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孤唐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转身看向长孙无忌,澄澈的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想法,他似是不解的说道:“我记得舅舅当时,好像是支持霸道的吧。”

    长孙无忌笑了笑,他并没有避开这个问题,“陛下历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行王道仁政,轻徭薄赋,宽减刑罚,惩治腐败,戒奢从简,韬光养晦。

    现如今大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蒸蒸日上,由此看来魏征是对的,倒是我们错了。”

    面对长孙无忌的的坦然认错,李承乾在心中笑了笑,他从掌权者的角度,和后世卓越的眼光来看。

    李世民实行的不仅仅是王道,而是王霸之道并行。

    事实上自后世的角度来看——秦始皇、隋炀帝、汉武帝、宋神宗、清世宗等人就是偏行霸道。

    而汉文帝、宋徽宗、唐高宗、建文帝、嘉道咸等则是偏行王道。

    真正有大作为者,实际上多是王霸两道并举,如周文王、唐太宗、唐玄宗、隋文帝、宋太祖、明成祖、康乾等。

    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历史上的君主无非以文治武功而英名流传,厉行王道或霸道者均有所成。

    然而王霸两道均不遵循者,必然是败家毁国的昏君,如秦二世、汉灵帝、明神宗等。

    对于长孙无忌之前无时无刻不隐含着劝他实行王道的话语,李承乾并没有开口反驳,长孙无忌刻意提出的这个话题倒像是一层愰子,恐怕他真正想说的还未说出,他倒是想听听他这个舅舅还有何高见。

    果不其然,长孙无忌捋着胡须似是不经意间开口问道:“高明你日后对这朝堂可有何打算?”

    李承乾谦虚的说道:“舅舅,乾儿我虽有几个月监国的经验,比起朝中诸多大臣实在是不敢专擅。

    诚恐日后监国,还仰赖舅舅和各位相公的扶持。”

    长孙无忌听罢,伸手再次在李承乾的肩上拍了拍,同时李承乾稍稍躬身,以此来方便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离开亭柱,负手而立似是指点李承乾道。

    “陛下当初评议前朝文帝,说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

    多疑于物,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常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李承乾接口道:“父皇认为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一日万机,独断皆一人之虑。

    而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不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对于李承乾的话,长孙无忌笑而不语,无论是对于臣子还是对于皇帝来说皇帝垂拱而天下治,这种无为而治道家理想中的治国方略都是最渴望的。

    李承乾心中微嘲,无非是想要更大的权力,效霍光当年之状。

    如今主弱臣强,一旦李世民有个闪失,凭他现在对朝堂的掌握,实在是难以压住那些劳苦功高的大臣。

    更何况,过去一年中他远离长安,尚不知道有多少人,人心思动。

    只要熬过这一段时间,等到段志玄携大军归来便可,有了军权的支持,腰杆了才能硬起来。

    起码先将李渊的葬礼办好,李承乾想到爷爷李渊的遗嘱,却是心头发酸。

    他幼时亲眼见过李渊身为皇帝时的意气风发,气吞寰宇,也看过他被幽囚于宫内的苦闷与抑郁,也陪伴过这位曾为前朝显贵,后为开国之主的孤独老者。

    他作为一名老来英雄,最终的结局却是子孙俱不在身边,在风烛残年之际,又重挑大梁孤独至死的开国皇帝。

    一生奢华的李渊,却是要求李世民在他死之后,像汉代的皇帝一样薄葬就便可。

    要求李世民也没必要太遵循古人守孝三年死规定,以一天来代替一个月来执行,至于陵墓,一切俭约从事。

    作为子孙,不能在长辈死前陪在他身边,却是莫大的遗憾!

    更何况,在李承乾心中,他早已发自内心地尊重这位老者,既同情,又仰慕。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悄然间已是潸然泪下。

    长孙无忌看着垂泪的李承乾,心中既惊又疑,最终却是一叹。

    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心事也藏不住。

    “高明你……”

    李承乾擦拭去眼泪道,“舅舅不必担心,乾儿只是想到了皇爷爷,想到他的遗嘱,自己不能尽孝,心有所感……”

    长孙无忌脸色柔和开口安慰同时提醒道:“太上皇已逝,高明你要节哀。

    观音婢和我谈过了,时下情况不同以往,太上皇又有以日易月之嘱,所以她打算服孝后将你与苏家那小丫头的婚事也办了。

    必竟你作为太子,至今尚未有太子妃,朝中多少也有些风言风语。”

    李世民还没死呢,现在就考虑到了皇太孙吗?

    李承乾心中一叹,皇室有无继承人与人心的稳定一直都有很大关系,为皇室开枝散叶这种事情也是他的职责。

    长孙无忌抬头看了看天色,天边隐有些昏黄,继续开口劝慰了李承乾几句后便托词转身离开了皇宫。

    于宫门削送走长孙无忌后,李承乾驻足看着长孙无忌离去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

    长孙无忌的掌控欲表现的虽不明显,但李承乾仍然能够觉查到隐藏在那一幅和善舅舅面孔下的,是对权力深深的渴望。

    接着李承乾自嘲一笑,自己还没当上皇帝呢,这疑心病就已病入膏荒了。

    他能够得到长孙无忌等诸多大臣的支持已经是很圆满了。

    但是现在,除了自己从吐谷浑带回来的兵马,他,谁也不信。

    落日渐垂,红霞弥天,李承乾回首看了眼皇宫,高大的宣武门上,禁军肃然而立。

    李承乾回身拉过一名侍卫,低声叮嘱了几句后,慢悠悠地领着护卫返回东宫。

    那名侍卫脱离了队伍,向着宣武门走去。

第151章 宴uaig。() 
东宫,苏酥的寝殿内,书房中李承乾坐在书桌前,执笔而书,鹅黄色的宣纸上,墨迹浮现。

    李承乾长吁一口气,搁笔。看着桌上已经写妈的几张请柬,沉吟了片刻后从堆叠一边的奏折中取出一份打开,仔细审阅。

    入目便是——贞观八年,太白星屡现于白昼!

    看到这李承乾瞳孔缩了缩,虽然只是简单的天象,但是他知道,这些异象在这个迷信的古代,影响是该有多么的巨大。

    一个处理不好,甚至会波及整个大唐。

    李承乾按耐住心头的烦燥,继续往下看,经占卜后认为是女皇登基预兆。

    再往下看,署名李淳风。

    MMP呦!

    由于袁天罡的那件事,相师的地位在李承乾心中直线下降,由怨及恨之下,他连带着对李淳风的好感度直线下降。

    虽然李承乾十分清楚,李淳风与那件事,实在是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往往有些情绪并非人能左右。

    李承乾皱眉,将李淳风的奏折放置一边,仰靠着椅背,双手揉了揉太阳穴,实在是糟心。

    静思了片刻后,李承乾又挑出一份空白的请柬,挥手刷刷写下李淳风的名字。

    能现在解决的的事情,那就尽早解决,而且滋事甚大,即便李承乾心中再怎么堵,他也要捏着鼻子去面对。

    孤独,似乎自古至今,一切的君王都逃脱不了这个魔咒。

    此刻正在番阅奏折,李承乾一边浏览一边细细味着孤独的滋味。

    夜深人静之时,他的心中多了份宁静却又令人堵得发慌。

    “大郎,该吃夜宵了。”

    身后的脚步声一步步临近,李承乾偏了偏头,回首看去。

    苏酥领着宫女照儿和膳房宫女将夜宵呈上,宫女简单的试吃过后,苏酥亲自将食盘端至一边桌上。

    李承乾起身,伸了个懒腰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后,离开书房走向桌子,接着拉住俏生生地主在一边苏酥的素手俩人一并坐下。

    宫女们纷纷散开,苏酥尤为关照的照儿习惯性退至书房,整理起了书桌上杂乱的奏折。

    “吃了没?”

    “我已经吃过了。”

    苏酥冲着李承乾甜甜一笑,李承乾不可置否,伸手在苏酥的小肚子上一摸,撇了撇嘴道:“和绿珠当初一个德性,明明已经和你说过了以后吃饭一起吃,还骗我说吃过了。”

    李承乾边说边习惯地伸手想在苏酥光洁的额头上轻点一下。

    他看着苏酥宁静如水的眼睛,右手一滞却是再也没也敲下。

    苏酥眨了眨眼主动将光洁的额头迎了上去,温柔自轻触的指尖传来。

    “又想起她了吗?”

    “没有,我只是有些……”

    苏酥笑了笑,若无其事地出声打断了李承乾的话语:“快吃饭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你也一起吃。”

    李承乾拿起一块蒸饼,微微用力,撕下一大块后,轻咬一口接着将饼递与苏酥。

    这一次苏酥没有拒绝,虽然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一直打破常规,要求吃饭时不必服侍他,而是坐下来一起吃。

    不过,一家人这样子一起吃饭,总有种温馨。

    远远立在殿中的宫女们早已见怪不怪了,太子自小虽然有些举动易于常人,不过习惯了之后倒是非常羡慕。

    正在弯腰整理桌面的宫女照儿,看着摊开的太史公李淳风的奏折一眼便见女皇登基预兆后赶紧移开了视线。

    余光又忽然发现了一截小竹筒被压在厚厚奏折堆内,心中忽然有些好奇。

    她略微犹豫了片刻,故作镇定地伸手将竹筒握住放在奏折边,右手拇指用力一推,雪白的纸条落下。

    此刻偌大的宫殿内,静得仿佛只剩下她自己细微的呼吸声和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