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勤支援的大军 (《隋书》说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集结在今北京地区的 
涿郡。黄河平原的一次水灾淹没了40个州,打乱了计划,并引起征募人员的 
逃亡。但在612年正月,隋帝及其将军和一支庞大军队准备从陆路进攻,而 
水军则从海上进攻。隋帝举行了应有的祭祀 (前文已予描述),并为此颁发 
了冠冕堂皇的诏书。在诏书中,炀帝适当地以古代的圣贤统治者和伟大的帝 
王为比喻,坚持隋朝具有美德、支配天下的力量和丰功伟绩。他严厉指责高 

… Page 93…

                                                                              ① 
  丽王拒绝臣服,为人奸诈,勾结契丹、靺鞨侵犯隋的领土,等等。裴矩作为 
  战略顾问,随他征讨,杰出的工程专家宇文恺在辽河架了桥,大军向前推进。 
  所订的计划是迅速直逼高丽国都,但沿辽河东岸诸城顽强抵抗,直到夏末大 
  雨使军事行动不可能再继续进行。炀帝在8月末撤军返回洛阳,据说损失惨 
  重。回都后惩办了几个战败的将领,并加强了他的统治。 
       613年正月,他宣布第二次动员,并在夏初北行,打算第二次远征高丽。 
  宾板桥注意到了这一年早期国内叛乱次数增加这一不祥之兆;其中七次主要 
                                 ② 
  集中在611年黄泛受灾区。炀帝又渡辽河,但在战斗中,传来当时的礼部尚 
  书并在永济渠南端负责一供应中心的杨玄感(杨素之子)叛变的消息。杨玄 
  感的叛变是重要政治人物中最早的背叛,而且它发生在离洛阳不远的帝国心 
  脏附近。炀帝派最优秀的将领宇文述从东北战场返回镇压叛乱。随之引起了 
  一场短暂但激烈的内战,杨玄感的军队战败,他的首级送 

  给在战地的炀帝,由他验明;但社会结构、税制、府兵制和供应制被严重破 
  坏。而炀帝竟宣布在614年作第三次远征。从这次叛乱和下半年爆发的八次 
  分布得很广泛的叛乱来看,实在令人惊异。宣布前他召臣僚进呈意见,但据 
                                              ① 
   《隋书》记载,竟“数日无敢言者”。于是他在阴历二月又颁布诏书,但这 
  一次却带有自我辩解的语气。他说他一贯全心全意履行帝王的职责和致力于 
  武功;他引了 (虚构的)商朝成汤五十二战的前例,此外又补充了东汉光武 
  帝的武功。他说他痛恨战争,对以前几次战役牺牲的生命表示悲痛,命令收 
  集和安葬战死兵将的遗骸,并建立道场,“恩加泉泽,庶弭穷魂之冤”。① 
  准备工作开始进行;尽管物资和马匹不足,许多应征士兵没有报到,隋军又 
  渡过了辽河。沿河据点再次固守,但隋军渗入了平壤的城郊。614年较晚时 
  期,高丽王在严重的困境中派使者要求投降,使者随带一投靠高丽的隋将。 
  隋的先锋要攻取平壤和俘获高丽王,但被炀帝召回。炀帝再次命令高丽王到 
  隋廷表示敬意。但高丽王没有前来。炀帝又命令准备第四次远征,但此时国 
  内叛乱不断爆发,对外的冒险行动不得不到此结束。 
       促使炀帝再三进行这几次劳民伤财的毁灭性远征的动机是:他的帝国威 
  严和帝国地处宇宙中心的观念;他想恢复汉代光辉业绩的迫切愿望;他自认 
  为对所有敢于抗拒中国移风易俗的仁爱影响的人必能取得伟大胜利的想象; 
  他对裴矩和其他军人言之成理地提出的现实政治的考虑。他在重复发生的灾 
  难面前坚持讨伐的原因似乎是清楚的。但失败的原因长期以来是一个探讨的 
  问题。近来,约翰·贾米森总结了他本人、陈寅恪及其他学者的解释。这些 
  解释大致归纳如下:一、地形和气候有利于防御者。进攻的目标地形险恶, 
  部分地区森林茂密,那里夏季有倾盆大雨,随之严冬很快降临;入侵者的战 
  斗季节只是从4月至7月雨季开始之时。二、高丽的战略家由于熟悉地形和 
  以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备战,能够顽强地防御。他们防御的中心是从辽河河口 
  的安市附近往北延伸至东岸的一批有城墙的市镇。它们反复牵制围攻的军 

① 《隋书》,卷4 第79—81 页。 
② 宾板桥:《唐朝的建立:隋之灭亡和唐之兴起》(巴尔的摩,1941 年),第43 页。 
① 《隋书》,卷4 第86 页。 
① 《隋书》,卷4 第86—87 页;山崎宏:《隋之高句丽远征与佛教》,载《史潮》,59 (1953 年),第 

1—10 页。 

… Page 94…

  队,直至严冬的侵袭迫使他们撤退。三、从中华帝国首都至战场的距离是惊 
  人的,将近1000英里;例如,杨玄感叛变的消息用了将近一个月才传给在战 
  地的炀帝。高丽在这方面取得有利条件。四、隋使用水军得不偿失而且愚蠢, 
                           ② 
  高丽则有良好的海防。在唐太宗进 

  行灾难性的远征时,这些因素继续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是在中国人说服和“协 
  助”高丽的南邻新罗开辟第二战线时,均势才发生了变化。 

       结局 
       隋炀帝先回到洛阳,然后在614年阴历十月返回西京,他立刻下令在城 
  的西中门外磔裂投降高丽的将领。然后他企图像平时那样处理帝国事务。在 
  新的一年,即615年,炀帝赐宴官员;据《隋书》记载,他接见了突厥、新 
  罗、靺鞨、契丹和亚洲腹地诸国的贡使。正月稍晚,他招待南方和东方诸土 
  著民族的代表,并分赐礼物。阴历二月,他在诏书中回顾了远征的劳累和破 
  坏,但敦促人民各安其业。他说,他们经历了所有苦难,“今天下平一,海 
              ① 
  内晏如”。但实际上帝国一片混乱。官兵在十几条战线作战,力图遏制和消 
  灭叛乱者。炀帝在建于太原附近的汾阳宫度夏。夏末北巡时,他几乎被始毕 
  可汗率领的东突厥军所俘,后来逃入雁门城。记载所述不一,有的说守城者 
  表现恐慌和不满,有的说有人轻率地提出逃跑或把敌人赶走。但附近的各刺 
  史显然得到勤王的命令。城虽然被解围,但炀帝却惊慌失措,他的信心严重 
  动摇;以后他越来越消沉了。 
       我们不清楚他当时了解帝国处境的程度,但帝国日益被无数地方叛乱者 
  控制。他的特殊的统治作风必然使其核心集团设法对他隐瞒全部严酷的事 
  实。根据一种记载,他的顾问一味对他含糊其词和不置可否,甚或干脆撒谎。 
  有一人因直言而在议政廷上被鞭笞至死。616年夏,经宇文述的力劝,炀帝 
  乘新建的运河船队至江都。他留下官员负责北方,即帝国的中心,但他本人 
  则永不复返。他在江都最后的日子是忧郁的。他备受恐惧和猜疑的折磨,不 
  能忍受帝国的消息,更不能为帝国采取任何行动。617年,他的两个孙子被 
  北方的对立叛乱者拥立为他的继承人,其中之一给他一个响亮的空头衔—— 
  太上皇。618年,他在浴室被宇文化及所杀,宇文化及是他父亲无情地取代 
  的皇室的后裔,又是他最信赖的将领宇文述之子。 
       儒家修史者对炀帝道义上的评价的确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 
  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间传说、戏剧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 
  者和观众的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人民生活在一个无节制地使用 
  权力、有豪华宫殿和享有无限声色之乐的世界中,只能产生这种感情上的共 
  鸣。在中国的帝王中,他决不是最坏的,从他当时的背景看,他并不比其他 
  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适合巩固他父亲开创的伟业,而他在开始执 
  政时也确有此雄心。但是他希望历史会肯定他的执政以及他追求豪华壮观的 
  欲望,这就使他的判断力不能发挥出来。那种骄奢淫逸的作风只能使阿谀奉 
  承之辈得势,而他周围确有这样一批人,这对他是致命的。远征高丽——这 
  种企图的目的我相信是合理的,即使是传统的——随着每次失败,却使他越 

② 贾米森:《三国史记和统一战争》,第32—34 页。 
① 《隋书》卷4 第88—89 页。 

… Page 95…

来越着迷,而着迷对于拥有最高权力的专制君主及其统治的人民来说往往是 
致命的。 
     尽管有着这次悲剧性的大灾难以及随之而来的内战期,但在经历了最漫 
长的大分裂时期之后隋终于重新统一了中国,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隋 
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 
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 
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唐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 
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 Page 96…

                          第三章 唐王朝的建立: 
                       唐高祖 (618—626年在位) 

       隋朝末年义兵蜂起,公元617年隋军中最强大的将军之一唐公也起兵响 
  应。唐公的军队进迫隋都,摧毁了它的防御,并夺取了京城。六个月以后, 
  他在那里建立了后来几乎延续三个世纪的新王朝,它与汉代并称为中华帝国 
  的两个黄金时代。由于隋代在差不多 30年前已经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 
  面,所以当李渊接着在全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权的时候,他幸运地继承了隋 
  王朝这一份大家业。李渊新王朝的制度便是在前朝遗留下来的坚实基础之上 
  建立起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