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武官的话一下子触动了陈绍宽的伤痛处。四年前淞沪抗战时候,十九路军与日军血战上海滩,陈绍宽原准备拼尽热血帮陆上弟兄们一把,国家养兵千日,此时不战更待何时?但是蒋介石却给海军发来电文:“保持镇定,听候命令。”可参战的命令直到仗打完了也没有传来。
海军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日舰炮轰浴血奋战的十九路军而袖手旁观,全国舆论大哗,各界纷纷把攻击矛头指向陈绍宽。国民党高层人士丁默村、李根源等四十多人一起联合请命要求取消海军部,罢免海军高级官员以谢国人。陈绍宽等海军将领强忍冤屈,艰难地咽下了这口恶气。
陈绍宽很清楚中国海军和日本海军的巨大距差距。日本海军自从1905年大胜沙俄远东海军后便一跃成为太平洋上的海军大国。四面环海的日本对海军的发展格外青睐,上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中渔利,海军实力迅速增长,其茁壮迅猛发展势头在当时甚至引起了英美海军霸主的恐惧和不安。1922年华盛顿裁军会议上,各世界列强大国通过了美、英、日、德、意五国海军吨位比例限额为5:5:3:1。75:1。75,弹丸小国的日本成了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大海军大国。谁知日本海军的胃口并不是要做第三把交椅,而是野心勃勃想坐世界海军首位。日本签字代表回国后甚至被全国骂成卖国贼,险些丧命于一些力主扩军的军国主义暴徒之手。1933年东北会战后,日本以“应付东北军对日本本土海上威胁”为借口公然退出了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和伦敦陆军裁军会议,日本陆海军的发展立刻进入无限制时代,海军力量很快便急剧扩张起来。至1937年初,日本海军已经拥有千吨以上的战斗舰艇280余艘,主力战舰为10艘重型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和“龙骧”号已经被东北军击沉)、12艘重型巡洋舰、18艘轻型巡洋舰、75艘驱逐舰、48艘潜艇、2艘水上飞机母舰和5艘潜艇母舰,总吨位约118万3000余吨,此外还有2艘航母和2艘战列舰等30多艘舰艇正在建造中。如此庞大的海军令陈绍宽既羡慕又嫉妒,中国是一个有万里海疆的大国,中国海军也应该有如此规模,但是此时中国海军(不包括东北海军)总舰艇吨位只有5万多吨,吨位最大者不过3000吨,最小者仅仅几百吨,且舰艇陈旧过时。这么弱小的海军抗击超过自身20多倍的日本海军,胜败早已经在注定之中。但是陈绍宽此时已怀有决死之心,无论胜败都要一雪当年海军之耻,将手中的海军力量在即将爆发的中日民族大战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因此他断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威胁和引诱。
3月22日,蒋介石在最高军事会议上下令海军迅速用军舰和征用的轮船开往江阴水道,构筑堵塞封锁线,乘机堵死已驶入长江内河的日本海军第12舰队。由于张学良提醒,蒋介石多了个心眼没有让已经被怀疑为汉奸的行政院秘书黄浚参加会议,这个计划没有泄露给日军。国军海军一举成功将日军第12舰队十余艘战舰拦截在江阴内河处。负隅顽抗的数艘日舰被国军海军和岸防炮击沉,其余仓惶在江面上飘荡。
首战初捷的陈绍宽没有高兴多久,海军部便接到了南京统帅部下达的封锁江阴水道的命令。
当晚,陈绍宽登上“宁海”号巡洋舰,亲率第一舰队主力舰艇“平海”号、“海容”号、“海筹”号、“应瑞”号、“逸仙”号等舰艇驰赴江阴;与此同时,江阴下游的江面上炮声隆隆,火光翻腾,“绥宁”号和“威宁”号炮艇奉命一路西上,一面将身后的水道航标逐一轰毁。中国海军既然无力和日本海军决战,那就索性让长江从日军作战图上消失。
3月26日,陈绍宽抵达江阴,开始了令海军痛心无比的沉船封江行动。他用电话通知“通济”号巡洋舰舰长严寿华到他的办公室。陈绍宽指着地图对严舰长道:“目前我军和日军大规模交战与上海已经必不可免,当前局势万分紧张。为了阻止日寇攻占上海后打开长江东大门江阴溯江西进从而进攻南京,最高国防会已经批准了我海军部的计划,即集中优新舰艇退入海口阻击日军海军沿江西进,封锁江阴航道配合陆上友军阻敌于上海,以此保卫我长江水上运输线。特令‘通济’号军舰立刻和其他四十军龄以上的老旧舰艇自沉封江。”
严寿华舰长听到这个命令顿时感到五雷轰顶,惊愕了半天没有说出话,要沉掉他的军舰就如同挖了他的心肝一样痛苦。
陈绍宽也悲痛不已,弱小的中国海军只能这样凄苦地“破釜沉舟”阻击数十倍于己的强大敌军。他紧紧抓住严舰长的双手,沉痛道:“‘通济’号是我军海军将才的摇篮,我们多少人都是迈过它才走上一艘艘战舰的,今天我却不得不要下令将它沉入江底,我和你一样心如刀绞。老严,我们要相信将来,等日军被驱逐出我们的国土,我们一定会像东北军一样重新建设起我们强大崭新的海军,你不要难过,千万不要灰心!”
严舰长眼含热泪,狠狠地点点头。
28日傍晚,随着陈绍宽一声令下,被拆掉舰炮后的“通济”号、“大同”号等8艘老式军舰和30多艘被征用的商船逐一沉入长江。
望着在夕阳余晖中渐渐下沉的战舰,严寿华等舰艇官兵双眼涌出滚滚热泪。
海军一部分战舰含恨沉没了,江阴水道封锁线初步形成。陈绍宽没有停留,他立刻指挥中央舰队警戒在封锁线上。在这之后,为了弥补江水冲击而形成的空隙,南京政府为了加固封锁线,责成沿江的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各省政府征集大型民船200多艘,运送巨石4000多立方和碎石7000多担,连同民船一起沉入长江以充填沉船空隙。被征调的民工看着以此为生的船只连同石头一起沉入长江,无不心痛的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为了构筑江阴水道封锁线,中国海军和沿江百姓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弱小而不屈的中国海军即将在就要打响的淞沪会战战场上响彻他们悲壮的怒吼声。
海军封江的报告和日军行动的情报如雪片般不断飞到张治中的面前,张治中真有点坐不住了,该行动了,再不行动就会失去有利战机了!蒋委员长究竟在等什么?难道他在这个时候还幻想能够和日本和平解决?再等下去意图就会暴露,攻击行动的突然性就不复存在了!一直到29日,焦急万分的张治中终于盼来了蒋介石的密电,命令部队开进市区,准备于4月1日发动进攻。当天晚上,京沪线上的所有列车停止运客全部集中到无锡、苏州等地运输军队,数千军民汽车也汇集江阴、常熟一带向上海运兵。月光下,各地通往上海的交通干线上烟尘滚滚,车辆飞驰。部署了进兵事项后,夜半时分,张治中亲率司令部高级军官离开苏州留园进驻南翔的一个小村庄。
3月30日,上海市区的市民们如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推门一看,市民们都又惊又喜,仅仅一夜功夫,上海街头遍地都是中国军队。受够了日军欺凌的市民们看到自己的部队纷纷奔走相告惊喜异常。张治中组织的进兵计划确实无可挑剔,数万大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上海市区的各个预定阵地,这是由于京沪警备司令部事先控制了每一列火车、汽车并严格精确地制定了各部的行进路线和时间。当天首批进入市区的精锐部队第88师合第87师迅速完成了闸北火车站一带以及北四路至杨树浦一带的进攻部署,炮兵第10团一部和炮兵第8团也在真如、大场进入阵地。、
当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做出了向上海派遣陆军的重大决策,所派的部队第一批为第6师团和第16师团成为“上海派遣军”,由衫山元陆军元帅指挥。
中日大战的弯弓犹如满月,触之即发。
——这一节引用了一些历史资料,所以不收大家钱,希望大家多多留言继续鼓励我。
第五十二节淞沪大战(2)()
“呜…”随着尖利的汽笛声,一列列从东北开出的军列在关闭了三年多的平宁铁路干线(北平…南京)上千里奔驰驶入苏州城火车站。火车车厢内满载着码的整整齐齐的崭新东北制德国35式钢盔、“三〇”步枪、“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和MG…34式轻机枪、迫击炮、战防炮和一箱箱手榴弹,以及散发着令军人沉醉的油脂味的180mm榴弹炮零件。车厢里面同来的还有两百多名东北军军官,一部分是张学良派遣过来的军事顾问,一部分是东北边防部的战场观察员,还有的是军械教官,负责指导国军士兵使用这些东北造武器的。由于蒋介石一直没有同意东北军入关参战,所以张学良也只能派遣少部分东北军中层军官南下辅助国军作战。坐在车顶上负责押送的东北宪兵们基本上是第一次出关看到江南大地的锦绣山水,都纷纷兴高采烈地向簇拥在火车站周围的国军第5军的官兵们挥手打招呼。
“欢迎东北军的弟兄们给我们送家伙来!”第五军的士兵们欢欣鼓舞地喊道。
“中央军的弟兄们,一定要狠狠地揍鬼子呀!”东北军官兵们也大声喊着给他们加油鼓劲。现场气氛十分融洽欢乐。
“报告张军长,中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第八军军部宪兵大队大队长刑云山向您报到!我奉张副总司令长官命令,运送军需物品和武器弹药驰援贵军!请您查收!”一身仿德式黑色宪兵制服的押运总指挥邢云山中校下车后立刻向亲自前来迎接的京沪警备司令(此时的“京”指的是南京)、国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上将敬礼报告道,“这是武器和物资清单,请张军长过目。”
张治中喜上眉梢地看着火车上一尊尊油黑油亮的大炮,接过物资清单翻看着,直笑的合不拢嘴,“好啊!张少帅真是慷慨大方,一下子给这么多武器弹药,真是大手笔!弟兄们有的杀敌的热血,就是没有趁手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