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洛茨基不禁暗暗感慨,在红联国政府无法在部长一级普及配备轿车的时候,西部特区已经开始试着为政府装备飞机了。这样的行动速度,会让工作提高多少效率,不用想也能知道。
因为不需要绕路,这架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飞机仅仅飞行了五个小时,就进入了北疆省境内。飞机在迪化加油的时候,托洛茨基有幸透过舷窗看到了这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当他看到充斥着高楼的城区,以及密布高大烟囱的城郊工业区时,他禁不住惊得张大了嘴巴。
这还是西大陆人意识中那个贫困落后的国家吗?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城市布局,以及堪称规模庞大的工业区,就算是如今以红联国的举国体制,也不曾拥有一个。
托洛茨基转头问道:“这里是西部特区的工业中心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工厂?”
“这里吗?也算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区吧,但绝对算不上中心。特区内比它大的工业区有十多个,规模差不多的就更多了。”赵潜看了看下面的工厂笑道。
“这怎么可能?这样的工业区还不算最大的?整个红联国也找不出一个来啊。”托洛茨基吃惊地说道。
赵潜显然对红联国也比较了解,他笑着说道:“这种情况很正常,西部特区自从1910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们的第五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也基本结束了。而红联国刚刚开始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嘛。”
尽管赵潜说得很有道理,托洛茨基却依然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知道不是时间的积累就能完成这样大的工业规模,否则全世界各国不就都实现工业化了嘛。这不光是简单的投入资金和精力问题,设备、熟练工人、高端的技术人才甚至是科学家缺一不可,甚至还需要拥有足够购买力的市场作为支撑。
西部特区能够将一个文盲人数超过九成,几乎没有工业底蕴的国家,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建设到如此程度,不是如红联国般讲奉献拼精神就能做到的。托洛茨基隐隐感觉,昔日孱弱的邻居已经变成了不可逾越的山峰,就算红联国再努力,也不可能击败这个日渐强大的对手了。
赵潜果然没有骗他,在深入华兰国原本的国土之后,工业区的数量多了起来,几乎每座中等城市附近,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工业区。看着密集分布的大小工厂,托洛茨基已经顾不得感叹了。尤其是飞机在蜀都机场降落之前,看到了蜀都平原上那个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时,托洛茨基惊讶的已经合不拢嘴了。
在机场降落之后,托洛茨基一家和他的秘书波多金斯基坐上了一辆豪华的加长型中华牌轿车。在庞大车队的保护下,这辆汽车缓缓开入市区,向着总领府的方向驶去。
抵达总领府之后,有侍女将托洛茨基的夫人和孩子带走,她们将被安顿在一座独立的院落内,先洗澡换衣休息一下,而托洛茨基和波多金斯基则被卫兵带着,前往总领府的办公室,面见正在那里等候的赵守宏。
“你好,亲爱的托洛茨基先生,祝贺你脱离了危险的莫斯科。”赵守宏笑着说道。
听到赵守宏的话,波多金斯基皱了皱眉反驳道:“莫斯科是人民的城市,只有人民的敌人才认为那里危险。”
“是吗?如果不危险,你们又如何会出现在此地。”赵守宏眉毛一扬反问道,他的这句话让波多金斯基为之语塞,他根本找不出反驳的话来。
赵守宏没打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深究,他转向托洛茨基道:“不知道托洛茨基先生这一路是否平安,华兰国的饭菜还算合胃口吧。”
托洛茨基苦笑着摇摇头道:“流亡的人还有什么不习惯的,虽然路上颇为惊险,但好在全都平安,我也就没有其他追求的。现在的我已经心灰意冷,不打算再涉足政治了,我只想找个地方隐居了此残生。”
第一千零四章主义之争()
“难道布宁去世之后,红联国就失去锐气了吗?还是身居高位,掌握了绝对的权力之后,昔日锐意进取的布党已经被腐蚀了。”赵守宏的话始终咄咄逼人,因为他知道对付托洛茨基这样的人,只有激怒他才容易行事。
没想到托洛茨基尚未被激怒,波多金斯基反而先怒了:“总领先生我认为你对乌托邦主义有着很深的偏见,这对你认清现实似乎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波多金斯基的话说得很冲,让托洛茨基吓了一跳,他生怕自己的秘书太过冲动,激怒了这位权倾一时的总领大人,如果因此对两人不利那就糟糕了。没想到赵守宏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起来:“工人阶级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他们的劳动成果被资产阶级所占有。拥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只支付比劳动生产少许多的固定工资,资产阶级通过这种行为来谋取利润。而这种行为,被马科思称之为剩余价值,也是资本主义最大的原罪。”
“你也知道马科思主义?”波多金斯基被吓了一跳,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反对红联国的人,居然对乌托邦主义的根本有如此了解。
赵守宏不禁心中暗笑,这些东西我上学的时候就学过,比你背的熟多了,估计你们全加在一起,也没有我对乌托邦主义的了解深刻,谁让咱来自一千年后的华兰联邦来着。
表面上不动声色,赵守宏回答道:“当然知道,而且曾经深入研究过,实际上我对乌托邦注意没有任何敌视,反而还非常欣赏。但马科思也说了,要想实现乌托邦主义需要几个要素,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按需分配;二是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听着赵守宏不加思索的说出这么一大套,波多金斯基和托洛茨基都彻底震惊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守宏对乌托邦主义是如此熟悉。看了看惊呆的两人,赵守宏笑着说道:“不过两位应该也知道,以如今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只适合实行资本主义而已,乌托邦主义发展的时机尚不成熟,就算鼓捣出一个临时性的设惠主义也不行。这个制度需要进行完善,因为你们如今所设想的制度存在太多的缺陷,根本无法让红联国借此发展到乌托邦主义。”
“你这是什么意思?”托洛茨基皱着眉问道。
赵守宏道:“非常简单,红联国所实行的制度可以举全国之力办大事,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关系,一旦政府判断失误整个国家就有可能误入歧途,连缓和的机会都没有。红联国所实施的设惠主义用于战时固然威力无穷,可以极大的调动起整个国家的资源,但在平时却有很大的问题。”
“你如此清楚,难道有解决的方法?”托洛茨基皱着眉问道。
“当然有,红联国所实行的设惠主义,最大问题就是取消了中间环节作为经济发展缓冲的商人。以政府的计划经济代替市场调节指导生产,这样固然可以快速提高国家的工业水平,但因为商人和市场缓解的缺失,一旦发展方向出现失误根本无法矫正。此外工厂是国家的财产,这让上至领导下至工人都没有物质刺激,也没有创新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动机。”
“我想你应该无法明白,广大劳动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吧,红联国内广泛开展的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最好的诠释。”托洛茨基反驳道。
“对于红联国内蒸蒸日上的情况,我当然看得到。那些工人之所以工作积极,是因为他们刚刚从苦日子过来,一旦当家做了主人,工作积极性自然会非常高。但是圣人并不算多,你们不能总将工作的积极性寄托在思想觉悟上,毕竟当国家经济好转,下一代成长起来之后,他们不会有父辈的切肤之痛,也不会有那样高的觉悟。一旦他们将好日子视作平常,又怎么会为了没有奖金的固定工资,而拼命的工作和创新,毕竟工厂是否有利润那是国家的事情,他们只需要完成本职工作即可。”赵守宏纵了纵肩说道。
“这不可能,只要用乌托邦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国家会继续强盛下去。”波多金斯基说道。
“可是这样的思想武装需要一个封闭的社会,如果始终封闭民众思想就会被禁锢,国家的科技发展会停滞不前,这与华兰国数百年前的闭关锁国是相同的。如果将社会开放,民众一旦接触到外国的思潮,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个人丰富的私有财产,思想觉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人都是自私的,在思想觉悟提高到能实现乌托邦主义之前,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无私的。”赵守宏叹气道:“何况绝对的权力会造成绝对的腐败,你们是否能保证每一位上台的新领导,都是头脑冷静手腕灵活的伟人。”
这句话击中了托洛茨基的要害,想到手段残忍的斯特林,他禁不住脸色苍白。斯特林极重的权力欲,性格多疑而手段残酷,这些特点放到一起所造成的性格缺陷,一旦成为国家的意志,整个国家会遭受到巨大的损失。这才是托洛茨基一直以来,不放弃与斯特林的政治斗争,誓要与其周旋到底的根本目的。说到底身为老布党党员的托洛茨基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不希望因为斯特林的错误,让新生的红联国付出代价。
“难道乌托邦主义真的只是个梦境,根本无法实现了吗?”托洛茨基双眼无神的坐在那里,口中低声呢喃着。
“那可未必,只不过如今的生产效率和人民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足够高度,无法实现真正的乌托邦主义而已,不过那一天终究会来的。在此之前,国家想要平稳过渡,就必须要有进行过改良,可以有效发展国家,并拥有持续可执行性的设惠主义制度。”赵守宏回答道。
第一千零五章集成芯片()
“难道你真的有办法解决问题?”托洛茨基问道。
“当然。”赵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