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途径就是走私。想走私,就绕不开香港的三合会。这一点,她也是知道的。
左少卿笑着说:“于老板,我大体上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大概,对经济封锁、物资禁运这方面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另外,我也可以算是一个江湖上的人吧。我到香港一个多月来,对这里的三合会也有了一些了解。”
这时,她脸上露出迷人的微笑,并向于志道伸出头,轻声说:“于老板,我在台湾时,就和三合会的人有一些接触。说不定,我真能起一点作用。”
于志道立刻向左少卿伸出手,和她用力握了一下,“左少,我第一眼看见你,虽然有些疑惑,但第一个感觉,你是可以帮助我的人。我的感觉果然没有错。”
恰在这时,门外响起轻轻的敲门声。杨志立刻过去开门。于志道和左少卿也缓缓地站起来,转向房门。
出现在门口的,是一个身材粗壮,有圆圆的光头,微胖的脸上还有一双敏锐的小眼睛的人。他正是香港鸿亚贸易公司的总经理冯顿。
于志道向冯顿露出真诚的微笑,上前和他握手,并示意他到桌边坐下。然后指着左少卿说:“两位,我来介绍。冯先生,这位是我的朋友,几乎可以算是我的幕僚或者助手吧。她叫左少卿。少卿,这位是冯顿先生,香港鸿亚贸易公司的总经理。”
冯顿的小眼睛在左少卿脸上转着,似乎在判断她是个什么人。他转向于志道说:“于老板,我们约好的,是单独见面呀。现在怎么有了外人?”
于志道拍着他的手背说:“冯先生,她确实不是外人,她是我最信任的助手。我感觉,我这次和冯先生会谈,离不开她的帮助。”'
实在说起来,这天晚上于志道和冯顿谈生意,如果没有左少卿在场,就一定谈不成。因为于志道所说的方法,都是冯顿难以接受的。
他们寒暄一阵后,就很自然地转入了正题,谈他们的生意。
于志道伸出两个手指,说:“冯先生,我想和大陆方面做生意,大概有两条途径。第一种,是合法生意。现在我得到消息,有人要出手一条旧船,载重量是三千七百吨,价格为一百万美元。我想把这条船买下来,并在巴拿巴注册。如果我有了这条船,大陆方面论想运什么货,我都能做到。”
冯顿笑着说:“于老板,既然是这样,你干吗不把这条船买下来呢?”
于志道的眼睛里闪出一丝锐光,狡黠地说:“可惜呀,冯先生,我没有那么多钱。我要想买这条船,就只能从银行里贷款。但是,银行方面要我拿出七十五万美元的信用证。冯先生,你能为我出这个信用证吗?”
冯顿脸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警觉的目光在于志道脸上转来转去。他说:“于老板,你还是说第二种办法吧,我也听一听。”
于志道早已从冯顿的脸上看出来,这次生意可能很难谈成。他的脸色也因此变得严峻起来。他几乎是冷笑地说:“冯先生,我要说的第二种办法,就是走私。”
冯顿不说话了,只用严厉的目光瞪着于志道。
房间里安静下来。于志道和冯顿互相瞪视着,在声中对抗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生意就很难谈成了。这是一直旁观的左少卿早已猜到的结果。
左少卿心里思虑的是,这个结果也间接证实,这个冯总经理确实可能有“**背景”。一般来说,做商人的都是在商言商,尤其是在香港这个地方。只要有钱赚,香港的商人是不会在意用什么方法的。
那么,冯顿如果真有“**背景”,于志道所说的两种办法,就都是他不能接受的。甚至,左少卿不能不猜测,甚至和冯顿在香港的任务有抵触。
在这期间,于志道和冯顿之间的对话又持续了几分钟。于志道努力解释他的理由,冯顿则始终都摇头表示拒绝。两个人的表情也更加严厉,谈到最后,他们几乎就是争吵了。
于志道说:“这是为大陆做生意,风险肯定有!要做生意就会有风险!”
冯顿则说:“生意我们要做!但不能用这种办法!我的鸿亚公司,不能被你的生意扯到泥沟里去。甚至受你的骗,上你的当!”
于志道说:“冯先生,我是讲信用的,绝不会骗你!这个生意对你的鸿亚有利,对我有利!同样,对大陆也有利!你为什么不做!”
冯顿指着他说:“我怎么知道你心里的真实想法!于老板,我知道你是什么人,从前是干什么的!这些我都知道!”
于志道也大声地说:“你知道就更好了!我也没想过要瞒你!告诉你,一九四年我就跟**方面做过生意,而且是军火生意!是军火生意呀!这个你知道吗!老子骗过**吗!这个你知道不知道!”
冯顿也不客气,“那是从前!现在你想干什么,我不清楚!你简直是对我设圈套!”
于志道大叫:“你胡说道!”
他们两个人都很生气,这个生意已经谈不下去了。
左少卿一直默默地注视着他们。在心里,她是希望这个生意能谈成的。
她在保密局做了几年的情报研究员,不是白做的。特别是,她的研究重点就在经济方面。她明白,于志道的这个生意,对大陆方面是有好处的,甚至是巨大的好处,必不可少的好处。但她一直在犹豫,她应该怎样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毕竟,她现在的身份有点特殊呀!
现在,她已经看出来了,如果她再不说话,几分钟后这次谈判就会不欢而散。这两个人从此不会再见面。那么受损失最大的,将是大陆方面。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hr
四百一十二、 灼见()
左少卿想到这里,就微笑着,缓缓地向他们伸出双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说话。她有话要说。
她说:“两位先生,两位先生,请稍停一会儿,都请喝一口水,平静一下心情。”她说着,就转向冯顿,“冯先生,请让我说几句话,好吗?”
冯顿已经非常生气,回头瞪着她说:“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想给他帮腔吗?”
左少卿平静地看着他。她的眼神很镇静,在不经意间透出一股压力,隐约表明,她将要说的话,非常重要。她说话时的声音很轻,却含有非同一般的震慑力。
她说:“只是几句话,冯先生何妨听一听呢。”
冯顿盯了她一眼。他其实并不想听她说话,他只是出于职业习惯,想知道这是个什么人。他说:“你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左少卿静静地看着他,略略地停了一会儿,让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也希望自己的话能更有份量一些。
她轻声说:“冯先生,刚才于老板有一句话,我很赞成。他说,这个生意对大陆有利。我感觉,冯先生虽然是一名商人,并且人就在香港。冯先生在商言商,避免风险是没有错的。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冯先生一定希望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好,不希望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坏。我其实相信,于老板和冯先生,都有这样的想法。”
她说完这个话,就注意地看着冯顿,看着他脸上的表情。正如她的预测,冯顿警觉而严厉地盯着她,但并没有做出反对的表情。'
冯顿说:“左女士,你究竟想对我说什么?不要拿大帽子来扣我!”
“冯先生过虑了,我绝没有那个意思。”左少卿继续平静地说:“两位,我先说一点背景情况吧,也请冯先生指教。这个背景,就是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这种封锁,据我所知,始于一九四九年二月。因为正是这个时候,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上说过这样两句话。大意是说:‘**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现实之间的第一个冲突,大概会具体地体现在经济领域中。’他的这个判断非常准确。因此,他又接着说:‘这正是美国对付**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冯先生,所以,美国从那时起,就准备用经济手段来对付**政权了。艾奇逊的这个讲话,后来作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4号文件,获得美国总统的批准。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正是从这个第4号文件开始的。”
这个时候,房间里已经非常安静了。于志道和冯顿,不管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此时都有些意外有些惊讶地看着左少卿。
左少卿并不想给冯顿以理压人的感觉。还是那句老话:有理不在声高。所以,左少卿仍然用很轻的声音继续说话。
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4号文件,美国当时把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是‘r类’,这是指苏联和东欧国家。二是‘类’,是指其他国家。美国对所有‘r类’国家的出口,都实行许可证制度,称为‘r’程序。在这个‘r’程序里,所有出口物资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武器装备,也就是军火,这个不用我再解释。这一类里还包括所有与战争潜力有直接关系的战略物资。这类战略物资被称为‘’。据我所知,属于‘’的战略物资共有种。另外一些战略重要性稍次一点的物资,则被称为‘b’,比如钢铁、机车、机车部件、商船、载重吨以上的火车车厢等等,这一类的物资共有种。这两类物资,其实已经覆盖了很大的范围了。”
这时的房间里仍然很安静。于志道和冯顿都专注地看着这个说话声音不高的女人。一直坐在角落里的杨志,则惊愕地张大了嘴。
左少卿继续平静地说:“现在,美国把中国列为‘r类’国家,也实行物资禁运。只不过,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相比,要稍稍宽松一点。这一时期,美国要求英国也对香港实行‘r类’管制,因为香港是亚洲最重要的转口贸易港。但英国方面一直不同意,他们担心惹恼**,使他们丢掉香港。但是,到‘韩战’开始的时候,英国也终于同意对香港实行‘r类’管制了,只不过要比大陆稍微宽松一些。冯先生,这就是目前的背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