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新任总管只能苟着,小心翼翼地称是,随后迈着轻盈的小碎步退了出去。
甫一出皇宫后,他下意识地松了口气,伴君如伴虎,能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能有什么好消息。
他真的生怕李世民,心中一个不顺迁怒于他。
毕竟这个陛下可是一个狠人啊!
朱雀大街上迎面而来三个身着官袍的三人,高矮胖瘦,中年老年都齐了。
“嘶~长孙无忌,房玄龄,甚至连平日里以足疾称病在家,大门都不出一步的卫国公李靖,都一并来了!咱家真是走了大运!”
总管匆匆迎了上去,他敏锐地意识到,大唐要认真动武了!
…………
李靖为首,领着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二人迈入甘露殿内,当他们看到单手持剑,正在仔细擦拭剑身一身戎装的李世民俱是神情一怔。
“陛下,臣请命率兵前往吐谷浑平定叛乱!”
李靖一步上前,单刀直入,请战!
李世民仔细地将剑擦完收入剑匣,悬在腰间,回头看了李靖一眼道:“准!”
“朕命你为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右卫将军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甑生五路大军前往征讨。”
虽然李世民听到李靖的请命后就直接下令任命他为统帅,这让李靖深深地感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并且为之感动。
但是陛下,你这个样子又是要闹哪样?
李靖嘴角抽了抽,他实在是不好直接问出,所幸还有长孙无忌在。
“陛下,您这身装扮……”
长孙无忌见李靖面有难色,便挺身而出询问着李世民,这种事还是要他来说最合适。
李世民抬头看了眼长孙无忌,微微沉默随后说道:“吐谷浑欺朕大唐无人,联合党项人和羌人断了段志玄退路,朕要御驾亲征,以壮军心!”
房玄龄眼角跳了跳,果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当即他急急上前力劝道:“陛下,您身为一国之君,是大唐的根本……”
李世民一直无喜无悲的脸忽然抽动了下,就像沉寂多年的火山即将爆发的征兆。
他的目光幽幽,声音忽然有些沙哑干涩,显然他在竭尽全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
“……高明他在段志玄军中,我必竟……还是个父亲。”
“如果……他战死,我去替他收尸,报仇!”
殿内的气氛忽然压抑了起来,在这一刻谁都没有出声。
长孙无忌忽然惊悟过来,尽管李世民近年来一直表现出明君之范,但他骨子里的血性从未被这皇位消磨殆尽!
他作为最了解李世民脾性的人,在此刻,闭嘴不言。
“那……由谁主持朝政?”
房玄龄忽然间点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为了阻止李世民如此冒险,他不得不这么问。
李世民眼神有些飘忽,这个问题问到了他的软肋,李泰?
这一念头初起便被他掐灭,儿辈们绝对不成,一年前的事情,就在眼前……
李泰……哎……
那么只有——“……父皇虽老,但他还能替我主持大局。
三省若有争议,尽交于他处理……”
什么?
李靖三人一脸震惊,这开玩笑的吧!
李靖忽然出声道:“那陛下,臣该如何在军中与您共处?您将率领何兵?”
李世民淡淡说道:“你继续干你的,朕要兵的话,不是还有东宫六率吗?”
嘶~长孙无忌他倒吸一口冷气,忽然不敢细思下去,陛下这是铁了心了!
第117章 长安城的雪()
秦陵汉苑参差雪,北阙南山次第春。
车马满城原上去,岂知惆怅有闲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李靖领着四万唐军浩浩荡荡的一路向西,向着吐谷浑的国境进军。
而在这只大军的前方,早在半个月前,李世民就亲携一万来自东宫六率的骑兵急速行军,冲出了边关沉重的大门。
李世民沿途顺路踏平了反叛的党项族和羌人部落,他们没能够阻挡住大唐铁骑的半刻,很快就淹没在了战马扬起的尘土里。
唐骑过后,留下的是满地的哀鸿遍野,血流成河,侥幸残存的几个部落更是一片狼藉与荒凉。
远远地在他身后,今日的长安城开始下起了今年它的第一场雪。
…………
长孙皇后裹紧了身上这件的进贡自薛延陀部落的裘衣,想要给自己带来一点温暖,然而这份寒意还是刺激得她,忍不住轻轻地咳嗽了一下。
“皇后娘娘,天冷了,您的气疾又复发了还未调养好身子,这阁楼上风大,您还是快进屋吧。”
在她身边,服侍她多年的宫女婉言劝道。
“而且小公主刚出生没几月,您的身子还没有恢复,实在是受不了这风寒啊!”
长孙皇后收回远望西边的目光,伸手在满天飘飞的雪中,伸出素手轻轻地接住一片雪花,感受着它的冰凉,任其在手中缓缓融化。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眉目间郁结着化不开的担忧,她的儿子,丈夫都去了战场上,刀剑无眼,不可能因为他们是太子,皇帝而不受伤,这让她怎能不心疼?
“哎……,一个两个都不让人省点心……”
长孙皇后低头呢喃自语,轻轻地抱怨着这对父子,呆立了片刻才缓缓地回到屋内。
李靖的大军已经开拔出城,想来这场大唐与吐谷浑的战争也快结束了吧,太上皇李渊还在勉强撑着身体坐镇大唐,可是这也无形中,逼得这位老人在燃烧自己,本就不多的生命。
想这里长孙皇后苦闷地闭上了眼睛,太过聪明的女人总是忍不住会想太多,皇家内这些乌七八糟的乱事,她心如明镜。
就像是李泰,在李世民出征前哭得和泪人一样,多次入宫想要劝阻李世民莫要出征,甚至提出了替李世民前往吐谷浑迎回李承乾,并亲自道歉……
在李世民走后这半个月内,李泰入宫的次数也没有之前那么勤快了,她作为母亲也不好多说什么,必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一个她都放不下……
沉睡的小女儿忽然动了上,将小手探出紧紧包着她的羊毛毯中,长孙皇后心疼地想要伸手将女儿的小手塞回去,甫一伸手,忽然又伸入自己怀中捂热后才将她的小手轻轻地放回。
期间她还是忍不住伸出素手轻轻地戳了戳女儿肉肉嘟嘟的小脸,软软的,长孙皇后浅浅地笑着,目光柔和带着慈爱,心情一时间好了不少。
“兕子当年她也和你一样呢!都是软软的,嫩嫩的,真想你快快长大,也不知阿娘还能看到你长成的哪天……”
说完后长孙皇后低头轻轻地吻了下小女儿的额头,这个动作似乎将她快惊醒了,小脸拧巴巴地皱着,下一刻似乎要哭了出来。
长孙皇后连忙将女儿抱在怀中,轻摇轻拍着,嘴里柔声哼唱着摇篮曲,哄着女儿入睡。
“木拉,呗叻呗……”。
伴着自长孙皇后祖母起就一直流传下来的摇篮曲儿,小公主逐渐再次睡了过去,小脸上弯起笑来,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
她抱着女儿怔怔地望着窗外出神,今年的这个冬天,太冷清了,可能他们一家子都聚不齐,一起好好地过个年……
…………
“二郎,你真的要走吗?”
“观音婢,你应该知道的,我必须去,无论是作为一个皇帝还是一个父亲!”
“我向你保证,我会将咱们的儿子,完好无损地带回来,你就安心地在长安养胎,等我回来,就像从前一样!”
“可是你在九成宫度假时染上风疾才愈,此番又要出征,我心中实在是放不下。”
“观音婢,我知道我去年对乾儿的事处理的不够好,他和青雀间的误会我已经查清,与青雀并无多大牵连,但是这事必须得我亲自和他去说,否则他无论如何心中还会有着怨气,不会去选择相信青雀的。”
“难道你真想咱们的儿子争的你死我活吗?就像那件事?”
“……好,那二郎你快去快回,我在长安等你。”
…………
雪,停了……
立政殿内静谧得可怕,长孙皇后忽然将女儿小心翼翼地放回摇篮中,吩咐好一旁的宫女们照顾好女儿后,随后她起身披上毡帽,裹上一条围巾领着女官向东宫走去。
李世民不在,她这个做皇后正好可以替他做他身为一个父亲不好做的事情,有些事情还需要她出面解决。
为了避免她心中一直担忧的人伦惨剧发生,这些事情趁早做了,解除隐患才好。
一个小孩子掌控这么大的势力,容不得她放心,即便李世民隐隐有默认的意思,可是她不愿意去这个冒险。
因为万一以后无论双方有个冲突,流血宫庭的事件她的不想发生在自己的丈夫和儿子身上。
必竟最了解李世民和李承乾的性格的,只有她这个既做妻子又是母亲的。
父子俩性格相近,都是骄傲自负的人,听不得一般人的劝,也就是只有她的话才能听进去一点。
也不知道这种性子是怎么养成的,若是她有个万一,死后又将由谁来负责调解矛盾?
哎……
临近东宫,长孙皇后忽然轻轻一叹,这会可真是要当个恶婆婆了,能有多嫁入皇室的,像她这样得到幸福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东宫侍卫远远地就见到长孙皇后在众多宫女太监的簇拥下向着正门走来,急急忙忙打开紧闭的宫门,纷纷迎了上去行礼。
长孙皇后轻轻挥手,下令他们平身,随口问道:“太子妃呢?她还没起吗?”
“回禀皇后娘娘,王妃正在冷香殿内拜访着白嫔妃。”
“哦,这倒是正好,省的我一一前去叫人。”
第118章 上架感言()
在这里先道个歉,昨天我真的是蠢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