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从魏国手中几乎毫不费力就得这么一大片土地,卫峥隐隐的感觉事情不会那么简单,老魏王要是那种能忍的人也不会好好的把如日中天的魏国折腾成现在的模样。
这次被一个小小的卫国欺负了一遭,被卫峥这个小小诸侯骑在他老魏王头上狠狠的羞辱了一把,于天下诸侯面前尽失颜面,老魏王要能忍下这口气就不叫魏惠王了,卫峥绝不相信他会就此善罢甘休。
虽然不知道魏国在干什么,但卫峥却始终对魏国加以戒备,如今要谨小慎微,即便对不了也绝不会是错事。
没办法啊,执掌下的卫国现在就如同一股迅膨胀的泡沫,看似迅强大了,实际上一捅就破,外强中干而已。
卫国的国力一天没有上去,卫峥不可能也绝不会掉以轻心。
如此一来,新军训练,整修内政更是刻不容缓了。
此次新军先治标,目的便是为了集权为主,其次便是大刀阔斧的变法图强。
卫峥白起两人详谈许久,向其介绍何为升格制的具体事宜。
所谓的“升格制”便是培育勇武斗士的一种制度,用养蛊之术来比较是因为古人好理解,实际上就是与后世的特种部队选拔无异,通过残酷的淘汰层层挑选出来的精兵便是兵中王者。
升格制便是把后世选拔特种部队的一些方式吸纳出来,套路没有变化多少,然后在结合目前的时代背景互补而成立的全新军制。
与升格制对应的便是淘汰制,也就是说即便通过残酷的考核成为了帐下斗士营的军士也并不意味着从此便可高枕无忧,与升格制相对于淘汰制便是一中居安思危的鞭策,让每一个斗士营的士卒清楚一点,止步不前犹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退便意味着淘汰。
淘汰了便意味着剥夺卫之斗士的无上荣誉,也将失去高出普通士卒的那不可思议的实际待遇,其中最大的剥夺便是属于斗士的荣誉和社会地位,卫之斗士最大的荣誉无疑是那一条无需对百官行礼的社会地位。
同样考虑到了人终有力不从心的那一天,老了的那一天。卫峥设立一项荣誉功勋,即服役九年,九象征数之极,在斗士营帐下九年之内保证不被淘汰,同时在九年之内建立的功勋达到最低要求,即可功成身退,衣锦还乡,退役了便从此终身无需对卫国百官行大礼,而这种荣誉无世袭。
没错,卫峥便是要将卫国的军队逐步打造成半职业化军队的雏形,塑造独属于军队的荣誉,尤其是在军队的基层士卒,这个时代,退役的老兵基本便是沦为平民,这一点显然是一大弊病,是阻碍士卒们拼死奋杀的一座大山。
战国时代,最像职业化军队的,也就只有盛极一时的吴起魏之武卒,可以说吴起的魏武卒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军队职业化的开端,一支五万人装备精良的职业化部队,大败未曾变法的秦国五十万耕战部队也并非是不可思议的。
而卫峥要打造的比之魏武卒犹有过之,他很清楚一支军队的强弱之根基是军制的问题,制度更完善、更先进、更适合为战争而服务是铁一般的道理。
大幅度提升士卒的地位,在古代,甲士被称之为武夫,提升士兵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是极富冲击力的举动。
可以遇见,卫峥帐下的斗士营一旦形成战斗力,必然是一支武力值前所未有的精锐部队,再有一名不世帅才统帅,其师必然战必胜、攻必克,无坚不摧,无所不破。
“……至于目前,征召的新军可许以月俸制即可,但凡入伍者可先获月俸三石粮饷,军中伙食不算做月俸之内,凡通过考核晋升正式入斗士帐下的士卒,月俸粮食五石,即刻起见百官无需行礼!”卫峥显然不会一股脑的全部拿出来,而且仅凭俸禄制这一点对于无数人来说就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士兵可没有粮饷这个说法。国家要打战,老百姓甚至要自带干粮。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听闻卫峥一番口述的白起,心中震撼莫名,这种前所未有的军制,激励制度,尤其是对于军人的地位提升,在文重武轻的时代的更是有着不可思议的冲击力。
震撼之后便是激动,白起想着将来卫国的斗士和军队比之秦国的锐士和军队,又会如何?却又有些担忧:“兄长,这月俸三五石,军队士卒的开销还不算月俸之内,这……”
总之,白起还是担心卫国的国力能不能承当起这样的负重,哪怕是五千人的规模,按照这样的开销,都足以支撑率领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出征所需要的后勤开支了。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起弟无需担心,钱财军需我会解决,要的任务便是征召人员入伍操练新军,待我稳固根基便是大刀阔斧变法之始,卫国必富甲天下矣——!”卫峥当下拍板说道。
得如此保证,白起便彻底放心了,“兄长,何时征召?”
“越快越好,择日不如撞日,那便从明日开始——!”卫峥言简意赅,旋即郑重的说道:“起弟,今日之谋是为绝密,乃我图强卫国根本之国策,更是不能让世卿贵族知晓,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姜牧也不行!”说着卫峥长叹一声,“在卫国,我毫无根基可以,若是没有一支忠于我的精锐军队,一切都毫无意义。而当今天下大势变幻莫测,瞬息万变,我绝不会容许在肃整朝野上浪费太多时间而错失千古良机。所以,不动则已,若动,便以雷霆之势肃清一切阻碍,是以一锤定音耳——!”
“兄之所指,吾之所向,九死无悔,白起谨记!”白起深呼吸一口气,郑重的说道。兄长毫无保留的所说这一切只是对己而言,可见其信任是毫无保留。
君以国士待我,必以国士报之。
白起心中这股信念越来越不可动摇,兄长的变法图强之心坚定不移,光是粗略的一说大概便可以肯定,卫国的将来不可限量,以现在来衡量将来的卫国必然是大谬。
“明日告示,只需要贴出月俸三五石,军中食粮不算做月俸中即可。”卫峥笑着又补充一句。
光是这一待遇,只要一出去,怕是有无数人挤破头,正式入斗士营帐下后一年下来的军饷便是最低六十石起,立功还有其他的实际性奖赏,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军饷就可以全部寄回家中,因为入伍之后的吃喝官家全部承担。
在战国时代,国家打战对于百姓而言是无条件的义务,这条告示一打出去可想而知会带来多大的效应,必是趋之若鹜。
……
第038章:告示一出,趋之若鹜()
——
翌日,朝歌城楼的鸣起钟声,一纸告示贴从官府中贴出来,不消片刻便汇聚了不少的庶民百姓顿足观望,不一会儿,一名身穿戎装的甲士便对着汇聚跟前的百姓庶民扯开嗓子大声道:“君侯有令,卫国整操新军,即刻起广卫人入伍征召令……”
“什么?又要打仗了?”
顿足围观的老百姓一听面色一变,怨气油然而生,现在的朝歌城有不少人是从旧都帝丘(濮阳)等卫国领土迁户过来的,自然知道不久前的动作,壮年男丁几乎都参加了那场倾国之力的出征行动,虽然没有打起来还至少得百亩良田的打好事情。.
可正直春耕之际,好不容易这次折腾完事了赶紧务农,现在又要打仗,一大帮老百姓听闻瞬即开始怨声载道了。
打仗,对于生活在战国时代的百姓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今天或许是卫人,明天指不定就是魏人或者齐人了。
打仗,各国老百姓不会有太大意见,但得有吃的才行啊,来年没吃喝,别说是百亩良田,就算是百顷良田又有何用?人都饿死了!
“肃静——!肃静——!”带头的甲士立刻大吼,场面顿时很快安静下来,便道:“卫国无战,此乃君侯建新军之诏令,凡入伍者,可享粮食月俸三五石军饷,按月饷,绝不拖欠,凡入伍为甲士者,日日粮食吃穿全优官府供应,不从月俸中扣除……”
“什么——?”
此话一出,汇聚在场的所有人震惊莫名,一个个感觉不可思议,参军打仗对于战国时代的老百姓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无条件的义务,国家要动战争,老百姓就得无条件上战场。
在春秋时代,打仗更是一种荣誉,是贵族士子才能参与的崇高行动,处于贵族最后一层的“士”乘战车打仗,打仗是属于贵族的特权。
“战士”这个名词便是由此而来。
春秋时代的战争甚至有点像是体育竞技的味道,对战的双方摆好战争然后开打,甚至打仗期间见到敌人的将军还会行礼,莫不讲究公平对战,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春秋霸主之一的宋襄公了,对于后世人来说,春秋时代的战争甚至有些不可思议。
而到了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的兴起,战争也从春秋时代只能有贵族参与,变成一切以赢得战争为目的,同时平民也开始加入战争。
哪像天下战国的今天,信奉的是不择手段。
平民百姓参与战争,却是一种义务,毫无回报的义务。
这则告示一出来,对于朝歌城内乃至卫国上下的老百姓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甚至有人在怀疑。
颠覆性的事情横空出世,率先伴随而至总会是怀疑、难以接受,哪怕是天大的好处也会本能的不敢去相信。
这一点卫峥早已料到,如今初掌卫国,卫国的官府也没有多大的威信,竖立威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西边的秦国,看看商鞅变法之初就可以现这些问题。
既然早已料到,自然要针对性的应对。
不一会儿,一队队排成直线的粮车运来此地,惹得无数的平民百姓好奇观看。
那名甲士又扯开嗓子大声的说道:“凡年十九以上,三十以下者符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