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朱慈炯打的是这么个算盘。”牛金星叹服道:“难怪明军一直屯兵边境按兵不动,这一手玩的确实高明,怎么看也不像是出自一个十五六岁少年的手笔,可这种事更不可能是大臣能提的出来的,莫非明国小皇帝身边有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能人?”

    “管他是谁出的主意,朕只想知道该如何应对。”

    牛金星笑道:“陛下稍安勿躁,明国小皇帝朱慈炯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有能力进攻陕西却迟迟按兵不动,是因为他觉得即便能剿灭大顺也是得不偿失,依微臣看来只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出兵陕西就难免要与我军倾力搏杀,尽管明军战力强悍,可我军也是精锐悍卒,他要灭了我们就要承受很大伤亡的代价,这个代价显然他想尽力避免。”

    “其二也是他最主要的目的,甘肃、新疆等地名义上虽臣服于大明,大明也在两地驻扎有哈密等卫兵马,但实际上最近百年来,两地根本视大明如无物,所以朱慈炯想要剿灭两地豪强和实际统治两地的部落首领,但他师出无名,若是出军必为天下所诟病,他是想既做婊子又要立牌坊,所以想借我们的手去平了两地,然后逼迫我们退出去,如果不退他就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出兵,如此一来将甘肃、新疆划府设县也就顺理成章了。”

    李自成烦躁的摆摆手道:“这些朕都知道,明国小皇帝的狼子野心朕岂能看不清楚,朕只是想知道如果不接受朱慈炯的条件,我大顺是否还有其它退路。”

    “如今东进南下的路皆被明军堵死。”牛金星道:“若是圣上不愿在没有克制明军火器之法前与明军死战,那么除了朝西南进入四川和张献忠联手抗明外,就只能朝西北面退走,宋军师的卦象上不是也说西北才是大顺生路之所在吗,北方草原气候极其恶劣,粮食更是匮乏,我二十余万大军就算是想以战养战都不可能,所以就当前形势下走西北是最好的退路,不过明国小皇帝既然也有顾虑,这其中倒是不妨可以讨价还价一番,坐地起价就地还钱嘛,总不能他开口要一亿就给他一亿吧。”

    李自成的脸色很难看,明国小皇帝明确的意思是宁可发动战争也不接受讨价还价,刚才他没说只是觉得丢脸没好意思罢了

第两百七十章密谈(4)() 
“宋军师的意思是?可能再卜上一卦?”

    宋献策洒笑道:“微臣前次为大顺前途计已卜过一卦,卦象所指生路正是西北,今日明廷派人密见圣上,正应前次卦象之兆,如是再卜只怕有干天机,准与不准尚在其次,若是搅乱生途只恐反受其乱。”

    李自成很是迷信,否则也不会让宋献策这样一个方士做到军师这样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所以一听这话顿时熄了让宋献策继续卜算的念头。

    “也罢,也罢。”李自成稍想了一会长叹道:“明帝崇祯无道,天下万民苦其暴政久矣,朕本以为明怍当终,朕顺天应民当可取而代之,谁承想我大顺先遇关外清虏损兵折将,大明偏偏在这个时候降下一代英主,明国气数未尽啊,中原之地势难久留,唯有转向西北建立基业方可徐徐图之,既如此朕便答应了这两个条件又如何。”

    “微臣以为”牛金星开口道:“既然明廷没有限定时间,圣上大可先行观望一阵。”

    李自成更加郁闷,观望?人家还要你给边境驻军的的银子呢,不过这话不好说出口,只得皱眉问道:“丞相要观望什么?”

    牛金星道:“圣上可还记得,去年我大军杀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刎殉国前说的话?”

    李自成疑惑道:“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

    “还有一句。”牛金星笑道:“崇祯曾经说过‘满朝文武皆可杀’,这样的话明国的小皇帝岂能没有听过,还有崇祯十七年的最后两个月,崇祯为了对付我大顺,四处调兵勤王,可悲的是连百万两开拨银子都拿不出来,我大军进入山西,山西豪族权贵尽皆来投,这些事情那小皇帝又岂能不知?”

    “丞相的意思是那小皇帝因为崇祯之死恨透了满朝的官员,若非天下还要靠这些读书人去治理,早就将他们尽数杀绝了?也恨透了那些权贵豪族,所以想要借朕的手来铲除他们,因为他自己动手必然会引起这些权贵的警觉,以致于因这些人的反扑使得天下大乱?”

    “十有八九。”牛金星笃定道,否则无法解释明军明明有能力却不动手的原因,小皇帝是想借刀杀人,而且借的肯定不止我们大顺一把刀。

    “还有张献忠?”

    “不错,明军可不光是屯兵在河南、湖北,在云南、贵州还有雷承的星辰军和顾骏的偃武军,对着四川虎视眈眈,十几天前的那一场大战,张献忠三万人马全军覆没,按常理来说,偃武军应该立即挺入四川寻找张献忠主力决一死战,但是没有,偃武军原来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仿佛那场大战从未发生过,所以臣以为,明帝对待我大顺的战略和对待大西国战略一样,边境集结重兵却不进攻,为的就是让张献忠妥协按照明帝的路子走下去,我们的目标是甘肃、新疆,明帝给张献忠安排的应该是云贵、两广!因为这几个地方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士族豪门遍地皆是,明帝要铲除他们师出无名,所以要借张献忠手里的刀来将他们统统收拾了。”

    “好大的布局!好狠的手段!”李自成狠狠倒吸一口凉气,明帝这是要打碎山河破而后立啊!

    李自成感叹道:“难怪那二人说如是朕答应了明帝的条件,明国大军非但不会阻拦还会主动让开一条路,明军是想吊在我们屁股后面收拾残局啊。”

    牛金星眼中也闪现出一丝佩服,这些尽管只是他的猜测,但他自认应该不会猜错,南京传回来的情报是明帝号令军队都是绕过军部对军队直接下旨,所以明国朝堂上的大臣对于军队的动向所知甚少,十几万大军集结边境却不进攻,他们也只会认为这是皇帝从战略方面去考虑得失,这半年来明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朝中没人敢于质疑天子的决定。

    而明帝对待大顺和大西就是赤裸裸的阳谋,他不怕你去宣扬因为没人会信,所以牛金星劝李自成稍等一等,等到张献忠那边的消息传回来,若是张献忠妥协了,大顺在中原就成了孤军,那个时候面对的就不会是三路明军而是五路,以明军的强悍战力,若是五路合围,大顺必败无疑,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不答应明帝的条件也得答应。

    反之如果张献忠没有答应,选择和明军硬撼,那么大顺可以坐山观虎斗,张献忠胜他们可以暂弃前嫌联手灭明,若败在走也为时未晚。

    李自成想了想道:“只怕明国小皇帝未必会给我们观望的时间,我们想静观其变,焉知他不会步步紧逼。”

    牛金星笑道:“这个简单,明帝不是要我们支付一亿两买路银吗?圣上可以暂时假意答应他,言称如今银子已经运出陕西地界,即便要运回来交给他们,所废时日起码也要一两个月,一两个月的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反正答应不答应银子早晚也要运回来,到时候假意变真自可从容而退,联手对敌,我大顺也自无再取道甘肃、新疆的必要。”

    “丞相此计甚妙。”李自成赞道。

    牛金星眼里却浮现丝丝忧色,义军苦战十几年,无数将士埋骨荒野,崇祯十六年后,大顺更是兵锋锐不可当,只差一步便能定鼎天下,恨只恨李自成、刘宗敏目光短浅,天下尚未大靖便尽失士绅民众人心,以至于山海关大败以后,大顺连依托雄城北京再战清虏的勇气都没有,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深受荼毒的北京民众会不会倒戈一击,唾手可得的山河也因此一朝尽丧。

    要知道那个时候明帝圣武尚未登基,手下也只有几万流民组成的新军,缺乏训练火器也没有如今这般多到另人胆寒的地步,否则明军北上伐清为何还要等到半年之后,只要山海关在手,大顺军顺势南下,不出旬月便能直抵南京城下,没有强大火器为依托的明军如何能是大顺虎狼的对手,只要灭了崇祯留下的这唯一血脉,大明为了皇位归属必将不战自乱,大顺借机席卷天下又有何难。

    天不亡大明,他就算有诸葛武侯之能又能为之奈何

第两百七十一章伐西(1)() 
“来人,将这两个狂徒推出去砍了!”四川成都皇宫大殿上身穿明黄龙袍的张献忠怒声狂吼。

    牛金星料算的没错,朱慈炯确实是下达了两道密旨,让天眼组织成员陆续面见李自成和张献忠,不过也有所不同,密旨交代的很清楚,若是这二人是单独召见则可将条件与退路一起说出去,若是像张献忠这般大张旗鼓的召见,那么就只说条件不谈战略,而且朱慈炯让张献忠交的银子也只有李自成的一半,仅仅五千万两而已,不是怕张献忠拿不出一亿两,而是朱慈炯对待张献忠还有更深远的计划。

    给李自成安排的退路是甘肃、新疆,这两个地方一来不服王化久矣,二来也足够穷,三来李自成只要老老实实的把这两个地方交出来,然后不管去往何处,朱慈炯一时间都鞭长莫及,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万里跋涉的去予以剿灭,李自成在两地搜刮所得只能是他自己的,所以朱慈炯暂时做的是一锤子买卖。

    但张献忠不同,牛金星算准了朱慈炯放张献忠一条生路是为了对付南方豪族,事实也确实如此,尤其是两广的豪族根深蒂固朱慈炯更是必须除之而后快,但两广一直以来都是大明实际统治区域而且极其富庶,张献忠若是肆掠两广必然会引起强烈反抗乃至民怨沸腾,还能够捞到难以计数的财富,这个时候如果一向犀利的明军始终吊在张献忠的屁股后面,难免被有心人看出端倪,为了在大乱之后迅速平定非议,也为了能将张献忠所捞到的好处据为己有,朱慈炯都有一百个理由将张献忠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