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65-虚损启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真阴亏竭,泉源断流,而致为干枯燥旱,是又不可不名为虚火,此则肾水大伤,非纯补真 
阴莫济矣,有曰补阴以配阳者,此之谓也。 

卷上
论脉
属性:虚损之脉,凡甚急、甚数、甚细、甚弱、甚涩、甚滑、甚短、甚长、甚浮、甚沉、甚 
紧、甚洪、甚实者,皆是其候。然阴阳之辨,则全以迟数二字,为损症之大关键,虽其迟数 
中,又有浮、沉、大、小、之不同,要以阴虚脉数,阳虚脉迟,不可易也。大凡数脉不及六 
至者,可治也。六至以上者,难治也。若数甚而再加弦紧细小,则百无一生矣。然脉数至极 
多,有兼滑,但见其滑愈甚者,其死愈近,以决短期,万无或爽也。 
迟不甚迟,而脉中有神者,治之甚易,可数剂取效也。迟败之极,而微弱无神者,死 
在顷刻,虽大进温补,无能为力也。 
阴虚脉数,阳虚脉迟,是固然矣,及病至危笃,亦有数之至而渐缓者,以阴脱尽而阳 
也。又有迟之甚而转数者,以阳败极而阴亦渐散也。此不得视为佳兆,正死期之日促耳! 
阴阳虽为对待,然世人劳损,毕竟阴虚脉数者居多,阳虚脉迟者恒少,所以但见脉数 
,便须认定阴虚,断不容混。惟知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虚,而弱症思过半矣。 
弦脉者,虚损最忌,又最多也。《脉经》谓之中虚,崔真人谓之土败。以余观之,亦 
迟数,盖凡迟缓而弦者,其为中虚土败,不待言耳!若数中兼弦,则以水枯木燥,愈燥愈弦 
,愈弦愈燥,并不关中土之病,即使木气燥极,亦致凌脾,究竟补水为主。而快脾等剂,断 
不可用,毫厘之失,何啻千里之差! 
世人右尺虚者极多,粗工不察,动云补火,不知火上浮则右尺必虚,不定属肾寒也。 
若不加详审,而遽投温热,鲜不致误矣。 

卷上
论爪
属性:指爪为精血之余,凡于诊候之际,若见干黄,觉有枯槁之色,则其发肤营气,具在吾 
目中,而损之微甚,亦可从此而识矣。此可于脉色之外,参观并用,而资其工巧者也。 

卷上
论嚏
属性:凡阳虚之人,因气虚也,阳气既虚,即不能嚏。仲景先生曰∶“欲嚏不能,此人肚中 
寒,故以阳虚之证,而忽见嚏者,最是回生之佳兆。” 

卷上
虚损危候
属性:虚损既成,百脉空虚,精血枯涸,使非大投补剂,何以望生?若有不能服诸补之药者, 
此为虚不受补也,不治。 
劳损吐血失血后,嗽痰不止,而极多极浊者,此其精血饮食,皆化为痰。经曰∶白血 
出者死,即其类也,不治。 
嗽而下泄上喘者死,或嗽而肛门生 者,亦不治。 
左右为阴阳之道路,其有不得左右眠,而认边难转者,此其阴阳之气,有所偏竭也, 
嗽而左不得眠肝胀,右不得眠肺胀,皆为死症。 
虚损原无外邪,所以病虽至困,终不愦乱,其有别无邪热而忽谵妄失伦者,此神去之 
兆,心脏败也,必死。 
劳嗽喑哑,声不能出,或喘急气促者,肺脏败也,必死。 
嗽而声哑,喉痛不能药食者,不治。 
劳损肌肉脱尽者,脾脏败也,必死。 
虚损多有筋骨疼痛,若痛至极,不可忍者,此血竭不能荣筋,肝脏败也,必死。 
劳损既久,再及大便,泄泻不能禁止者,肾脏败也,必死。 

卷上
辨似损非损
属性:虚损之症,必有所因。而似损非损之症,其来则骤,盖以外感风寒,不为解散,而误 
,或用温补,或用清凉,或用消导,以致外邪郁伏,久留不散,而为寒热往来,及为潮热咳 
嗽,其症全似劳损。若用治损之法以治,则滋阴等剂,愈以留邪热蒸,久久非损成损矣。欲 
辨此者,但当审其并无积渐之因。或身有疼痛,而微汗则热退,无汗则复热。或见大声咳嗽 
,脉虽弦紧而不甚数。或兼和缓等症,则虽病至一两月,而邪有不解,病终不退者。本非劳 
损,毋误治也。 
寒热往来不止者,宜一二三四五柴胡等饮,酌宜用之,或正柴胡饮亦可。兼咳嗽者, 
柴陈煎。若脾肾气虚而兼咳嗽者,金水六君煎,或邪有未解而兼寒热者,仍加柴胡。 
有一种血分郁滞,气行而血不行,徒为蒸热,俟蒸气散,微汗而热退者,此宜活血为主。 

卷下
六味地黄丸
属性:治肾水亏损,小便淋闭,头目眩运,腰腿酸软,阴虚发热,自汗盗汗,憔悴瘦弱, 
精神疲困,失血失音,水泛为痰,病为肿胀,壮水制火之剂也。 
熟地黄(八两,蒸捣) 山萸肉(四两) 山药(四两,炒) 泽泻(三两) 白茯苓(三两) 
丹皮(三两) 
上为细末,和地黄膏加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滚汤、或淡盐 
汤任下。此方用水煎汤,即名六味地黄汤,下八味丸亦同。 

卷下
八味丸(崔氏)
属性: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冷惫 
疼痛等症,王太仆先生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此谓也。即前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制 
附子各一两。 

卷下
大补元煎(新方)
属性: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危剧等症。此回天赞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人参(补气补阳,以此为主,少则用一二钱,多则用一二两) 熟地(补精补阴,以此为 
少则用二三钱,多则用二三两) 山药(二钱,炒) 杜仲(二钱) 当归(二三钱,泄泻者去之 
)枸杞(二三钱) 萸肉(一钱,畏酸者去之) 炙甘草(一二钱)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如元阳不足多寒者,于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 
随宜用 
之。如气分偏虚者,加黄 、白术。如胃口多滞者,不必用。如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萸。 
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纸之属。 

卷下
左归饮(新方)
属性:此壮水之剂也。凡命门之阴衰阳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 
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 山药(二钱) 枸杞(二钱)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服。如肺热而烦者,加麦冬二钱。血滞者,加丹皮二钱。心热 
,加元参二钱。脾热易饥者,加芍药二钱。肾热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二钱。血热妄动者, 
加生地二三钱。阴虚不宁者,加女贞子二钱。上实下虚者,加牛膝二钱以导之。血虚而燥滞者 
,加当归二钱。 

卷下
右归饮(新方)
属性:此益火之剂也。凡命门之阳衰阴胜者,宜此方加减主之。此方与大补元煎出 
入互用,如治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等证,宜加泽泻二钱,煎成用凉水浸冷,服之尤妙。 
熟地(用如前) 山药(二钱,炒) 山萸(一钱) 枸杞(二钱) 甘草(一二钱,炙) 杜 
仲(二钱,盐制) 肉桂(一二钱) 附子(一二三钱) 
水二盅,煎七分,食远温服。如气虚血脱,或厥或昏,或汗或运,或虚狂,或短气者 
参、白术,随宜用之。如火衰不能生土,为呕哕吞酸者,加炮姜二三钱。如阳衰中寒,泄泻 
腹痛,加人参,肉豆蔻,随宜用之。如小腹多痛者,加吴茱萸五七分。如淋带不止,加破故 
纸一钱。如血少血滞,腰膝软痛者,加当归二三钱。 

卷下
左归丸(新方)
属性: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渐至衰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 
,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昏运,或眼花耳聋,或口燥舌干,或腰酸腿 
软。凡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等症,俱速宜壮水之主,以培左肾之元阴,而精血自充矣,宜此 
方主之。 
大怀熟(八两) 山药(四两,炒) 枸杞子(四两,制) 山茱萸(四两) 川牛膝(酒洗蒸 
熟,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滚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如真阴 
虚火炎上者,宜用纯阴至静之剂,于本方去枸杞、鹿胶,加女贞子三两,麦冬三两。如火烁 
肺金,干枯多嗽者,加百合三两。如夜热骨蒸,加地骨皮三两。如小水不利不清,加茯苓三 
两。如大便燥结,去菟丝,加肉苁蓉三两。如气虚者,加人参三四两。如血虚微滞,加当归 
四两。如腰膝酸痛,加盐水炒杜仲三两。如脏平无火而肾气不充者,加破故纸三两,去心莲 
肉、胡桃肉各四两,龟胶不必用。五液皆主于肾,凡属阴分之药,皆能走肾,有谓必须导引 
者,皆见之不明耳。 

卷下
右归丸(新方)
属性:治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 
,饮食少进。或呕恶膨胀,或翻胃噎膈,或怯寒畏冷,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 
,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或寒侵溪谷,而肢节痹痛,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总之,真 
阳不足者,必神疲气怯,或心跳不宁,或四体不收,或眼见邪祟,或阳衰无子等症,俱速宜 
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此方主之。 
大怀熟(八两) 山药(四两,炒) 山萸肉(四两,微炒) 鹿角胶(四两,炒珠) 枸杞( 
四两 
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自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 
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或五六两,随人虚实,以为增减。盖人 
,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阳,非人参不能捷效。如阳虚精滑,或带 
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三两,肉豆蔻三两,面炒去油用。 
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皆脾胃虚寒之症,加干姜三四两,炒黄用。如腹痛不 
止,加吴茱萸二两,汤炮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如阴虚阳痿,加巴戟 
肉四两,肉苁蓉三两,或加黄狗外肾一二副,以酒煮烂捣入之。 

卷下
八珍汤(《局方》)
属性:治气血两虚,调和阴阳。 
人参(二钱) 白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