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本以为凭着自己的实力拿下曹操绝对是手到擒来,可曹操层出不穷的精兵良将和那变幻莫测的战术策略让袁绍一连吃了几个大大的苦头。颜良死了,青州没了,袁绍的怒火一股脑的都发到了袁谭的身上。
当然,这里面还有袁尚的煽风点火。
钜平的失败本来也有他的一份,可为了保持在袁绍面前的良好形象,袁尚率先发难,把钜平之败的责任都推到了袁谭的身上,指责袁谭不听他的一再建议,贸然出兵,才导致难以收场。他说的慷慨激昂,仿佛已完全忘记了是他先找上了曹彰交手。
袁谭自然极力争辩,可奈何没有袁尚那样的好口才,而且袁绍本就更钟爱自己这个三儿子,把袁谭的话都当成了推脱责任的借口,反而火上浇油,更加看袁谭不顺眼。
袁谭见说也说不过袁尚,而且袁绍也在气头上,便主动请命去帮助文丑驻守黎阳。在黎阳的郭图一直都与他关系不错,有这个谋士在身边,袁谭终归有了个信的过的人商量。而且文丑又是有勇无谋之人,一旦打了胜仗从他手中骗个战功什么还是很容易的。高阳军团实力强劲,终归不会像青州兵那样一击即溃。
袁绍果然也是看着袁谭碍眼,听到袁谭要去黎阳,当下也就同意了。于是袁谭就带着他的一千亲卫去找了郭图。
————————————————————————————————————————————————————
烟火曰:
关于青州兵,一直都是个很有趣的话题。在烟火表达自己的看法之前,先跟大家分享一篇网上转的文章。
“青州军。来历大家都知道啦~~“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三十万降卒中挑选的精兵(汗……先假设真有三十万)战斗力岂不……
可事实上又如何呢?问闲翻了翻书,结果大吃一惊。
历史上的青州兵所参加唯一胜利的战斗就是击破徐州陶谦的战斗而且这个“胜利”大家都知道所过残掠杀戮百姓。俺不否认这是得到曹操默许的,至少没有积极去预防,但青州兵在这一战中充分表现了盗贼本性,也直接的给曹操声誉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然而曹操忍了下来。原因在前面提到过。
青州兵在劫掠***的驱使下能够胜过关张二位万人敌所统领的丹杨精兵,其战斗力可圈可点因而曹操容忍了他们这种暴行。
紧接着,吕布袭击兖州,曹操回师与之大战。结果如何?“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这成了曹操一生中败的最惨的仗之一,在老罗笔下被描写的相当精彩。后来又借张松之口嘲笑:“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谁曾想到,这一仗败就败在青州兵不战自溃上呢?
这说明什么?青州兵毕竟是降兵,不会真心为曹操作战,征陶谦时有利益驱动所以奋勇在和吕布所率天下闻名的并州骑兵作战时自然没理由拼命。
青州兵的第三战也是最后一战大家也都知道,比较有趣。
“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
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这就是曹操一生中因为泡妞所败的最帅一仗——宛之战。在此大败之下青州兵反而趁乱劫掠?可见其对曹操的忠诚有多少了。
而且“太祖宽之”四字也说明了他们平时的放纵以及曹操对他们一直抱有希望。而诸将的不满也达到顶点,和臧霸一样属于泰山兵的于禁(说来话长)就借此攻击“数之以罪”想来平时的骄横不法也不少吧。
此事后于禁不但没受处分,反而立功受奖,说明曹操已彻底对青州兵丧失信心。自此之后青州兵再也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军队出现在战场上。
裴松之曾经对曹操官渡前的军事力量提出疑问:“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馀万,馀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
这个针对青州兵的疑问问闲斗胆回答他老人家一下,当时的青州兵已经退出曹操的军队编制。
况且曹操转战天下,手下名将无数,出身行伍的也不少,但竟没有一人出身理应是最强悍的青州兵中,也可说明青州兵的无所作为。
最后对青州兵的记载是:“会太祖崩,(臧)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看看其实一直都不买曹操的帐。”
————————————————————————————————————————————————————
烟火对青州兵一直也都不太看好,前文中所提到的典故略懂文言文的朋友都能看得很清楚,所谓实力强大的青州兵,也不过是小说中的包装而已。
在烟火的这篇小说里,青州兵早晚还会出现,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青州兵就已不是袁谭手下的残兵败将。至于那时的青州兵究竟会迸发出何等的战力,下面的内容自然会给朋友们一个交代!
第261章 血浪翻滚(四)()
看到了青州的胜利,齐舜知道他们进兵的时机也已经成熟了。在清河的德州军团是邺城和信都中间的纽带,一旦能击败他们,那信都将会变成一个孤城。
陈宫也已来过,龙骑和兽王骑在安邦被逢纪和辛评挡住去路的消息他也已知道。陈宫要的帮手他虽然有些不太同意,但碍于当事人的坚决要求也只好任其跟着陈宫回去。只要赵云和太史慈能消灭法术和幻术军团,而他也能击败德州军团,那信都就绝对已在他的掌握。
关键是,凭着雁门骑和先登军,他们是否有十分地把握能歼灭德州军团?先登军有天下一等一的弓弩兵,对骑兵自然成竹在胸。但德州军团是由重步兵组成,全身上下覆盖厚厚的铠甲,步兵方阵又是固若金汤,长盾足以抵挡几乎所有箭矢,先登军的优势立刻就已不太明显。雁门骑也存在问题,他们本是轻骑兵,同样以飞射战法为主,这一招和先登军一样对德州军团并不起多大作用。而且德州军团每个士兵都配备了长达两丈的铁铍,铍尖锋利,犹如一把把利剑。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铁铍前伸,后端顶在后排士兵的盾上,前端突出直刺战马,用数排人力来抵消战马的冲击力,还能zhan有长兵器的优势,别说是雁门骑,就算是龙骑和兽王骑都来,面对面直接交锋之下也很难在伤亡较小的情况下战胜德州军团。
至于招司铁骑,齐舜也不敢冒这个险。这些招司族人虽然有了塞外水草的滋养,繁殖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可从三年来只能提供五千成年铁骑的数字上看也还是衿贵得很。而且招司铁骑是他的亲卫,单单用来战场拼杀也实在太浪费了些。
齐舜不是袁绍,甚至还比不上曹操,他虽然有龙族的支持,但甘宁的龙牙舰只有在水上才能占尽优势。因此对他来说,哪怕小小一个士兵都是极其宝贵的,这四大军团绝对是一个都不能有所闪失。
该如何击败德州军团?齐舜、郭嘉和沮授就此研究过很多次。在高览始终坚守的心态下,他们能用的招数实在不多。就算再高明的计策也要有对方的配合,必须要找到对方的需求和弱点。可这高览仿佛打定了主意听袁绍的话,只是牵制齐舜,让他不能南下又或北上,其他的一概不管。
这就有些难了。在重步兵水泼不进,火烧不动的防守面前,常规的方法看来都很难行得通了。
这两天沮授和郭嘉的话都不多,二人整日若有所思。如何用最小的伤亡来击败德州军团,对他们二人来说都是个颇有挑战性的课题。而且这二人同在冀州之时就已互有耳闻,只不过那是郭嘉的主公是袁绍,而沮授正跟着韩馥,因此一直都没有见面的机会。现在有这样一个困难,正好让他们比个高下。谁更聪明,谁的计策更有效,用德州军团来做测试是再好不过了。
他们一直想到了深夜,连齐舜都忍不住想去睡了,却忽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打开门一看,是郭嘉和沮授两张有些兴奋的脸。
“二位先生莫不是已经想到击败德州军团的良策了。”齐舜心中一动。他没有去跟着一起想办法并不是他认为沮授郭嘉比他聪明,而是他已逐渐让自己更加适应主公这个角色。他只需要去决策,至于决的是什么策,那就是沮授和郭嘉的事了。
“我已想到了一个办法,虽然有些冒险,可如果能成功定然能让德州军团崩溃。”沮授笑道,“今晚夜空有流星划过,倒是给了我一些灵感。”
“在下也有所悟,同样是一个冒险的计策,就是不知是否与沮先生想的一样。”郭嘉也笑道。
齐舜把他们让进房内,道:“既然两位都已想到了办法,而且看起来还有相同之处,倒不如各自把计策写到纸上,看看二位是否真的心有灵犀,想到一起去呢?”
沮授与郭嘉相视力一笑,都点头同意,各自拿出纸笔,写下了几个字。由于郭嘉是客,沮授就先展开了他的字条,上面清楚地写着“刺杀”二字。
看了这两个字,郭嘉立刻哈哈大笑,也把自己的字条打开,上面也是“刺杀”这两个字,与沮授居然没有一分不同!
这两个绝顶聪明的谋士竟有如此高的默契,也难怪他们会发出会心的大笑。
齐舜看到这两个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