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碑杨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却丝毫不知道,改变他一生的一幕,正在汴京城里上演着。

    汴京城内。

    皇宫。

    依例所要举行的初一大朝会,今年并没有举行。

    百姓们在庆祝新春佳节,可是皇宫里却死气沉沉,一点儿过年的气氛也没有。

    垂拱殿内。

    李昉、毕士安、李沆,以及二皇子。

    四个人围着龙案,盯着上面的一份书信在发愁。

    二皇子愁眉苦脸的问李昉,“此事……李大人如何看?”

    李昉揪着胡须,觉得脑壳疼。

    “杨延嗣的要求,未免太诡异了一些。”

    二皇子看向毕士安。

    毕士安苦笑道:“臣原以为,杨延嗣会开口索要钱粮,没想到……”

    李沆皱眉道:“绝不能答应!”

    二皇子担忧道:“如今我们骑虎难下,父皇又未醒,我们若是不答应杨延嗣的要求,杨延嗣如果联合辽人挥兵南下,到时候可就难办了。”

    毕士安沉吟道:“杨延嗣应该不会联合辽人吧?”

    李昉摇头。

    “难说!”

    二皇子赞同李昉的意思,他说道:“杨延嗣如今在西北,形同自立。连自立他都敢,他又怎么不敢联合辽人。须知当年的北汉,以及刚被杨延嗣剿灭的党项,占据西北的时候,可都和辽人有勾连。”

    “总不能真答应他的要求吧?”

    李沆指着书信,没好气道:“张嘴就要半个朝廷的人,甚至连我和毕兄都在其中。这怎么答应?”

    确实如李沆所说。

    杨七给大宋朝廷的信,远比他跟吕端说的要夸张。

    他一张嘴,指名道姓的就要了大宋朝堂上半朝的文臣。

    其中包括向敏中、王旦、冯拯等等。

    末尾的时候,还有李沆和毕士安的名字也在其中。

    李沆恼怒道:“杨延德一个破铜台关的功劳,就能换半朝朝臣?”

    “早知道就不要这份功劳了。”

    毕士安感慨道。

    李昉翻了个白眼,“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功劳已经冒领了,难道还能还回去?”

    李沆愤恨道:“可杨延嗣这是趁火打劫。”

    “这能怪杨延嗣?要怪只能怪王超,冒领谁的功劳不行,非要冒领杨延德的功劳。现在被杨七抓住了把柄,威胁我等。”

    毕士安暗自咬牙。

    李沆咬着牙,低吼道:“我饶不了王超!”

    二皇子敲了敲桌子,说道:“咱们还是先说说杨延嗣的事情该怎么解决。王超的事情,以后再说。”

    王超毕竟是赵光义潜邸的臣子,二皇子在他爹还没咽气之前,还真不好处置。

    所以只能暂时避过王超的问题,直接议论杨延嗣的事。

    李沆和毕士安瞪着眼睛不愿意说话。

    二皇子只能再次看向李昉。

    李昉迟疑了一下。

    “眼下陛下未醒,我们必须稳住朝堂不乱。杨延嗣点名要这么多人,肯定是不可能,此事一定还有商讨的余地。李沆,你去接触接触杨延嗣派来的人,看看此事商量的余地有多大。”

    李沆恼怒道:“我不去。”

    李昉皱起了眉头。

    毕士安苦笑道:“还是我去吧!其实我觉得,这件事对朝廷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二皇子、李昉挑眉。

    “何出此言?”

    毕士安轻笑道:“大家想想,杨延嗣既然要这么多官员过去,肯定是因为他治下的土地在急剧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手去管理。

    若是我们派出去的人能够忍辱负重,潜伏在杨延嗣身边,伺机爬到了高位。

    这对我们以后收复西北四府,很有利。”

    李沆脸色微微一变。

    二皇子和李昉对视了一眼。

    二皇子咧嘴一笑,“毕大人言之有理。”

    李昉思量道:“你先去探一探杨延嗣派来的人的口风。我们再思量思量。”

    李沆插话道:“你可以跟他们说,朝中的重臣断然不能给他们。但是,其他的官员,要多少有多少?”

    二皇子三人愣愣的看向李沆。

    李沆嘴唇轻启,冷笑道:“犯官!”

    二皇子三人眼前一亮。

    还真别说,大宋的犯官真的很多。

    在沧州、雷州、邕州、沙门岛,刺配的犯官足有三万多人。

    这些人在朝廷眼中,除了一些有背景的还有起复的希望外,其余的都是累赘。

    这些人,全部给杨延嗣,朝廷都不会心疼。

    毕士安郑重的点头,笑道:“我这就去跟他们谈。”

    ……

    翌日。

    清晨的时候。

    毕士安早早到了垂拱殿内。

    四人再次凑到了一起。

    二皇子焦急的问道:“如何?”

    毕士安沉声道:“沈伦的两个儿子,以及沈伦的家眷是杨延嗣点名要的,这个不能变。除此之外,朝中的群臣中,吕端、向敏中、王旦三人,是杨延嗣点名要的,包括他们的家眷。除此之外,杨延嗣名单上的人,皆和换成犯官。”

    “吕端?向敏中?王旦?”

    二皇子三人皱眉。

    李昉迟疑道:“杨延嗣为何对这三人这么看重?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猫腻?”

    李沆挑了挑眉毛,淡然道:“杨延嗣在入仕之前和吕端有交集,和向敏中也有交集。王旦是杨延嗣的同年。杨延嗣应该是在挑他熟悉的人。

    比如现在在西北执掌政务的,就是杨延嗣的同年寇准。”

    二皇子三人恍然大悟。

    毕士安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李昉沉吟道:“四位朝臣,除了吕端外,并没有中枢重臣,数百位犯官……这个代价,咱们付得起。”

    李沆、毕士安赞同的点头。

    谁去都好,只要他们不去就行。

    剩下的,他们才不在乎。

    二皇子见三位宰辅已经点头,当即说道:“那就传向敏中、王旦二人入宫觐见。本宫要亲自和他们谈谈。”

第0636章 木已成舟() 
向敏中、王旦,二人被传唤入朝的时候,在正在修建的东华门外撞在了一起。

    向敏中年仅四旬,王旦还是一个小年轻。

    王旦见到了向敏中以后,主动拱手道:“常之兄,你可知道三位宰辅传唤我二人有何要事?”

    向敏中摇了摇头,低声道:“不清楚,只是如今朝中风雨飘摇,此刻单独传见你我二人,恐怕有大事要发生。”

    “大事?”

    王旦眼前一亮,振奋道:“终于有机会让你我一展抱负了。”

    王旦人年轻,又是官宦人家出身,所以心气高。

    总想着强爷胜祖的。

    有机会让他往上爬,他自己高兴。

    向敏中也被王旦振奋的情绪带动,心里也有几分跃跃欲试。

    二人进入到了垂拱殿内,瞬间觉得气氛有些不对。

    二皇子看着他们的眼神很复杂。

    李昉三人的眼神里充满了怜悯。

    施礼过后。

    二皇子郑重的站起身,“两位爱卿,本宫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们办。”

    向敏中和王旦对视了一眼,眼中充满了激动。

    “请殿下示下。”

    二皇子看着他们二人,说道:“本宫想请二位,潜入西北,伺机在杨延嗣麾下谋取高位。待到朝廷收复西北四府的时候。本宫当为两位爱卿庆功。”

    “这……”

    向敏中和王旦一下呆滞了。

    去西北?

    去杨延嗣麾下任职,还伺机谋取高位?

    这算什么?

    高级探子?

    一瞬间,两个人的雄心壮志全没了。

    绞尽脑汁的在思考,如何推脱此事。

    “殿下,臣有伤寒在身,去了西北,只怕活不久。但是殿下一定要让臣去的话,臣万死不辞。”

    向敏中大义凌然的说道。

    言外之意。

    我有病,去了西北就得死。

    你非让我去的话,我就去。

    但是,我会被你逼死的。

    你看着办吧!

    同病相怜的王旦都不得不对向敏中竖起大拇指。

    这借口说的漂亮。

    “咳咳……”

    王旦干咳了一声,张嘴准备说自己也有病,不过为了堵住二皇子的嘴,他换了个人。

    “殿下,家父恶疾缠身,家母行动不便。臣原本应当在二老身边尽孝。不过,殿下一定要让臣去的话,臣也万死不辞!”

    言外之意。

    我要尽孝,你要非让我去的话,逼人不孝的名头,你得背。

    你一个有望登基的储君,背上这么个恶名,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想想。

    “这……”

    二皇子一时间有点踌躇,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二皇子并不是心思阴沉的人,他和他大哥一样,有点宅心仁厚。

    不过他没有他大哥那么决然,甚至有点儿软弱。

    被向敏中二人一逼,他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二皇子下意识看向李昉。

    李昉瞧了向敏中一眼,淡淡道:“为免去向御史后顾之忧,此行二皇子会安排御医随行。相信有御医陪伴,向御史一定不会有事。”

    “可是……”

    向敏中刚要开口,李昉强硬的打断。

    “还有,为了免除二位的后顾之忧,尔等的家眷,也会一同被送去西北四府。”

    向敏中和王旦一脸呆滞。

    年轻气盛的王旦直起身,恼怒道:“为什么?你们这是要把我们二人一起抛给杨延嗣,让我们跟杨延嗣一起做叛臣?”

    李沆瞪眼道:“休得胡言乱语。这是赐你们一桩天大的功劳,你们不知道谢恩,还敢胡言乱语?”

    “你!”

    王旦还要质问,被向敏中拉住了。

    向敏中直起身,盯着二皇子四人,沉声问道:“这是殿下和三位相公共同的决定?”

    二皇子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李昉三人像是雕像一样,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