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封疆万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说出了这么一番含糊其辞的言语之后,将众人全部都遣回了府中,只有张飞,关平以及诸葛瑾,还有少主刘禅被他留在了府中,至于他们商议的是什么,旁人自然是不得而知了。

    中原之地的三大势力,终于在这一次即将齐齐的有所行动了,但从如今的形势来看,主动权自然依旧是牢牢的掌控在曹植的手中,不论是刘封还是诸葛亮,都是因为他的发兵而被动的做出的动作,所以这一次对于曹植而言,无疑是一个有可能顺势一统中原的良机,他的心中,也的确是这样想来的。

    此番出战的主角司马懿,并没有因为曹植心中有些急切的宏图大志而选择如同之前杨修一般的匆促并且大张旗鼓的出兵。

    直到当初曹植在司马懿府中和他所约定的半月之期都已经过了数日,司马懿才率军从邺城的郊外出发,而耽搁的这些时日,在司马懿对曹植的禀告之中,是因为他要让刚刚从边境归来的曹彰迅速的熟知魏国在中原军士的作战特点以及刘封这个对手的一些消息,这样一来,曹植也只能在出兵时间上松开了口子。

    这一次,因为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并且司马懿的身边有曹氏的自己人曹彰监视辅佐,曹植并没有前往洛阳,而且据司马懿所言,他也并不想要从洛阳发兵直接前往宛城夺取南阳,所以出了邺城之后,曹植也不清楚司马懿的第一战到底会发生在何处,为了做到低调,司马懿力劝曹植将在邺城门外誓师的步骤都一并省去了,司马懿和曹彰趁着夜色,在邺城中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之下,就将这一次出征所带领的全部二十五万大军给带走了。

    司马懿这样谨慎的动作,也的确是起到了作用,因为并没有如同之前一样大张旗鼓的誓师,又是在夜间发兵,等到潜伏在邺城附近的黎闯得到消息的时候,距离发兵已经过了近乎一日的时间,并且二十五万大军到底当先去往了何处,影卫一时间也是并没弄清楚。

    意识到了司马懿和曹彰的行动后,黎闯当机立断,一面命麾下的一些影卫自邺城出发,一路向南,打探司马懿和曹彰率领大军的去向,另一方面自己率领着数个精锐之人骑上快马直接取小路向荆州狂奔而去,司马懿和曹彰趁夜色出兵的消息,黎闯打定主意要第一时间让刘封知晓,不然这第一仗要是就在刘封毫不知情的情况之下滚滚而来,之后的战斗可就更加的不好打了。

    黎闯此时还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这个决定,让刘封避免了在战局的一开始就陷入被动,而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很难说是不是真正影响到了这场必将被载入史册的战斗的进程和结局。

    当面色晦暗,几乎已经精疲力竭的黎闯出现到刘封面前的时候,已经是近三日之后了,这三日的时间,他们一路自小路狂奔,途中两次换马而行,才在此时赶回了襄阳。

    听到黎闯几乎是拼死和时间赛跑而带回来的消息,刘封心中万分激动,他知道这节省出来的时间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当下,他先将黎闯安排下去用餐并且歇息,之后迅速的将自己的智囊团全部都召至了府中商议对策。

    由于早已经知道了曹军的大体动向,得知此事之后的庞统与周瑜等人并没有任何的慌乱之情,他们猜测的重点,自然就是司马懿如此急切的从邺城出兵,并且曹植十分看重的誓师都没有做,其目的是什么,到底哪里会成为他即将攻取的目标,不得不说,二十五万大军,数目实在是太过庞大,一旦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们兵临城下的话,除了阳平关那样的险要关隘,其他地方绝难幸免于难。

    众人足足商讨了一两个时辰,但最终并未得出什么确切的结论,至少除了阳平关之外,上庸,南阳,甚至于江夏都有可能成为曹军的目标,得到此种结论,众人皆是默默不语,显然,这并非是他们乐于见到的结果,刘封的守军一共只有八万左右,而上庸和江夏守军更是不多,若是贸然分兵,多半正中了司马懿的下怀。

第482章 魏军的行踪() 
显然,司马懿并没有寄希望于自己趁着夜色出兵邺城能够完全瞒住刘封,但是他这样做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只有这样,让刘封一时间不能得知他的行踪,方才能够让他兵力的优势最大化的表现出来,这一次不同于之前杨修的领兵出征,杨修经由洛阳出兵,很明显他的目标就是南阳,或者说宛城,刘封所要警惕的只不过是魏军何时能够到达宛城罢了,但是这一次,显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到此时,三日的时间已过,虽然黎闯已经第一时间将司马懿发兵的消息带给了刘封,但是却只能得知司马懿领兵出了邺城,至于到底是去往何处,就连影卫也不得而知。

    刘封此时可以想见的是,过不了多少时日,某一处城池之下二三十万的大军就会突然而至,若是司马懿依旧将目标选择在宛城,那么刘封倒是可以略微松一口气,因为有赵云和马超在宛城守卫,司马懿想要一夕之间将宛城攻下倒是也不太可能,但是一旦这突破口被司马懿选择在了像上庸或是江夏这样的地方,可就是刘封不太愿意看到的情形了。

    此时的上庸,郡中有精兵四万,守将为原本在益州对上庸较为熟知的孟达,而在最初得知曹植又要出兵攻击自己的时候,刘封一面让阳平关加强守卫,一面命在益州的法正前往上庸协助孟达,但纵然如此,以孟达的能耐,对付司马懿和曹彰可是差了不只一点,就算是死守,四万守军能够坚持多久,也并不是刘封能够预测得到的。

    除去宛城和上庸之外,江夏也是刘封不得不防之地,因为江夏和江东毗邻,所以当刘封将其中心迁移到了襄阳之后,便派遣已经在周瑜的麾下历练了多时的陆逊守卫江夏,陆逊因为之前乃是江东的都督之一,故而对于江夏这一郡之地还是十分熟知的,他自从到了夏口之后,也是积极的和鲁肃,黄盖,甘宁等相互配合,将江夏的水路防线迅速的构建了起来,诸葛亮若是想要从江夏用水军进攻荆州,是十分不易之事。

    但是另一个方面,夏口虽然分配了不少的水军,但是步卒却是不多,只有两万多步卒在夏口以北驻扎,以抵御魏国之兵。

    虽然因为有水路的缘故,刘封并不认为司马懿想要经由合肥去进攻江夏,毕竟这样做的话,也会将原本应该是正在坐山观虎斗的诸葛亮给惊动了,诸葛亮虽然如今已经是有些式微,但是一旦让他察觉到江东有些危险,那么他派出三五万精兵还是十分可能之事的。毕竟一旦刘封被司马懿给真正打出了荆州,诸葛亮手中的那数万精兵对于司马懿来说还不够练手的,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之下,可就不是谋略和将领能够力挽狂澜的了。

    最终,刘封知道他麾下的谋臣们是不可能代替自己做出什么决定的,他才是这名义上刚刚从刘协手中接过来的大汉朝的皇帝,那么在这一次危机之中,他也就必须要拿出比之以往更加坚韧的性情,不然面对来势汹汹的司马懿和曹彰,很难说他麾下的那些将领和军士不会在心中有所动摇。

    “此番司马懿与曹彰来袭,不论其当先以何种方式,其最终的目的定然都是将我荆州的南阳与襄阳两郡战略要地攻下,若不能得此两郡,那么魏国此番出兵便算不得是成功!”

    在众人已经是将各个地方遭袭的可能性和刘封分析了一番却并没有得出什么好的计策之后,刘封也并没有出现什么慌乱之情,而是直接切中了司马懿和曹彰此番出征的最终目的。

    众人闻言,皆是微微颔首,但他们都没有出言,他们知道,刘封是一定会有下文的。

    果然,刘封扫视了一番自己麾下的这数位最为重要之人,又开口道:“故而此番我等与其坐在这里猜测司马懿和曹彰的行军路线,很可能到头来或是猜错为此付出代价,或是因为耽搁了时辰而并未起到任何效果,白白辜负了黎闯将军拼命送回的情报”

    “陛下但有吩咐,我等无不从命,此番魏军滚滚来袭,不但是对我大汉的考验,更是一个天大的机遇,若是这一次我等能够在陛下的带领之下将魏国的大军再次击溃,想来距离曹植一蹶不振之期也就不远了!”

    一看刘封显然是心中已经有了计较,对他十分了解的周瑜连忙紧接着出言,表现出了对刘封不遗余力的支持,在这个时候,唯有他们众人同仇敌忾,方才能够成功的守住这得来不易又战略意义重大的荆州之地。

    “既然诸公有心助我力挽狂澜,那么此番我已经决定,依旧将重兵暂且囤聚在南阳与襄阳之地,特别是襄阳,虽北方尚有南阳作为屏障,但却是四通八达之地,若是将机动之兵屯于襄阳郊外,不论何方有难,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往救援,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刘封并没有急于将他心中所想一口气全部说出,说完这大体的思路之后,他看向自己面前的众人,等待着他们的反应。

    “陛下的判断的确是十分准确,但万一司马懿与曹彰直接将大军悄无声息的带至上庸或是夏口,穷尽其能力进攻其中一处,恐其守军不能坚持到援军抵达,一旦这两处有失,对我等而言这一战可就十分之难了”

    虽然刘封此时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一个帝皇,但是庞统却依旧是如同之前那般敢于直接提出自己的质疑,显然,对于陆逊和孟达的能耐和他们手中仅有的那数万兵马,庞统都是不太放心的。

    但庞统这番质疑一出口,所换来的却并不是刘封的反驳,而是刘封的点头称是,只见刘封看向庞统,仿佛早就料想到他能有此言一般,而后微笑道:“士元先生所言甚是,陆逊与孟达手中的兵力,的确是难以抵挡得住司马懿和曹彰的雷霆一击。”

第483章 人尽其用() 
“那陛下意欲以何种方式援助上庸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