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损,战损怎么样?”汲黯永远是那个直肠子的家伙,哪壶不开提哪壶。
刘彻白了汲黯一眼,这种时候说战损,简直就是给这么大的胜利添堵。若不是看在汲黯一直都是这样耿直,老成谋国的份儿上,刘彻早就把他给咔嚓了。
“战损?”所有的大臣在汲黯说完了这话之后,都把目光落在了信使的身上。
(感谢社工兄弟的打赏!!!多谢支持!)
第346章 李广难封???()
是啊,战争之中,杀敌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战损的问题。
如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也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胜利呢。
信使被汲黯问的微微一愣,挠了挠脑袋。
看到这个笨拙的信使,刘彻恨不得想一个窝心脚踹死他。
众大臣也都和伸长了脖子待宰的老母鸡一样,望着信使,等待他的下话。
“战损应该算是没有吧!”信使挠了挠脑袋,有些迷糊的说道。
“啥!”刘彻一拍龙案又站了起来。
众位大臣也都懵逼了,这个信使是不是有点二?杀敌一万五,零战损,这不是纯属扯犊子么?
“啊,的确是没有战损!”信使再次挠了挠脑袋,说道:“之前匈奴的五千先锋队攻打云中城,死了两千多人,咱们这边只有一个流了鼻血的,好像算不上战损。”
“后来他们趁着夜色进攻的时候,我们打了一夜,不知道对方死了多少。反正到了早晨的时候,李广将军和程不识将军就来了,然后就把他们给包圆儿了。”信使说的里出外进的,没有一点儿头绪。
“你可知道,欺骗朝堂,欺骗皇帝,是要株连九族的。”汲黯说道。
刘彻也眼神凌厉的看着信使,他相信卫青和燕铭能够战胜,但是不相信他们两个人能够做到杀敌一万五,零战损。
信使燕铭选了一个勤快实在的,为的就是把捷报尽早送到长安,却忽略了他的智商问题。
听到刘彻说什么株连九族。信使讷讷的说道:“战损这事儿,好像还是真的有一点儿。”
听到信使说有战损,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有战损,就说明这捷报应该是真的。
“战损多少?”刘彻问道。
“不算城头上那个鼻子磕出血的,最大的战损就算是李广将军和程不识将军所带领的军队了。”信使被众位大臣围观的有些迷糊,说道:“当时我们就在城头观望,看到他们杀入匈奴阵营之中。后来李广和程不识将军回来之后,互相比较战果的时候,说他伤了一些士兵,程不识说自己也只是伤了一些士兵。我听燕侯说,大概有数百受伤的士兵,这应该算是战损了吧!”
刘彻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
这个信使虽然有些头脑不清晰,可看他说话时候的表情,也知道这家伙应该没说假话。
如果是这样,一万三千人,全歼一万五千人,还没有战损,这可就是奇迹了。
“奏章,快把四个人的奏章给朕拿过来。”刘彻已经懒得和信使多说了。只要看了四个人的奏章,一切就都明了了。
第一次,皇帝在朝会上拿出了奏章。当着大臣的面儿批阅奏章。
刘彻先看的是李广和程不识的奏章,两个人把自己的行军路线,作战方针和战争结果说的清清楚楚。
看到两个人的奏章,刘彻就高兴的手都抖了起来。
因为两个人的奏章之中说的和信使说的差不多,零战损,杀敌一万五。
卫青的奏章则是在云中城的角度把整个战争描述了一遍,中规中矩,奏章之中也说了是零战损。
燕铭的奏章则是最为简单的。
“云中城外的匈奴人都杀光了,脑袋都砍下来做了京观。给匈奴人留个纪念。这次打仗,立功的不少,陛下要多扔出几个侯爵了呢!”
看到燕铭这种不伦不类的奏章,刘彻脸上的笑容再也控制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来人,赏赐信使五百金。”刘彻看着信使,恨不得给这家伙一个侯爷当当。刚刚对信使的嫌弃,一点儿都没有。
燕铭的奏折之中还夹杂了一封私信,要的是给云中城运送过去更多的生铁。打造更多的弩箭,同时也让刘彻早些准备大军,给匈奴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刘彻知道燕铭的有意图,云中之谋一旦成功,虽然不能说是毕其功于一役,却可以大大的削弱匈奴的有生力量。
“增兵云中城。”刘彻的心中立刻下了这个决定。
边关的捷报让长安城再次疯狂起来。
满朝的大臣,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那些主和派的大臣,终于放弃了心中那种不能和匈奴打仗的观念,有些人已经开始为后来的战争进行准备。
大汉,从朝堂开始改变。
对匈奴人,他们终于有了一个稍稍正确的三观。
云中城,卫青依旧主持防务。燕铭则开始研究新的东西。
云中城外面,燕铭想要挖坑。
他相信,死了一万五千匈奴兵之后,匈奴人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云中城是匈奴的绞肉机这事儿,在燕铭的心中从来都没有变过。
雁门郡的程不识接到皇帝的圣旨,封程不识为雁门侯。程不识高兴北都找不到了,哈哈大笑的说道:“咱老程也是一把年纪了,第一次出征就封侯,这事儿让李广知道,不知道他要怎么想呢,哈哈!”
五原郡,李广也接到了圣旨。
“封侯,封李广为神射侯。”圣旨上简单的‘神射侯’三个字,让李广的手颤抖起来,老泪纵横。
他和程不识不一样,从年轻开始,征战了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个功名。
有过多少次,李广都和侯爷的封爵擦肩而过。
朝堂之中,也有人说李广的命不好,这辈子都不能封侯。
可如今,他原本以保护燕铭平安督建云中城的身份进行策应。
这种策应,一般来说,绝对不能得到功劳的。可没想到,在他们大开杀戒的时候,卫青和燕铭就在城头,没有开城抢人头,而是看着他们杀光了周围的匈奴人。
李广拿着封侯的诏书,自己独自坐在军帐之中,老泪纵横。
这一刻,李广封侯的愿望达成了,他的人生最高目标就是封侯。如今竟然如同做梦一般的就达到了这个高度。
“老夫,余愿足矣!这之后,当身先士卒,死而后已。”李广把圣旨恭敬的收了起来。仰天长叹一声。
第一次,耿直的李广准备了一份不算丰厚的礼物,打算送给燕铭。
他知道,没有燕铭,自己依然是那个难以封侯的李广。
(明天先约三章,为‘社工之一’兄弟打赏加更!)
第347章 聚焦京观(一更)()
对于李广的厚礼,燕铭毫不客气的收下了。
李广是个心高气傲的将领。他的人生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传奇,可以被文人吹嘘成为名将。但在真正的战争之中,其能力或许连程不识都不如。
之前的云中之战,燕铭就在城头观察。
匈奴的军队经过一夜鏖战,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程不识和李广的两路大军来临的时候,状态却完全不一样。
李广的军队三五成群,如同一团团饿狼一般,扑向了匈奴的战阵之中。他这样的战阵,面对崩溃边缘的匈奴人,或许还可以战胜,若是面对真正的堂堂之师,就要吃大亏。
燕铭仔细想过,这也是李广为何在历史上战绩不佳的原因。他这个人个人英雄主义太重,因为个人能力的片面扩大,反倒导致了军队的松散,面对强敌时候的被动。
而程不识则不然。他的军队出现的时候,就是抱成一团,堂堂之师,凛然而前。或许程不识的各方面能力,都不如李广。可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入李广有才气的心态,让他不敢有所差池。
程不识的军阵整装有型,和匈奴人相遇的时候,直接就以强大的军阵气势把匈奴人的残兵碾压的崩溃曾凡尘。
整个战争过程之中,也正如燕铭所预料的一样。
李广的军士受伤的人很多,是程不识军伤员的二倍。
只是李广在历史上是个悲情人物。而历史上的文人也多数都是悲情人物。于是产生了兔死狐悲的共鸣,让这个战绩一塌糊涂,连一般将领都算不上的人成了名将。
反而是卫青、霍去病这帝国双壁,倒是蒙尘。他们的战法,他们的事迹,在被称为史家绝唱的书中,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想到这些,燕铭就想着回到弘燕堂一定要找借口打司马迁几个手板。这个家伙因为自己的好恶,就把对国家对民族有大功劳的卫青、霍去病给抹杀。是个手板是最少的。
李广的问题,燕铭想着慢慢解决。
按照李广个人英雄主义的性质,他实在是太适合给皇帝当看门的卫尉。在那里,一旦皇帝遇到危险,他绝对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为皇帝救驾的功臣。
云中城的所有人都洋溢在喜悦之中。
一万多的匈奴人脑袋铸造的京观就矗立在云中城北门之外。那可是一万多人的脑袋。这样壮观的景象,大汉朝的子民何时见过?
整个云中城,只有燕铭和卫青是冷静的。
两个人在郡守府下棋。
“接下来会怎么样?”燕铭拿起了一步棋,犹豫着没有落下,说道。
“匈奴人会更加疯狂的进攻。他们已经打赢了咱们大汉朝六七十年,不可能接受被我们打败的现实。”卫青分析的很到位。
燕铭点了点头,说道:“京观,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云中城,和城外的京观,必然会成为匈奴人进攻的主要方向。”
卫青眼神之中露出了凝思,半晌说道:“你说的没错,若我是匈奴人,这么多年一直处于上风。如今突然被消灭了一万多人,而且被对方用人头垒成了京观,也不会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