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东北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气洋洋的人群中,细心人会发现张学良身边的苏炳文中将一直板着脸,他现在很不高兴。当他今天来到29旅第707团视察的时候,团长高天鹰在向他敬礼后居然说这番话:“报告苏军长,马旅长代表全旅向您问好,并嘱咐我们707空降团全体官兵在以后的战斗合作中一定全力配合贵部第7军完成任何艰苦任务。”

    苏炳文顿时七窍生烟:“合作?配合?是我听错了还是你在开玩笑!你们本来就属于第7军!别以为你们现在划属空军就不再是我的部下了!”他对707团甚至是第29旅“自立门户”的行为大为光火,一整天心情都很差。

    此时在707团上下官兵中由于自己“空降部队”的特殊身份开始让他们充满了优越感,加上马龙骧和高天鹰在纪律上对他们的一些放纵和“我们是精英”的思想熏陶,整个团不知不觉中弥漫开了“全军第一”的骄横气焰,独立意识也开始慢慢成长起来。在他们心中,29旅是直接归属东北边防部直接听命于张学良的特殊精英部队了,这一点让他们真正的顶头上司苏炳文很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两个月后,第29独立步兵旅全部被改编成了东北军空军第29空降旅。短短半年后,第25旅和第44旅也成为了东北军的空降部队的一员,并且发展为了伞降部队和机降部队。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军空降部队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在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费特曼冯爱德华上校等二十五名德国空降兵教官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即将要离开707团离开东北返回德国了。707团的官兵们这时才发现自己对这些当初被他们称为“该死的德国佬”的德国教官们是如此的依依不舍,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们的灰蓝色的眼睛射出的严厉光芒了;再也听不到他们一边挥舞马鞭一边用叽哩哇啦的德语和蹩脚的汉语逼着自己做那些艰苦的训练了。想到也许以后再也见不到这些可敬可亲的德国老师,一种伤感纷纷涌上了707团上下官兵的心头。

    高天鹰和旅长马龙骧等军官们商量了一下,都觉得人家德国教官在这里将近半年也够辛苦的,没有他们的严厉督促,也不可能有东北军707空降团的诞生,临走了咱们身为地主也该表示表示。

    在庆祝707团全体官兵都通过空中跳伞考验成为真正空降兵的庆祝会,也同时成为707团官兵们欢送德国教官的欢送会。会场仍然设在训练场上,官兵们身边堆满了成箱的食物、鲜花和啤酒。高天鹰请爱德华最后为707团官兵发表讲演。

    下面雷鸣般的掌声让爱德华极为意外,因为以前他发表讲话的时候下面的东北士兵们要么是爱理不理的表情要么是虎视眈眈用讨债般的眼神盯着自己。他胸口端正地佩戴着张学良颁发给他和众德国教官的银质战斧勋章。爱德华的话不多:“孩子们,这段日子以来,我和我的同伴们见证了你们一步一步踏实而飞快的进步,这段日子是我军人生涯中最快乐的时光。现在你们是真正的伞兵了!你们现在可以把你们的裤子塞进你们锃亮的伞兵靴里面了!我非常开心,你们非常优秀。当我看着你们的时候就有一种艺术家看着自己最得意的艺术品时候的骄傲!我相信,由你们组成的东北军伞兵部队必定越来越强大,一定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你们保卫祖国家战斗征途中发挥巨大作用!孩子们!”爱德华顿了顿,加重语气道,“记住,你们是精英!”

    台上的德国教官们一起鼓掌,下面的东北军官兵们眼含热泪也一起鼓掌。

    平时不苟言笑的德国教官们此时都脸色和蔼,眼中尽是慈爱的光芒,他们一一为自己训练的每一队伞兵中的每一员伞兵佩戴上官兵们梦寐以求的银翼徽章,这是他们成为真正合格伞兵的荣耀。官兵们在敬完礼后都狠狠地拥抱一下自己的德国老师。镁光灯不停闪动着,记下了德国教官和东北军伞兵学生的最后留恋。

第五十节皇城长话() 
日本,东京,春寒料峭。

    皇宫御园内,裕仁天皇静静坐在一处石凳上,入神望着云淡风轻的晴空,目光略有点迷茫。皇后良子和皇太子明仁正在花园里不远处嬉戏玩耍,众宫侍和宫卫都立于远处,谁也不敢打搅天皇的沉思。

    冷风掠过,宫内大臣铃木上前轻轻给裕仁披上一件麾绒外衣,“陛下,春风寒。请当心您的圣体呀。”

    裕仁不语,半晌才缓缓叹息道:“铃木卿啊,这春风再寒,也不若朕心之冰凉哪。”

    “陛下欲承明治先皇立就帝国伟业,必亦要效先皇陛下之历千难而不弃的勇武精神和遭万险而不懈的雄杰风范呀。”铃木轻声安慰道。

    裕仁微微点点头,若有所思。

    铃木轻声又道:“伏见宫博恭亲王和梨本宫守正亲王在皇殿宫外求见,不知陛下是否准许昭见?”

    裕仁微微一动,“快昭。”

    “臣,参见陛下。”佩戴标志着旭日菊花元帅徽章、手持纯黄金铸造的元帅仗,身着绣有日本皇族菊花标志的元帅军服的伏见宫博恭亲王和梨本宫守正亲王稳步进入皇苑,齐齐拜倒在地向裕仁行礼。二人都是日本皇族成员,并且都是军中要员;伏见宫是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梨本宫是日本陆军军令部部长,二人同时还是日本帝国皇军元帅,地位显赫权势滔天。尽管两人人都比裕仁年长近三十岁,但是见面必须还是要一丝不苟行臣礼。

    “伏见宫皇叔、梨本宫皇叔,二位快请起吧。此处无外人,君臣之礼可免。”裕仁欠身亲切道,“快请坐。”

    “谢陛下。”伏见宫和梨本宫回礼致谢,两人端坐在裕仁对面。

    “臣观陛下愁眉紧锁,龙颜不振。臣斗胆揣测陛下似乎仍在为朝鲜之失而心绪不宁?”伏见宫打破沉寂开口道。

    裕仁脸上黯然无光,长长叹口气,“唉…伏见宫皇叔一语中的。朕这数月有余一直被惶然怅恐缠心,寝难寐食难咽呐。”他缓缓起身,仰望苍茫穹空,悠悠道:“朕每每思明治先皇其当年开创帝国基业之雄烈风采,无不令朕自感无颜愧对皇国,坐立难安哪。大日本帝国现代陆海军无一不是明治先皇一手所建;皇国上下政体机构也为先皇呕心沥血所固;琉球、朝鲜、台湾三地之占亦是先皇开疆拓土之先河。皇国伟业传之朕手,朕本该继承先皇衣钵发扬光大,为帝国大东亚共荣圈之壮业承上启下为大和民族之飞腾做出应有的历史业绩,从而也青史留名罢。但,天意难遂啊。自六年前满洲事变后,帝国宏图征程未但前进一步,还连连丧师失地,甚至将先皇传于朕手之朝鲜国土丢失。朕自惭,愧对先皇,愧对帝国上下皇民,扪心羞耻难安呐…唉!”

    “陛下有此决意忠胆,先皇在幽冥之中亦必欣慰不已。”伏见宫安慰道。

    裕仁仍然愁容未展,一字一顿道:“帝国耻,何日雪啊……”

    “呵呵,陛下多虑了。当年明治先皇复兴大和民族之时,外有列强凌略,内有四起叛乱。其局凶险艰巨,数倍于帝国目前现状。臣还请陛下多多振作,在先皇余威庇佑下继续领导大和民族勇往前进。”梨本宫淡淡笑道,继而又道,“皇军在朝鲜之败,无论在帝国利益上还是在帝国颜面上,帝国早晚要与满洲军再次一决雌雄夺回朝鲜。臣这里有几句话,不知陛下愿否一听?”

    “哦,还请梨本宫皇叔明言,朕洗耳恭听。”裕仁微微点头示意道。

    “回陛下,自皇军屡屡在陆地被满洲军所败,臣一直深深思索其原因,终略窥得几分心得。愿坦呈陛下,略供陛下辅思一用。”梨本宫恭敬道。

    “请梨本宫皇叔详细道来。”裕仁收回渺茫的思绪,凝神正听。

    “满洲军与皇军相比起来,若论装备,在陆军和航空兵上满洲军并不占多大优势,而帝国海军实力雄厚则是满洲军望尘莫叹的;若论将士杀敌报国和以死效忠之顽强果敢精神,皇军比起满洲军只强不弱;论起帝国国力与张学良所踞满洲之地相比,帝国也不落下风,且帝国战争潜力绝非满洲一隅之地可比。臣苦苦思索,终于明白了至关紧要一点,”梨本宫顿了顿,“人心。”

    “人心?”裕仁奇道。

    “回陛下,正是。支那国有句话——‘人心齐,泰山移’,恰如其分地阐述了这个道理。想我大日本帝国上下,政府官员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广大皇民勤奋劳作;皇军将士浴血苦战,这是因为整个帝国子民都以陛下为核心牢牢团结在您的周围,从而拥有这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满洲军为何如此顽悍,因为他们也有一个效忠献身对象,有一个精神信仰支柱,那就是张学良。张学良在执掌满洲以来确实有很大业绩,让满洲民众的生活待遇比起其父张作霖时期有了很大提高。臣不得不佩服他的头脑和运气,许多孤注一掷的政治冒险和军事赌博都被他押中,加上关东军在满洲的武装冲突被满洲军击退和皇军在朝鲜之败,更让他在满洲军民心中的威势如日中天。他就像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而满洲更是和当初残破不堪犹如散沙而今国富民强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德国和意大利何其相似!

    支那人在古代确实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单单一个军事上的孙子,就是旷古绝今的军事鼻祖,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这一创造性我大和民族确实稍逊其一分,但我族强大杰出的学习能力和发扬本领则弥补了这一点上的不足。但是,支那人有一点是永远无法比得上我们大和民族,这是他们已经深入骨髓且永远改正不掉的民族劣根性!那就是擅喜内争!”

    梨本宫目光如炬,继续道:“想我大和民族,十人团结如铁,百人精诚似钢;而支那民族,十人背离如土,百人涣散似沙。支那民族的这一国民特性也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因而支那人极好内斗,他们喜欢为了自己的贪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