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匠家的小娇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曾对她说过,更别说动手脚了。

    杨氏拧了拧眉,问道:“娘,照你这样说来,那后生家里条件也不差,怎的这个岁数了还未娶亲?”

    “说来,也是个难以启齿的事儿。”史氏又喝了口水,接着道:“那后生前头娶了娘子,可新娘子进了门第二天就跑了,男方家为了娶亲,花了两吊钱,连那姑娘手都没摸到,那女人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杨氏听得直皱眉头,又问道:“可是那后生,有什么毛病?”

    不然为何好端端的娶了媳妇儿,新媳妇儿就跑了!这可说不过去啊!

    “那年轻人说是身体壮实得很,哪有什么毛病。是那姑娘据心有不甘,是被家里强制嫁过来的,不愿意跟着那打铁匠生活。成亲那天的晚上,为了不让他进房,还以死相逼。眼见着事情闹得不能收场,那后生家的亲戚只好劝着那女人,那后生晚上就歇在了旁处。说是第二天家去,新娘子就不见人影。传得沸沸扬扬,都说那女人是跟野男人跑了。”史氏见女儿脸上似有些不相信,又道:“闺女,那老姐们跟娘是从小认识的,她定然不会骗我。她也跟我说了,咱们要是觉得可以,到时候她领了我们去看人,等看了那后生家里的条件,再说这事儿。”

    “你看有个打铁的手艺,又没公婆伺候,这嫁过去就是当家做主自己过日子。”史氏又劝了一句。

    杨氏道:“娘,这事儿让我考虑考虑吧。他年岁这么大了,咱们家丫头才十三岁,还没及笄,我不可能让她这么早嫁人。”

    史氏自然是点头应诺,又道:“你说的对,所以我才说,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看看。那后生在城里有个打铁铺子,说是祖传的手艺,也是有些名气。”

    杨氏将这事儿听进去了,对自己亲娘,杨氏是相信的,自不会害她。见女儿听进去了,史氏也就不再提这事儿,两人又说了些其他话。

    杜三娘将拿回来的饼子混着那野生的白苕煮了一大锅,就是主食,炒了把小青菜,一碟腊肉,早上剩下来的油茶,就端着上了桌。

    杨氏见桌上有肉,就知道定然是娘拿来的,她扒拉着碗里的白苕糊糊,低着头眼里有些酸涩。有客人在,杜家人都吃得少,紧着让客人们先吃。

    吃过了中饭,史氏几人便说要家去。杨氏将他们送到村口,才慢慢往家里去,杨氏叹了口气,娘走了么远的路,耽搁了一天,就只是为了来给她递这个信儿。

    走到院子门口,她看见女儿在厨房里收拾,原本乱糟糟的厨房被她收捡得干干净净。杨氏静静的看着女儿的背影,想到她娘先前说的话,心里免不得又琢磨起来。

    家中没婆母,若是女儿嫁过去,就是自己当家做主,比起她当年是幸福多了。她是在婆母手里吃过不少亏的,唯一好的是丈夫对她还算不错。

    杜三娘洗了手,扭头看见她娘站在门口看她,她迎上去笑着说道:“娘,舅舅他们走了吗?”

    杨氏诶了一声,走进了屋子

    “娘,你看。”杜三娘说着掀开了布巾的一角,“外婆给了这么大一块腊肉,大舅母心里恐怕气得很。”

    杨氏敲了一下她的头,“不管怎么样,都是他们的一片心意。”

    杜三娘吐了吐舌头,说道:“娘,我也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觉得如今日子这么艰难,外祖母还拿了这些东西来,在想着奶奶来家里闹,我觉得还是外祖母亲。”

    杨氏摸了摸女儿的头,“等以后你有出息了,可得记得你外祖母。”

    当天晚上,天空突然就电闪雷鸣起来,几个闷雷过后,天空就淅沥沥的下起了雨,这也是今年第一场雨。雷打得特别的大声,夹杂着闪电。杜三娘有些怕,不敢出门,只是听着这稀里哗啦的雨水声,心里是松了口气。

    如今天上下雨了,那苦日子,他们终于要熬过去了!

    耳畔能够听见漂泊大雨的啪嗒声,还有那雨滴急速的沿着屋檐往下滴答滴答的声响。

    四娘人小,被一个惊雷给惊醒了,立刻就吓得哭了起来,杨氏忙哄着她,一边喊道:“华盛,下雨了,总算是下雨了。”

    杜华盛睡在堂屋中,他道:“婆娘,堂屋里漏水,你看看你那屋里可也有漏水?”

    杨氏道:“没呢,没漏水。”

    杜峰也醒了,他看见小妹在哭,说道:“四娘,下雨了下雨了,我们以后就有吃的了。再也不会吃树皮嚼树根了。”

    杜四娘还抽抽噎噎着,杜峰便揽着她小小的身子,“妹妹不怕,哥哥会保护你的。”

    杨氏披了件衣裳,又点了油灯出去,她一看,堂屋里可不就是在漏水,杨氏说着就要开门去厨房里拿盆来接雨水,杜华盛忙喊住了她,“你别去,这雨恐怕得下不少时间。床下的夜壶,你拿出来接着吧,等明儿天亮了在收拾。这点水还不至于把咱们家给淹了。”

第11章 赶集() 
暴雨哗啦哗啦的下了一整夜,似乎要将几个月来所有未下的雨都给一次性补上。

    杜三娘前半夜几乎没有睡着,一直到后半夜里听习惯了那雨水声,她才闭上了眼睛。

    第二日从屋里出来,外头的雨已经小不少,她看见弟弟妹妹正站在屋门口笑嘻嘻的玩儿着屋檐流下来的水,两个人伸出手,咯咯笑着,任由那雨滴冲刷着他们的手掌心。

    杜三娘走过来,故意板着脸说道:“调皮,还不快进屋去。回头衣裳弄湿了,娘可是会生气的。”

    两个小人儿听了大姐的话,又笑着跑回屋里。

    杜三娘看了爹一眼,她爹脸上也带着笑,屋子里还放了个木盆接着雨水,杜三娘道:“爹,娘呢?”

    “你娘去做吃的了。”

    如今老天爷开恩,这样酣畅淋漓的下了一场大雨,地里的泥土这么泡上一整晚,定然就能翻动了。家里很快就能种上各种蔬菜,可惜现在早就错过了种稻,点麦子又太早了些。

    过了没多久,那雨水终于停了,杜三娘朝厨房里跑去,早餐很简单,最后的一张饼子给撕开煮了,一人一小碗,不管饱,却能抵饿。

    吃过东西,杨氏便拿了锄头出来,又在柜子里将早前就准备好的种子一并拿了,杜三娘道:“娘,我跟你一块儿去。”

    昨夜下了那样大的一场雨,杨氏心里高兴得很。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耕种了,再也不用担心会哪日会被饿死了。

    杜华盛的腿还未好,家里最重要的一个劳动力丢失,单单只靠娘一个,肯定是忙不过来。杜三娘也扛起锄头,跟在杨氏身后。

    一走出家门,几乎能看见家家户户的男人女人们都走了出来,个个肩膀上都扛着锄头,脸上露出花儿一般的笑容来。如今下雨了,可得赶紧将地翻整出来。

    一路上各家相互打着招呼,虽然个个也都是面黄肌瘦的,可声音听着明显比以前轻快多了。

    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原本干硬的地也被泡软了,杜三娘和杨氏一人站一头,翻整起地来。

    干旱了七八个月,如今老天爷总算是开了眼。眼下已经是夏末时节,马上就要接着秋了。

    村东头那条原本干涸的小河又流淌起来,杜三娘笑看着大伙儿有说又笑,暗道过不了多久,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了。

    今年闹灾荒年,上头头一回免了黄粮国税,若不是如此,村子里的人即便没被饥荒闹死,也会被黄粮国税给闹得家破人亡。

    如今这个朝代皇家姓陈,至于传承多少年了,皇城在哪儿,这些事情杜三娘也不知道,村子里的人也不关心这个。白房村里连个童生都没有,个个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字,祖祖辈辈都是庄户人家,只要吃饱饭,上头坐的是谁,他们才不管。

    又过了一个月,地里的菜苗子长得特别的好。家里如今虽过得也不好,可是一家人却怀揣着希望,比起那段吃树根啃树皮的日子,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太美好了。爹爹也能勉强走几步了,只是还不能干重活,杜三娘也一直劝说着,不让爹爹下地干重活。这骨头要是没长好,落了病根还是自己吃亏。

    杨氏也是这般说着,让杜华盛自己休息着,别着急地里的活儿,如今有她在,闹灾荒的年月都没死人,现在自然更是不会饿死人了。

    家里养了几只鸡,如今恐有一斤多重了,这是前头大舅家里送来的,说是老母鸡孵了一窝。那几只鸡崽一来,就成了四娘最喜欢的,每日里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喂她的鸡崽。

    前日里又下了一场秋雨,今日天色放晴,杜三娘便带着弟弟去山上捡拾了一些野山菌回来,提了满满的一篮子野菌,可算得上是大丰收了。

    等两人回到了家里,看见史氏来了,杜三娘心里也很高兴。她一边跟史氏说话,一边让弟弟去叫娘回来。

    杜华盛如今已经能够慢慢走了,只是不能走太快,也不能走太多路。他是个老实人,不怎么爱说话,如今岳母在,他也只是憨憨的笑笑而已。

    不多时,杨氏便从地里回来了。杜三娘见娘回来了,也就出去叫上弟弟妹妹跟着去菜园子里摘菜。

    史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就开门见山的道:“闺女,上回我跟你说的那个事儿,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杨氏道:“娘,可是有什么消息来?”

    史氏笑了笑,说道:“我那老姐们传了话来,说是她正巧近来在家,可以带我们去瞧瞧。我心里想着这事儿,就来找你了,赶明儿是赶集,咱们也可以去瞧瞧。”

    杨氏抿了抿嘴,过了半晌才道:“娘,是怎么个看法?这事儿我还没跟三娘说。”

    史氏笑着道:“她懂个什么,我们明儿先去看了,若是觉得还不错,等回头跟她说也是一样。”

    杨氏想了想,也就点了点头。

    吃了中饭,听见娘他们明日要去赶集,杜三娘也有些想去。她进城的次数也不过两三次,如今她心态变了,是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