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国尴尬的地理位置的确难以继续向外扩张,四面皆是强敌,这一次白起西征姑且有个师出有名的理由,还是抓住良机逮了个正着,卫国也因为突然展现出惊人战力,加上公孙衍合纵攻秦国这个有利的时机才换来了这两百多里地,可谓来之不易。
为了确保伸出在“獠牙”时不引来祸患,单单是摆平齐国几乎挖空了心思,耗尽精力。
“两位说的不无道理,与民休养是卫国目下要急之事。打下来的城池、疆土不能再化国力,等于白打,捂在手头里亦热乎不了几日。”卫峥旋即把目光投向了剧辛,“内治于国,子辛要多劳心,尤其刚收复的失地,新法新政务必尽快归落实地。”
“剧辛明白——!”
“目下卫国要收敛兵锋,但要时刻磨刀霍霍不能停,诸位,一个可让卫国奠定不世基业的天大机会就要来了!”
白起、剧辛、璟仓三人看着卫峥少有的带着一股不加掩饰的兴奋之色,一时间皆好奇他口中所说的天大机会是什么。
“我欲效习华夏北疆之狼族,行……胡服骑射,组建骑兵,创新战法——!”
“胡服骑射——?”三人带着惊讶之色,不约而同的说道。
白起无疑最为好奇卫峥口中的创新战法和骑兵,三人一致面向君主,静候不语,等他下文。
卫峥悠悠轻叹而道:“塞北之地皆为一望无际的草原,北疆之狼族与我华夏民族而言,他们居无定所,哪里有肥沃的草地便迁移至此,故北疆狼族无人不善骑马。他们不耕种、无礼法,谓之蛮夷部落也。燕赵北境边患皆由北疆狼族肆掠,燕赵对狼族军团烧杀虏虐也是倍感无奈,胡人皆善骑马,狼族的骑兵军团常来无影、去无踪,步卒跟本无可奈何之。”
“的确如此。”剧辛点头说道,他本是赵国人,对此怕是比在座的白起和璟仓最为印象深刻,“狼族部队正面交战不敌燕赵步卒战阵,不敢与中原步卒正面厮杀,常常占着他们骑兵疾如风矢的优势在边境四处掠夺,两国根本就疲于应对,援军赶至只留下一座废墟城池,而狼族早已来去无踪。”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卫峥看着众人,“曾几何我亦思过,称霸天下的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如若有一支机动超群的骑兵军团,魏国霸业就不会折戟于马陵道!魏国若是一手在握天下无敌的步战武卒,一手在握机动超群的骑兵军团,列国群雄何以与魏争锋?”
“狼骑真有如此强悍?”璟仓迟疑道:“可北疆狼族为何连燕赵都不敌?”
卫峥嗤笑一声,轻蔑的说道:“北疆之狼族,可以谓之勇,不可谓之智。不过是一群野性难改的蛮夷之族罢了,不敌之由乃狼族千百部落无统一,各自为阵,何以破敌?”
草原各大部落一旦统一,直接将会威胁中原,卫峥对草原部族的那几个强势的冒顿单于很是印象深刻。
“不合而谋,各自为战,匹夫之勇,何以相谋之?啊——?”卫峥收敛思绪,环视众人轻笑的反问。旋即悠然起身,“武安君不妨思量一番……就以长蛇战阵为例,两翼战车如若替换成机动超群的骑兵部队,其追击能力、攻势必然更为凌厉、更为灵活。”
“一乘战车及其尾随在后的步卒战阵,少则三十人,多则百余人一并冲阵,步卒战车协调冲阵,远不及骑兵军团飞驰骑射敌军、万马奔腾冲阵更凶戾,两军对垒之际倘若我有一支机动超群的铁骑军团,即可从侧翼、正面、腹背等多处冲杀,战车却是做不到,更无骑射一说。”
卫峥也知道,说的口若悬河也没有实战更加令人信服,骑兵替代战车成为两对对垒冲阵厮杀的中坚力量是历史的必然。
骑兵军团不仅仅在冲阵能力比战车更凶戾、更灵活,更重要的一点是骑兵的驰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魏国如若有一支铁骑军团,即便是四处树敌也不至于会疲于应对,马陵道、和桂陵之战也不会输的一败涂地。
想要建立一个泱泱大国,想要一个广地万里的强国,想要让这么广袤的疆土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战况,骑兵军团不可替代!
卫峥语毕而环视众人见都在沉默深思,再回君座席地而坐,持樽摇晃着酒杯,悠悠然的说道:“胡服骑射,势在必行——!”
三位重臣见卫峥决然的语气便知道组建骑兵军团的事宜不会有什么变故。
“君上,卫国若组建骑兵,大致规模几何?”璟仓抱拳问道。
“至少要万人铁骑!”卫峥干脆利落的回答。
“难——!”剧辛低头皱眉的摇摇头:“卫国是中原之国,马匹盛产于华夏北疆之地的草原,那里是狼族的天下,卫国要建骑兵,马匹从何而来是一大难题啊。”
卫峥却不以为意,笑道:“卫国不产马匹,但可以买的嘛,从燕赵之地,乃至入北疆狼族去大肆购置马匹,这就需要我卫国的商人了,呵呵,回头我正要找这些商贾做几笔大买卖。”
……
第042章:巴蜀乱象()
——
“此事缓后再议,先议时下局势,卫国如何应变。”卫峥暂时放下讨论组建骑兵的事情,回到之前的话题,“我之前便说过,卫国天大的机会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源于巴蜀之乱——!”
巴蜀之乱?
卫峥的跳跃性思维让三个重臣有些跟不上了,他也不在意,细心解释道:“诸位,合纵攻秦之战已然落幕,然天下局势却未因此而有所安逸。方今天下之时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的盟国齐国最近也闹腾的很。”
“齐国护送公子职入燕,乱象即将降于北燕之地,齐国当下第一大将匡章本应该坐镇陶邑,却被齐王召回去了,何以然——?”卫峥环视众人问,见三位皆无所答便自答:“齐欲趁机乱燕——!”
“不可能——!”剧辛摇头否定道:“齐国想要动燕国,赵国、中山国也不会坐视不理,再者秦与燕已然结盟,秦盟燕国更将一位公子质于燕国,齐国不怕燕国,但秦国呢?方下秦国大胜,崤山函谷已成坦途,再无锁秦铁链,秦相张仪更是在大胜三晋联军之后竭力促成赵、魏重修盟好,欲使秦国东出再进一步,如此时局,齐国未必敢动燕国啊。”
“秦国东出,秦王窥视三川二周之图谋,欲挟天子以号令群雄,天下俱知,齐国不可能忽视秦国。”璟仓也说道,显然赞许剧辛的说法。
“两位分析的有道理。”卫峥连连点头,却又笑补充道:“以常理观时下之局,齐国确实不敢动燕国,然观天下时势当放眼天下,时下,天下间因巴蜀之乱而在生变数。”
“张弛有度方能细水长流,过刚则断。诸位可知,秦大破公孙衍合纵攻秦之战已然倾动天下,诸雄恐秦更甚,秦有窥视三川二周之心而付诸行动,必得其恶名,周为天下诸侯宗室,天子虽名存实亡,但终归为天下共主,韩国地处秦楚之间,可左右逢源。倘若秦继续东出行激进之策,韩自知失三川、周自知失九鼎,两国必将合而谋之,楚国昔日问鼎,便送他九鼎,魏失广袤疆土便送他城池,而今齐国内政以固,赵国蛰伏多年,指不定第二次合纵攻秦再度临至。”
“秦若激进东出,锁秦铁链必死灰复燃。而今巴蜀之乱突现,这个变数也将牵动天下之变啊。”
“巴蜀之地,西僻之地,戎狄之长,凶悍之民,方下突现桀纣之内乱,秦若趁机暂缓东出,转而将兵锋遥指巴蜀,秦剑驾临汉中蜀地犹若狼入羊群,取其地足以拓土,得其财足以富国。灭其国而天下不以秦为暴,得起利而列国诸侯不以秦为贪。”
“我若为秦王而掌秦国,当下之时必取巴蜀之地而广国,必让秦剑饮血蜀道,广地千里——!”
“秦一旦经略蜀地,必然无暇左右山东变局,齐国亦且趁势而略燕地,可以不可以?”
卫峥这么一详细的梳理下来,众人终于焕然大悟,璟仓也不得不拜服:“君上观天下时势,洞若观火,璟仓敬服——!”
“服不服先别说。”卫峥罢手笑道,忽而扶案叹息道:“近日以来,我时常思量,卫国如何才能摆脱当下四战之地的不利局面,如何为卫国打下国力永不枯竭之不世根基。常言道,欲强兵者,务必富其民;欲富国者,务必广其地;欲为王者,务必取其贤;兵强、国富、主贤,则霸业可成。”
“目下之卫国,四境环绕强国,无地可广,欲拓土以广国,五年之内不能再谋中原之地。”
“臣等不察,愿君上示下。”
“越国——!”
此言一出,三人无不惊讶,千里之外的越国?
剧辛连忙说道:“君上,卫越两国相距千里之外,卫何以谋其国?”
秦国早就被卫峥视为强敌,而今随着巴蜀之乱,秦国有司马错这个人在,即便因为自己的出现,秦选择攻略巴蜀之地也极有可能,自己也要提前做准备把目光放在人间天堂的苏杭之地,只要秦国攻巴蜀,卫峥势必策划合纵灭越国之大计。
秦一旦攻下汉中蜀地,现在看起来不过是一处西僻蛮夷之地,但只要再过一二十年,尤其李冰修建都江堰,西僻蛮夷之地将成为天府之国,秦赵长平之战能够胜利,就是因为有汉中蜀地为秦国国力续命支撑,最后赵国国力不支而先倒下。
秦若得了巴蜀,卫峥也不能等,卫国必须要得到苏杭之地,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秦国打下巴蜀之地,卫国同时打下苏杭之地,那么就可以与秦国基本同时起步,秦治蜀地;那么卫国得苏杭也要同时去化江东蛮夷,治理苏杭。
秦治蜀地一二十年得“天府之国”,卫得江东一二十年也得“人间天堂”,唯有“人间天堂”才能与“天府之国”一决雌雄,这是看不见的较量,无形的对拼。
得到了苏杭之地,卫峥才有底气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