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将几乎同时打定主意,却又是同时,弃守为攻。
狂风骤雨,枪来矛往,短短数合,却比之前,凶险和何止十倍!骤然间的变化,饶是两将掠阵大军在后,也早忘了适才的摇旗呐喊,人人瞪大了眼眶,感觉着其中的凶狠杀气腾腾。
沙场中,只听一声声暴怒吼叫,一声声兵器交接的刺响。
片片鲜血挥洒,点点汗水流淌。
大风起,黄沙曼舞,旌旗招展,杀气震天鼓动!
“呜!”一声若有若无的军号,不知从何响起,蓦然介入了这一场纠纷当中。
正当两军对阵之中,所有人惊愕下,那苍凉的号角声,越发清晰。
赵云,文丑不约而同的放慢了攻势,厮杀归厮杀,却总不能忘记大势。
“呜!呜呜!”所有人终于听清了号角响起的方向。
文丑后军中霎时响起了一阵骚动,一片惊呼声响起,“号声!有号声从西方传来!”
能从西方传来,那么不是卫军还是何人!?
几乎瞬间,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地面剧烈颤动的感觉,能造成这般威势的,必然有千军万马奔驰所向!
文丑脸色霎时一片阴沉,长矛抖动一扫,赵云猝不及防,长枪匆匆招架,却是让双臂一阵发麻,不能还击。
“河东援军竟然来得如此迅速!?我闻曹操攻打安邑,莫非卫宁已经战胜!?”文丑心中大骇,河东局势稳定下来,那么要破邺城,定然难上加难。袁绍遣他南下,除了将魏郡,邯郸重新收复,却唯有邺城重地,迟迟难破,若不得邺城,冀州以南,却还有四分之一的土地落于卫宁手中,他又如何有面目去见袁绍?
想到此处,文丑不禁心急火燎,杀意越发浓烈,长矛陡然用足了十二分气力,意欲就地将赵云尽快格杀!
大将相搏,比的武艺气力,同样还有武将的心境。文丑焦急,固然使得战力猛然拔高,但赵云却不惧反喜。
正是怒火上涌,使得那本来浑厚的矛法,也出现了凌乱的破绽!二将战至四十回合,不分上下,文丑初来便是狂攻猛打,体力消耗,远比赵云要严重得多,倘若再战个三五十回合,赵云要将他挑落下马也非不可。云哥却是三国中,少有的擅长持续战斗的武将了。
眼看文丑那带着必杀的一矛挥过,带着凛冽凶悍,其中十二分的气力几乎刮肉生痛,但赵云却是知道,这一矛舞过,文丑必然需要时间回气,自然便是他窥准破绽杀败对手的大好良机。
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赵云不慌不忙,却在那矛尖几乎要擦过脖子的瞬间,猛然伏下身子,好似看上去失去了平衡,却有那一根诡异的长枪自下而上,向着文丑的肋下挑了出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赵云这一枪的命中必然是难上加难,可却让人惊讶的是,那枪尖所向,没有半分身体扭曲带来的颤抖以及轨迹的偏差。
一往无前,寒光闪耀。
文丑眼中闪过一丝惊骇,那一矛已经用了全身大半气力,身体僵直,更是无法抵挡。
“嗤!”锋利的长枪没有半分停留,轻易的便扎进了文丑的腰间,一片血花飞溅四散。文丑终于忍不住一声痛苦撕裂般吼叫。
这样的重创无疑是致命的,无论怎样,文丑的战斗力,已经陡然下降了不止三成。
负伤的猛兽无疑更加凶暴,文丑疯狂的舞动长矛,狠狠向赵云刺去。赵云此刻背伏骕骦之上,身体本身就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文丑这两败俱伤的搏命,倘若要躲,必然使得胯下骏马遭受重创。无论是卫宁的赐予,还是对宝马的珍惜,使得赵云难再发力绞杀,只能迅速的抽回长枪,格挡下来。
却是这一格挡,使他连带着骕骦也被文丑这负伤的暴力,狠狠逼退了两步。
赵云怎能忍受这般耻辱,一声大喝,便欲再上前,将文丑就地格杀当场。却见对方,勒转马头,便向后军败退而去。
当赵云重创文丑的时候,袁军早已经面有骇然,有忠心耿耿的侍卫纷纷舞动武器上前,妄图救下文丑。
连带着,两军中当即便开始了决战的气势。
几人缠住赵云,不使他追击,几人救回文丑,隐入中军。
赵云狠狠的挑死那阻挠他追杀文丑的几员裨将,不禁大为惋惜,诛杀文丑的时机。
而就在这时,一杆“黄”字军旗,终于从地平线的彼端,缓缓露入了众人的视线。
卫宁的援军,终于到了!
。。。。。。。。。。。。。。。。。。。。。。。。。。。。。。。。。。。。。。。。。。。。。。。。。。。。。。。。。。。。。。。
解释几个问题。正文已到3000,后面不算字数。
1。关于书友九天蓝狐于禁的问题。不好意思,这是我的笔误,在曹操身边的应该是满宠,当时想着后面的情节,就忘记了自己就习惯的写上了于禁两字。
2。关于书友great5100赵云和文丑武力比较的问题。公孙瓒与袁绍争夺冀州归属权,曾在界桥战败,追杀公孙瓒的正是文丑,赵云横空出世,与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公孙瓒救兵来,文丑才退兵回去。文丑实际上是很强的,袁绍说他比那个杀败曹营数名大将的颜良还要勇猛呢。
3。关于书友两齿的张燕的问题。不好意思,这也是我没写清楚。本来讨董的时候,张杨张燕是一起牵制樊惆兵马的,而张杨在后面章节出现安邑又是作为逮捕卫宁一家的先锋。徐荣攻打河东,杨奉召集所领兵马,张燕张杨本来是回援安邑的,只是我忘记交代了。
4。关于书友雪舞飞语戏志才与郭嘉对比的问题。戏志才的生平确实太少,很难拿他与郭嘉对比孰强孰弱。但在这场胜负中,卫宁是无条件的信任郭嘉,全权主导,而曹操却是曹军动向的决策人,在章节中描写了曹操的心里活动很多,并不是戏志才的不作为,而是君主的态度影响了这场战事的走向。戏志才在文中几番劝阻,也并非不堪。或许是我的笔力有限,造成了一种错觉吧。
5。关于书友yujun蝴蝶效应,吕布动向的问题。吕布被李催郭汜一党赶走东进,与洛阳接壤的地方不外乎,河东,兖州,豫州,司隶,雍州这几块地方。吕布兵马不过几千还拖家带口,河东陷入战乱,难淌浑水,豫州袁术实力很强,吕布兵少塞牙缝也不够,雍州他才逃出来,也是绝对不会再回去自投罗网,司隶一片焦土,留下来自己手中的兵都养不活。所以远征河东,后防空虚的曹操兖州,是吕布最好的目标。这在某一章有过解释的,不是历史轨迹,而是吕布理所当然的选择。
篇幅有限,只能回答这5个问题了,希望大家包涵。,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76章()
卫宁信步漫游在安邑卫家大宅中,从入城中之后,大小事物一概交由郭嘉,黄忠两人处理,一个主政,一个主军,却是打理得紧紧有条。至于徐荣却在河东局势稳定下,星夜北上,指挥北并残留兵马进行对曹洪乐进最后的扫荡。
他却是躲在家中,一直不曾露面,每日里喝酒睡觉,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的悠闲。
当初入城时,那数百人的尸首堵满了城门街道,殷红的鲜血,几乎将黄泥也给染成漆黑。安邑这些墙头草官员,却是吓得心惊胆战,见卫宁几日不出府邸,猜不出卫宁心中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没有人胆敢擅自登门打扰。至少,也让卫宁安静了许多。
虽然他足不出户,但对整个并州局势,乃至冀幽,兖豫,也还是有了一个认知。
经过了一场惨败,曹操终于放下了对卫宁郭嘉二人的忌惮和渴求,冷静下来,终于还是跳过了郭嘉最后一计杀招。
曹操没有贪婪的妄图保全闻喜,箕关,河内一线,果断的撤兵南下,过大阳,渡过黄河,而逃回兖州。
黄忠作为最后一支绝杀之军,便是在这东面,预备截住曹操而偷袭箕关。但等到赶往箕关之时,却是一座空虚的关卡,不费半点气力,便轻易夺下。
等询了当地百姓来询问,才知道,守关大将李典数日前收到了曹操军令,早是急急忙忙领军南下向黄河渡去了。
曹操自然是保护住了手中最后一支生力军,数量虽远非当初进攻河东那般强大,但也还在两万人之中。卫宁也很满意这样的战况,吕布即将进攻兖州,倘若曹操毫无还手之力,又如何能与吕布周旋?无论是吕布还是曹操,卫宁都不希望他们能够再一次成为庞然大物,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兖州陷入战乱,自然是他乐于看见的东西。
郭嘉当初定计破曹,放言,以瘠地换沃土,易之以地。现在却是真正显现出了他的威力。
比起北并这块土地宽广,但生产能力低下的地方来说,区区河东一个郡就远超了整个北并的富庶。不提,安邑城中囤积的杨奉收拢四周粮秣满仓,便是人口密集程度,也远非晋阳这个缺粮少秣的地方可比。
而乐进曹洪一旅孤师却被郭嘉巧妙的利用得彻底,不仅成为了郭嘉诱惑曹操跳入圈套的诱饵,更是成为了郭嘉新军练兵的绝好对手。
缺粮,少城,一步一步的蚕食,在徐荣的指挥下,一干新军,竟然将曹洪乐进打得抱头鼠窜。没有任何人怀疑,这支军队很快便会走上穷途末路。而在河东已经尽数收归卫宁掌握下,向南无路,向东,依旧有壶关卡住天险,上天无路,下地无路。
卫宁不禁都为那支本来带着欢欣之情北上却被瞬间打落地狱的可怜兵马而感到惋惜了。
终究,预料中,黄忠本该困难不小的任务却是轻而易举的完成,使得卫宁放下心来不少。当邺城大捷,赵云击败文丑,大败袁绍南下兵马的消息时,卫宁心头那块大石,却是终于锵然落地。
而黄忠自留守邺城,赵云护送卫宁家眷回归河东的消息也很快传回了卫宁的耳朵。可想,卫宁每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