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东北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中将回答道:“沈副总司令,你漏掉了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直布罗陀海峡虽然处在西班牙国土之最南段,但实际掌控权却在英国的手里。西班牙的佛朗哥政府刚刚由于德、意两国的干涉才赢得了内战的胜利,目前西班牙国内混乱不堪、百业萧条,佛朗哥忙着梳理内政还来不及,他哪里会为了一个直布罗陀海峡而和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正面开战?所以基本任由英国的海军舰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从海上支援北非的英联邦军队。佛朗哥的西班牙在轴心国里,对坐地分赃有很大的胃口,但是在承担战争义务上却毫无兴趣,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忽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作用;其次,意大利的海军人员素质普遍低下、军舰大多陈旧并缺少训练,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是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对手。要不是靠着德国空军的庇护,恐怕意大利海军早被英国地中海舰队给送进地中海喂鱼了;另外,英法两国从中东的阿拉伯地区和波斯湾地区运送石油到北非的埃及,基本上都是依靠着红海、苏伊士运河和亚历山大港完成的,克里特岛对于遏制这条运输线来说,效果甚微;还有,英国的海军舰队也完全可以直接从西非的海岸线港口运送石油等战略物资支援其北非战役,并不需要通过地中海的。”

    将领们都茅塞顿开。沈上将感慨道:“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对于一个国家的海防和战争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是啊,要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本土舰队死死地捍卫着英吉利海峡,德国的陆军野战部队恐怕早就登陆上英伦三岛了!”张学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又目光如炬地道:“此时的德国,一方面要全力以赴地同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展开规模空前的英吉利海空大战,一方面则要积极地为对苏作战而扩充军备以及筹备登陆及空降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另外还要维持着北非战役,可以说是分身乏术,根本无暇顾及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鉴于此等不利状况,阿道夫希特勒元首已经六次致函于我,请求我们东北军出兵北非,力挽狂澜去拯救此时轴心国在北非的不利战局,一起彻底地消灭掉英国的陆军力量和‘自由法国’。”

    在座的东北军将领们都窃窃私语起来,各种神色在他们的脸色沉浮变幻着,既有意外,也有惊讶,还有忧虑、欣喜、自信、凝重等表情。

    “诸位,出兵北非表明上看起来对我们中国没有任何好处,但事实上却是关系重大!”张学良肃然地分析道,“第一,为了中华民族的最终复兴和崛起,我们必然要与苏联、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最终的决战,仅仅量中国一国之力,肯定是孤掌难鸣,我们必须要得到德国等轴心国盟友的支援。所以,东北军出兵北非关系到轴心国内部成员的团结和彼此的信任,这是不能忽略的。毕竟我们东北和东北军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德国政府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很多无偿的支援,受人恩惠但关键时候却见死不救,这也是说不过去的;第二,为了中华民族在战后的生产与发展,我们必须要占领或者控制中东的阿拉伯和波斯湾的这些石油能源大国,以及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南非,同时我们还要确保我们中国对印度洋的绝对霸权地位,这些战略目标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倘若德意盟军被彻底赶出了北非,英、法等我们的敌国便能独霸非洲,这对我们以上的战略计划都是极为不利的!出兵北非,也是为我们自己而战!”张学良目光炯炯。

    将领们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或者豁然开朗地露出了赞同的目光。

    “除此,军情局刚刚从北美获得了一份重大的情报。”张学良接着语出惊人,他缓缓道:“十一月七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加拿大纽芬兰省的普拉森舍港湾进行了一次秘密会晤见面。美国现在还没有参战,但它已经感到了极度的不安,所以美国政府已经开始秘密支援英国并暗中介入战争了!从发自内部的绝密情报可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这次会议上签订了《美英战争租借法案》,这意味着英国可以毫无限制地向美国申请战争贷款或者购买其所急需的武器装备和各种战争物资。就在此时,各种满载着武器装备、机械零件的远洋货轮和大型商船正源源不断、络绎不绝地来往于美国东海岸港口和英国本土之间,大批的美国海军军舰为这些轮船护航以防德国的U型潜艇;而从夏威夷发来的绝密情报显示,当地时间八日深夜,十六艘美军驱逐舰和三十多艘布雷扫雷舰艇等辅助舰艇从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起航,准备穿过巴拿马海峡驶向英国本土,支援其对德战争!这些,无疑是在给奄奄一息、垂死挣扎的英国输送了新鲜的血液!而英国若没有尽快地被击垮、被征服,那我们就无法放开手脚全力对付苏联和美国!这其中的意义,无需多言!”

    “看来,我军出兵北非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陆军总参谋长龙云峰中将静静地听完后,发言表态道。

    “我看,其实我们的重点还是南非和中东。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北非只能是象征性地出兵,毕竟德意盟军并不是在人数上输给了英法联军。比起兵员,他们更加需要的是军械和燃油,而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北印度洋航线从中南半岛和东南亚提供给非洲军团。”陆军副总司令于学忠上将补充道。

    “五个师旅足矣!再加上海军和空军的支援,我看最终打赢北非战役并非难事。”空军副总司令冯庸上将乐观地估计道。

    随着东北军最高统帅张学良的一锤定音,东北边防部和东北军参谋总部决定:应德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的请求,组建北非派遣军,参加轴心国的非洲军团,对非洲的英联邦军队和‘自由法国’军作战!经过数日紧锣密鼓的商议讨论,最终,边防部发布调遣命令:驻守西疆省的东北军第8沙漠作战旅、第11沙漠作战旅、驻守台湾省的第108轻型装甲师、驻守中南自治东区(越南地区)的第1机械化步兵旅与驻守四川的第45快速反应装甲旅(该旅拥有全东北军第一个装备武装直升机的陆军航空团)共同组成中国东北军北非派遣军,即刻由海军印度洋舰队护航开赴意大利所属的东非索马里,再经由陆路北上,正式参加北非战争。整个北非派遣军的总司令由楚奇明中将担任,副总司令由第1旅旅长陈谦少将担任,参谋长由第108师师长于震上校担任(于震是于学忠的儿子),而楚奇明原先担任的西南军区总参谋长的职务由东北军炮兵总司令吴克仁中将接替。

    11月15日,印度洋上寒风凛凛、冷云烈烈,惊涛咆哮、骇浪翻滚。在遮天蔽日腾空翱翔的舰载机的护卫下,中国东北军海军印度洋舰队千舰乘风、万艇破浪,浩浩荡荡地横穿印度洋,运送着东北军北非派遣军的5万多精锐将士前往已经被烈日和战火熏烤得滚烫炙热的非洲大陆。

第一百四十九节非洲军团(2)() 
德国当地时间,凌晨4点。柏林,帝国元首府。

    “我的元首!急电!来自中国东北的急电!”最高元首的私人副官奥托金舍上校满脸喜色地大步流星着,风风火火地近乎是“闯进”了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办公室内。

    “快念!”本来连夜办公已经让希特勒疲乏得犹如一只困猫了,可当一听到“中国东北”这四个字后,他的倦意立刻一扫而空。整个人陡然间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是!我的元首!”金舍上校满脸是抑制不住的喜色,“元首,就在三个小时前,中国当地时间上午7点整,中国东北军的印度洋海军舰队已经正式起航,护送着五个师旅的东北军精锐部队以及数以万吨计的燃油、军械装备从东南亚的新加坡港湾出发,准备驶向东非索马里,加入帝国的非洲军团对英法联军作战!这是中国东北军最高统帅张学良元帅亲自口述发来的电文。”

    “好、太好了!”希特勒目光炯炯,从椅子上一跃而起。他站起身来不停地走动着并搓着手,按捺不住兴奋地道,“我们的中国朋友终于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了!立刻发报给隆美尔,告诉他,他需要的援兵、武器、燃油即将送到北非!”

    “是!我的元首!”金舍上校啪地立正。

    很快,从北非的利比亚首都黎波里市发来了德国非洲军团总司令埃尔温隆美尔元帅言简意赅的回电:“感谢元首。请问元首,这些我们望眼欲穿的援兵和物质将运送到利比亚还是突尼斯?”

    看着电文,希特勒笑了起来:“金舍,告诉隆美尔,他要的援兵和物质不是通过地中海运到北非的,而是通过印度洋运到的。”

    印度洋的西北部海域上,东北军海军印度洋舰队的上百艘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运兵舰艇、运输舰艇正在冉冉喷薄升起的太阳金晖中乘风破浪(由于舰队在印度洋上由东驶向西,而太阳也由东升向西,所以在舰队上的东北军官兵们会感到太阳“升起”的速度要比以往慢多了),浩浩荡荡地驶向东非意大利殖民地的索马里摩加迪沙港口,舰队里的那几艘满载燃油的万吨巨型油轮十分地引人注目。空中,数十架“贼鸥”舰载战斗机呼啸在舰队的上空;水底,十多艘U型潜艇犹如巨鲸虎鲨般在舰队下方的水域内环绕警峙着。各艘水面艇舰上都装满了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的零件和弹药,身穿雪白色军服和海魂衫的的东北军海军官兵与已经换装成夏季沙漠作战服的东北军北非派遣军的陆军官兵们依靠在军舰的栏杆上,眺望着浩瀚无垠的大海尽情地谈笑风生着,一边大嚼着香蕉、槟榔、榴莲等热带水果一边互相聊着各自的战争经历和家乡趣闻,或者在贴满明星画片、拥挤不堪的士兵船舱寝室内给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东北家乡的亲人们写着家信,少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