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现出惊人的直率。当李世民问他为什么和建成、元吉发生争吵时,他答以 
  他们不听他的劝告:如何对付他们的野心勃勃的现在已取得胜利的弟兄,他 
  说:“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李世民据此断定,这个倔强坦率 
  的人大有用处,于是任命他为自己的幕僚。 
       一个月之后李世民即位,魏徵被任为谏议大夫并授以荣衔。后来,他又 
  任太宗个人的使节,到东北平原与残余的敌对集团谈判和平。魏徵对这个任 
  务非常适宜,因为他以前支持过一个主要叛乱者。他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 
  表明新政权对李世民或唐王朝从前的敌对分子均可不咎既往,一样任用。除 
  去这类“外交”使命之外,魏徵还参与了朝廷的其他活动。他参加了几个学 
  术项目,如编制《新礼》(又称《贞观礼》),他和房玄龄一起于636年把 
  这部书呈献太宗;他又在629至636年期间和其他史官合编了唐以前几个朝 
  代的史书 (见下文)。 
       但魏徵很少参与实际的行政和决策工作,他并不是以作为从事实际工作 
  的政治家而成为当时和后世的有代表性的人物。魏徵一直以一个不屈不挠的 
  道德家和无所畏惧的谏诤者而著称;中国人确实认为魏徵是太宗群臣中最杰 

① 传记载 《旧唐书》,卷66 第2459—2467 页;《新唐书》,卷96 第3853—3857 页。 
② 传记载 《旧唐书》,卷66 第2467—2469 页;《新唐书》,卷96 第3858—3860 页。 

… Page 128…

  出的人物。637年的魏徵的一份谏疏足以说明他的直率的批评。这是应太宗 
  之问而谈到太宗早年和当前统治的比较时所说的话。他坦率地指出:“昔贞 
  观之始,闻善若惊,暨五六年间,犹悦从谏。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虽或勉 
  强,时有所容,非复曩时之豁如也。”① 
       魏徵在朝廷起了清廉刚直的表率作用和限制皇权的作用。他是成为太宗 
  时期政治特色的一个象征,这个特色就是君臣以诚相待,彼此坦率地交换意 
  见。魏徵在后世的学者、文官之中所以享有盛誉,肯定是由于他所起的这种 
  作用,这种作用很符合他们的利益和价值观。① 
       另一个大臣是倔强而难以相处的萧瑀(575—648年),他是在太宗时继 
  续任职的高祖的少数大臣之一,主要起着道德说教的御史的作用,但不像魏 
  徵那样享有死后的荣誉。他经常吹毛求疵,并与同僚们争吵,终于触怒了太 
  宗,以致于627年末被免除了宰相之职。但他依然保留了他的高官地位。630 
  年他任御史大夫,在这一年又一度作过短期的宰相;在635至636年又出任 
  宰相。太宗尊重他似乎是由于他的行政经验,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廉洁和耿直 
  的品质,虽然他的性格好斗,和同僚们的关系又不好。643年,在继位之争 
  的伦理危机之后,他又被任为宰相和太子(后来的高宗)少师。他担任这些 
  官职直到646年,当时他要求退休作和尚,公然和太宗发生口角,于是被外 
  放到地方。在整个太宗时期,他依然是一个有权势的人物,虽然在政治上常 
  常表现为消极的力量:一种不安定的因素,但又是一股其道德情操和刚正不 
  阿的品质是决不可等闲视之的势力。② 
       在太宗晚年,另外一些人物开始在朝廷显露头角。魏徵死后,他的体现 
   “帝王之心”的作用由褚遂良(596—658年)承担下来。褚遂良是南万人, 
  他父亲褚亮在陈、隋两朝作官;因介入流产的杨玄感叛乱而被贬谪到西北, 
  在那里他变节倒向叛乱者薛举一伙。619年薛举死后,他们父子投唐,褚亮 
  成了太宗个人文学馆里的成员。褚遂良是一个天才的学者、有名的书法家和 
  历史家。他在太宗朝历任秘书省的文学“清要”官职,如起居郎和谏议大夫。 
  他掌起居注时,以抵制太宗想影响起居注内容的企图而闻名。643年在继承 
  问题的争议上,他支持后来的高宗作太子,其后,他作了太子的师傅。他作 
  为皇帝的顾问,起了积极的作用;他对内主张温和政策,对外反对扩张政策。 
  647年,他当上宰相,在中书、门下两省享有高位。太宗临终时,他和长孙 
  无忌受太宗顾命。 
       在太宗晚年,褚遂良确是一个有力的人物。不幸的是,当他成为高官时, 
  太宗已不再听取道德说教了。但他无疑依然和皇帝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对皇帝 
  施加相当的影响;他在朝廷上有很高的个人威信,这种威信持续到高宗时期。 
  ① 

       以上我们所说的人物虽然在高祖创业时期作过短暂的军事将领,但基本 
  上是文官政治家。太宗朝还有两个有影响的武官。 
       头一个是李靖(571—649年),他生于西北的京畿区,他祖父和父亲是 
  北魏和隋的地方官。他自己也在隋朝作官多年,是太宗最老的亲密伙伴。李 

① 见H。J。韦克斯勒: 《天子的镜子:唐太宗朝廷中的魏徵》(纽黑文, 1974 年),第147 页。 
① 传记载《旧唐书》,卷71 第 2545—2562 页;《新唐书》,卷 97 第3867—3882 页;又见韦克斯勒前书。 
② 传记载 《旧唐书》,卷 63 第 2398—2404 页;《新唐书》,卷 101 第 3949—3952 页。 
① 传记载 《旧唐书》,卷80 第2729—2739 页;《新唐书》,卷105 第4024—4029 页。 

… Page 129…

  靖在长安被唐军占领后投唐,在唐王朝初年曾统军平服中国南部的几个叛乱 
  政体。625至626年他和东突厥作战。太宗即位后,他历任朝廷各种高官, 
  但也被派出征,与薛延陀和东突厥作战。630至634年他出任宰相,代替杜 
  如晦而和房玄龄一起共管尚书省,所以对皇帝显然很有影响。他虽然在 634 
  年后期带着荣誉高级职位引退,但在次年他又统军成功地在库库淖尔地区(青 
  海)击败吐谷浑。以后的年代,他继续以一个有势力的人物影响着皇帝,直 
  到649年他去世时为止。② 
       另一个武将在朝廷起着双重作用的是更年轻的李世勣(594—669年)。 
  他出身于今山东省的一个地方官家庭,本姓徐,青年时期参加了翟让领导的 
  起义,在靠近洛阳的地区活动。后来在李密手下作军官,李密降唐后,受魏 
  徵的劝说归唐,这是 619年的事。在唐军平服河北和山东的战争中,他是一 
  员主要将领,仅次于李世民。高祖晚年,他在原来的唐军基地山西北部的太 
  原作军事长官,防御突厥。太宗非常相信他适于这个任务,他在太原这个重 
  镇任军事长官直到641年,并在629年至630年平服东突厥的战争和事后安 
  置突厥降民事务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太宗曾这样说过,李世之抗击突厥 
   “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641年,他任兵部尚书时被召回朝廷。同年,他一度率军远征薛延陀(见 
  下文),此后就在朝廷过安定生活。643年他作了宰相,直到太宗末年都留 
  在这个位置上。这一时期他多半外出征讨,一是在644年出征高丽,一是在 
  646年抗击薛延陀。虽然最后这几年他没有在朝廷,但依然是一个对朝廷政 
  治有影响的人物,因为他不仅是宰相,643年后还是太子詹事。太宗晚年对 
                                                                ① 
  李世应该继续忠于他 (太宗)的继承者一事非常关心。 
       李靖和李世是整个7世纪一直相当普遍的那种官员的代表人物,在内 
  是朝廷文官,在外是战场武将,如成语所说的“入相出将”那样。这些官员 
  提醒我们,新兴的唐朝统治集团也一样要出自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 
  领导者不仅需要成为干练的行政官员和学者,而且还要如皇帝本人那样娴于 
  武事。 

② 传记载 《旧唐书》,卷67 第2475—2482 页;《新唐书》,卷93 第3811—3815 页。 
① 传记载 《旧唐书》,卷67 第2483—2489 页;《新唐书》,卷93 第3817—3822 页。 

… Page 130…

                               朝廷的“地区性政治” 

        中国历史家传统地把太宗的统治时期描绘为一个理想的治世,其特色是 
  君臣间的鱼水关系和官僚机构中良好的团结精神。只在一次事件,即643年 
  的继位之争中确实表现出强烈的宗派现象。可是如所有的行政系统一样,太 
  宗的官僚机构也是容易出现紧张关系和内讧的。 
        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是被近代中国和日本学者所特别强调的统治阶级 
                                                   ① 
  内部的地方集团的对立。陈寅恪和谷霁光都过于重视唐代皇室疏远东北人特 
  别是疏远河北人一事。他们把这种疏远追溯到北魏分裂为北齐、北周的时候, 
  但是对此他们显然是夸大其词。河北确曾有好几年抗拒唐王朝的征服,几乎 
  可以肯定,唐王朝对中国人口最稠密的这一地区的地方领导是不放心的,因 
                                              ② 
  为它阻止了太宗在那里多设折冲府。太宗自己对这个地区也了解得很清楚, 
  因为他曾负责平服河北,也不信任这里有叛乱可能的民众。此外,他的被杀 
  的兄弟建成和元吉的很多党羽都出身于东北地区。 
        但另一方面,太宗曾劝告高祖对这一地区莫为已甚。而且不管他们的怀 
  疑和表面上的态度如何,高祖和太宗都起用过很多东北家族的人作高官。即 
  使高祖在太原起义时的武臣幕僚中,也有四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