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生
第110章 入学()
张生来到滇南大学报道的时候,才知道滇南的ba项目,比起名牌大学动辄一年几十万的学费,滇南大学春季mba项目,每年学费和正常读研差不多,再看入学生源,都是三流学校的青涩毕业生,多来自滇南地区,有的读研是想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的干脆就是找不到工作这才来混个研究生文凭,而滇南大学的mba,门槛低,是混文凭的好去处。
实际上,滇南大学的mba,感觉还没有滇南大学的本科生地位高,滇南大学本科生读研的,对于学校和某管理学院合办的mba班,完全不考虑。
在滇南大学校园,mba班学员就是三等公民的感觉,甚至研究生宿舍楼留给其的床位都供应不足。
张生,便不得不进了本科生宿舍楼,和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几名男同学住了一个宿舍。
滇南大学住宿条件是极好的,本科宿舍楼均是四人一间宿舍,不过张生第一天就感觉到了那种歧视,三名舍友中一位高高壮壮的男生直接问自己:“没找到工作吧?原来什么学校的,工作很难找吗?”
其实想想也难怪,三名舍友都是大一新生,同班同学,去年秋季开学,三个人住四人宿舍住了一个学期,也羡慕死旁的宿舍的同学,自然觉得突然加人进来很不爽。
张生对这些不太在意,但是对于部队军转部门打给自己的电话被老妈接到,到底是巧合还是故意为之,张生倒是有些想法。
但是也没办法,老妈听到自己可以以副处级干部的身份转业,和自己谈了好久,说这样的话,可以令老爸接受自己转业离开部队,未尝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张生最后,也不得不答应下来,虽然,总觉得军情部门找上自己有些不寻常的迹象,但是,或许按照军情部门安排来临江,才是解决这件事的最好办法,找出令自己不安的真相,才能一劳永逸。
至于转业成什么级别的干部,张生并不关心,单位报道都是市军分区及军转办代办的,反正所谓卫生局副局长和人民医院副院长,也不过是挂个名而已。
转业来临江,唯一的好处就是这里气候宜人,一年四季温暖如春,而且临江是果邦滇南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今国内旅游城市中的佼佼者,玻璃帷幕的高楼大厦和争芳斗艳的植物园共存,令这座城市充满了一种奇异的热带城市魅力,甚至在十字路口,偶尔便会闪现出一棵宽叶热带绿木,令人产生来到了夏威夷的错觉。
这座城市的繁华和独特魅力,比之东部沿海一线城市也不太逊色。
既来之则安之,来到临江第一晚,躺在四人床的宿舍里,张生如是想。
第二天上午mba班举行了开学典礼,校领导没有一个参加,是以不管学院领导如何说的天花乱坠热血沸腾,好似mba班毕业后,学员们人人都会高薪厚职飞黄腾达,但是学员们,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沮丧。
下午没有活动安排,张生却接到了一位不速之客的电话。
市人民医院贾有道院长打来的电话,确认张生的身份后微笑说:“张局长,晚上有没有时间,你我喝个功夫茶,你看你来临江加入我们院领导班子,大家都想见见你呢,我打头阵,先代表院党委欢迎你。”
张生笑着说好。
医院的情形张生打听过,人民医院是临江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和工人医院并驾齐驱,是本市最有口碑的医院。
但是和工人医院完全商业化的氛围不同,人民医院多少还延续了过去的行政色彩。
如院长贾有道,便是本市某民主党派负责人,同时也担任市政协副主席,高居副厅之位。
自己没来之前医院便是两位副院长,其中一位副院长又叫法制副院长,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任,但是近期中央下文对法制副院长的存在进行了批评,是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医院布告栏里,撤去了该法制副院长的照片。
现今副院长又变成了自己,关系挂在卫生局,任卫生局副局长兼任医院副院长。
数来数去,医院三位院长组成的领导班子,就那位常务副院长是兢兢业业做学问的,和政途没什么交集。
现今贾院长约自己喝茶,自己当然只有同意一途。
……
古朴优雅的茶楼包厢,丝竹声若有若无,流淌着高山流水的雅意。
贾院长头发花白,看起来面相很和蔼,和张生刚刚见面时眼神露出一丝诧异,但很快就掩饰过去。
张生当然知道,贾院长约自己见面不仅仅是为了所谓代表院党委欢迎自己,肯定是因为看档案自己年纪实在太轻,这才想见见自己求证。
“张局长是华南人,来临江有什么不习惯的,吃的住的,都可以和我提,我想办法帮你解决。”贾院长微笑着说。
张生笑道:“教授喊我小张或者小张医生就行,咱们做医生的,主席局长的称呼,我觉得有点别扭。”
贾院长就笑,说:“好,好。”连连点头,显然张生此言,深得他心。
聊了会儿家常,主要是关心张生来临江后的学习生活,贾院长笑道:“你是神经外科毕业,但是在传统医学领域又很有造诣,这样的医生很少有呢。”说着话,挥了挥手,一直在旁边给两人泡茶斟茶的红旗袍女茶师便放下茶具,说:“两位客人有需要的话叫我。”起身,去了包厢外面。
张生笑道:“我什么都喜欢涉猎,什么都懂点,但都不精。”
贾院长就笑起来,说:“你太谦虚了,我对你很期待呢。”这话是真心话,医学领域不似别的行业,不是你有背景便能怎样怎样了,面前这个年青人,能在军医岗位上一再被破格提拔,更转业成副处,甚至职称也破格晋升主治医师,要说是靠关系,谁敢这么干?就是一号领导人的后代也不行啊?归根结底,面前这个年轻人,肯定有大才具。
张生笑道:“就怕辜负了教授的厚望,不过我正想和您谈谈工作分工的事情呢,就是您不找我,我也正准备找教授您。”
贾院长“哦?”了一声,略带诧异的看了眼张生,心说倒是看不出,这个年青人风轻云淡的,原来也热衷于此,还在挂职学习呢就伸手要权。
张生喝了口茶,笑着说:“您不知道我这个人,闲不住,所以有个不情之请,您看能不能周六或者周日时间,安排我门诊值班,几天没有病人看的话,我心里就不得劲。”
贾院长释然,笑道:“这样啊,但是你学业本身就挺重的,安排你门诊合适吗?”
张生说:“如果不是真心话,我也不会和教授讲。”
贾院长微微颔首,说:“那可以,我就做主了,周六吧,每周六安排你院?”
张生笑道:“主要是糖尿病调理这一块儿。”
贾院长举起了茶杯,有些感慨的道:“看到你就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我啊,现在人老了,干劲儿也小了,张医生,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吧,再用个时髦词,也向我逝去的青春致敬。”
张生微笑,轻轻和贾院长碰杯。
第111章 青葱岁月()
和贾院长用过晚餐回到宿舍的时候,三个舍友正斗地主呢。
短短时间,张生对他们三个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身高体壮第一次见面就出言不逊的叫马涛,其实他人挺好,很仗义的,就是心直口快,有时候说话不经大脑。
另外两名舍友一个叫李黙函,一个叫任军社,都是典型的大一新生。
想不到的是,原来马涛还是果邦留学生,而且滇南大学来自果邦的留学生不在少数,国家有专门的拨款,为这些学生提供奖学金。
看来中央是准备对果邦施以长期的影响了。
不过不管几名舍友来自哪里,从本质上说,他们还都是孩子。
刚刚和市政协副主席共进晚餐,回来却要和几个孩子厮混在一起,张生心下也不由感觉有些怪。
这时,电话铃声响起,张生接通,话筒里男音略带下级的恭谨,但又有几分矜持,说:“是张局长吧?我是人民医院院长办的高盛奎,是这样的,医院宿舍楼为您腾出了单间,但是考虑到医院距离您进修的学校很远,所以张局长,我有个提议……”
张生笑道:“你说。”
高盛奎道:“我觉得,不如您直接住进学校附近的酒店,不过目前的环境您也知道,每天院里可以为您解决贰佰元的补助津贴,超出的部分需要您自己解决,这已经是我尽最大努力了。”
张生笑道:“我明白的,这样吧高主任,我考虑一下,回头给你电话。”
“好的好的,那不打扰张局了。”那边高盛奎挂了电话。
“哇,魔机七代!张生,奢侈啊!富二代吧你!”那边马涛看到张生手机,啧啧开起了玩笑。
张生用的是摩赛亚第七代手机,该品牌手机在全世界都很畅销,有一批忠实的拥趸,因为定价比较高,又成为许多爱慕虚荣的学生炫富的工具。
当然,张生用它,是觉得该手机的操作系统到制作工艺确实很不错,用起来很舒服。
听马涛的话,张生笑了笑说:“摩赛亚手机挺好用的。”
李黙函阴阳怪气的道:“卖了几个肾?富二代能来咱学校读mba?我不信!”
张生咳嗽一声,也实在和这几个孩子没共同语言。
“你小子!”马涛笑骂给了李黙函后脑勺一下。马涛觉得,这个新舍友,安安静静的倒挺给人好感,以后要一个屋檐下生活好长时间,总得好好相处。
“哎呀,到点了到点了。”李黙函把手里牌一扔,怪叫着跑到桌前猛敲笔记本键盘,正休眠的笔记本屏幕很快亮了起来。
马涛和任军社也挤到桌前,三人闹了会儿,还是被人高马大的马涛坐了正中。
张生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好半天后,才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