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侯联军56万攻楚,并一举攻占楚都彭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为义帝发丧”。项羽得知后,留众部将继续击齐,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时刘邦等众诸侯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置酒高会。项羽乘刘邦陶醉于胜利,戒备松懈之际,率军绕至彭城西,于清晨时发动突然袭击,战至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往泗水方向溃逃,楚军紧追不舍,杀汉军十余万人,一直追击至灵壁(今安徽灵璧县)东濉水,汉军相互拥挤、践踏,加上楚军追杀,汉军十余万人皆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此役,汉军被歼数十万,刘邦也险些被虏,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逃回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经此一战,汉军元气大伤。
京索之战主词条:京索之战刘邦在彭城之战后,势力一落千丈,不但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被楚军虏获,被作为人质。更甚诸侯重新归附楚国,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入楚为将,连一直与楚对抗的齐、赵也归附项羽。不久,刘邦到达吕雉兄长驻守的下邑(今河南夏邑县),重收溃败士卒,往后撤退。到达虞(今河南虞城县)后,刘邦派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英布遂叛楚归汉。项羽于是派龙且攻打英布。汉二年(前205年)六月,刘盈(即汉惠帝)被立为太子,被刘邦命令驻守栎阳,不久汉军水攻废丘,雍王章邯自杀。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xing)阳以东。
成皋争夺战主词条:成皋争夺战、成皋之战、荥阳之战刘邦于彭城之战战败后,诸侯纷纷复背汉归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张良“联络英布,重用韩信、彭越”的方针,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军事上,则利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以争取时间,发展自身实力,待机再战。同年五月,刘邦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于是在荥阳东一举战败楚军,阻遏了楚军的西进攻势。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战,战局总体相对稳定。六月,刘邦回返关中,引水攻破雍都废丘,迫雍王章邯自杀,剪除后方一大隐患,尽占关中。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随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萧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随之又采取立太子、赦罪人、立法令、设县邑、加强边塞守备等措施,以建立稳固的后方基地。八月,又回到荥阳前线。九月,采纳韩信建议,给韩信增兵3万,让其开辟北方战场。楚汉之争总体形势图汉三年(前204年)初,楚军对汉军正面防线发动攻势,数次切断汉军运粮甬道,攻占荥阳、成皋。刘邦败逃关中。为调动项羽,分散其兵力,摆脱固守城池,被动挨打的局面,刘邦采纳谋士辕生建议,于五月率军出武关,兵至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项羽急于寻汉军主力作战,果然率军自荥阳、成皋南下宛、叶。汉军坚壁不战。此时,彭越攻占楚后方重镇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古邳镇),迫使项羽回师解救。汉军乘机迅速北上,收复成皋。六月,项羽回军,对汉军发动第二次攻势,再占荥阳、成皋,并挥军西进。汉军败至巩县(今河南巩县西南),深沟高垒,阻击楚军。为减轻正面压力,刘邦遣刘贾,卢绾率兵2万增援彭越,在楚后方攻城略地,断楚粮道,迫项羽第二次回兵东击彭越,汉军再次收复成皋。
广武对峙汉军再次收复成皋后,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长期对峙,相持不下。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羽患之。于是置刘邦的父亲太公于鼎镬上,告诉刘邦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今天不赶快投降,我就烹煮了你父亲),刘邦却回答道:“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我与你曾都是楚怀王的臣子,结拜为异姓兄弟,那么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一定要烹煮我们的父亲,就请分给我一份羹吧),项羽见无济于事,只好作罢。又有一次,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天下纷争动乱数年了,是我们两人的缘故,愿意与你单独挑战决一雌雄,何必连累天下百姓的父亲和儿子呢),刘邦却笑着拒绝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史记·项羽本纪》)。
鸿沟议和汉三年(前205年)十一月,刘邦在正面对楚作战的同时,遣谋士随何游说九江王英布叛楚归汉。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霸王别姬具有相当实力。英布归汉,项羽侧翼危急,忙遣龙且进攻九江军。刘邦达到了在南方牵制、分散楚军之目的。项羽第二次率军东击彭越,兵至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闻汉军再次收复成皋,急忙引兵回救。汉军据险坚守,双方在广武山(今河南荥阳东北)形成对峙。是时,楚军北有韩信据齐地威胁都城;腹地有彭越游动作战,又须分兵南据九江,以致兵力分散,腹背受敌,粮草匮乏,欲战不能。刘邦则据荥阳、成皋之战坚守不战。汉四年(前203年)八月,楚军粮尽,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亦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史记·项羽本纪》),划鸿沟(古运河,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两年零五个月后,休兵罢战。
固陵之战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亦欲西返。张良、陈平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并约集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南下合围楚军。汉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因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早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垓下之战主词条:垓下之战、十面埋伏刘邦退守固陵后,采纳张良建议,分别给齐王韩信、魏相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果然调集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淮南王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以韩信为最高统帅,以并本部20万人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四面楚歌,军心瓦解。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夜起慷慨悲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参见《垓下歌》),“歌数阕,美人(虞姬)和之(参见霸王别姬)。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自刎主词条:乌江自刎于是项羽置10万楚军于不顾,率800余骑兵趁夜突围南逃,天明后刘邦方才发觉,遂派灌婴率数千骑兵追击。楚军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骑,逃至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时因迷路,问路一田父,田父诓骗而左行,结果陷于沼泽,致使汉军追上。至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境内)时,仅剩下28骑,项羽自度难以脱身,却依然说:“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逃至乌江(今长江,乌江自刎6张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时,乌江亭长力劝项羽过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上天要灭亡我,我何必还要渡江呢!姑且不说我项籍当初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起事渡江西征,今天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便江东的父老兄弟们同情而拥戴我为王,我哪里有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史记·项羽本纪》),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在力杀汉军数百人后,自刎而死。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鲁不下,汉军乃以项羽头示鲁,鲁遂降,楚国至此全部平定。楚汉战争末期,属楚国阵营的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先后归附汉王刘邦,唯临江王仍不听命。汉五年(前203年)十二月,汉军又攻破临江国都江陵(今湖北荆州),俘虏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尉。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即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196年,南越王赵佗上表称臣。至此,天下归于一统。
编辑本段历史影响1。西汉建立楚汉之争是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2。长期统一项羽分封刘邦于汉水之畔的汉中,号曰汉王。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后,便以“汉”为国号,建立了统一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