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都看不见我呢!”燕铭有些悻悻的说道。
“赶紧取名字。”燕山对燕铭理直气壮的不客气。!!
燕铭装模作样的沉吟着,一家子人都围着这个小人儿兴高采烈,其乐融融。
可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尖锐的声音:“有诏,诏茂陵侯燕铭,立刻进长安!”
这声音,燕铭熟悉,正是皇帝身边新进的內侍徐甲。
徐甲也没想到,今天竟然是燕铭得子的大喜日子。
但他反应极快,看到在场的男女老幼,立刻抱拳说道:“真的不知道燕侯今日大喜,恭喜燕侯,贺喜燕侯!”
“什么事儿?晚点去不行么?”燕铭把徐甲拉到一边说道。
徐甲也压低了声音说道:“侯爷是不知道啊,前些日子,匈奴来了使者说和亲。这不,和亲的车队刚刚出关,匈奴的骑兵就已经来到了边关,把那里准备耕种的百姓都给掳掠走了,地也给破坏了!朝中大臣都吵嚷着要放弃边关城池呢!”
虽然知道这事儿很大,但是燕铭有些不懂的是皇帝为何会找上自己!
“他们争执的悬而未决,还是大司农灌夫说当初燕神仙建造茂陵邑就挺好,是继续造城池,还是撤退,最好还是问问燕神仙。”徐甲说道。
燕铭从来就没想到竟然是灌夫这家伙把自己给弄了出来。看来不论历史如何改变,这灌夫坑队友的属性是没有多大变化啊!
“妈的,这群该死的匈奴人!”燕铭骂了一句。其实他此时更想骂灌夫。
可男子汉大丈夫,既然国家有难,此时断然不能后退。
“终有一日,我要破尽胡虏!”燕铭恨恨的说着,就让人备马。
“侯爷,孩子的名儿还没取呢!”田喜在一边提示道。
燕陈氏老夫人也有些着急,燕山想要骂燕铭两句,可是徐甲在这里,他也不好意思开口。
“名字?”燕铭停了一下说道:“就叫破虏吧,燕破虏。”
说完他翻身上了燕三早就给准备好的战马。
马背上军用弩燕刀一应俱全。
大戒和尚也跟着燕铭上了战马,徐甲和众人拱拱手,三人急匆匆的离去了。
“燕破虏,这个名字不错!大气,我喜欢!”燕山抚着胡子说道。
“我这孙儿,其志不小!”燕陈氏感叹着。
第296章 主和派()
儿子剩下来当天,燕铭就被皇帝召走。
可惜的是,整个燕家,竟然没人在意燕铭的离开。他们都沉浸在得到后代的喜悦之中。
反正皇帝经常召见燕铭过去,最多也不过是十来天就回来。燕家所有的人都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燕铭跟着徐甲,带着大戒,急火火的赶路,就来到了长安。
这一个多月,他一心一意的把自己的所学所知传给学生和弘燕堂的老师。一个个现代科学的大门缓缓开启,只是意思曙光,都让所学者感到新奇。仿佛从未有过的兴奋。
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过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切迷雾终将散去。
对于匈奴先和亲,后发兵的动作。朝堂之中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动荡。而朝堂之外的百姓,依旧一无所知。
长安城的东市,依然是一片繁华,西市也行人如织。
穿过东市和西市,就走进了宫禁范围之内。巍巍的未央宫,在见惯了现代高楼大厦的燕铭眼中,并不算是多么高大。
可是经过周围低矮的建筑物衬托之下,未央宫就显得异常高大巍峨。
此时,未央宫之中,并没有太多的官员。甚至丞相许昌,什么石庆、石奋,都不再宫殿之中。
有的,只是御史大夫韩安国,王恢,甚至还有卫青侍立在刘彻身边。还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看上去一脸病怏怏的样子,没有什么精气神,只是偶尔眼神一扫之间,透出一股子精明之色。
还有一些御史大夫等人,也都站在下面,众人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坐上的刘彻一脸淡然,对众人的争执,只是听在耳朵之中,却不做过多的发言。
他是这个国家的王者,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汉朝的行为。有些事儿,不筹算好了,不能贸然决定。
“陛下,茂陵侯,燕铭觐见。”徐甲的声音响起。
朝堂之中的所有人,还没有睡未曾听说过茂陵侯燕铭的名声,此刻竟然都闭上了嘴。
“宣!”刘彻听说燕铭来了,第一个想法儿就是和燕铭先过过拳脚,透口气。可大殿之上,总是把众人都撵出去,似乎不太好。
燕铭少有的正式朝服,一步一顿的走上了大殿。
历史上,关于匈奴的这次寇边,根本没有记载。也就是说,要么是这次事件的影响太小,没有必要记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汉朝吃了哑巴亏,不要意思记载。
燕铭心中推测,是第二种。因为按照史实记载,刘彻现在还没有军权。没有军权,就意味着他什么也做不了。
就是这么可笑,调兵需要的是虎符,而虎符只是在太皇太后手中。
“燕铭拜见皇帝陛下!”在这大殿之上,燕铭和刘彻不止一次的打架嬉闹。可如今却不得不恭恭敬敬的装模做样。
“平身!燕侯,你且在边上听听,想必徐甲已经把最近发生的事儿,和你说过了。”刘彻说道。
燕铭点了点头,往后靠了靠,站在了所有人的最末尾。
那些朝中大员,看到燕铭如此后退到了边上,有些人暗中赞叹燕铭持宠不骄。也有些人倒是有些瞧不起燕铭,觉得这家伙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一旦涉及到朝堂大事,国家安危,就做了缩头乌龟。
王恢是个不折不扣的主战派。不过他也是瞧不上燕铭这样年纪轻轻就因为得到皇帝宠幸而升官发财的。
“臣还是那句话,匈奴人,狼子野心。今春这一次骚扰,为的就是破坏朔方、五原、云中三地的农耕之事。一旦农耕不兴,那这三郡必然不能继续有人驻守。那么到了秋高马肥的季节,我们就只能放弃这三地,任凭匈奴人驰骋于大汉边疆了呢!”王恢说道。
“王恢说的,太过片面。自从高祖以来,只有一次对匈奴用兵。结果有了平城之围。自那次之后,我大汉朝一向采取的是和亲之策。这样一来,不动刀兵,就获得了边疆的和平。孝文皇帝,孝景皇帝,两朝都不曾动过毁坏和亲大计的心思。我大汉也正是这样不断的强盛起来。如今因为匈奴的一次小小寇边,就大谈用兵。臣不知道王恢是怎么想的!”一个中年大臣向前一步,昂然说道。
燕铭看着眼生,不由得低声问边上的一个小侍郎:“这孙子是谁啊?”
小侍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御史大夫,庄青翟。”
“哦!”燕铭记住了这个庄青翟,这家伙是个主和派。现在主和,燕铭并不反对,也不赞成。可是把打不过人家,说成理所当然,这特么就有点儿扯了。
小侍郎回答完了燕铭才反应过来,燕铭刚刚似乎称呼庄青翟为‘孙子’。不禁对燕铭侧目而视。
在朝堂之上,敢于这样说一个朝中重臣的,似乎还没有人能做到。这个燕铭胆子太大。真不知道他是因为受宠而变得无知,还是天生就是个白痴。
小侍郎的想法儿,燕铭自然不会考虑。他现在就是要安静的听听众人是怎么说的,然后在看看皇帝的反应。
“庄青翟说的就是放……”王恢的话说了一半,就有人大声打断。
“庄青翟的说就是有理!”韩安国适时的站了出来,一拱手说道:“陛下,和匈奴的和亲政策,是高祖定下的。这是祖上的规矩,不宜更改。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就是坚持这个政策,才换得了我大汉六十年的无外族兵争。若是擅开兵端,不但会让我大汉强盛的国力受到损害,还会让生民涂炭。”
“是啊,和亲虽然是少数女子嫁到了匈奴之地,可却给我大汉换来了平安。这个买卖,臣认为,做的很值!”庄青翟再次说道。
“嘿嘿——”一声轻笑从后面传出。
在主和派正在慷慨陈词的时候,站在最后排的燕铭忽然嘿嘿的笑出了声音。
这声音在此时此刻,显得极为刺耳。
韩安国和庄青翟勃然变色,就是主战派的王恢见到燕铭无故发笑,也微微露出怒色。若不是看到燕铭似乎在嘲笑庄青翟,恐怕他都要大声呵斥。
一边的小侍郎听到燕铭嘿嘿而笑,吓得连忙向后退了几步,躲开了众人看过来的眼光,避免殃及池鱼。
这样一来,就把站在最后一排的燕铭凸显出来,显得卓尔不群。
第297章 史上最完善的和亲政策()
“燕侯,莫非老夫说的非常可笑么?”庄青翟脸色冰冷的问道。
他是赵绾王臧之后,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才逐渐走入朝堂中央的。如今听到燕铭嗤笑,脸色铁青的看着燕铭。
“没有,没有,你继续,你继续。我觉得挺好。”燕铭摆手说道。虽然言语如此,可眼角眉梢之中,体现的全是对庄青翟的一种不屑。
“哼,藏头露尾的。有话就说,阴阳怪气的,我不服。”庄青翟倒是显得很强硬。
“庄青翟,陛下今日要讨论的是朔方、五原、云中三郡将来何去何从,你这样纠结于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有些过了。”一个中年官员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他是谁?”燕铭回头问小侍郎。
小侍郎吓得不敢说话,倒是那替燕铭说话的大臣朝着燕铭一抱拳说道:“右内史,郑当时。”
燕铭朝着郑当时点了点头,算是谢过。
“陛下,燕侯公堂嘲笑,定然是有更好的办法,臣请燕侯赐教。”庄青翟仗着太后的支撑,强硬的说道。
此时,别人不知道,刘彻却知道,这庄青翟非要死磕燕铭,一定会搞的很惨,很难看。
看到刘彻点了点头,燕铭笑道:“庄大夫,我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