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娘子因久不见周道昭难免寂寞难耐,偏她与夫人并其他几位娘子相差甚远,有火没处撒。那年夏天,可巧周绎到她那里要果子吃,也不知四娘子是看他俊俏,还是单纯为了泄恨,竟然言语挑逗勾引,甚至抓了他的手按在自己的胸|脯。周绎也不懂,一边吃着果子一边问四娘子可是哪里疼。直到四娘子握着他的手移到了她自己小腹往下,并开始蹬着腿喘粗气,周绎忽然被吓到,丢了果子就要哭,以为四娘子有什么不好了。四娘子忙丢开了手,却早有人听到周绎哭声去告诉周道昭。

    周道昭进来后,让大丫头哄周绎出去,自己留下与四娘子说了会话,出来就叫人找大夫。大夫只说四娘子中暑了,之后便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般,四娘子仍旧和大家一起有说有笑。周绎懵懵懂懂时知道四娘子做的不是什么好事,但不明白父亲怎么不追究。

    如今,他已经什么都懂了。

    周绎内心十分挣扎,他知道如果自己做了那些事,阳筠就会跟着他走,可是背负着那么重的压力,阳筠以后当真可以快乐么?

    他终于还是松开了阳筠的手,亲自拉开门闩,只走出两步就站住,回头对阳筠说了一句:

    “要好好活着,相信我,总有再见的一天。”

    说着,周绎大步离去,生怕回头再看一眼,好容易下的决心又会动摇。

第十六回 肺腑言() 
周绎头也不回地独自离开,让阳楌十分意外,他朝内室望了一眼,见阳筠手握着一枚金钗悄悄流泪,只道是阳筠以死相逼,周绎不得已才放弃远走高飞的念头。阳楌跺了跺脚,只说了句“这又何必”,因为怕周绎被侍卫发现,忙一路跑着追周绎去了。

    阳筱慢慢蹭进来,轻轻拿走姐姐手里的金钗,递给跟在身后的印儿,又拉了姐姐的手,鼻子一酸也掉下泪来。阳筠看见妹妹跟着哭,忙拿出帕子要给她擦脸,不想阳筱忽然号啕大哭,又喊“我代姐姐嫁”,怎么哄也哄不住了。

    印儿忙吩咐侍女打水,帮阳筠把阳筱哄到床边坐下,又去门边看着。待侍女打了水端来,印儿接过铜盆放好,回身把内室的门关了。

    过了好半天,阳筱想是哭累了,终于安静下来,只是仍伏在阳筠肩头抽泣,身子一抖一抖的。

    “虽然有些遗憾,辜负了二公子,但现下八字都过了,还能反悔么?而且听说太子人品不错,姐姐嫁过去也不是坏事。”阳筠顿了一顿,狠下心正色道,“筱儿,你也不小了,我瞧着你这两年净找史书读,若真的读进去了,你便也该知道,如今姐姐只能嫁去燕国。即便你真的代我嫁了太子,我也不可能去魏国了,这点你可懂?”

    阳筱只是抽泣,并不抬头,阳筠却了解妹妹,知道她在思考方才的话,不禁叹了口气,一边抚着阳筱的背,一边幽幽说道:

    “只是今后见不到你,不能再照顾你了,你的事情要自己多上心。多跟着叔父是不错的,但面子上对婶母也一定要过得去,不能让人挑出你的错处来。明年就是金钗之年,你以后行事说话要有个样子,不能再像从前那般随意。”

    “代嫁的事不许再提!”阳筠又补了一句。

    阳筱这才抬起头来,但一直瘪着嘴不作声,阳筠亲自给她净了脸。看着越来越漂亮的妹妹,阳筠又是喜欢又是心疼,更多的却是顾虑和担忧。魏国应该不会就此放弃与高阳联姻的,阳筱的年纪正合适。看来还要寻个机会跟叔父好好说说,免得叔父因为这次的事情记恨魏国,又或者拘泥于嫡庶尊卑,不愿意将阳筠许给周绰。

    还有那个高氏。阳筠心想,如果自己不把妹妹的事情安排妥当,先得到叔父的认同和允诺,高氏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将阳槿嫁去魏国。

    印儿知道阳筠心烦,也不再清点东西,收好箱笼后,与两个侍女一起服侍姐妹二人盥洗毕,自去外间值夜。

    阳筱一顿大哭算是真的累着了,躺下不久就沉沉睡去,而阳筠却难以入眠。她一会儿用自己的左手轻轻抚摩右手,一会儿又两只手来回互握,回味着方才周绎握她手的滋味,心头、胸口酸胀胀的,又似乎有些痒痒麻麻。可惜,明天起就不能再见了。

    想到这里,阳筠只觉连喉头都缩了一下,胸口更是酸得要命,眼泪又要往外流。她偷偷流了好一会儿的泪,起身擤鼻子的时候又怕吵醒妹妹,各种滋味当真难受。好在阳筱睡得沉,阳筠起来又躺下,她全无知觉。

    而周绎的那句“总有再见的一天”,阳筠一个字都不敢信。她知道周绎的决心,只是不知道魏国是否就能成功,而自己是不是能挨到那个时候。就算有那么一天,也不知她会变成什么样子,经历了多少,是不是还能如现在一般面对周绎。

    第二天一早周绎就出宫,叫上宝儿一路回了魏国,临走前托阳楌转告阳筠,说“定会再见”,阳楌说给阳筠,阳筠却没什么反应,阳楌不懂其中的故事,倒因为一直看好周绎,难免唉声叹气。

    好像周绎只是游山玩水去了一般,周道昭一点反应都没有,不问、不说、不管。周绎知道从此自己的行动更加自由,却没有丝毫的愉悦和骄傲。

    周纪见周绎失踪了好些天,猜到他是去高阳国找阳筠了,虽然很想知道周绎去做什么,为什么也放弃了阳筠,但因为自己身份尴尬,不好问出口,也不能从宝儿那打听。周纪只在心里猜,或许阳筠对他们兄弟都无心,十分乐意嫁去燕国做太子妃;又或者阳筠嫌周绎太过主动,周绎突然跑去阳筠便瞧他不起了。

    周纪在半年前与傅天瑜完婚,小两口平时倒是相敬如宾。可自从周绎回来,周纪就时常发呆,有时又会嗤笑两声,傅天瑜也不睬他。出嫁之前她是不出门的小姐,只是偶尔走走亲戚,嫁进来之后她也听到过一些风声,知道大家都以为周纪会去联姻,恐怕周纪自己也是这么以为的。

    傅天瑜自然知道周纪在笑什么,见他颇为糊涂,不禁暗暗叹气,偏偏自己又是刚嫁进来的,不好说太深的话。只盼一切不要来得太快,好歹在周绎成亲前笼住丈夫的心,把该说的话说明白了,也算有个准备。

    周绎回去没两个月,周道昭就给阳曦修书,只是这次送信的是周绰。阳曦自然知道周道昭安的什么心,不禁有些动气,憋了三天不肯见周绰,更禁止有人帮忙递信。阳筠听说后急忙去见阳曦,将想让妹妹嫁给周绰的主意说了,不好说阳筱与周绰彼此有些意思,只说是她自己看好周绰,又说周绰年少有志、必成大器,若阳筱能嫁去实是良缘。阳曦猜到了几分,含含糊糊应下了。

    第二日阳曦教人请周绰进宫来送信,又仔细观察了许久,也觉得周绰不错,不禁有几分动心。他之前只注意了周绎,从未真的留意这个小跟班。

    阳筠听说阳曦收了信,隔日又去找阳曦。果然,周道昭信上先是致歉,倒直接说了是因为不敢得罪燕国,所以虽听到消息却没能如约前来。阳筠看到这里,不禁佩服周道昭的手段,跟她读过的那些书中人物着实不相上下。却不好跟叔父议论这些,只劝了劝昨日提的关于绰、筱联姻之事。

    阳曦则很满意周道昭的坦诚,因阳筠劝说,回信时暗示周绰与阳筱之事,却说要在阳筠出嫁后方可议亲,眼下都忙着阳筠的大婚,联姻之事暂不便提起。

    周道昭那里也不方便立刻掺和,阳筠大婚估计还要差不多一年,让燕皇武岳先消消气也好。况且周绎的婚事也要先定了,之后才好说周绰的事。

第十七回 凤求凰() 
严仲麟奉武岳之命,又带了司天监判官来高阳,阳曦也不好拖太久,在严仲麟停留即将两月时,终于将婚期定在了来年的六月二十,届时阳筠已满十六。五月初二也是吉日,武承肃将于那天亲迎阳筠,再浩浩荡荡回临水,赶在六月二十日大婚。严仲麟先遣人回去报信,自己郑重辞别阳曦,带着判官等人也尽快回临水去了。

    因严仲麟是太子太傅,且一开始就是由他张罗的,武岳便定了他为主婚人,武岳倒没用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弟。按照之前的约定,燕国派了个女官来教阳筠燕国的皇宫礼仪,说是皇后陪嫁的侍女,名叫曹维贤;阳筠倒是学得认真,曹维贤十分喜欢。

    阳曦既有些不甘心,也是颇不放心阳筠,且阳筠未满十四不好出嫁,因此才将婚期定在了一年以后,希望她能在家里再过一个年。然而过年的时候,阳曦开始怀疑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整个年都十分冷清,虽然阳筠依旧笑着面对众人,话却越来越少了;阳筱更是一言不发。阳楌情绪也十分低落,阳槿见状也少了欢笑;五岁多的阳杺本来就十分冷漠,众人的态度倒是没影响她什么;高氏则自从阳筠婚事定了就总是黑着一张脸。只有不到三岁的阳枍,每天哇啦哇啦学说话,不是看上这个,就是嫌弃那个,指使得内侍、侍女们团团乱转。

    出了正月,燕国那边传出信来,说燕国四月初一告庙,而太子武承肃早在初二便行醮戒,之后立即启程高阳亲迎阳筠,因为带了仪仗出来,估计总要四月底才能到。阳曦的心暂时落地,总算燕国有些诚意,这么远的路程太子也愿意亲来,没说让阳筠过去等着,该有的礼仪一点没省。

    及到了四月二十,查探消息的人回报说,太子的仪仗还有**天便可到高阳,倒也十分准时。

    “燕国太子的仪仗大的很,足有二三百人,还有百来个侍卫。”探子回报给阳曦,脸上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好像看见了什么稀罕的宝贝一般,“还有许多马车、轿子,听说东宫的属臣都来了。中间一辆车金灿灿的,挂的好像是紫穗子,有三匹马拉着,应该是太子的车辇了。一路上好些人聚在官道上看热闹呢!”

    阳曦不禁满意地笑了笑,遣了侍女去告诉阳筠。

    彼时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