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弟,此次由你统帅西征,有何把握?”卫峥又问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凶也。不可不察之……!”白起转移视线至沙盘地图的卫国西境,深邃的目光凝视着死对头魏梁国全境逐一分析对手的情况:“十一年前河西雕阴一战,犀首统帅秦军大败魏军,斩首八万,龙贾被俘,魏从此再也无力以军力抗击秦国。”
“雕阴一战之后,赵韩两国合兵攻魏,魏损部将三万;魏楚襄陵之战,楚克敌拔城八座,魏又损四万;两年前秦再攻魏,重夺曲沃、平周,魏国又损兵近万……魏国数十年来四境征伐,国为苦战,民为战苦,国由强而转弱。”
卫峥听着白起的分析默默点头以示肯定,果然是帅才,而后者最终将目光从沙盘地图上的大梁转移到东境与卫接壤的边境之地,继续道:“魏东驻军已长时间无新丁换防,百姓赋税一加再加,兵丁入伍年龄一降再降。”
“桂陵之地……”白起又转而指着己方平阳城南方不过数十里地开外的桂陵说道:“公孙衍虽有防备我卫国企图在他攻略函谷之时乘虚而入,故增兵一万布防守城备我。”
“呵呵……”闻此一言的卫峥忽然一笑,瞥了眼沙盘之上桂陵之地插着的小旗子,道:“起弟说的不错,魏国,国为苦战数十年,民为战苦数十年,国力重挫此为其一;其二,如今公孙衍几经将魏国精锐悉数调遣至河西,虽亦有所增兵桂陵,看似万众部将实则不过是一群残兵庸将尔。魏国如今能打战的统帅,就一个犀首了,却要应对合纵攻秦,魏梁东境守军将士在我眼里不过是一群老弱病残、酒囊饭袋而已,不足为虑尔。”
旋即看向了白起继续言道:“兵者云,有制(精锐)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而今魏国东境守军,既无有制之兵,亦无有能之将,何敢言不败乎?而我卫国,兵有制、将大才、粮仓溢、天时地利人和俱至……”
卫峥话音戛然而止,白起肃然而道:“我主剑锋所至,战必胜、攻必克之——!”
显然,魏国与卫国之间,统帅对比卫峥有白起;士卒对比卫峥有斗士营精锐,优势不可谓不大。
“此战必先取桂陵,桂陵一破,魏军必兵败如山倒——!”卫峥当即拍板决定,显而易见桂陵之地是魏东境守军最强的一处,此城一破,其余城池守军必然闻风丧胆。之所以要选择先对最硬的一块骨头下手,卫峥是想要借助其余威在接下来兵锋转向之际,借助其威势以势压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夺取其余城池。
商议数个时辰,大致的作战方针已然完备,只待时机一到,公孙衍西调精锐而出,即可发兵迫境,攻城掠地。
……
翌日卫国朝堂。
“宣,齐国特使觐见——!”
一声宣召,苏秦代表齐国使臣再次步入阔别数年之久的卫廷大殿,当他缓步走入大殿之时,卫国的群臣百官看到他的面容莫不面色微变。
座上的卫峥瞬间开始狂飙演技,众臣虽然没有面主,但卫峥却是看着苏秦时两眼越睁越大,正襟危坐也不免筹措不已,假意见到苏秦而大感惊讶。
“外臣苏秦,谒见卫侯——!”群臣看着殿中苏秦不卑不亢的长身一躬,拜首而道。
卫国朝臣半数以上谁不知道苏秦乃是曾经卫国的左丞相,而今却是代表齐国使臣再入卫庙,不少人大感来者不善。
“免……免礼……!”卫峥似乎在惊诧中下意识的抬手回应,看在群臣眼中,国君此刻的表情和举动显然是猝不及防的动作。
“谢卫侯——!”苏秦回应便直身而立,双目不偏不倚,对卫国庙堂之上群臣的目光和议论淡定使然,但卫庙的无数臣子看着他苏秦却不是面色不善就是愤愤不平,其中百司长璟仓最盛。
这一切苏秦皆视而不见。
这时候,刚刚被卫峥重用时间不是太长的百司长璟仓见此情形立马出列并立在苏秦身边,他微微踱步而出,上下扫视着一动不动的苏秦,面朝其背忽而带以若有所思言道:“齐使……”
“哎呀不对,这不是我卫国的左丞相吗?”璟仓忽然面向群臣带着惊诧的目光而道,旋即又皱眉头,好似疑惑不解,又道:“也不对啊,璟仓糊涂了,先生到底是卫国之臣还是齐国之臣啊?”
这璟仓是大大的忠臣啊!此刻卫峥见他出言讥讽苏秦,心中乐了,但又不能表露出来,只能憋着!
璟仓可不知道其中的道道,卫峥也不能跟他说,秘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泄露的风险。
“百司长不必为难,在下为齐国之臣。”苏秦面向璟仓礼道。
“哼——!”璟仓拂袖冷哼,旋即质疑道:“齐使可知此地为卫国庙堂?”
“知道——!”
“齐使可知所面国君乃尔之旧主?”
“知道——!”
“苏秦——!”被蒙在鼓里的璟仓瞬即义愤填膺的拂袖遥指苏秦,责斥道:“身为人臣子,我主待你不薄,尔之一介布衣寒士,我主官拜你为左丞相,爵至上国柱。你不报恩也罢、你弃主而离也罢,非但知恩不报,竟是以齐国之臣而面旧主,如此大不敬,如此忘本负义、孤恩负德之人,令人不齿——!”
苏秦不卑不亢的说道:“择主而事并非稀事啊,百司长不也是齐国人吗,如今却为卫国之臣。百司长择卫国而事,当为卫侯谋,护主自然无错,而今大骂苏秦无错;苏秦择齐国而侍,当为齐王谋,我王派苏秦出使贵国,苏秦亦是尊奉王命,并无不敬卫侯之意。”
庙堂之上的一众朝臣旋即摇头自叹,这不就是说的那句什么话来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无错,但终归令人不齿。
演戏就要演足了,沉默的卫峥终于开口了,旋即对示意愤愤不平的璟仓不再追究了,便道:“罢了罢了,道不同不足与谋尔,过往之事既往不咎,本侯更希望能有个继往开来。齐使……此行使卫而来意欲何为……可否指教——?”
……
(新的一周开局,求推荐票、收藏……上架一定爆发,小伙伴们追更蛋疼,这点石慌也知道,但公众期每日两更近6K也不少了,别的书都两更4K字,最后记得投票支持哇~~~全职不易!)
第123章 忠臣璟仓()
——
卫国庙堂之上,卫峥如此一问,苏秦的声音片刻响彻殿宇之中,“苏秦此行,实乃为报卫侯昔日之恩。”
此话一出,以璟仓为首的卫国臣子旋即看向了苏秦满眼尽是怀疑的神色,卫峥顿时面露好奇的说道:“哦——?报恩,何以然?”
苏秦不动声色的说道:“如今卫国亦是危如累卵,苏秦愿为卫侯献策,挽救于卫国将倾之厦。”
“放肆——!”璟仓忽然遥指苏秦呵斥道:“苏秦,我卫国全境,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你敢在我卫庙大雅之堂出此惑众之言,其心可诛——!”
座上的卫峥面无表情,沉默不语,这是必须要有的,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卫峥拿捏的很清楚。
苏秦微微一笑,昔日舌战齐廷,今日怕也是不得不在卫廷与群臣周旋一番,旋即移目至璟仓身上,先有礼一拜而后说道:“苏秦并非蛊惑之论,实乃肺腑良言。方今天下,风云际会,六国兵峰,剑指函谷。敢问上大夫秦能敌否?”
“能敌又如何?不能敌又如何?他国聚众互殴、刀兵相向,于我卫国有何干系?”璟仓冷哼道。璟仓有才,但终究在谋国之上不如苏秦,也就和姜牧是一个层次了,如此一言已然明目。
“当然有干系,不仅有,更息息相关,此番秦与诸国之战,胜败实乃系于卫之国运或昌盛、或衰亡。”苏秦当即肯定,又立刻解释道:“秦卫互盟,天下皆知。贵国与魏梁宿愿难消,怕是无法言和,唯有刀兵相向,此番犀首身配六国相印合纵攻秦,秦若大败,魏国携大胜之余威兵锋调转东境,第一个要打的便是贵国啊,上大夫以为如何?上大夫真以为秦能胜诸国百万雄兵?”
“你……这……”璟仓一听顿时微愣,不知何言以对,苏秦说的不无道理,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的卫国群臣不禁开始议论起来。
苏秦微笑道:“秦若败,贵国必殃及池鱼矣。上大夫果真以为将一国之运决于他国胜负,此行当真是明智之举否?”
“先生之言非但夺人耳目,更真是惊的本侯一身冷汗啊。哈……”座上的卫峥忽然说道,刻意一笑却细细表露出以笑而掩饰心慌的样子,群臣也不知是真是假。
“外臣之言虽肺腑之论,亦且出言不讳,实乃忠言逆耳,望卫侯明鉴——!”苏秦转身面君而拜首道。
“既如此,先生言能挽救卫国于将倾之厦,可否细解——?”卫峥很是“真挚”的说道。
“毁秦盟,结齐好,则卫国无忧矣——!”苏秦言简意赅的说道。
与秦国撕毁盟约?与齐国结交盟好?苏秦此言一出,卫国庙堂的群臣再一次议论纷纷,不少臣子若有所思的点头,与齐国结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秦国这座大靠山倒了,找齐国做新的靠山,倒也能震慑魏国。
璟仓这个齐国人今日算是与苏秦杠上了,此言一出旋即又出列质问道:“璟仓愚钝,齐使之论,卫齐互相盟,怎么看齐国都得不倒半点好处,其不得寸土之利却行殷殷之举,如此弘义之举未免恐有居心叵测之嫌疑啊。”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老好人?帮着别人不拿好处不说,还要得罪他人,世间哪有这样的好事?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啊,璟仓可不相信苏秦是为了报恩来的,即便他想借助齐国报恩,齐王也不会答应为了你苏秦而愿意用齐国出来押注,这一点璟仓深信不疑。
苏秦闻言笑道:“外臣面我王竭力撮合齐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