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看他对那青年下手干净利落,自己本来还是很欣赏他的。
    可一回来就动不动就请罪,我怎么知道你错在哪?李承乾在心中吐槽着。
    “行了,这件事你没有做错,本宫为何要问罪于你?”
    “不就是打人被言官看见了么,以后这种事多着呢!怕什么!”
    “不过,本宫倒是好奇,先前本宫令你们打断那混子的手。”
    “他们俱是犹豫,为何你下手如此果决?”
    李承乾饶有兴致地问道,他要是出于义愤,可以理解。
    若是出于卖弄表演,这可就值得细细深思了。
    侍卫李波犹豫了下,他低沉着说道:“属下本是万年县人氏,本姓李名世波。”
    “为避当今圣上名讳,特地改名为波,父母双亡,仅留一房与一妹。”
    听到这李承乾眼角抽动了下,这套路有些熟悉啊。
    “属下十五岁时为生计所迫,参与兵募,将妹妹托与邻里照看。”
    “属下有幸被当今圣上赏识,加入秦王府,成为侍卫。”
    “可是,当属下回到家里,里正告诉属下说。”
    “就在属下离开后的三个月,我妹妹她……她被那帮该死的人牙子给骗走了。”
    “再也找不到了!”
    说到这,他已是泪流满面,强忍着自己不哭出声来。
    他身边的那个小女孩,同情地伸出手轻拍在他的脊上。
    “从那以后,属下就在心底发誓,遇到这种骗人谋利的人牙子,逮到机会,属下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
    李承乾心中默然,如果是他,他也会这么做的。
    他前世的时候,孤儿院,常常有专门地扮成想要收养小孩的骗子。
    那帮人总是被老院长给识破,老院长常常教导他们。
    “不要轻易地相信想要求助你们的人,因为强者是不会向弱者求助的。”
    李承乾叹了口气,“是本宫失礼了,触到了你的伤心之处。”
    “以后你便是郑宇峰的副手了,至于这个女孩?”
    说到这李承乾眉头皱了皱,旋即舒展开来。
    “既然这人是你买下的,便归你处理了。”
    然后李承乾转向女孩问道:
    “你可有意见?”
    “太……太子殿下,我没有意见。我生是恩公的人,死是恩公的鬼。”
    少女偷瞄了李波一眼,发誓道。
    李承乾看了下俩人相差至少有十岁的容貌,在心中连念罪过,罪过。
    强行将自己的邪恶想法压下,“行了,你们退下去吧。本宫要好好地想想明天该怎么对父王说。”
    “是,属下告退。”李波无奈地将少女带着,退出正堂。
    秦王府院中,李波带着女孩与一队神色匆匆的太监擦身而过。
    李波只觉得领队那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身后的那名小太监有些眼熟。
    他惊异之下他忍不住停步,转身,冲着那位小太监喊道:
    “那位小公公莫不是,我万年县的王壮?”
    正堂内,李承乾在心中思索着,最终想出了一个结果。
    这该死的世道,兴亡俱是百姓苦啊!
第24章 责问策问() 
为首的老太监像是并没有听到李波的话似的,他带着身后一帮小太监径直走向秦王府内。
    待他们离侍卫李波很远后,老太监转身盯着紧跟在身后一位的小太监。
    老太监怪笑一声,阴冷的声音响起:“小王子,那是你的同乡?”
    小太监浑身颤抖着,根本不敢回应。
    “呵呵,你的感受,咱家知道。”
    “咱家当年也是这么来的。”
    “你要记住,在这皇城中,只要讨好了主子,就没人敢看不起咱们!”
    说罢老太监,挥起拂尘,轻哼一声转过身去。
    “咱们走!”
    “是,王公公。”
    王壮低垂着脸,根本不敢抬头,只敢盯着走在他前面的王公公的袍角,紧紧地跟着。
    …………
    “太子殿下,老奴这番有礼了。”
    “圣上命您,速去明德殿听训。”王老太监冲着李承乾谄媚地说道。
    “本宫知道了,不知王公公可有何指教?”
    王老太监听到李承乾恭敬的询问,脸上的皱纹顿时笑成一朵菊花。
    “指教,咱可不敢当。不过圣上他听奸人胡语,对太子殿下您的一些言行有些不满。”
    李承乾心中明悟,八成是他在西市打人的事情,被言官告发到了老爹李世民的耳中。
    “那承乾在此,先行谢过王公公了。”
    “不敢当,不敢当。这些都是咱家应该做的。”
    王公公脸上满是高兴,作为身体变态的人,心里自然也变态。
    因为他们身体有残缺所以他们对于别人的尊重,是极为渴望,对维护自己的尊严是极为重视的。
    “来人,赏王公公一些茶,犒劳一下王公公。”
    堂下候着的侍女捧着一包茶,扭动着蛮腰,迈着轻盈的步伐上前。
    她恭敬的将茶包呈给王公公,王公公笑嘻嘻地收下了。
    他将茶包收入袖中,偷偷的捏了捏,满意的笑了。
    “太子殿下,那咱们现在入宫?”
    “还请王公公带路。”
    李承乾微微点头示意,请王公公先行。
    王公公资历极老,伺候过四代皇帝。
    自隋文帝时入宫,侍候过隋炀帝,大唐立时又被高祖留下伺候他起居。
    玄武门之后,更是成了李世民的亲信,怕是之前,李世民就是通过他掌控住太极宫的。
    李承乾在心中,早早的就给他打上了不好招惹的标签。
    见风使舵,心狠手辣,善察言观色,兼谨小慎微,所以他在宫中混得是的如鱼得水。
    这种人不能轻易得罪,只可浅交不可深交。
    对于这种人他一直很重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被记恨上了。
    一旦自己失势,便会落井下石,宦官掌权自然是一大祸害。
    李承乾一直在心中警惕着,他并不想用太监,所以秦王府内太监很少。
    不过他老爹李世民,倒是对太监颇为信任。
    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掌控他们。
    所以凡重大事件,李世民都会令王公公来招李承乾,进东宫听训。
    …………
    东宫明德殿内,李承乾腰杆挺直地站着。
    老爹李世民正指着他的头破口大骂,吐沫横飞。
    他就差恨不得说出,将他回炉重造这种话。
    李承乾在他身前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听着。
    他表现出一幅知错便改的样子。
    李世民旁边还站着两名大臣,还有一位言官。
    那两名大臣一位是一言不发地站着,另一位则是微闭双眼似乎是已睡着。
    而那位言官则是一脸春风得意,得瑟无比。
    待李世民训斥完李承乾后,他对那言官说了句:“汝能及时指证太子过失,赏汝绢十匹,金五十斤。”
    那言官大喜道:“臣,谢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
    “行了,你退下吧,朕有要事要与辅机,玄成相商。”
    “臣,遭旨。”
    待那言官退出了明德殿,李世民轻哼了一声,他也不管李承乾就在身旁。
    直接问起了长孙无忌和魏征对旱灾一事地看法。
    “今年京师大旱,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陛下,幸得今年初设义仓,可从中拨出粮食救急。”
    长孙无忌捋着胡子看了一眼李承乾说道。
    “陛下,大旱之后,必有蝗灾。不可不防,还望陛下,下令捕杀蝗虫。”
    待长孙无忌说完后,微眯着双眼的魏征才开口说道。
    他并没往李承乾那看一眼,价佛李承乾根本就不存在,一本正经地回复着李世民的话。
    …………
    三人你来我往地讨论完后,李世民忽然开口问着魏征:
    “玄成关于西市太子放纵任卫殴打人牙子的事,你怎么看?”
    魏征的表情不变,淡定地说道:“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臣等。”
    李世民哈哈一笑,挥手示意俩人离开。
    大唐好舅舅长孙无忌冲着李承乾留了个安慰的眼神,旋即他跟着魏征起身离开。
    待两人走后,李世民问道:“你可知错?”
    “儿臣不知。”
    咳——李世民刚端起茶水抿了口,就忍不住一口喷出。
    他指着李承乾说道:“你这个逆子么,非要气死朕。”
    “你西市打人牙子也就罢了,还打断了一对母子的双腿双手。
    竟然还说什么“我就是王法!”,要不是有人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自己的有这么利害。”
    “你倒是很行啊!”
    李世民火气又上来了,指着李承乾一顿臭骂。
    “那对母子专门骗人拐卖,本就该死。”
    “父皇您一言九鼎,言出法随,身为太子自然是法律的化身。”李承乾面色不变,淡淡地反驳道。
    李世民被李承乾的话给气乐了,追问道:
    “那你可知何为国之根本?是民,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儿臣已知。”李承乾认真地说道。
    “儿臣本次西市访得粮价已翻为近两倍。”
    “民以食为天,民无食何谈天下太平?”
    “义仓新建,备粮不多,况往年大战,国库空虚,怕是不够济民。”
    李承乾反问道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一拍李承乾的脑袋瓜子说道:“这不是你该管的事。”
    “你先把你哪儿没错说清,再和我说别的!”
第25章 诏令,食蝗() 
李承乾眼角抽动着,但还是转移话题避而不答道:
    “今年关内大旱,饥荒肆虐。不仅是有人刻意囤粮,导致粮价上升。”
    “还有很多百姓卖掉儿女维持生计,儿臣今日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