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阳令此言,颇有深意啊!”惟见座上楚王轻轻前倾身子,摸着下颚较有兴的看向昭阳。
“启禀我王,臣有事要揍——!”只见昭阳旋即面向座上再拜而朗声道。
“准——!”楚王遥指而道。
“禀我王,齐国使臣田婴入我楚境已有数日,现如今于臣府邸暂居。”昭阳令缓缓说道。
“齐使入楚?”楚王好奇道:“齐王意欲何为啊?”
“我王容禀——!”昭阳令抱拳礼敬道:“田婴此番前来是带齐王之命,欲同楚国互结盟好,藉此抗六国合纵,亦是共拒虎狼之秦!”
话已至此,昭阳令转身笑看着屈原说道:“左司徒时刻力荐我王与齐互盟以抗虎狼之秦国,如今田婴使楚便是为此而来,岂不是大如左司徒之所愿尔!”
又面向楚王道:“启禀我王。若秦魏结盟,乃强弱互盟;若我楚齐结盟,乃强强互盟。孰强孰弱,已见分晓。左司徒之伐魏忧虑,不足虑也!”
末了,昭阳令拜一躬,退回一边不再多语。
座上楚王当即面向屈原,面挂浓浓笑意而言道:“芈原,寡人若盟齐,可伐魏否?”
实际上,楚王早已成竹在胸,他对屈原还不了解?这是个十足的反秦斗士,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楚国之患必源于秦,同时也竭力促成盟楚齐而御秦,如今齐王派田婴亲自过来要结盟,别说你屈原会反对噢?
屈原的确再无反驳伐魏之理,便合手礼道:“臣,支持我王伐魏——!”
“好——!”楚王见庙堂上的群臣政见统一,当下令到:“昭阳令听诏!传齐使臣田婴觐见,盟齐大成之际、便是我楚国王师伐魏之时——!”
“臣谨遵王诏——!”
老魏王树敌众多,这会盟联合行动才开始,另一边已经开始讨债而来!
……
求推荐、求收藏…………
第070章:会盟东都,五国相王()
——
天下大势,卫峥和苏秦互相谋,因势利导。 .
诸国互相王便是天下大势,有了前面诓齐欺魏的这一步棋,后面的局势自然而然便是顺理成章了,齐国本来就想与楚国结盟,恰好在楚国的庙堂之上有一个“反秦斗士”的屈原,一切皆因诸国互相王而起。
楚国怕,楚王年纪轻轻即位想要干一番事业,必然也好,偶然也罢,伐魏几乎是注定的事情。
强国有强国的生存之道,弱国也有弱国的生存之道,强国为得利自信强大而横行霸道,弱国因势小若想得利便左右逢源。
显然,天下局势的变化对于卫峥而言,毫无疑问是有利的,齐楚两国互相盟其战略目的是为了对抗秦国,对抗必然有损耗,损耗的便是国力。
当今天下,曾经的老牌强国魏国早已日薄西山,秦齐楚三强而立于天下,其余诸国只能从中选择联盟,三国虽强但也无灭国之力更不敢有灭国之心,恐成天下众矢之的而共伐之。
这样的天下时局就给了此刻的卫峥左右逢源的机会。
……
洛阳东周王城,北依邙山,南临洛河。
这一日注定要被历史铭记,诸国互相王,尽皆会盟于东都洛阳天子脚下。
王城之下,这一日人潮涌动,一列列帐旗迎风飘扬。
魏国、赵国、韩国、燕国、中山国以及卫国,六国国君率帐下王师护送莅临洛阳王城。
六国互相王,何其壮观!
王城外围,一支精锐之师至此,拥护一辆五乘驹车而行,里面坐着的赫然便是卫峥。
“兄长,前方便是东都洛阳了!”旁边策马而行的白起在帘前说道。
“亮旗——!”
惟闻卫峥声音传出,片刻,刻录着“卫”字的一排战旗于大军之中纷纷亮出,迎风漂移,这支部队是卫峥帐下斗士营的精锐之师。
此时此刻,除了卫峥,其余五国的王公君侯莫不率领帐下王师奔向东都洛阳而来。
……
“魏王莅临,率王师驾到——!”
洛阳城的上空响彻着宫侍尖锐的声音。王城之下,一支部队徐徐入城,战旗之上一个“魏”字异常醒目,队伍之中五乘马驹豪华之至。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当今天下周室衰微但诸国仍旧尊其为天下共主,魏国早已称王,但也只能车乘至五。
“韩王莅临,率王师驾到——!”
魏国之后韩国紧随而至入王城,韩国也早已称王。
战国时代,七雄之中魏国第一个称霸中原,所以第一个称王的便是魏国,随后齐国大败魏国,老魏王为了与齐国修好,采纳的惠施合纵齐国的建议,邀请齐威王于宋国徐州互相王,齐魏才得以止戈刀兵。
随后秦国拜公孙衍为大良造,于河西之地大败魏国大军,并在张仪的辅佐下于两年前相邀韩国、魏国于龙门称王,韩王和老魏王迫于秦国威势不得不去并尊秦君为王,秦王为了报答两国也承认魏国王的地位,同时也赠送韩君“王”的称号,韩王称王便也是在前325年与秦王同一时间。
从此天下的王,便有秦王、齐王、韩王、魏王、楚王、越王。
今天,六国东周会盟,互称为王,这天下又要多出几个王了。
“赵侯莅临,率王师驾到——!”
又是一队兵马拥护一列豪华的五乘驹车驶入东都洛阳王城,里边坐着的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赵武灵王赵雍,当今赵国的国君,比卫峥都年轻的存在。
“燕侯莅临,率王师驾到——!”
“成侯莅临,率王师驾到——!”
“卫侯莅临,率王师驾到——!”
洛阳王城之下,只见一支王师徐徐奔来,军士莫不身披黑金甲胄,威风凛凛,白起、苏秦两人策马而行,一文一武拥立在五乘马车两边缓缓进。
车乘内的卫峥掀开窗帘,遥望洛阳王城,心生感慨的说道:“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其鹿而诸雄王侯共逐之啊——!”
如今的周天子,虽然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也不过是个摆设而已,东周一遇之地即便是卫、鲁等国都不如。
王城之内,会盟之地,早已铸好三十六阶封王台,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卫国、中山国六国的国旗于两端迎风飘逸,六国国君会盟于此。
“卫侯驾到——!”
当宫侍尖锐的声音响彻,早已在各自区域帐下的五国君主无不举目望去。尤其是飘逸着魏旗的大帐之处,三双眼睛不约而同的望去。
这三人不是他人,赫然便是老魏王、公孙衍及其张仪。
张仪离秦,如今事魏。当看到一列队伍徒步而来之际,张仪的面色微微停滞,心中大喜轻叹,紧随而至的便是倍感惊讶。
在张仪看向卫峥所在方向的时候,卫峥还有苏秦亦是率先把目光落在了魏国大帐之处,第一眼便看到了张仪,后者吃惊的是没想到师弟苏秦竟然……竟然和卫峥在一块?
惟见三双目光互相对视,张仪的双目有惊诧,卫峥苏秦二人则是笑意使然,皆以目会意。
末了,卫峥入帐下之前便是俯率先朝老魏王行一礼,举止得体而不卑不亢的言道:“魏王——!”
这就是卫侯!
老魏王的目光落在卫峥身上许久不曾移去,那个围我大梁,夺我城池的人便是他?诸国君主亦是倍感惊诧与好奇,鼎鼎大名的卫国国君,天下人都知道他年轻却也不知道如此年轻,此番前来会盟的六国当中,唯独赵侯赵雍和卫侯卫峥的年龄最是年轻。
老魏王一语不,并未回应,不免有些失礼,卫峥倒也不介意,旋即又面向赵国的君主:“赵侯……”
“卫侯——!”同样即位没几年的年轻赵侯赵雍回礼道。
“赵侯真乃英雄气概,弱冠之年便领一国,三年前令尊肃侯蹦,列国举兵数万意图灭赵,赵侯年纪轻轻便亲率大军拒敌于国境之外,委实不得了,此行不远千里能见如此英雄,卫峥深感不虚此行。”
现在的赵雍,要说年龄怕是目前会盟的六国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不过十七岁而,如今诸国的国君当中,要说让卫峥真心敬重的人怕是只有这最年轻的赵雍。
惟见赵雍礼道:“卫侯谬赞,赵雍才疏志小,只求赵国无恙!”
如此年轻便有如此城府,换做他人或许看不出什么来,但卫峥却是知道眼前的赵雍今后的赵武灵王,开启了华夏民族骑兵时代开端的胡服骑射,岂是才疏?欲灭强秦岂是志小?
“赵侯切不必自谦,赵有如此明主,再有肥义这等忠勇老将军相佐,肃侯泉下有知定当甚慰,赵国无患矣——!”
卫峥笑着回答,两位年轻的国君相互攀谈,列国诸君乍一看两人似乎颇为意气相投。
就在这时,老魏王也过来了,徒步而来沉雄而道:“卫侯,近来可好?别来无恙啊!”
卫峥、赵雍一见老魏王来,两人予以一礼,卫峥笑道:“谢梁王体恤,卫峥感佩,今日能见如此之盛况,承蒙梁王相邀而来,感激不尽。”
两人寒暄,看起来倒也是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但在场的诸君谁不知道卫峥三围大梁,出天下分魏的咄咄之言?硬生生的从魏国身上扒下一块肥肉,使其割地两百余里有余,献大城小邑无数。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今天下,战国大争,哪两国之间没点新仇旧恨的。
“呵呵——!”老魏王一笑置之,环视一遭面向卫峥笑道,“卫侯啊,吉时临近,还有列位,今日便承此之际一同登台,六国相王,何其壮哉——?”
老魏王又面向诸国君主笑道:“从今之始,天下便又要多出几个王了,呵呵——!”
“魏王且慢——!”就在诸国国君准备携手登相王台之际,卫峥忽然说道,刚刚转身的老魏王旋即回头看向卫峥,后者不卑不亢的礼道:“卫国羸弱,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