑,可门第相对的,适合蕙姐儿的真还没有几个。家底好些人家的嫡子自然是不会娶一个庶女,愿意的都是庶子,不是被嫡母捧杀着养废了·就是畏畏缩缩没什么见识的。有些人家倒是乐意让嫡子娶蕙姐儿,可都是家底不怎么样,摆明了一门心思利用周家的关系往上爬的。
前后挑拣了一个来月,林氏也没相看到合适的人选。
再就是自己的亲子周艾。周艾已经虚岁二十了,若不是一直出征在外耽搁着,换了别人家,怕是娃儿都已经生了两三个了。
这找媳妇比找女婿更难找,林氏眼光虽挑剔·可自家的情况自家心里清楚,满京城悄悄打听下来,总觉得没有一个合意的。
小小这日自充作学堂的院子归来·换了身衣裳便去林氏院子里头。父亲不在家,她打定主意要多陪陪母亲,还没进院子,便觉得有些不太对。小丫头们一副屏息静气小心翼翼的模样,就连已经嫁了出去又作为媳妇子回到院子伺候的素纨,如今叫陈二家的,都在外头檐下站着,看那模样,像是在守着屋子不叫人靠近似的。
小小心下生疑,扶着西兰走了过去。陈二家的远远看见·立即上前笑着行礼招呼道:“三小姐。”
这也是林氏定下的,几个女孩儿年岁渐长,再称呼姐儿就有些轻浮了,依着一家人的排行分别称呼排次,蕙姐儿最长,其次是荷姐儿·小小行三,莎姐儿行四,最幼是萍姐儿。男孩儿也是一样,皆按排行称呼少爷。
陈二家的上前行了礼,也晓得三小姐是夫人心尖尖上的肉,可是夫人有过吩咐,不准任何人靠近,她也只能为难地阻拦道:“三小姐,夫人在屋里有事,要不您回去歇会儿再来?”
小小更是疑惑,母亲有事从来不瞒着自己,怎么会突然有什么事呢?她张望了紧闭房门的正房一眼,转问陈二家的:“夫人屋子里还有谁人?”
陈二家的低了头:“还有,还有周妈妈。”
小小自然不信:“周妈妈自然是陪着母亲左右不离片刻,哪个都晓得,你低着头支支吾吾的怕是还有别人吧?”
陈二家的干脆将眼一闭,跪了下来,一副抵死不说的模样:“好小姐,您就莫要为难奴婢了!”
小小扭了头懒得说她,西兰上前扶她道:“姐姐快些起来,这一院子的人看着呢,你这么一跪,不晓得还以为是三小姐把你给怎么了,若是传出去带累了小姐的闺誉你这不是害三小姐么?”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陈二家的登时就出了一身冷汗。伺候主子这么多年,林氏并不是个很苛刻的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温和。但是作为贴身伺候的,她也知道若是犯了林氏的忌讳,下场绝对会非常凄惨。可今次的事情是林氏吩咐她守着屋子不让人过来,小小此刻却是一副刨根问底的模样,她真真两难起来。
西兰也看出来小小非常想知道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见状靠近陈二家的,轻声说到:“姐姐快莫要糊涂了,夫人对三小姐怎么样你又不是不晓得,就算是天大的窟窿,在咱们夫人眼里,也不过是绣花针戳了一下罢了。这府里的事情夫人谁都瞒着,肯定也不会瞒着咱们小姐。此刻你倒是做了恶人,不过转眼咱们三小姐一样会晓得,何必这个时候惹了她不高兴呢?”
一席话又是劝又是哄的,可陈二家的就是咬死了不松口,也不放小小进去,倒叫小小越发好奇起来。
正僵持着,正房的门开了,周妈妈托着空茶壶叫小丫头上茶,一开门就看见小小,先愣住了。
小小可不管那么多,满脸委屈地看着周妈妈:“母亲在忙什么呢?我还没近这门儿就给拦下了,不行,我今儿非得进去。”
本来以为周妈妈总得拦一下下吧,谁知她捂着嘴直笑,叫小小只管进去就是,只把西兰给拦在了外头。
小小进了内室一看,禁不住喜笑颜开地扑了过去:“母亲瞒得好紧,原来是父亲回来了。”转念一想似乎不太对啊,都没听说皇帝陛下回来,怎么自己老爸先回了安都了?围着周伟看了一圈,眼睛上下扫着,嘿嘿怪笑却不言语。
这几年周伟虽然出征在外,跟小小之间的感情却要好了不少,每隔一月定会带一封信给小小,父女俩倒像笔友似的很快亲近起来。
算起来,皇帝在黄河岸边迎接大军还是五天前的事情,周家封侯的消息是三天前传回安都的。
大军应该还保护着皇帝陛下在返回安都的途中才对,可父亲怎么就已经回了安都了?小小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大事值得父亲赶在大军进城之前返回,她唯一想到的可能嘛……
一边想着,视线就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林氏的肚子上,两眼亮晶晶地靠在林氏身边:“母亲,你是不是要给我生小弟弟了?”
周伟刚刚梳洗完坐下来,闻言腾地站起来看向端坐着的林氏,满脸惊喜:“你有了?”
林氏一脸无奈地左看右看,这父女俩,真是······饶是这般年纪,林氏还是红了脸,训斥小小道:“你父亲是悄悄回来的,本就不欲叫人知道。你既然晓得了,还是把嘴巴闭紧才是,瞎猜度什么?”又说周伟:“你也是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值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